文章摘要

文章摘要

明代名色武官考论

信息来源: 《史学月刊》2021年第2期 发布日期: 2021-01-21 浏览次数:

【作者】:曹循,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陕西,西安,710127。

【摘要】:明朝实行武官世袭制和军民分籍制,既导致一般兵士升职困难,又限制了非军籍百姓成为武官,武官阶层因而逐渐固化,营兵军职也为世袭武官所垄断。嘉靖后期,为应对“南倭北虏”,明廷始授权督抚等委任军民布衣,授以名色千总、名色把总等名目领兵,是为名色武官。名色武官成为百姓投军入仕、提高社会身份的重要途径,给明朝军事体制注入了诸多积极因素,为“倭乱”的平定和万历前期军力的重振提供了重要支撑。明后期,名色武官日趋冗滥,引发种种乱象,冲击了传统的等级秩序和国家对于军队的控驭,明廷因而限制名色武官的任用,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这类军职后为清朝沿用并加以改造,是为绿营外委官。

【关键词】:明代;名色武官;世袭武官;社会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