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文章摘要

“跨国史视野中的美国早期史”笔谈

信息来源: 《史学月刊》2021年第3期 发布日期: 2021-03-29 浏览次数:

【编者按】美国早期史具有十分突出的跨国性,这一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早期美国的历程可以说属于整个大西洋世界整体史的一部分。自1500年以后,大西洋世界的整体性日显突出,这一点是同期的印度洋地区和太平洋地区所无法比拟的。进入17世纪以后,大西洋世界更成为西、葡、法、英四大帝国体系的核心区域,四个大陆、三个种族在大西洋世界发生愈加紧密的交汇。对于北美殖民地和革命时期的美国来说,大西洋世界更是主要的活动舞台。因此,发生在大西洋世界任何地方的事件,往往不是孤立的,而可以从大西洋视野加以考察。美国史家虽然较晚才发展出大西洋视野这种自觉的方法论意识,但从大西洋的范围看待殖民地和建国后的历史,早已是一种史学的实践。最近几十年,“大西洋史”在美国早期史领域尤其受到关注,逐渐发展出大西洋区域史、大西洋沿岸国家史、大西洋海洋史和跨大西洋史等研究领域。美国早期史研究中的跨国史,大体相当于大西洋史领域的跨大西洋史,不过也不完全等同。跨大西洋史关注大西洋两岸的联系和互动,而跨国史则考察包括大西洋两岸各国在内的更大范围的共同趋向或多向影响。跨国史的必要性和合法性来自历史运动本身的跨国趋向,它既关注超越国家边界的事变,也探讨多国之间的沟通、影响和互动。鉴此,本刊特邀国内和美国几位美国早期史专家撰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跨国史和美国早期史结合所带来的深刻变化,并展示这一研究路径的学术潜力。

文化中心论与早期欧洲精英构建美国“他者”形象的根源

【作者】:王晓德,历史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福建,福州,350117。

“法属北美”的轮廓与主权

【作者】:佛朗索瓦·弗斯滕伯格,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教授;译者薛冰清,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青年副研究员,上海,200433

“网络路径”与美国早期史研究

【作者】:薛冰清,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青年副研究员。上海,200433。

从跨国史视野重新审视美国革命

【作者】:李剑鸣,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上海,200433。

影响美国革命的隐藏因素

【作者】:伍迪·霍尔顿(Woody Holton),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历史系麦考斯兰讲席教授;译者陈亚丽,复旦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上海,200433。

美国早期社会改革运动的跨国网络

【作者】:蔡萌,历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教授。上海,20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