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文章摘要

西方学界奴隶制社会研究的路径与趋势

信息来源: 《史学月刊》2025年第2期 发布日期: 2025-01-22 浏览次数:

作者郭玉飞,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山东,济南,250013。

摘要西方学界有关奴隶制社会相关问题的研究在路径上经历了变化的过程。启蒙时期知识界的主流趋势是从法律和经济等角度表达反奴隶制的意识。19世纪受废奴主义思潮影响,西方学者往往将奴隶制视为“道德毒瘤”,从伦理道德角度抨击奴隶制。20世纪前半叶,受冷战影响,奴隶制问题成为意识形态对决的工具,西方学者倾向于否定奴隶制在古代社会普遍存在。20世纪70年代,摩西·芬利构建的概念框架扭转了基于道德判断和意识形态语境下的奴隶制研究路径,成为研究古代奴隶制的基本模型。近年来,西方学界开始倡导奴隶制社会研究的全球转向,出现了以去中心化和动态化研究奴隶制的新倾向。

关键词奴隶制;奴隶制社会;芬利模式;全球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