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一代人的文化自信与人文救赎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19-04-17 浏览次数:

张宝明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自《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7期,原文约17000字。


“斯文在兹”:“不识时务”的“学衡”回眸20世纪20年代初《学衡》的问世,总会产生生不逢时的历史感受,仿佛能够看到“学衡”派同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步伐:一群学富五车的海归们并未沉浸于崇高的象牙塔,他们按捺不住士人阶层特有的那份“忍不住”的关怀,怀揣着对历史文化的“温情与敬意”,立意为民族作出悲壮的文化担当。《学衡》出现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1920年“新青年”派志士掀动着新文化运动的巨浪,终于将白话文从厢房挪进堂屋,“新青年”派很自然地将此视为其所发动的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完胜的标志,“新青年”派的文化重建方案已完全处于压倒性地位。面对此情此景,“学衡”派以大雅之态卓尔不群,高调宣称要重新开拓中华文化复兴的一条新路,将自我置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风口浪尖,直面一边倒的局势,这在当时是需要非凡的气魄与勇气的。近百年后我们在冷静的历史审视中,已经能够清楚地看到,在“学衡”派的精神深处,埋藏着传统士大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理想以及对于民族文化财富的“温情与敬意”,在“温情”中呵护,在“敬意”中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