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4年第5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5-12-28 浏览次数:

试论我国工艺文化中的“本元文化”
作者:范琦
试论我国工艺文化中的“本元文化”范琦工艺文化起源于人类文化的萌始阶段,是以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的本质力量,以对象化的方式得以形成、存在、积累、传播、承继和发展的。"本元文化"即原始文化。它不仅是人与外部世界相互沟通的中介,而且也是同时代人们相互联系的媒介。尽管其存在方式的时空条件及社会中的各种关系错综复杂,但综合起来则主要表现为实用与审美、原始宗教与装饰、科学技术与工艺美术三种关系。下面试就"本元文化"中存在的这些关系。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一"本元文化"中实用与审美的关系我国工艺文化中的"本元文化"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文化。但这种文化是没有文字记载的。我们只能从考古发现的史前遗物来分析研究原始社会人们生活、思想和生产的情况。根据目前出土的史前工艺美术品来看,它如同史书一样形象地反映了原始人生产、生活、社会关系的种种现象和他们对各种事物的态度,也显示出原始人在科技与艺术方面的创造能力和他们初步的审美意识及精神需求,从而形成了工艺美术作为人类最初始的、以维系生存为目的的一元性文化形态。这是一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体,而这种统一体的文化,就是"本元文......

简析中国古代法典疏简的思想
作者:陈金钊
简析中国古代法典疏简的思想陈金钊法典疏简问题是中华法系解体前的核心法律思想之一。思想家们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千年争论,在今天的民族无意识积淀中占有重要地位,甚或影响到法制现代化进程。在古代中国法典疏简问题一直围绕着两个方面的思路对立进行。一方面是法典数量与社会关系相较的法网疏密问题,这在理论上可称为外在的疏密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法典本身条文多少的问题,即法网之"孔"的大与小的问题,这便是思想家反复争论的法典简约的问题,也即内在的法网简约问题。在这两方面思想的争辩中,中国古代思想家占上风的观点是法典应疏简,这种思想对当今中国人,特别是不懂得现代法制的人影响特别大,以至于在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情况下,仍有人对法律数目较多进行善意的攻击。下面我们就对其中影响较大的观点进行述评,以阐述法理学者对此问题的见解,并求教于史学同仁。一法典疏密(外在)论关于法典外在疏密的思想存在着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一是老子根据天之道提出的"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的观点①,认为统治者制定的法律越多,人民就愈陷入贫困,盗贼就会越多。因此,统治者只能遵从天道,方可无往不胜,在法典外在疏密问题上应相......

论谥号文化内涵的演变
作者:杜建民,崔吉学
论谥号文化内涵的演变杜建民,崔吉学谥号和立谥制度是我国传统文化异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一种独特现象。我国古代,帝王后妃和公卿显宦死后,后人须避讳其生前之名而另立新号以相称。谥号就是这种死后的称号。议立谥号须依循某种规范和细则,这种规范和细则,称为谥法。立谥制度始行于西周,终止于清末,延续了将近三千年,其间唯秦朝废止不行。它是"礼"的一项重要内容,历来被视为"国之大典"。然而,立谥制度究竟起源于何时?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所反映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观念?先民建立立谥制度的宗旨是什么?有关谥号的这一系列重要问题,实际上都还是历史疑案。人们长期沿用的谥号传统定义,即"辨行迹,明善恶,寓褒贬"的说法,虽然似成定论,但并没有正确回答上述问题,没有确切地揭示立谥制度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及其文化内涵。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谥号的最早定义,出自《逸周书·谥法解》。这个定义是:"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由己,名生于人。"它肯定了"大行"与"大名"(即美谥)、"细行"与"细名"(即恶谥)之间的必然联系,也就是肯定了谥号与行迹之间的必......

战国秦汉时期的小农经济
作者:洪煜
战国秦汉时期的小农经济洪煜自战国到近代,在历时两千多年的历史时期内,小农经济始终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结构形态,它对我国高度发达的封建经济、政治、文化的发生和发展曾超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是一种积极的社会中坚力量,是构成中国社会最基本的核心单位。同时,由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它又成为新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史的长河中,战国秦汉几百年间的小农经济处于比较繁荣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小农经济从产生、发展逐步达到高潮,形成我国封建经济发展史的一大特色。本文就战国秦汉时期小农经济产生的背景,对封建统治的作用以及封建统治阶级对小农经济的保护作一肤浅的阐述。一众所周知,西周初期,我国社会的组成单位是氏族部落,由有血缘关系的部落组成国家,这从《左传》定公四年记载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周灭殷后,分封诸侯,分鲁公以"殷氏六族",分康叙以"殷氏七族",分唐叔以"怀姓九宗",反映国家是以氏族部落为基础的。西周后期,血缘关系已被地缘关系所代替,《周礼》、《地官·大司徒》条。"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

钧瓷的发展及其特点
作者:阎夫立
钧瓷的发展及其特点阎夫立一钧瓷是我国宋代名瓷,产于河南省禹州市的"钧窑"。"钧窑"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名窑之一,它与汝、官、哥、定窑一起被称为我国五大名窑而闻名于世。"钧窑"名称的由来,与古代钧台之名有关。禹州早在四千年前,曾是大禹的封地,大禹的儿子夏启在这里的钧台宴会天下诸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钧台也因此而为世代所传。宋徽宗时在钓台附近建立官窑,烧造御用瓷器,此窑即被称之为钧台窑,简称钧窑,钧窑之瓷即谓钧瓷。钧瓷兴起放后代,到宋代达到鼎盛。据文献记载,唐宋以来,这里曾出现"遍地窑烟起,到处放光辉"的繁荣景象。据考古调查发掘,禹州古窑址星罗棋布。在它一千四百九十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曾有一百四十处窑场在增光添彩。特别是在民窑集中的禹州西部山区的神一带,更是"七里长街,烟火柱天",至今当地尚流传着"进入西南山,烟火遮住天,客商天下走,日进斗金钱"的谚语,足见当时盛产钧瓷的壮观景象。但到了公元一千一百二十六年历史上的靖康之变,宋室由对梁南迁临安,钧瓷艺人也弃窑逃生,在战乱中,民间为了生活,不少地方仍借钧瓷盛名和依靠逃生的钧瓷艺人,恢复钧窑生产,但质量......

试论章学诚的社会政治思想
作者:叶建华
试论章学诚的社会政治思想叶建华章学诚(1738-1801)是清乾嘉时期著名的文史学家,同时又具有丰富的社会政治思想。他力主经世致用之学,密切关注现实社会和时事政治,并提出了一系列社会发展和政治改革主张。其社会政治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他那倡言变革和进化的社会发展史观,那力主"澄清吏治"和"反腐倡廉"的政治改革言论,以及那"时会使然","学于众人斯为圣人"的人才论,发自那个"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时代,无疑是一股"惊世骇俗"的宏论,甚至可视为后来龚自珍、魏源等一大批地主阶级改革派思想家要求政治改革的先声,因而被梁启超誉为"乾嘉后思想解放之源泉"①。一"三王不相袭,五帝不相沿"的社会变革思想主张社会变革、社会进化,是章学诚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也是他提出政治改革方案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贯穿于他的整个学术思想之中。在《文史通义·三史同姓名录序》中,章学诚提出"穷则必变,变必求通,而后可垂久,凡事莫不然也"的观点,就是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而他尤为强调的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政治制度也处在从形成到发展的不断演变过程中,《文史通义》的《原道》.....

清政府在澳设领与早期中澳关系
作者:张秋生
清政府在澳设领与早期中澳关系张秋生清廷于1861年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掌外交事务的机构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迈出了中国外交制度近代化的第一步。1876年清廷在伦敦建立了第一个常使公使馆,向英国派出了第一位使臣,并相继在美、日、德、法、俄等国设立使馆。1877年在新加坡设立了第一个领事馆,1909年又在远处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亚设领。至20世纪初,中国使领馆已分布欧、美、亚、非和大洋洲的十几个国家与地区,中国近代外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本文试图对清廷在澳设领所走过的40余年的艰难历程作一纵向历史考察,并论及这一过程不同阶段的设领动机、侧重点、推动力及中澳关系的发展特点,探讨设领迟缓的主要原因。一在澳设领的前提从1861年总理事务衙门设立至1876年郭嵩焘出使英国,是设领前对澳洲的了解和认识时期,中澳关系还处于萌芽阶段。了解和认识澳洲是在澳设领的重要前提之一。长期以来,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中国朝野上下对"外国之情,一概茫然",更谈不上对地处南半球的澳洲的认识了。自19世纪40年代起,随着鸦片战争后中国开放五口通商,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的华工去澳洲谋生者日增......

方伯谦与丰岛海战
作者:郑守正
方伯谦与丰岛海战郑守正丰岛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之序战,发生于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三日)。丰岛位于牙山锚地以西约20,故是役亦称牙山海战。六月二十日,北洋海军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奉命率该舰并广乙、威远三舰从威海启航,于二十一日抵牙山掩护运船载运物资。完成任务后,济远、广乙在返航途中,于二十三日在丰岛海面被日本的第一游击队吉野、浪速、秋津洲三舰截击,乃发生了丰岛海战。方伯谦在此海战中本是尽职的,可是,某些海军人员出于不同的动机和目的,散布流言蜚语,方氏受到诽谤,后来真相查清,才获得朝廷嘉奖。这个问题在当时本已澄清,可当方伯谦国黄海海战被冤杀后,谣言又迭起,一些史家也深信不疑。清末民初,有些史书如《东方兵事纪略》等复加指责,致使丰岛海战真相不明,是非混淆。近年来,随着研究深入,一些珍贵史料陆续被发现,有关方氏冤案已取得共识,对方氏在丰岛海战中的表现持肯定态度。本文将根据近年新发现的史料就丰岛海战中方伯谦的功过试作评判。一对方伯谦的诽谤和指责是不实之词诽谤方伯谦的有两人:一是广乙舰管带林国祥。丰岛海战开战不久,广乙受伤,即向东北方退出战场,后至朝鲜......

《史记·六国年表》中“取南方越地”辨正
作者:岳庆平
《史记·六国年表》中“取南方越地”辨正岳庆平《史记·六国年表》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适治狱不直者筑长城及南方越地."梁玉绳认为其中"及"字当作"取一,张文虎从其说.中华书局点校本据梁、张说,改"及"为"取".我认为此种改法不妥.因为:《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三年:"略取陆梁地。,《索隐》:'谓南方之人,其性陆梁,故日陆梁".《正义》:"岭南之人多处少陆,其性强梁,放日陆梁。,这里,《索隐》所及"南方"和《正义》所及"岭南"即指"南方越地",说明秦在始皇三十三年已取"南方越地".既公如此,则始皇三十四年不应再书"取南方越地",按《史记·秦始皇本纪》,其载:"三十四年,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与前引《六国年表》一语略同,但梁、张未改此处"及"为"取").《正义》:"谓成五岭,是南方越地."于此可知,前引《六国年表》一语意应为:流放治狱不直者筑长城和成五岭、始皇三十三年略取"南方越地",三十四年派人成守之,如此于理正合,因而,上引《六国年表》一语原文不误,中华书局点校本不应改"及"为''取".《史记·六国年表》中“取南方越地”辨正@岳庆平

隐蔽战线不设防的惨痛教训──纪念中日甲午战争一百周年
作者:王振坤
隐蔽战线不设防的惨痛教训──纪念中日甲午战争一百周年王振坤中日甲午战争发生在1894(旧历甲午)年,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侵略中国和朝鲜而发动的侵略战争,到今年整整一百周年了。对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史学界已作多方面的分析。笔者认为今天拨开历史尘雾,认真考察清政府陆海军大败的诸多原因之中,不在隐蔽战线上设防,一任日本间谍特务和"大陆浪人"长驱直入,军政情报屡屡外,是造成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甲午战争时期,中日两国最高当局对隐蔽战线的重要性认识不同,安全措施差异很大。清政府当政的慈禧及王公大臣只知公开的日本军队强大,不知秘密的日本间谍特务和"大陆浪人"同样可以造成很大危害。在他们心目中,什么间谍特务、什么"大陆浪人",统统是"鸡鸣狗盗之徒",不屑一顾。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历来不设侦察防谍机关,整个中国处于隐蔽战线不设防的状态之中,文恬武嬉,昏昏然妄自尊大,坐享尊荣富贵。而日本则不同。明治政府十分重视对内进行侦防对外开展情报调查活动。对内进行侦防姑且不论,就其对外开展情报调查活动而言,明治维新不久便开始了。主持其事的先有陆军参谋局。为谋加强又在1878年成立的陆......

抗日战争初期的中英关系(1937、7──1939、9)
作者:邱霖
抗日战争初期的中英关系(1937、7──1939、9)邱霖在动荡的抗战风云中,中英两国的外交关系呈现出错综复杂、丰富多变的面貌。它既是东亚地区国际关系的重要侧面,也是中华民国外交史、抗日战争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以抗日战争初期的中英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力图准确地描述该时期中英关系的发展轨迹,揭示导致这一发展的深层原因,以求对民国外交史、抗战史研究的深化贡献一己之见。英国在中国的地位从鸦片战争后就非同一般,它的在华投资一直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使中英两国都面临新的问题。中国政府诉诸国联解决,而英国表示日本的政策必须以满洲为限度,它甚至认为,"如果在中国问题上实现日、英、华三位一体的合作,将有助于东亚国际关系的稳定"①。基于这种立场,英国对日本的侵华行为,表示"理解"和"同情"。1932年1月,日军制造一二八事变。上海是英国在华的经济中心,集中了其在华投资的70%,因此,英国人对此不再漠视:"我们原谅日本在满洲的行动,但是,……任意进攻所有的国际利益都汇集在那里的上海,则是另一个问题"②。在英美干预下,中日签订停战协定,日本......

杨玉圣与他的《美国历史散论》
作者:黄兆群
杨玉圣与他的《美国历史散论》黄兆群近五、六年来,杨玉圣的名字,在中国美国史学界的圈里圈外,叫得最响。由于此君的行踪,大都局限于京津,一般外地读者往往凭猜想认定他是一位五、六十岁上下的学究,岂知连1994年也算在内,他只还是三十后面刚挂个一的青年.杨玉圣出名,似乎不在于他笔耕勤奋,能写会侃.尽管自大学二年以来,此君写出的文章大大小小已过百篇他之成名,好象与他曾经毕业于北大、现又执教于北师大的辉煌经历也沾不上边,因为有此经历者并不乏人,然名噪如此者却未见许多.杨之出名且出了大名,更多地倒是缘于他好斗的精神.当年,红字圈里,李希凡君因向权威挑战,一鸣而惊天下.杨君的情形似类乎此.几年前,他几乎是华自己多年学习的功底.不知深浅地向学界一位泰斗的几部著作提出挑战,从史学理论到行文标点,认认真真地挑了一大通毛病.结果.招致人家一顿痛斥,言辞之激烈.令人呕舌。圈里人在注意名人动怒的同时,自然也注意到了他这个惹祸的年轻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91年,一位湖北学人,思念功名心切,匆匆推出一部东拼西凑的"力作".书刊之后颇为得意,即刻捧书进京.欲求杨君撰文喝彩.谁知.这位......

再论资源委员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作者:陈杏年
再论资源委员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陈杏年资源委员会(以下简称资委会)是国民党既属于政权机关又兼营企业的特殊机构,是国民政府管理和主办重工业建设的最重要单位。1949年底随着国民党政权的崩溃而被人民政权所接收。对于抗战期间资委会作用的评价,在80年代以前,受"左"的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史学界基本上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进入80年代后,新观点有所展现,但仍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是。笔者不揣浅陋,在此再对资委会在抗战中的作用,作一公允的评价,以求教于方家。一资委会的前身为国防设计委员会,它是在全国抗日怒潮推动下成立的。1931年冬,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常务次长的钱昌照向蒋介石建议,设立一个由一批名流学者和实业界人士组成的国防设计机构,以对全国的军事、国际关系、教育文化、财政经济、原料及制造、交通运输、土地、粮食和专门人才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蒋介石接受了这一建议。1932年11月1日,国防设计委员会正式成立,隶属于国民政府参谋本部,由蒋介石自任委员长,翁文灏、钱昌照为正、副秘书长,钱昌照负实际责任。国防设计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均为当时的知名学者、金融实业界首脑和科技界专家,其职责主......

张钫的教育思想及其活动
作者:万新芳
张钫的教育思想及其活动万新芳张钫(1886──1966),字伯英,号友石,河南新安人。1908年在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加入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张钫同于右任等在陕西发难,率先响应。当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张钫以筹办民团名义回河南领导反袁斗争。抗日战争中,张钫表现了高昂的爱国热情。1937年率领十三军团参加了有名的上海"八·一三"抗战。随后在开封与豫、鄂边区红军游击队代表刘子厚会谈抗战事宜,给红军游击队弹药、钱财等多种资助。1938年被蒋介石剥夺兵权,从此常住西安,倡办西北中学,从事开发西北经济和教育工作,支援抗战。1949年11月28日,即解放战争后期,参与发动了有国民党第二军、十五军和新九师共七个师、6.8万人参加的成都起义,为成都地区的解放做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张钫曾担任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及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受到过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如今,张钫已经成为古人了,然而,他所做的有功于国家、补益于人民的业绩尤多。本文仅就其在教育方面的思想、活动作一浅论。一张钫的教育思想张钫一生都活跃在政界和军界,但并没有忘记育人救国之......

试论二十世纪西方经济的几个特点
作者:黄安年
试论二十世纪西方经济的几个特点黄安年20世纪的西方经济,有着五个相互联系的明显的特点:发展和腐朽两重趋势,以发展为主;垄断和竞争交替运行;经济发展与改革调整相辅相成;失衡发展和相互依存同在;社会经济现代化和部分居民贫困化共生。本文就此发表一管之见,以求教于学术界同行。一发展和腐朽两重趋势以发展为主首先,本世纪西方经济呈现发展和腐朽两重趋势的交替情况现代资本主义在本世纪呈现发展趋势还是腐朽趋势,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有发展论(含直线发展说,阶段发展说,方兴未艾说,交替发展说,先兴后衰说,波浪式发展说),危机论(含腐朽阶段说,总危机阶段说,末日来临说)。总的说来,既有发展甚至大发展的趋势,也有腐朽以至大危机的趋势,是发展和腐朽两重趋势的交替运行而以发展为主。其次,在两重趋势中,主要趋势是发展,尤其是波浪式的发展①列宁在1916年上半年写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名著中,提出:"以为这一腐朽趋势排除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那就错了。不,在帝国主义时代,个别工业部门,个别资产阶级阶层,个别国家,不同程度地时而表现出这种趋势,时而表现出......

泰戈尔与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的建立
作者:林立
泰戈尔与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的建立林立自从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1924年访华后,中印两国文化交流逐渐得到开展。原有的渠道拓宽了,又开辟了新的渠道。在他来华前,中国学术界对印度文化的重新认识与研究范围有限,主要表现为对泰戈尔作品的翻译介绍及对梵语文学、印度哲学的研究上。在他访问后,对他的作品的翻译、介绍、研究还在继续;另一方面,因他来访在中国知识界中激起的了解印度和加强中印文化交流的热情,以对印度文学、哲学、历史、社会等多方面研究的开展而迸发出来。这样,对印度的思想文化研究便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泰戈尔访华的另一个更直接的成果,是促进了两国学者的交往和学术交流,推动了两国热心人士成立促进文化交流的组织"中印学会",并在该组织帮助下,在国际大学创办了中国学院。这个学院此后成了中印文化学术交流的最重要基地。一在泰戈尔1921年创办国际大学之前,印度学术界对中国文化历史的研究刚刚开始。1918年加尔各答大学开设中国语言和文学课,这是近代印度大学里研究中国的第一个步骤。由于在印度没有合适的中文教师,当时是把愿意研究中国学的学生送到越南、日本和法国去培养。国际大学的创办在促......

评七十年代法国新女权运动
作者:周以光
评七十年代法国新女权运动周以光法国女权运动历来就存在,特别是从19世纪下半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们进行了有组织的斗争。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席卷西方的妇女解放运动在法国开始于1970年,历时十年之久,人们常常把这次运动称作新女权运动,以区别于以往的女权运动。本文试图从运动的背景、理论和实践等方面来探讨其特色。一发生于法国1968年的五月风暴震撼了西方,虽然历时仅一月有余,且作为学潮和工人运动,形式并不新鲜,但其意义发人深思。这场人民运动的主角是战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消费社会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新的消费习惯、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使他们不愿屈从于工业文明和官僚文明强加的束缚和制约,对几百年来形成的、前辈们遵从的规范、道德、习俗等持批评态度,对现存的一切都感到厌烦,可以这样说,他们在"自在中感到不自在,在舒适中感到精神上的不舒适,在富足中感到感情上的贫乏,在合理中感到根本的不合理"①。他们要摆脱一切陈旧的东西,在反对父亲、长辈、老师、领导等一切权威中确立自主的新生活方式,他们的口号是"改变生活!"当时一位名叫皮埃尔·维安松一蓬特的记者对形势作......

阏氏考略
作者:何云
阏氏考略何云"汉使牧羊旌节,阏氏上马琵琶。"这是明代杨慎《敦煌乐》中的诗句。"阏氏"所指乃明妃,即王昭君。汉元帝时.匈奴呼韩邪单于自请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昭君赐之,昭君去国出塞,抵北国,号字胡闹氏。《汉书·匈奴传》云:"单于有太子,名冒顿,后有爱阏氏,生少子,头曼欲废冒顿而立少子,乃使冒顿质于月氏."师古日:"阏氏,匈奴皇后号也.阏音於连反,氏音支。"按:於连反即"燕"之音,因此阏氏应读成"燕支".燕读平声,即为ysn.燕支音如胭()脂,考其实际来源却与妇女装饰用的胭脂有关.如《中华古今注》曰:"燕脂起自纣.以红蓝花对凝作脂,产于燕地,故曰燕脂。"燕脂另一说为出自西域,即甘肃的燕支山。燕支山亦作焉支山,写法有异而读音相同.《史记·匈奴列传》云:"其明年春.汉使膘骑将军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击匈奴."张守节正义:焉音烟.《括地志》云:"焉支山一名删丹山.在甘州删丹县东南五十里."《西河故事。云:"匈奴失祁连、焉支二山,乃歌日:'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着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其想借乃如此."《西河旧事》曰:"焉支山水草茂密,......

略谈宋代元符年间一组幼儿墓志
作者:谭淑琴
略谈宋代元符年间一组幼儿墓志谭淑琴位于河南巩义市西村、孝文、芝田、回郭镇一带高原上的北宋皇陵,绵亘十余公里,是众人皆知的庞大陵区.北来九帝,除徽、钦二帝被金所掳,囚死在北漠外,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及宣祖(太祖之父),均葬于此,统称"七帝八陵"。除此之外,还有后妃、太子、公主、大臣的一些陪葬墓,其中包括宋哲宗元符年间的一组幼儿墓葬。由于是幼儿,墓丘规模较小,又附在陵丘之外,年久没有添土作祭,往往被夷为平地,或多被后人动土破坏,掘出墓志。现把收集到的元符年间的6方墓志介绍如下。这6方幼儿墓志分别为《宋杨国公主墓志铭》《宋宗室古班殿直墓记》、《宋宗室右千牛工将军第六男墓记》、《宋宗室右千牛卫将军大墓记》、《宋宗室供备库使第五男墓记》和《宋宗室右武卫将军廉州刺史第六男墓记》。其中以哲宗的女儿杨国公主墓志为主.余为陪葬,构成一组墓志。他们的死亡年龄分别为2岁、5岁、5岁、11岁、12岁、14岁.这6方墓志有许多异同之处:一、入葬的时间、地点相同.均入葬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八月八日,据志文称.皆葬于河南府永安县,即现在的巩义市宋陵区.二、.....

《四川保路运动史料类纂》编辑始末
作者:戴执礼
《四川保路运动史料类纂》编辑始末戴执礼四川保路运动的史料很多,但在四千年前,坊间所见到的只有《辛亥四川路事记略》、《蜀辛》,《辛亥逊清政变发源记》等数种,其余的都分藏在一些私人手中,无从整理问世。一九五一、二年间,一些文献流入纸厂,作为回炉造纸材料,徐中舒先生有鉴于此,乃建议四川文教当局清理纸厂。遂由四川大学、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组织人力,由徐先生领导负责清理。当时我代表四川省图书馆在徐先生领导下做一些安排清理的工作,清理出很多四川保路运动史料及古代珍贵书籍。后来这些文献都交由四川省图书馆保存.我在1941──1946年于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与国学大师钱贵四教授研究先秦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政治制度史,1950年后,始转而研究中国近代史,此后即更倾注于四川保路运动史的研究。徐先生知道我在搜集四川保路运动史的史料,又从四川大学图书馆帮我代借《清实录》、《静观斋日记》稿本等珍贵史料,支持我的研究工作.四川省图书馆方面也替我发公函到华西大学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博物馆的前身)、成都市博物馆等查阅史料。至于四川省博物馆系与四川省图书馆同隶省教育厅,查阅史料,更多方......

杜亚泉文化思想初探──兼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论争
作者:钟华
杜亚泉文化思想初探──兼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论争钟华杜亚泉,原名炜孙,号亚泉,浙江绍兴人。清朝末年,曾在上海创设亚泉学馆,发行《亚泉杂志》。民国以后,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自1912-1920年主编《东方杂志》。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杜亚泉作为东方杂志派的中坚人物、《新青年》派的重要论敌,从1916年开始,便以伧父为笔名,相继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东西文化问题的文章,与陈独秀等西方文化派进行分庭对垒,成为反对新文化运动最有力的代表人物。以往,我们在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往往把视线集中于从事新文化运动的人士,而对其对立面往往避而不谈,甚至采取一概唾弃的简单做法,这不免失之偏颇。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面对当年和新文化运动对立的各种主张,特别是其中一些通晓古今中外、眼光比较犀利的人士所发表的议论认真地作一探讨,重新思索一番,从他们错误的理论体系和陈旧的学说中审慎地剥取其合理内核(当然,前提条件是其学说真正含有合理的因素),这对于我们当前的文化建设,对于我们今后正确处理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将大有裨益。一1915年9月《青年杂志》一创刊就把思想文化问题提到首位,开宗明义就......

从《抚豫宣化录》看田文镜抚豫
作者:张民服
从《抚豫宣化录》看田文镜抚豫张民服田文镜,清汉军正黄旗人,为雍正朝三大宠臣之一,在清代政治舞台上曾产生过较大影响,同时,在其后的清代政坛及当今的学术界中,又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他为政期间的所作所为,究竟应当如何评价,迄今尚无定论。《抚豫宣化录》一书,部分记载了田文镜为政的情况,是非功过,可从中略见端倪,有助于我们对其人其政的了解。一《抚豫宣化录》一书,为田文镜所撰,共分奏疏、条奏、文移、告示等四大部分,记述了自雍正二年八月至五年七月他任职河南巡抚期间,治理河南的情况。其中不乏大量有关政治、经济、治河及整饬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史迹,为了解雍正年间的河南状况,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材料。田文镜监生出身,康熙年间曾先后担任过县丞、知县、知州、吏部员外郎、刑部郎中、监察御史及内阁待读学士等职,对中央和地方政务均十分熟悉。雍正改元,他奉命祭告华山,还京后,固敢于直言入告山西灾情,颇受清世宗赞许,令往山西赈灾,同年九月被任命为山西布政使。雍正二年(1724年)正月,调任河南布政使,八月,署理河南巡抚之职。此时,正值清世宗加强政权建设的重要时刻。世宗即位后,就力图扭转康熙末年以......

清代河南书院刻书浅论
作者:李景文
清代河南书院刻书浅论李景文雕板印书自唐五代始,发展至清代,可谓是达到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刻印的图书不仅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刻书地点遍及全国,而且官刻、私刻、坊刻都十分繁荣,并形成了高质量的"康版"。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从来到清也一直是刻书的重要场所,宋元时期的"书院本",至今仍有很高的声誉。清代拥有的书院及书院刻书的数量为历代之冠,但对它的研究却涉猎尚少,尤其是对清代河南的书院刻书更是无人问津。笔者试图进行一些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书院刻书的经费来源纵观清代河南的书院发展,尽管省、道、府、州、县各级都办有书院,且各具规模,但真正能从事刻书活动的并非很多。据史料记载,清一代,凡进行刻书活动的都是一些影响河南、乃至全国的知名度较高的书院,如大梁书院、嵩阳书院、朱阳书院、文清书院、明道书院、紫云书院,以及豫南书院、百泉书院、南阳书院等,这里有著名学者讲学其中,有研究成果不断问世。究其刻书的经费来源,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条途径:第一,从办院经费中支付。办院经费(包括刻书经费)的主要来源有三:其一,政府拨款。据《清会典》卷十九记载:每年拨给"河南大......

河南古代教育发展述略
作者:程凯
河南古代教育发展述略程凯1978年秋,"南召人"牙齿化石和打制石器的发现,表明在距今五、六十万年以前,河南先民就已经活动在中原这块地区了①。由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先民们把世世代代实践而积累起来的知识和能力,通过结合劳动生活,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授给子子孙孙,就有了原始形态的教育。大约五千年前,在黄河这个中华民族摇篮的孕育下,中原地区最早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伴随私有制的发展和阶级分化现象的日益明显,教育逐渐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母体"中分离出来,开始出现学校的萌芽。这种情况的率先发生和持续发展,便为以后夏、商、周三朝直至明清时代能逐渐形成悠久灿烂的河南古代教育奠定了广泛而坚实的基础。一官学教育的发展官学教育始于夏代。据文献记载,夏代已有文字,创立了奴隶制的教育机构"校",尤注重发展军事教育②。殷墟甲骨文和出土文物证明商代学校开始传授宗教知识,乐教亦得到发展,出现了学制的萌芽。西周正是在夏、商两代的基础上,巩固强化"学在官府"的制度,形成了国学和乡学"政教合一"的局面,并由此而有了"五学"设科分教之规模和塾、库、序、校的官学完整系统,全面实施了文武兼备的"......

略论我国世界史学界的某些流弊──读《美国历史散论》随想
作者:周祥森
略论我国世界史学界的某些流弊──读《美国历史散论》随想周祥森《美国历史散论》①(以下简称《散论》)是"80年代中期以来活跃在美国史、中国美国学等领域的青年学者"(见黄安年先生为该书作的"序")杨玉圣同志继《中国美国学论文综目》之后,新近贡献于学界的一部文集,也是我国学者迄今仅有的三部个人美国史论文集中唯一由刚过而立之年的青年学者撰写的个人文集。本文不准备对这部文集作全面评介,仅想在把玩体味之余,就书中触及的我国世界史学界的某些流弊,谈些自己的观感。笔者与杨玉圣同志从未有缘谋而,所以也许谈不上什么深交。提起我们的结交,竟与我国世界史学界的流弊之一─弄虚作假现象联系在一起。两年前,笔者供职的《史学月刊》刊发了一篇有关马基雅维里主义与意大利法西斯关系的文章。审稿时有关编辑认为该文运用了不少意大利文图书资料,殊为难得。然而,问题恰恰出在这里。文章刊发后不久,作为《史学月刊》热心读者的杨玉圣同志就给编辑部寄来一封信,对该文注释之可信性提出怀疑,认为:就文章作者的身份(在读师专生)和所在单位的图书条件而言,作者不大可能亲自查阅过文章注释中提到的意大利文资料。一则作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