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8年第6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5-12-28 浏览次数:

中国古史分期讨论与中国史研究
作者:朱绍侯
中国古史分期问题,是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30年代到现在,对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讨论已经历过近70年的历程,并取得了很多学术成果。李祖德先生撰写的《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讨论综述》(以下简称《综述》,载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及林甘泉、田人隆、李祖德三位先生合著的《中国古史分期讨论五十年》(以下简称《五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已对前50年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讨论作了总结性的研究和评介。特别是《综述》的介绍既全面又简明,它虽不及《五十年》详尽,但可使读者对中国古史分期问题50多年的讨论情况尽收眼底。《综述》首先阐述了为什么要讨论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理由有二:一,讨论中国古史分期问题是革命实践的需要。要革命就必须认清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的国情,而中国社会的现状是从过去的历史发展来的。“认清过往的来程,也正好决定我们未来的去向”(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二,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相信历史是有发展规律的,研究中国古代史就应阐释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社会形态的演变情况,因此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

在开拓创新中发展——近20年来中国近代史新领域、新课题研究述评
作者:朱英
在世纪交替即将来临之际,不少学者撰文对本世纪历史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重要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对其在下个世纪新的发展趋势加以展望,这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学术工作。从本世纪史学研究的发展进程看,近20年来应该称得上是创获最多和最丰的历史时期。相比较而言,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进展之快更显得尤为突出。其主要表现一是新观点、新见解层见迭出,二是新领域、新课题不断开拓,从而使中国近代史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因此,有必要着重对近20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概况作一回顾。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这篇不长的文章中很难全面地反映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史研究日趋深入发展的全貌,故仅就中国大陆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有关新领域、新课题的拓展略作概述。即使如此,也无法面面俱到,只能涉及某些较为重要的方面与问题。如有欠妥之处,祈请方家批评指正。一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兴盛虽然早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大论战前后,即已出现了一些以社会史命名的著作,但从其探讨的具体内容看,主要是集中于对中国社会性质和历史分期的论述,属于社会形态发展史的研究,而不是严格意义的社会史。后来,尽管有学者对社......

再回顾:中国现代史研究
作者:陈铁健
1990年,我写过一篇题为《中国现代史研究的历史回顾》的文章,发表在1991年的《近代史研究》。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一是自己忝为近代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主任多年,对现代史研究虽然无所贡献,所见所闻却不算少;内中不乏切身的感知和体味,觉得有责任把它告诉同行和读者,尽管不会什么都说;二是黎澍师逝世前后,他所遭遇的极不公正的对待。尤其是他刚刚故去,骨灰尚温,有人竟在某权威刊物发表批判文章,对黎公说三道四,而不允许持异议者和反对者发表答辩文章。某些以整人为乐事的人(特别是指挥别人整人的大人物),不仅在被他们整的人生前狠整,就是人家死后,他们也绝不放手。其卑劣如此,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在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口号下,某些权威的所作所为却是反其道而行。我要通过回顾,向学术界证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现代史研究者固然已经在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旗帜下把研究工作推向前进,但是中国现代史研究若要深入发展,仍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正视历史,揭示真相,舍此没有别的路可走。仍需坚持真理,不畏权势,虽九死而不悔,决不走回头路。文章以黎公关于坚持传统史德,坚持实事求是揭示历史真相,......

略论禅让制的性质
作者:唐冶泽
禅让制是我国上古尧舜时期曾实行过的一种首领继位制度,现在一般人都把它看作是体现着原始社会民主选举精神的政治制度。这个观点首先在本世纪30年代提出①,历代儒家也认为那是一个“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但如果我们用民主政治的一般原理对禅让制进行分析,是很难得出上述结论的。从原则上讲,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民主政治与其它政治制度加以区别:第一,政治上的平等原则;第二,能代表绝大多数公众的意志;第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观念形态。本文写作的目的,就是打算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希望能在一个新的基础上对禅让制的性质进行探讨,并就教于方家。一关于政治平等原始社会的政治平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氏族或部落内部,人与人之间的政治经济地位平等;二是氏族与氏族、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地位平等;三是担任公职者不享有特权,与普通氏族成员在权利与义务上平等。政治平等可以说是民主制度的基础,离开了这一基础,民主制度便不会存在。然而在禅让制下,我们不仅极少感受到政治平等的气息,反而处处看到不平等已成为社会关系的主要特征。大略而言有以下几点:第一,禅让制下存在着由于地位不同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上的不......

《仪礼》的来源、编纂及其在汉代的流传
作者:杨天宇
一《仪礼》的来源今传本《仪礼》凡十七篇,其中第十三篇《既夕礼》是第十二篇《士丧礼》的下篇,第十七篇《有司》是第十六篇《少牢馈食礼》的下篇,所以实际上只记载了中国古代的15种礼。但中国古代的礼却远远不止15种。中国上古的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便逐渐建立起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为了维护这种等级制度,使高高在上的贵族与庶民和奴隶相区别,并使贵族中的不同等级相区别,便制定出了许许多多的礼,诸如朝觐、会同、锡命、军旅、田猎、巡狩、聘问,射御、宾客、祭祀、婚嫁、冠笄、丧葬,等等,后人把这些礼概括为吉、凶、宾、军、嘉五大类①。不同等级的贵族,行用不同的礼,即使在同一种典礼活动中,贵族的等级不同,其所使用的器物,所穿的衣服,所行的仪式等等,也各不相同。贵族统治者通过这许多的礼,来贯彻其政治意图,维护其建立在等级制度基础上的社会正常秩序,这就是所谓“礼以体政”。②然而这许许多多的礼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据杨宽先生的研究,有一些礼是从氏族社会时期沿袭下来的礼俗演变而来的。如籍礼来源于氏族社会时期由族长或长老组织的鼓励成员们进行集体劳动的仪式,礼来源于军事民主制时期的武装......

汉初封国制探析
作者:汤其领
封国制始于商代,西周继之且日臻完善。秦统一六国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但仍封有“列侯”、“伦侯”等。汉承周秦,在地方上首推郡国并行的双轨制。汉初封国在维护巩固国家政权,恢复发展经济方面起到了许多积极作用,但由于诸侯王势力的膨胀发展,酿成了吴楚七国暴乱。汉初封国为什么会失控?吴楚七国之乱为什么会发生?汉初封国制究竟应当如何评价?笔者不揣卑陋,在此对汉初封国制作一初步探析,敬祈方家同仁批评赐教。一汉初王国的封立汉封功臣,大者王,小者侯。就王而言,主要有二种:一是异姓王,一是同姓王。楚汉战争后期,汉高祖刘邦迫于形势需要,先后分封了七个异姓王,他们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燕王臧荼,赵王张敖、韩王信、长沙王吴芮。高祖当时所以封此七人为诸侯王,皆是出于各种不同的需要。大体说来可分为三类情况:一是迫于战争的需要,如韩信、彭越等。二是迫于信义。如黥布、臧荼、韩王信、长沙王吴芮等。三是出于私情。如赵王张敖、燕王卢绾等但不论何类情况,封立异姓为王皆非高祖所愿,除赵王之外,大多是“徼一时之权变,以诈力成功。”①所以西汉建国后,高帝与异姓王之间的矛盾很快暴露出来。高祖五年(......

汉初儒学的历史命运
作者:洪煜
儒学作为诸子百家中的一个学派,从它的创始,到西汉时期被定为官方统治思想,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汉代儒生的不懈努力和对儒学的改造融通,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儒学本身道德教化的政治伦理及其与时俱新、积极有为的入世精神,儒学这种政治的实用性成为历代封建君主青睐的主要原因,也为儒学的复兴提供了契机,加上汉武帝个人的雄才大略、积极有为和对儒学的特别钟情,以及汉代儒宗董仲舒融合百家于儒学之中并加以积极的改造,最终定儒学于一尊,从而也揭开了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年来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思想的序幕。一儒学的命运一开始并不怎么顺利,先秦儒学作为与墨家同为“显学”的一个学派也只不过是诸子百家之一种,所谓“儒家者流”。儒学创始人孔子针对春秋时期当时的政治问题诸如等级名分混乱,诸侯相互征伐以及宗法制度紊乱等等,提出了自己一系列的政治主张,宣扬以仁义礼乐统一天下,治理社会。面对当时“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①的政......

宋代知州及其职能
作者:苗书梅
宋朝建立于唐末五代方镇长期割据混乱的历史时期之后,它之所以能够维持三百余年相对稳定的内部统治,与宋政府确立的地方行政体制有较大关系。本文试图对宋代州级行政长官知州的职能与地位进行初步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一从朝臣知州到文臣知州宋代知州全称为知某州军州事,习惯上又称为郡守、太守、刺史、牧、州将、州长吏等。根据官品的不同,又有判某州、充某州、权知某州、权发遣某州等之区别。《宋史》卷167《职官七》载:宋初革五季之患,召诸镇节度会于京师,赐第以留之,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其后,文武官参为知州军事,二品以上及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使职事,称判某府、州、军、监。关于这段史料,《文献通考》卷63《职官考一七》称“宋初”为“宋太祖开基”,明确地将罢节度使之权,命朝臣知州,归功于赵匡胤。其他类似记载还有很多。如赵彦卫的《云麓漫抄》卷4载:“艺祖尽收节度使归京师,授以虚名而赋厚禄,命朝臣出知州事,则前日节度之制亦不可用,复置转运、提刑为监司以督察之。”这些记载往往容易误导后人,把“命朝臣出守列郡”、“命文臣权知州事”当成宋太祖的集权新举措......

清代内蒙古东部农业土地所有权的发生及其特点
作者:马永山
清代的内蒙古各盟旗,社会经济占主要地位的仍然是传统的游牧经济。但是,从清初开始,农业就已经作为游牧经济的补充和调剂有了一定的发展。20世纪初,清王朝改变了统治蒙古的政策,实行所谓的“移民实边”(实际内容主要是开放蒙荒),周边地区大量的汉族农民进入内蒙古各盟旗领荒开垦,从事农业生产。经过清末民初二三十年的开垦,原来的大片草原变为农田,形成了广大的农业经济区。农业经济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土地。内蒙古地区的农业土地,在其农田化之前,一般是以草原、牧场的形态存在的。而这种草原、牧场又分别以不同的形式为蒙旗、各级王公贵族、官吏及一般平民所拥有。因此,当这些草原、牧场农田化—农业经济产生之后,土地的收益物也由原来的畜产品而变为地租。随之而形成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也具有一些不同于一般农业经济关系的特点。本文以清代内蒙古东部地区(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卓索图盟)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为考察对象,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清代内蒙古东部农业经济中土地所有权的产生,大体有如下几种途径。一蒙民所从事的粗放型农业清王朝入关后,曾经鼓励和引导蒙民从事农耕,以解决对粮食的需求。康熙皇帝就曾多......

新儒家的“守身”与“舍身”——梁漱溟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学术心路分析
作者:翁有为
在“文化大革命”那场是非混淆、人妖颠倒的劫难中,高悬理想的文弱学者,却能不畏权势与强暴,不计荣辱与生死,置小我生命于度外,坚守自己的理性思考、学术观点和学术品格,既能在灾难的沉默中守身乐志,又能在强权的逼压下起而抗争、愤而辨难,在沉寂的思想牢笼里留下了审思和呐喊的理性火花。这文弱学人中,就有新儒家梁漱溟先生。这一时期,在梁漱溟这个新濡家身上,“守身”与“舍身”这对似乎矛盾的概念,达到了和谐的统一。一梁漱溟在史无前例的灾难面前,首先是“守身”和“乐志”,保持自己独立的思维判断,不为运动所左右,且以极大的精力和兴趣致力于新儒家思想的研究与阐释。“文化大革命”一开始,梁漱溟便受到冲击,并被红卫兵赶进他自己院内历来不住人的小南屋里。在这种“被专政”的情况下,梁漱溟反而静下心来,续写那篇刚刚动笔一万余字就被在运动中烧掉的《儒佛异同论》。在那种“天下大乱”的情势下,梁漱溟以72岁高龄晚上为“红卫兵小将”打扫卫生,夜晚挑灯夜耕,完成长达5万余字的《儒佛异同论》,实属难能可贵。不仅如此,他还在此乱纷之际静心沉思,写作一发而不可收。据查《梁漱溟全集》第七卷所收梁先生在“文化......

1789—1879年法国政治危机浅析
作者:郭华榕
法国近代历史的车轮曾经无情地驶过一个个王国、帝国与共和国的废墟,“常常毫不惋惜地毁灭整整一代人”。我们在探讨法国近代史的时候,有时感到困惑,难于理解它的多变、复杂与深刻的特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学会正确对待人类命运中永不停息的变革,知道在人类的命运中,除了不固定本身之外,没有任何不变的东西。”①应该辩证地研究法国近代史,因为辩证法内含批判性,不崇拜任何东西。我们在考察法国近代历史的多变、复杂与深刻的特点时,清楚地看到它充满了政治危机,这些危机曾经常左右历史的进程,因此对于有关政治危机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真实地了解法国近代历史,而不为那些人头落地、王朝倾覆、街垒血斗与议会雄辩等历史现象所迷惑。法国近代的政治危机具有多发性、必然性和彻底性,阐释法国近代政治危机的诸多特性,即是本文的主题。一法国近代政治危机的多发性危机即潜伏的祸机,政治危机是政治上生死成败的关头,法国近代的政治危机就是当时社会安危、国家存亡、民族兴衰的转折时刻。必须承认,离开了政治危机,便难于捕捉法国近代历史的许多重要内容。从1643年路易十四登基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尤其1789年大革命......

当代民族主义及其未来趋势
作者:陈晓律,李永刚
民族主义是预测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尽管有学者预言“当20世纪末临近的时刻,全球化对民族国家是‘好的共同体’这样一个现代的正统观念提出了挑战”①,但冷战后民族主义浪潮的重新泛起,却使人们觉得这样乐观的预测未免太早,与此同时,对民族主义这种随着资本主义而产生,并随着现代国际体系的形成而扩展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给世界带来了空前的冲击的意识形态,它在未来一个世纪中将会有何种走向,很自然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民族主义的定义与分类任何一种意识形态的定义都涉及到极为广泛的层面,民族主义也不例外。在预测民族主义的未来趋势时,回顾对民族主义的性质的争论是十分有益的。欧内斯特·盖尔纳认为,“民族主义主要是一种政治原则,它坚持政治与民族的单位必须一致”;并断言,没有现代的国家政权,就没有民族主义问题②。汉斯·科恩则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心理状态,即个人对民族政权的忠诚高于一切。这种心理状态是同生养他的土地、本地的传统以及在这块土地上建立起来的权威等等联系在一起的③。哈维丁·凯却认为,民族主义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创造出来的东西,是现代国家政权在近代初期欧洲西部地......

同性恋与美国社会风气
作者:黄兆群
说来有趣,同性恋,今天在美国已经成了一个时髦的话题。十几年前,美国人还羞于谈论这个题目。没有谁会去理会一个自称是同性恋的人。艺术、文学、电影也不会斗胆反映这类题材。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今天,美国社会的风气,颇有些倒转了。同性恋者竟然抛头露面地频频掀起社会抗议运动,呼吁人们重新思考性、性角色、性地位和性规定,把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公公正正地送还他们。性行为本属个人私事,但在美国,它却跟政治沾上了边。当然,假如同性恋分子只要求在性行为上有随心所欲、从容潇洒的自由,大概也翻不起什么社会浪头。风浪的鼓荡,是因为他们不甘于受人冷落、歧视、自生自灭;不甘于自己所生存的国度有关性的社会意识竟然总是由那些人口占了绝对多数的性喜异性交合的人牢牢控制;他们要借美国社会一贯重视个人自由的灵牌,首先向自己,然后向家庭、向亲友、向同事、以至于向一切能够知道他们的人,大声宣布:“我是哥(Gay,男同性恋者)!”“我是来斯宾(Les-bian,女同性恋者)!”“我们的共性是同性恋!”运动的嚆矢,据称是由1969年6月27日发生的“警察悄卧底,私抓鸡奸客”的滑稽事件引发的。那一天,在......

印度就继承英国在藏利益与西藏地方的交涉(1947—1949)
作者:王琛
英国的侵藏政策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与俄国在中亚的“大角逐”(theGreatGame)向西藏扩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其核心是反对俄国或中国控制西藏,制造和保持西藏的缓冲状态,以保障印度的安全。20世纪上半叶,英国乘中国内忧外患之机大肆侵藏,企图以所谓的中国对西藏的宗主权否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并在西藏攫取了大量的非法权益。根据印度政府1950年11月1日给中国的照会,这些权益有:驻拉萨的代表、驻江孜和亚东的商业代表、到江孜商路上的邮政和电讯机关以及在江孜的驻军权①。但是,这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1948年5月21日,在给尼赫鲁(J.Nehru)的关于“西藏未来及其在印度政策中的作用”的文件中,印度驻华大使潘尼伽(K.M.Panikkar)指出:印度从英国继承的在藏权益包括驻藏代表、商业利益、西藏自治和麦克马洪线四部分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形势所迫,英国不得不答应印度独立。1946年9月,印度成立过渡政府,国大党主席尼赫鲁就任总督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并负责外交事务,第二年8月15日印度独立时,他又出任政府总理兼外交部长,总揽外交大权。在权力交替期间,英国决......

戊戌时期谭嗣同和严复的理想社会模式之比较
作者:苏中立
有人说,严复的自由,谭嗣同的平等,康有为的博爱,构成戊戌时期启蒙思想的最强音。这从一般意义上、从某人思想的侧重点来说是可以的;但却给人一种印象,似乎谭嗣同和严复没有博爱思想。实际上,谭嗣同和严复的博爱思想,不但体现在他们提倡的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思想主张中,而且体现在他们设计的理想社会模式中。一甲午战争在近代中国是一个转折点。它不但使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亡国灭种的危机,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谭嗣同和严复提出了各自的救亡图存方案,设计了他们的理想社会模式。谭嗣同在甲午战后感叹:“时局之危,有危于此时者乎?图治之急,有急于此时者乎?”①于是怀着急于图治的心态,由旧学转向新学,设计出中西结合的理想社会模式。在1895年的《兴算学议》中,他就认为西人之治与我国唐、虞、三代无异:“观其(西人)设施,至于家给人足,道不拾遗之盛,视唐、虞、三代固品节不及其详明,而其效率与唐、虞、三代无异。”②在1896年的《报贝元徵》中,又说西法与致太平的《周礼》往往而合:“古法可考者……要莫详于《周礼》。《周礼》,周公以之致太平而宾服四夷者也。”“西法之博......

维新精英反传统主义取向——兼及戊戌变法民主革命内涵
作者:余子明
戊戌变法与传统的关系究竟如何?这是直接关系到认识戊戌变法的性质和意义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为了证明“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道理,说戊戌变法恪守庸俗进化论,不敢触动封建制度,维新派是半新半旧的人物,等等。80年代以后,文化热兴起,有的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接受、改造和运用了传统文化。我们觉得,前一种评价欠公正,后一种判断不准确。戊戌变法对传统的态度是十分复杂的,表面与实际、此时跟彼时、此人和他人往往不一致甚至相矛盾。不象近代其他思想潮流(如洋务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或拥护或反对,或保卫或攻击,清晰明朗,一看便知。正因此,有必要就戊戌变法及维新精英对传统的态度再做一番探究。一中国近代史上,社会冲突尖锐复杂,政治斗争风云变幻,文化思潮起伏迭宕,精英人物奔走呼号,这些都可以描述为反传统主义者否决传统的进步趋势或传统主义者维护传统的僵化趋势。①戊戌变法对待传统的态度虽然复杂甚至多变,但就其基本取向而言,它是符合反传统的进步趋势的。传统是什么?我们认为,对近代中国而言,传统就是古代和中世纪形成并流传下来,具有某些时代和民族特点,在近代社会生活中产生影......

周恩来与信阳事件
作者:乔培华
信阳事件是指1959年11月至1960年4月这半年时间内发生在河南省信阳地区的以大量非正常死亡人口为显著特点的事件。事件发生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紧急派遣中央工作组前往信阳地区了解调查情况,抓住关键环节,尽快解决问题,以稳定局面,安定人心。本文仅就周恩来总理在这一事件发生后所起的作用及影响谈一点看法。一信阳事件的发生在当时决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全国特别是河南省的大环境有关。河南省是1958年以来的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先锋和典型,放小麦卫星、钢铁卫星,搞“一平二调三收款”。实行“一手高指标、一手右倾帽”,共产风、浮夸风、反右倾导致河南省内矛盾重重。当时各方面的矛盾,政治与经济的矛盾,上级与下级的矛盾,干部与群众的矛盾,都集中地表现在粮食问题上,粮食奇缺成为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河南省1958年估产702亿斤。高估产引起高征购,征购粮食达80.8亿斤。而当年河南粮食的真正产量为281亿斤。征购粮占实际产量的28.71%。1959年2月份河南继续高估产为1000亿斤,几个月后落了一半,估产为455亿斤,按估产,省里确定征购粮食72亿斤,再加上公社的自筹粮和周转粮......

建国初期刘少奇关于发展战略的构想
作者:李占才
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判断,从关系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要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方针及根本性措施。建国初期,共产党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发展战略”概念,但对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提出了初步构想。本文重点探讨刘少奇建国初期的发展战略思想,以纪念少奇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一国民经济发展重点观在中国实现工业化,这是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伟大理想和目标,是广大民众的共同心愿,被写入《共同纲领》。但是,选择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即在优先发展农业还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以使之成为工业化基础的问题上,共产党内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刘少奇1950年在一份手稿中提出工业化道路的构想,即首先恢复国民经济,然后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农业、轻工业和必要的国防工业,再然后以更大的力量建立重工业基础、发展重工业,最后在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基础上再大大发展轻工业,实现农业机械化。刘少奇还特别指出,“中国工业化的过程大体要循着这样的道路前进”①。1951年5月7日,刘少奇在全国宣传工作会......

“反思”的反思——评《论历史感与历史学》
作者:周祥森
一世纪末史学反思运动之宗旨在世纪之交,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中国历史学所走过的不平凡的历程进行反省和反思,对下一个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前景进行前瞻性描画,规划出基本的蓝图,确定主要的努力方向,提出奋斗与追求的目标,这是当前历史学界特别是史学理论界最为引人注目的大事。可以说,国内几家主要的历史专业学术性刊物和一些报纸的史学版都程度不同地参加了这场世纪末中国历史学反思运动。嗅觉灵敏的图书出版界亦不甘错过这个大好机会,推出了《世纪回眸·人物系列》(上海文艺出版社)、《〈往事与沉思〉传记丛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国学大师丛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民国学术经典文库》(东方出版社》、《二十世纪国学丛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新世纪万有文库·近世文化书系》(辽宁教育出版社)、《二十世纪国学名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中小型系列丛书,一本又一本国学大师、史学大师的传记及他们的学术著作陆续与读者见面,有些丛书直接由历史学家策划(如《往事与沉思》传记丛书)。这不仅同样是世纪末中国历史学反思运动的具体而生动的表现,而且为这场反思运动起了重要的推助作用。历史专业学术性......

略论宋代市民文艺的特点
作者:程民生
导言中国历史进入宋代以后,在许多方面呈现出新面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城市更加繁荣,即是其中一个突出的例子。适应并标志宋代城市繁荣的有两个基础性的新现象,集中展示在东京开封等大都市。其一,城市格局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宋代城市冲破了以往严格的封建堡垒式的坊市分离制度,不再限制商业区和居住区,店铺遍布城市内外。神圣如皇宫大门宣德楼前的御街,也不能免俗:“自宣德楼一直南去,约阔二百余步,两边乃御廊,旧许市人买卖于其间。”①狭窄冲要如桥道,居然也簇集着店铺摊贩。宋仁宗天圣三年,巡护惠民河官员抱怨说:“河桥上多是开铺贩鬻,妨碍会及人马车乘往来,兼坏损桥道。望令禁止,违者重其罪。”朝廷曾下诏:“在京诸河桥上,不得百姓扌答盖铺占栏,有妨车马过往。”②但是,从描绘北宋末年东京街景的《清明上河图》中,我们看到汴河虹桥一侧至少分布着8处不固定的摊位,足见并未能禁绝。连御廊、桥梁也成了市场,还有什么地方不可以设肆经商呢?由此开辟了近代城市新格局,使城市真正成为城市。其二,市民阶层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宋代户口分类的基本方式之一,是乡村户和坊廓户,也即农民户口和市民户口。法律规定,......

明清时期华北民间宗教论纲
作者:濮文起
在中国民间宗教发展史上,明清时期是一个最为繁兴的时代,而处于这个时代的华北民间宗教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深入探讨这一历史时期华北民间宗教的特点与规律,有助于全面认识民间宗教的历史作用与深远影响。一在明清时期的民间宗教世界,许多对全国影响巨大的教门,均发轫于华北而后才流布各地。明朝初年,华北民间宗教与全国各地一样,主要是元末以来流传下来的白莲教及其传教与斗争活动,尚未显露出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但是,自明中叶始,华北民间宗教异军突起,出现了一个名叫无为教(又称罗祖教,简称罗教)的新兴教门。无为教的诞生,在民间宗教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以无为教为蓝本的各种教门,相继在华北产生,诸如黄天道、东大乘教(又名闻名教)、西大乘教、红阳教、龙天道、大乘天真圆顿教等不下十余种。这批教门首先在华北站稳脚跟,接着以破竹之势传入江南,并衍生出众多支派,如由无为教衍变的龙华会,由黄天道衍变的长生教等,在明末浙江、江苏、江西、福建等地普遍流传。入清以后,华北民间宗教尤以明代不可比拟的气势向纵深发展。首先是明代中叶以后建立的各种教门,基本上流传下来,并采取了新的方式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