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年第3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6-01-01 浏览次数:

点击查看详情

中国共产党与20世纪的中国──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
作者:彭明
──- 20世纪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世纪 何谓现代化?学术界有多种论述;中国的现代化从何时开始?学人们也莫衷一是。 近代和现代,在西方是一个词:modern。 前苏联史学界曾用“新”与“最新”两个词来区别历史的社会性,即:近代史指资本主义社会史,称为“新”历史;现代史指俄国十月革命后的社会主义社会史,被称为“最新”历史。 中国没有一个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只有一个相应的变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史学界曾一度把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历史称为“中国近代史”,而把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称为“中国现代史”。后来感到矛盾很大,因此大多数学者的意见,认为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应通称为“中国近代史”,因为它正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但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后的历史如何叫法,也还有现代、当代称谓的不同。 不论怎样称谓,现代化大体上指的是:在经济上从封闭的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从自然经济走向商品经济;在政治上从封建专制走向民主;在思想文化上,应该有相应的精神文明。概括说来,就是要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

语境、政治与历史:义和团运动评价50年
作者:王学典
义和团暴动已经发生了100年,也整整被评价了100年。 严格说来,“研究”历史是学术层面上的问题,而“评价”历史本质上则意味着现实对过去的支配,──是意识形态层面上的问题。因此,一代人本身有怎样的历史,决定着他们如何理解与评价历史。一百年来对义和国评价的起伏,折射着这一百年来中国社会历史本身的变迁,尤其是折射着这一百年来中国社会政治思潮的涨落。所以,对义和四百年评价史这一“思想史”范畴内问题的考察,必须置于对这一期间“社会史”考察的基础之上。 应该承认,如何评价“义和团”,对中国史学界来说始终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不但中国社会对此敏感,西方社会也同样对此敏感。义和团暴动已经过去,但义和团暴动所提出来的“问题”也即“义和团式问题”却始终如影随形般地伴随着我、们。这可能就是人们对义和团评价如此敏感的深层动因。究竟如何对待“西方”?如何对待“西方文明”?如何积极地反抗帝国主义或经济发达国家对所谓“落后国家”的侵略?如何看待“西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笔者认为,这些可能就是义和团现象所提出来的同时又覆盖了百年中国而直到今天我们似乎仍未走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实质......

阿拉伯史研究及学科建设的新思路──《阿拉伯国家简史》(修订版)读后
作者:张倩红
自20世纪7O年代以来,中国的世界史研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中国学者不仅创办了自己的世界史专业杂志,而且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沿袭于苏联的世界史理论体系,试图从新的角度探索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观及研究方法论。在此过程中,一大批有关世界通史、国别史尤其是专题史的研究成果纷纷问世,并就个别热点问题初步兴起了学术论争及学术批评之风。然而,就世界史学科的整体水平、规范程度及研究深度而言,仍存在着很多缺憾,与中国史学科相比,其研究领域的空白点及薄弱点更多。早已被欧美学术界高度重视并直接为国际政治提供服务的世界地区史研究,正是中国学术研究的弱点之一。直到近10年来,才有极少量的地区史著作陆续出版。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化、区域因素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力日益上升的今天,我国世界地区史研究的严重滞后已经到了不能不引起关注的程度,这种现状与我国放眼于全球、致力于改革的跨世纪战略严重脱节。最近,读到了由著名中东史专家彭树智教授主编的《阿拉伯国家简史》(修订版)①一书,感慨颇多,受益匪浅。谨以此文谈几点体会,就教于学界同仁。一突出展示了阿拉伯史发展的总特征、总趋势 《简史》......

先秦管理思想中的利益论
作者:黄森荣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们利益的实现途径和利益的追求方式尽管不同,但却始终处于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人们各自间的利益关系具有相关性。许多先秦学者(史称先秦诸子)在研究管理问题时,对这种广泛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利益问题进行过探讨,发现它与管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随着研究的深人,他们认识到了存在于管理者与民众之间的利益问题具有三个内在规定性,在阐述这三个内在规定性的机制和作用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中国古代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之一的利益相关原理。 一管理者与民众之阎的利益具有相关性 许多先秦学者在研究利益问题时,认识到了利益问题的首要内在规定性就是利益的相关性。利益相关性的特点在管理者与民众之间的利益关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民非后,罔克管匡以生。后非民,罔以辟四方”。[‘j民众若没有管理者去组织管理,就无法相互协作取利以谋生;管理者若没有民众的拥护和支持,就无法实现其在管理上所追求的宏伟目标。对这种利益问题的内在规定性,管理者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因为这关系到其管理事业的成败与否。 老子在谈到民众为何会不服从管理者的管理时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

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转型
作者:叶文宪
几千年来大家都承认,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孔夫子称之为“礼崩乐坏”,郭沫若称之为“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可是,秦汉以后奴隶制并没有被消灭,而“封邦建国”的封建制却被皇帝集权的郡县制所取代了。很显然,“礼崩乐坏”并不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那末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商周时代中国普遍存在着族氏组织’‘’;商人和周人实际上就是两个大的血缘集团──子姓族团和姬姓族团,以及和他们联姻的外姓氏族。商王朝和周王朝是商人和周人分别建立的政权。在商周时代,除了商人和周人以外还存在着许多外姓族氏,这些外姓族氏比商人和周人要弱小得多,他们对商人和周人或是臣服、或是敌对,他们被称为方、或邦、或国,其本质还是族(夏代就干脆称为氏)。商周时代的中国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帝国,而是同时存在着众多林立的王国和部落,商王朝和周王朝只不过是其中最强大的罢了。 商人可能已经分封诸侯,只是史料缺乏不知其详,不过周人确实是分封诸侯的,[’j”‘”‘可是周人封邦建国却是按血缘来划分的,“封建亲戚以蓄屏周”,‘”不仅受封者“皆举亲也”,‘’“”公......

刘秀“度田”史实考论
作者:曹金华
刘秀“度田”,是东汉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因地方官吏“多不平均”,刘秀下令处死、下狱和黜免的郡国守相达数十人。及“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纷起反抗,刘秀又不择手段地予以镇压,把成千上万的地主豪右迁徙到“它郡”,从而确保了“度回”的运作,成功地解决了两汉之际户口田亩不实的问题,为“明章之际,号次升平”奠定了必备的基础和条件。但是,对于这一事件,由于史书“略不见起灭之由”①,后之论者往往臆断,认为度田“完全失败了”,或《不了了之”,并由此得出“向豪强势力完全屈服”的结论。[‘j”‘”’[””””80年代,笔者与盂素卿先生分别著文,对上述结论提出疑义。近年来复有名家,从理论上再加论证,进一步得出度田没有失败的结论。DI‘’「’1’燃综合诸文分析,仍局限于理论上的探讨,原始资料挖掘不深,关键性的论据不足,且对史料之理解互有参差。故笔者不揣孤陋,搜求故史异闻,再加考实,企望得出最后的结论。不当之处,敬请赐教。 一诏下州郡“检核”及出现的问题 刘秀“度田”,始于建武十五年(39年)六月。此时天下刚刚统一,社会经济在历经王莽的残暴统治和十余年的战乱后,“农商失业,食货俱废”,“......

论北宋的封桩缺额禁军钱制度
作者:范学辉
一王安石与封桩缺额禁军钱制度的确立 封桩缺额禁军钱制度①,正式确立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正月,《续资治通鉴长编》②卷280神宗熙宁十年正月甲申条记载:“诏:中外禁军已有定额,三司及诸路计置请受岁有常数,其间偶有缺额,未招拣人充填者,其请受并令封桩,毋得移用。于次年春季具数申枢密院。”这时,王安石已于熙宁九年(1076)十月第二次罢相。但正如朱天所说:“只是介甫(王安石)后来又甚,州郡禁军有缺额处都不补,钱粮尽欲解发归朝廷,谓之封桩缺额禁军钱,系提刑司管。”[“’台一’哲宗朝旧党毕仲游亦云:“翼者王荆公并军纪车,而封桩其钱粮,又惧兵之少也,故行保甲之法,籍民为兵。”D〕‘台七’这项政策的出台,确实是出自王安石的筹划,目的起初在于为保甲法提供财政保障。 在王安石看来,北宋募兵制度的弊病除了论者箱箱的“冗兵”、“冗费”以外,“宗庙社稷之忧,最在于募兵皆天下落魄无赖之人”;D“@““”’“恃募兵以为国,终非所以安宗庙社稷,今五代弊根实未能除”Dk槽““川。因而在熙宁二年(1069)大规模裁军并营,三年定内外禁军额为58万余,四年定厢军额为22万余的同时,王安......

咸同时期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演变
作者:邓绍辉
咸丰以前,清朝政府为了加强对全国财政收支的统一领导,实行了中央集权财政管理体制。其特点有三:一是财权由户部统一掌管;二是税收由户部统一定制;三是开支由户部统一核销”””“。通过制订和实施以上诸项措施,户部既将各省钱粮的征收、使用、管理等权限统归中央,又确保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政关系的正常运转。这种以统收统支为特征的中央集权的一元财政管理体制,自顺治至康熙年间逐渐形成后,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大体上没有变动。 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1851年太平天国及其他农民革命运动爆发以后,这一财政管理体制的运行面临诸多困难。早在太平军起义前夕,清廷财政已呈现出十分窘迫的状态。据载:在咸丰帝刚刚即位,尚未改元的1850年底,户部存银只有187万两,各省府库秋拨款项大部分尚未起运,而起运在途中的款项只有225万两,如果把两项加在一起,也不过412万两。‘’‘”‘”‘清制:秋拨款项是各省府库提供给中央户部每年(农历)十一月至次年五月支放的,需款450万两左右。这就是说,已起运的款项加上现存库银,还不够户部半年的支出。 正当清廷财政桔据之际,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了。为了镇压太平军,户部于......

郭嵩焘评议
作者:田海林,宋淑玉
郭嵩焘(1818—1891),生当晚清内忧外患交并之时,他资质高超,学养丰富,通经致用,忠诚体国,因时济变,淹贯中西,时人或目为“汉奸”,或赞为“百世之师”。百余年来,沧桑多变,因设定的品评标准不一,学术界对其历史评价自然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往往表现在其多变与矛盾的特点上,无论从何种角度和层面去剖析裁量,都必须将其置放在特定的历史大背景中加以考察透视。历史,毕竟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只要尊重历史,对历史人物实事求是地研究,特定命膻下的各种真知灼见理应是殊途同归的。“瞎子摸象”,众说纷法,但大象只能是大象。郭嵩素是晚清史上的关键人物之一,对其褒贬誉毁,必须建立在还其历史本来面目的基础之上。考察其言行,研究其是非,理解其时代,认识其作用,对探寻中国近代化的轨迹,对资鉴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事业,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唯有如此,才能不致于使郭嵩杰生前“流传百代千龄后,定知人间有此人”“’‘扉”‘的狂猖自命永无历史回音。 一经世派的后劲 郭嵩煮是湖湘文化的近代产儿。湖湘文化,宋代以前茫然无甚可表。自来代周敦颐出,岳麓书院形成,既穷理尽性以思辨,又......

郭嵩焘与晚清厘金
作者:李永春
郭嵩泰是湘军集团创业者群体的核心成员和洋务理论家,厘金是1853年雷以诚为筹措军铜,采纳幕客钱江的建议而创办,这已成为不争的史实。但查考有关资料,发现郭嵩泰在晚清厘金的兴废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拟对郭嵩杰与晚清厘金关系作一粗浅的述论。 一倡议开办湖南通省厘捐 清政府倾全国之财力物力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到h853年户部库存银两困竭,不得不以空文指拨,诸将不得不自行捐输、厘金以筹响需。继1851年颁布《筹响事例条款})后,清政府于1853年又制定《推广捐例章程》,谕令各省督抚“申劝捐输,以裕军铜”。然而,诚如后来郭嵩煮所言,“国家开捐纳之例,导之以仕进,取之有节,劝之有方,巨富厚资,立致荣显,中下之户,亦乐有以自效,为法优矣。而数行之,则民怨官烦,而法亦敝,故捐输可以救一时之急,而不可为经久之规。”’‘”’“”于是有钱江1853年献策创办厘捐,其具体画策为:“疏请空白部照千余纸,以劝捐军铜,随时随地即行填给,与从前缴银累载,奏奖不闻者,迎然不同。富人朝输资财,夕膺章服,欢声载道,踊跃输将,不旬日遂得响十余万。又创立抽厘法,于行商坐贾中,视其买卖......

中国银行与南京国民政府早期关系
作者:张秀莉,张帆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对中国银行的增资改组共有三次,前两次改组(1928年和1935年)反映了中国银行与国民政府的早期关系。尽管学术界对第一、二次改组论述较多,但如何从中行改组这一典型的个案来剖析在南北方政权交替的过程中金融业的抉择,如何通过前两次改组分析南京国民政府与金融业之间既相互利用又不时产生矛盾的关系,还没有作过专题论述。本文拟从中国银行与北洋政府关系的演变、南京国民政府对中行的第一、二次改组及其关系作一论述,以冀深化对旧中国金融业与中央政府早期关系的研究。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原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为了保护商股的利益上书孙中山,建议将原有之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重新组织,作为政府的中央银行,官股500万两即行消灭,备抵战事地点各行所受损失及一切滥帐,商股500万两仍承认为中国银行股份,另再增加 500万两。’‘’‘”’出于利用银行筹措军政费用的急切需要,孙中山很快批准了这一建议。1912年2月5日,中国银行举行了成立大会,在上海汉口路大清银行旧址营业。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后,追认了这一事实,中国银行作为国家中央银行的地位确立下来,但其....

“文化大革命”时期日本人的文革论
作者:张雅晶
文化大革命史(以下简称文革史)是当代中国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研究这一问题,除了从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自身展开研究外,还可以借助于外域的视野。文革时期日本人的文革论便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并透露出日本人的中国观,对此,不可不加以关注。 文革的发生及其进程,首先为敏感的日本媒体所密切关注,而在日本的媒体中,《朝日新闻》有关中国的报道内容丰富,数量惊人,条分缕析,社会影响极大。综观文革时期的《朝日新闻》报道,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对文革的认识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在当时的外国人眼中,是相当难以理解和相当复杂的。对于这一政治运动,日本媒体有各种观点、各种立场,其间有左倾也有右倾,而站在左的立场上评论的较多。当时的《朝日新闻》也基本上是这一倾向,如在文革的起因上,《朝日新闻》的评论提出了几点解释。 1.在农村,中农开始扩大势力;在城市,有知识分子、高级技术人员等新的特殊阶层产生的倾向。 2.中国领导人的平均年龄较大,在毛主席在世时,尽可能快些确立新的接班人和领导层。 3.最近的国际问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无法解决,中国尝试其他共产党国家没有走过的道......

萨珊王朝存续考
作者:何跃,牛文光
公元224年,伊朗安息王朝属下的波斯地区王公阿尔达希尔起兵独立,公元226年取代安息王朝,建立萨珊波斯王朝。萨珊波斯王朝从一开始就继承了安息王朝的地位,长期与罗马在叙利亚、两河流域、亚美尼亚一带进行战争。到了巴赫兰五世时(公元420—438年在位),萨珊波斯达到极盛时期。巴赫兰五世死后,萨珊波斯开始衰落。公元7世纪30年代,萨珊波斯开始遭到阿拉伯人人侵。此时的萨珊波斯国王为伊嗣侯①。在征服与反征服战争中,伊嗣侯领导波斯军队及人民同阿拉伯人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公元633年的希拉战役,波斯军败,波斯帝国西境屏障丧失。637年5月的嘎底西叶战役,波斯军主力再败,军队统帅、帝国首相鲁斯塔木阵亡,通往波斯首都泰西封的道路被打通。637年6月,泰西封被占。637年底,波斯高原边境上的军事重镇哲鲁拉失守,随之整个伊拉克地区陷落。伊嗣侯在泰西封陷落前逃往胡勒旺(距哲鲁拉不远),哲鲁拉失守后又逃往赖伊(今德黑兰南部)。他在赖伊下诏全国举兵勤工,各地波斯军队和人民纷纷聚集赖伊。公元642年的尼哈旺德决战,波斯军惨败,伊嗣侯收复失地的希望破灭,被迫逃亡。他先走伊斯法罕,继人法里斯......

论亚当·斯密的帝国思想
作者:郭家宏
18世纪下半叶是英国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激进主义的兴起,福音教派运动的加强,都不可避免地对英国人的帝国观念留下深深的烙印,改变了人们对帝国的看法。在人们对;日帝国猛烈抨击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帝国思想。亚当·斯密的帝国思想便是当时最有影响的帝国理论之一。他的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帝国思想对英帝国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国内学者对亚当·斯密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经济思想,对于其帝国思想论述不多。本文试图对亚当·斯密的帝国思想做一全面论述。 亚当·斯密(1723—1790)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伟大代表,是自由贸易理论的始祖。1776年,他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提出了自由贸易理论。由于亚当·斯密的这本书正好适合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需要,为实现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受到资产阶级的重视和赞扬,连英国首相小皮特也宣称自己是斯密的学生elf(。;9。) 亚当·斯密的理论体系包括了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经济理论,即自由贸易理论,其中也包括了帝国理论。他第一次系统地攻击了作为国家政策指导原则的重商主义理论,开创了自由贸易的新时......

论美国法形成的历史轨迹
作者:白雪峰
普通法是英国法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为核心的普通法系和以罗马法为基础的大陆法系共同构成了西方国家的两大主要法律体系。美国法在普通法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故该法系又称“英美法系”。但美国法不是英国普通法的照搬,而是在继承普通法精髓的基础上,对普通法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改造,即美国法是英国普通法的“美国叱”。美国法的形成为美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是美国文明的拱顶石。目前,国内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欠充分,本文拟以普通法的传人及其“美国化”过程为研究对象,对美国法的形成做一初步探讨,不当之处,敬祈专家指正。 英国普通法是在诺曼征服后的11—13世纪,由司法判例和盎格鲁一萨克逊人的习惯、惯例形成的适用于全国的法律。“遵循先例”(stare deci.8i8)是普通法的首要原则,法律的非成文性和诉讼程序中的对抗制与陪审制等是普通法的鲜明特征。随着17世纪后英国对外扩张的加剧,普通法被传播和移植到各殖民地、附属国,逐渐形成普通法系。 1607年詹姆斯敦的建立标志着英国在北美殖民政治的开始,英国普通法也随移民登陆北美。但普通法在北美的早期境遇并不乐观......

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作者:刘绪贻
20世纪20年代,特别是1923—1929年,是美国资本主义相对稳定的时期,大多数美国学者称为“繁荣的年代”。但是,这个“繁荣的年代”的受益者,并不包括全体美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国内外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美国农民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产量,收人和生活水平都大为提高。到20年代,因科学技术进步等的影响,从1920年到1930年,美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又提高约26%,产量更增。但是,由于国外市场,特别是欧洲市场的急剧缩小,农产品结构的调整不能适应美国人民食物爱好的变化,美国人口增长速度减慢,以及来自世界各地日益剧烈的竞争,农产品供过于求,其价格和农业收人急剧下降。到1929年,农产品的购买力只为战前水平的gi%;农业收人从1919年的170亿美元降为1921年的90亿美元,整个20年代从未达到120亿美元。反之,农场财产税却增加一倍。1929年,全国每人平均收人为750美元,而农业人口平均收人则只有273美元。由此可见,20年代不独不是美国农业人口的“繁荣的年代”,而且是他们的“困乏的年代”。 为了解决农产品降价问题,1920年,主要由生产......

刘桢年谱
作者:刘桢
叙 世路崎岖,从古皆然。与时俱进,君子之志。天地尚有缺陷,气候靡弗参差,予何人斯,敢求如意无忧,而后苦志履坦而始前往?此不易之。遭逢每堕人之志气,德慧术智存乎 疾,衡虑困心然后愤发。若恬适其境而顺遂其心,则必至于荒淫而成下流矣。此中几见有上达者哉。不论夷险,黾勉罔懈,惟圣者能之。圣贤且无暇逸,人非圣贤,何可虚縻岁月?此古人所以惜寸阴也。予幼读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章,窃自叹曰,吾夫子一生何尝错过片时,到得老来,历数从前,所以年年有可纪之功。倘悠悠忽忽,逸怠苟安,则回首一望,尽属空境,不惟无可自见,将并其某年历某事而亦茫然矣。虚度一生,不几负天地父母生我之意哉!予生未周岁,即遭不幸,稍有知觉,则刻意自立。无知中年晚年,因遭无才与不良之人,前功而阻后效遂致沦落,殊非自旷,予今已八十岁矣。从前之所历者,天时人事,一一如在目前,惟其未敢虚度,所以年年月月,皆未遗忘。倘非命蹇,或有可观,若逸乐,兹愈多疚,正己而不苦人,殚心以求合义,兢兢自持,坎频遭,亦命运使然耳。命运虽有优劣,人事总不可不尽,吾惟尽其在我者而已。在天者,非我之所得而自主也。后人遇如险阻当自激励。时即顺适,......

《刘桢年谱》的史料价值
作者:李振宏,赵平安
《刘检年谱》是新发现尚未公布的一本历史文献。刘检(1608—1690),河南新郑人,拔贡出身,官至贵州黎平知府,是明清之际社会变革的见证人。刘极80岁时自订《年谱》一份,家藏密不示人,《年谱》抄本现藏于刘帧后人刘明勋家中。《年谱》写于1688年,现传抄本为刘极第六代孙刘述歧的手笔,抄于1847年。《年谱》的史料价值颇为珍贵。 《刘份年谱》可以使我们对明末清初的科举制度有更为具体和明晰的认识。 关于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明史·选举二》载: 三年大比,以猪生试之直省,日乡试。中式者为 举人。次年,以举人试之京师,日会试。中式者,天子 亲策于延,日廷试,亦日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 第之次。一甲止三人,日状元、榜眼、探花之名,赐进 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 进士出身。状元、榜眼、探花之名,制所定也。而土大 夫又通以乡试第一为解元,会试第一为会元,二、三 甲第一为传护云。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未 年会试。乡试以八月,会试以二月,皆初九日为第一 场,又三日为第二场,又三日为第”场’“’P‘’“’ 《清史稿·选举志三》载: 三年大......

关于《述善集》有关内容的补遗和讨论(二则) 读《〈述善集〉选注(两篇)》
作者:陈高华
《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刊载的《〈述善集〉选注(二篇)》,介 绍《述善集》的二篇文章。这是很有价值的文献,有助于元史研究。 过去我在《正德大名府志》中发现《伯颜宗道传》,写了一篇《读〈伯颜宗道传〉》的札记,发表在南京大学《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10期上,后来收人《元史研究论稿》(中华书局1991年版)。对于传中提到的“唐兀崇善”,当时不知为何许人。这次看到《述善集》文字,帮助我解开了长期蕴藏于心中的疑团。《正德大名府志》所载《伯颜宗道传》,与《述善集》所载相对照,文字略有出人。《述善集》所载结尾“有近三十个字漶漫不清”,而在《府志》中则是完整的,而且不止“近三十个字”。现转录如下(方括号中文字《述善集》原阙): 侯[无后],唐兀崇喜颇知梗概,[予]亦为同郡, 遂叙(《集》作“起”,误)[云。太常议日:‘以城守论之, 伯颜无城守之责而死,可与江州守李黼一律。以风纪 论之,伯颜无在官之责而死,可与西台御史张桓并 驾。以平生有用之学,成不夺之节,乃古之所谓君子 人者’。时以为确论。] 《述善集》中的两篇文章,为元朝军事制度和社会生活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

《伯颜宗道传》补正
作者:朱绍侯
《史学月刊》2000年4期发表了我点注的《伯颜宗道传》,原文是根据残本《述善集》,故其中有几处字迹漫漶不清,皆用□□补空。该文发表后,我才见到完整本《述善集》,所载《伯颜宗道传》字字清晰,并无漫游之处,据以补正如下: 9页右26行:“迂儒□□□宜可谓不知天命矣。”文中“□□□”为“不达事”三字。全文为“迂儒不达事宜,可谓不知天命矣。” 9页右27行:“□□此否,更道一不顺,只消一刀耳。”文中“□□”为“汝见”二字。全文为“汝见此否,更道一不顺,只消一刀耳”。 10页右11行:“诚所谓无文而兴□!”文中“□”为“者”字,“无文而兴”,“文”字下缺一“王”字。全文为“诚所谓无文王而兴者!” 10页右ltel3行;“侯D回回回回唐兀崇喜颇知梗概。”文中有五个“回”,实际只缺“之姻家有”四个字。全文为“侯之姻家有唐兀崇喜颇知梗概”。 10页13~14行:“亦为同郡,遂起……(以下有近三十个字漫据不清)。”实际“亦”字前尚缺一“予”字,“遂”字下无“起”字,以下所缺仅“录其忠节以传于后世矣”十个字。全文为“予亦为同郡,遂录其忠节,以传于后世矣。”据此补文,可以断定《......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美国城市政治改革
作者:王金虎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在美国东部和中西部一些快速发展的工业城市中掀起了一连串的政治改革运动,从而实现了美国城市政治体制的重大变革和创新。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的美国城市为什么要进行政治改革?改革的方向是什么?改革的领导者和支持者是什么人?本文就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美国城市政治改革运动的兴起从根本上说是这一时期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美国西部经济开发的快速进行、近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世界人口流动性的增强推动着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美国城市的迅猛发展,一些大工业城市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迅速崛起。如纽约人口 1880年是120万,1900年达340万,1920年达560万;芝加哥人口 1880年是50万,1900年达170万,1920年达270万。’‘”。””城市中近代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带来一连串的城市问题和城市社会服务需求,并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政治结构。城市形势的新变化使得在前工业时代美国城市还是小规模商业社区时确立的城市政治体制不能满足新时代城市社会健康发展的各种需求,城市问题得不到圆满解决......

宋代太湖流域农村城市化现象探析
作者:陈国灿
两宋时期,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太湖流域经济发达,城镇兴盛,不仅传统的州县城市突破了原来政治、军事性质所构成的限制,经济和社会功能不断增强,对农村的影响不断扩大,而且在广大农村地区,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由此引发了农村社会的诸多变革,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城市化现象。本文试就此作一番考察和分析。 一州县城市的空前繁荣及其对农村的影响 宋代的太湖流域,包括苏州(平江府)、常州、秀州(嘉兴府)、湖州(安吉州)和江阴军(熙宁四年即1071年废为县,南宋初复升为军),共21个县。除吴县、长洲、晋陵、武进、嘉兴、归安、乌程等7个附郭县外,其他13个县均有独立的县城。 太湖流域的不少州级城市早在隋唐五代时期就已相当兴盛。如苏州号称“雄郡”,城内街行纵横,店铺林立,“复叠江山壮,平铺井邑宽。人稠过杨府,坊闹半长安”;湖州为“江表大郡”,“山泽所通,舟车所会,物土所产,雄于楚越,虽临淄之富不若也”;常州系“三吴襟带之邦,百越舟车之会”,“兵食之所资,财赋之所出,公家之所给,岁以万计”。[‘]进人宋代以后,这些城市更显繁荣。史称湖州“五方杂处,户口繁庶”,””卷”’工商......

罗荣渠的现代化研究及对当代史学的影响──访林被甸教授
作者:邹兆辰,杨丽珍
问:林先生,您作为罗荣渠先生最早的学生,从罗先生开始从事现代化研究就同他在一起工作。现在,现代化研究已经是史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热门课题,同时也取得了许多的研究成果。您是否可以谈一谈,罗荣渠先生当年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搞现代化研究的,为什么要研究这一个课题。 林2这是个很长的话题,我只能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认识。搞现代化建设,周总理在1954年就提出来了,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但一提起搞现代化理论,大家还是有顾虑的。在1986年罗先生最初提出搞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的课题并且已经列人科研规划时,还有一些人对此很不理解。有的人认为,搞现代化研究就是宣扬西化,理论上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也有人认为现代化研究可以试试看,比如研究发达国家某一个技术部门的现代化过程,可以对我国的“四化”建设有参考作用。罗先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早一步,并且一直坚持下来了。至今,这个问题影响很大,可以说现代化研究已经遍地开花,大家都在搞现代化问题的研究了。 问:现代化的问题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国内外学者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呢? 林:现代化的问题之所以会成为一个问题被提出来,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形势分不开的。......

略论战国秦汉时期的思想整合问题
作者:李学功,张科
春秋战国之世,生产发展,社会结构重组,政治集团林立,思想文化领域也经历了百家竞起、异说纷呈的空前繁荣局面。但这种情况不可能永无休止地持续下去,随着国家统一的渐趋实现,思想文化领域群龙无首的局面也必将结束。于是,对思想文化进行整合,从而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提供一尊的、指导性的新思想武器的任务便摆在了战国末、秦汉时期政治家、思想家的面前。这种整合,以战国末荀子、吕不韦的尝试始,以西汉中期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被定为一尊终。 本文即试图对这一历史过程作一论析,以期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益的东西来。 一思想整合的历史前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秦、秦汉时期,思想文化的整合是受当时社会条件决定、制约的。经济上,这一时期,由于铁器、牛耕的使用,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空前发展。社会分工日臻细密,商品经济的比重一天天加大,交换的种类、形式渐趋多样化。正如苗子所说,战国之世,已形成了“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议兵》)的新局面。政治上,自战国中期始,各国先后进行了变法,废除了旧的世卿世禄制,打击了贵族势力,新兴的官僚制──职官制代之而起,中央集权的......

谈谈“章邯军”与“王离军”
作者:施丁
在秦楚之际战争中,存在“章邯军”和“王离军”。陈胜起义后,周文奉命西向进攻到了关中戏的地方,秦朝立即派遣章邯带领秦军疯狂反扑;同时或稍后,驻守北方的王离也带兵到了关东从事镇压。有的学者注意于此,对于有关章邯军与王离军的关系等问题,作了探讨,提出了新见(参见朱绍侯:《关于秦末三十万戍守北边国防军的下落问题》,《史学月刊》1958年4月号;张传玺:《关于“章邯军”与“王离军”的关系问题》,《史学月刊》1958年11月号)。这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人深受启发,但一直存在疑问,现在提出来,谈点浅见.请方家指正。 一秦家主力军是一支, 还是“平行”的两支? 有说秦主力军只有一支,即章邯军,先由“骊山徒,人奴产子”所组成,稍后由王离所率的边防军补充进来,因而改变了士兵成份。有说章邯军与王离军是“平行的,互不隶属”的两支主力军。两说都不无道理,但也未必妥当。’ 章邯军肯定是一支主力军,这是不成问题的。王翦军也是一支很有实力的军队,故也可称主力军,但它与章邯军不是“平行”关系。章邯取得邯郸之后,“令王离、涉间围 巨鹿”(《史记·秦始皇本纪》)。此文中的“令”字,就透露了章 ......

近代中国女性的独身现象
作者:刘正刚,乔素玲
一 女性独身不嫁,大约以广东为最早。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流行妇女不结婚和结婚后不与丈夫共同生活的社会风气,当地称这些女子分别为“自梳女”和“不落家”。据记载,“不落家”婚俗在近代以前已经存在。所谓“不落家”,是指妇女婚后一般仍住在娘家,只在节日才去夫家,直到生子后才长住夫家。有些妇女为了获得自由,还主动代夫娶妾。至近代,这种婚俗发生了变化,在番禺、顺德等地出现了完全坚持独身不嫁的“自梳女”。“自梳女”与“不落家”均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她们多在家乡附近的丝厂做工,也有的为大户人家做女佣(萧凤霞:《妇女何在?──抗婚和华南地域文化再思考》,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6年春季卷)。 民国初年,女子独身已不为广东所特有,其他省份也不断发生独身事例,并发展为有组织行为。据报章记载,江苏南京石坝街有富家少女15人于1916年组织不嫁会,推举叶宝莲女士暂时总理会务,并制定规则,要求人会者“不但以终身不嫁为誓,且禁为种种冶艳之姿态。”(《南京之不嫁会》,上海《时报》1916年12月13日。)1917年江苏江阴县某女学校,有8名年长之女生,秘密创......

甲午战争前西文中译与西学传播问题探讨
作者:孙建国
传播西学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其主要传播方式有三种,即学校灌输、报刊宣传和西书中译。西书中译作为文化植入的方式之一,在近代西学东渐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近代西学传播的历程以甲午中日战争为分界线,明显呈现两个不同的特色:甲午中日战争前西学传播以西文中译为主;甲午中日战争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注重日文中译,通过向日本学习以转贩西学,并逐渐形成西学传播以日文为主的局面。对甲午中日战争前西文中泽与西学传播的积极因素和历史贡献,以往学者多有论述。本文仅就甲午中日战争前西文中译与西学传播活动的不足作简单的论述。 一挫折与反思 在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历史上曾经是小学生的日本战胜了号称“天朝大国”的清朝大帝国,清政府还签订了不平等的《中日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对中国近代的社会变迁和思想文化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梁启超称中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开始。甲午战败在中国人心理上产生的振动和刺激是巨大的。回顾日本历史之明治维新期间,日本积极地传播和汲取西学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造利用,短短二、三十年时间里使国力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