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第5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5-11-16 浏览次数:

点击查看详情

·专题研究·

西周诸侯入为王官有无考

王治国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1。

[关键词]诸侯;王官;公

[摘 要]自汉代以降,历代学者多认为西周时期存在诸侯入为王官的情况,这种说法直到今天一直相沿不衰。但笔者在对相关文献和金文进行梳理后发现,在西周时期,我们并未见到轰外称侯者入为王官的情况,过去学者所称之“畿内诸侯”实际上都是畿内大族代表或王畿周边封邦之君。诸侯入为王官的说法既与文献和金文记载不符,也与周王室分封诸侯的初衷相悖。

秦汉时期“平贾”新探

慕容浩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关键词]平贾;市署机构;月平

[摘 要]汉代文献中常见的“平贾”是由汉代市署机构基于时价制定的一种官定价格,其由各郡的市署机构制定,并在本郡范围内发挥效力。“平贾”的制定周期随着历史的演进不断缩短,汉初每年的“十月平贾”,新莽一季度一修订,东汉则出现了“月平”。“平贾”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商业领域,“平贾”是官私交易中的主导价格,政府会利用“平贾”对民间商品价格进行干预;“平贾”也广泛用于政府财政统计与货币折算以及司法案件中的量刑与赔偿。

南宋三衙管军素质试探

范学辉

历史学博士,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山东,济南,250100。

[关键词]南宋;三衙管军;素质

[摘 要]南宋高宗绍兴五年三衙新诸军创建初期,三衙管军多为身历百战之将,然自绍兴八年秦桧独相,特别是十一年岳飞被害与“绍兴和议”签订之后,解潜、刘锜等被罢职,杨沂中、赵密、成闵等堕落为官场小丑、军营蠹虫和战场懦夫。孝宗有志于北伐,注重选用将帅,此期三衙管军素质于南宋一代最为优秀。宁宗庆元至开禧年间,三衙管军多出身显赫,然开禧北伐的失败,证明他们多为纨绔子弟。宁宗嘉定至理宗端平年间,史弥远揽权,三衙管军多是贿赂史氏而得位的贪将;端平至景定年间,则多为庸夫,整体素质较前已等而下之。景定元年贾似道揽权后,所任三衙管军军事素质较好,多为敢战、能战之将,然政治忠诚度较低,襄阳失守后纷纷向元军卖降,加速了南宋的灭亡。

方孝孺殉难事迹的叙事演化与“诛十族”说考

李谷悦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300071。

[关键词]方孝孺;殉难事迹;诛十族;叙事演化

[摘 要]方孝孺是明代著名的儒臣,在靖难之役中为建文帝殉难,被后世视为忠义的楷模。其殉难事迹的叙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由简入繁的演化过程,随着文禁的解除与历代的平反,许多信息被添入,尤以“诛十族”说流传最广,其惨烈尽忠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梳理记叙方孝孺殉难事迹的主要历史文献和明代主要的法律、制度文献后发现:方孝孺殉难事迹的演化过程是由诸多历史、文化因素综合而成的,“诛十族”说的出现、流传且被史实化也有其复杂的历史内情,值得思考与玩味。但是,“诛十族”仅是一个传说,不能视作历史事实。

粮食征购与地方政治:1957~1958年安徽省无为县粮食的统购统销

徐进,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讲师。北京,100872。

钟徐楼芳,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上海,200241。

[关键词]粮食;统购统销;地方政治

[摘 要]1950年代中期安徽省无为县统购统销的实践表明,正是统购统销制度本身造成了无为县周期性的饥荒。上下级之间的讨价还价、干部们对于返销粮数量与下拨时间的把握,成为影响农民生存生活状况至关重要的因素。无为县政治生态的异动与粮食问题相交织。推广双季稻、“反宗派主义”、“反瞒产”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展现了地方粮食政治的微妙与复杂。

美国“进步主义时代”威斯康星州共和党内的政治斗争

王禹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2010级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关键词]“政党”;“人民”;“中坚派”;“罗伯特·拉福莱特”

[摘 要]威斯康星州是美国“进步主义运动”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州之一,1901~1905年罗伯特·M.拉福莱特担任州长这段时期则被认为是为该州“进步主义运动”的奠基时期。在任期内,拉福莱特领导威州共和党内“改革派”在1904年州选举中决定性地击败了党内较为保守的“中坚派”,成为党内占主导的派别,为1905年后的威州“进步主义运动”扫清了障碍。在“改革派”和“中坚派”的斗争中,双方都调动了强大的意识形态资源,结果是诉诸“人民”的“改革派”获得了胜利。在进步主义改革的政治文化氛围中,共和党“改革派”敏锐地利用了以“人民”为核心的政治话语,改造了共和党的意识形态,使之从保守的“老大党”转变为顺应时势的改革政党。

·经济社会史·

晚清灾荒中的银钱比价变动及其影响——以“丁戊奇荒”中的山西为例

韩祥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关键词]灾荒; 银钱比价; 钱贵银贱; 丁戊奇荒; 山西

[摘 要]当发生较大灾荒或战争时,社会上货币的流通结构与规模、物资的市场贸易与运输均会出现与平时显著不同的变动。通过对“丁戊奇荒”中山西银钱比价变动的初步探析,可以发现,灾荒中的银钱比价呈现出钱价明显上升的剧烈变动,但其上升幅度远不及物价,且灾区钱价的涨幅水平与灾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随着赈灾活动的大规模开展,短时间内出现了1877~1879年的全国性钱价上涨局面,这对灾区及外部地区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大大增加了赈灾成本,严重削弱了赈灾效果,并造成了全国性的金融波动。此外,与既往观点不同,发生“丁戊奇荒”的1877年才是中国19世纪后半期全国性“钱贵银贱”现象出现的时间节点。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乡土意识与国家情怀:清末乡土史志书写的特点及其问题

姜萌

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讲师。北京,100872。

[关键词]乡土史志; 乡土意识; 国家认同; 乡土教育; 历史书写模式

[摘 要]甲午惨败后,“世界—国家—乡土”的现代空间观念取代“家—国—天下”的传统空间观念,成为中国新兴知识阶层重构认知世界的基础。在挽救危亡的压力下,中国新兴知识阶层不仅产生了现代乡土意识,且在此意识引导下开始书写现代乡土史志。为了更好地通过认知乡土、热爱乡土而认知中国、热爱中国,并将改良中国的想法落实到改良乡土的实践中,清末现代乡土史志尽管书写者情况各异,书写形式不同,但仍有三个共同的特点:在“世界—国家—乡土”格局中寻找乡土的位置、借激发“爱乡土之心”而增强“爱国之心”、努力探寻乡土的特质以为改良乡土贡献力量。经过数年实践,以现代乡土意识为指导的乡土史志书写是否真的可以增加国家认同,内容如何避免单调重复,区域内族群矛盾如何处理等问题显现,并制约了这一史学形态的发展。

论历史事实的概念及其理论误区

——关于重建客观史学理论基础的反思

卓立

历史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讲师,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后工作站研究人员。上海,200433。

[关键词]历史事实; 历史故事; 历史相对主义; 贝克尔; 历史编撰

[摘 要]历史事实概念是史学理论的关键概念,在国内史学界引发了许多反思。历史事实分层问题的讨论试图协调客观史学与历史相对主义的冲突,但这种分层就“历史事实”一词是自身悖谬的。贝克尔等人混淆了历史故事与历史事实,脱离前提混用了融贯论与历史意义论,并将历史认识个体主体化导致了历史相对主义。实证史学的目标并非再现历史事件,而仅仅是确立历史事实,并由此构成一个新的文本化的历史世界。在事实概念方面,陈嘉映的解说忽视了事件与事实在根本上是异质的,不能将后者视为对前者的“截取”。客观史学历史事实观念的重建,必须彻底放弃符合论和意识哲学,将历史事实视为指向确定性的对历史世界的文本重建,而不是直接作为论证和叙事的材料。

·学者访谈录·

金冲及,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张燚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硕士研究生。北京,100006。

[关键词]金冲及;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史学理论

[摘 要]自1947年进入复旦大学历史系以来,从上海到北京,从大学到研究机构,从当年满怀激情、初出茅庐的青年历史工作者到成长为如今著作等身、受人尊敬的历史学家,金冲及先生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结下了半个多世纪的不解之缘。金冲及先生认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作为历史研究的理论指导,在细致扎实的史料基础上,以创新精神作为推动历史研究不断前进的源动力,才能使历史研究更好地肩负起增强人民爱国主义情感、维护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的伟大责任。对学问扎实深入,对外界不等不怨,对未来充满希望,金冲及先生的话语中流淌着对新一代青年史学工作者的深情关怀与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