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3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5-11-13 浏览次数:

点击查看详情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内藤湖南“唐宋史学变革”说阐微

单磊

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93。

[关键词]内藤湖南;唐宋之间;史学变革

[摘 要]内藤湖南发现唐宋之间的中国史学发生了重大变革:史学风尚由推崇客观精神转为注重主体意识,并由此引发了史书编纂由崇尚赅博到注重深识、史文义法由崇尚骈文到注重古文、史料处理由崇尚照录到注重别裁、史学批评由左道末流到蔚然成风、史书注疏由忠实原著到借题发挥等一系列变化。伴随史学精神的变迁,这一时期的史学发展呈现多元化、学理化、体制化的特点。唐初史馆实行的众人分纂法造成了“传统史法”弱化,“一家著述”消退,史家主体意识沉沦。宋代虽一度出现“传统史法”复归的现象,但终究未能阻遏史学变迁大势,反映出这一趋势的不可抗拒性和不可逆转性。内藤湖南在阐发“唐宋史学变革”说时以“会通”为理念,以“明变”为旨趣,运用联系的方法,从经典史籍、关键史家着手,采用不拘学理的方式,将自己的研究活动视为史学史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邓广铭宋史研究学术渊源考

——以蒙文通宋史课程的讲授为中心

聂文华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0。

[关键词]邓广铭;宋史研究;蒙文通;宋史课程

[摘 要]据邓广铭回忆,他的宋史研究发端于胡适,但通过档案、报刊、书信材料的勾稽,不仅具体还原了他毕业论文的缘起,还分析了蒙文通在北大开设宋史课程的具体讲授内容,发现他的宋史研究其实缘自蒙文通宋史课程的启发。这提醒我们在梳理学术史时,尤其要注意材料的当时性和现场感,唯此才能在还原学者早年的学术经历时,避免受他们晚年回忆的牵引。“新宋学”一直是民国学术史的重要话题。近些年,学界对民国时期的宋史研究有系统的论述。概言之,大致有两类学者关注此问题。一是近现代学术思想史研究者,他们关注陈寅恪、刘咸炘、蒙文通等人(从教育背景及学术断代上划分,他们基本可被认为现代学术意义上的第二代。

·专题研究·

秦汉人世界意识中的“北海”和“西海”

王子今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鸿国讲座教授。北京,100872。

[关键词]秦汉;四海;北海;西海;地理学;生态环境史

[摘 要]据秦汉文献记载,“北边”和“西边”地区称湖泊池沼为“海”。这一情形与中原人有关“四海”的观念存在某种内在关联,也反映了当时人的天下观和世界意识。有关“北海”和“西海”的历史文化信息,可以为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和生态环境史提供重要的史料。历史学、民族学、语言学、地理学乃至生态学研究者都应当关注相关问题的考察和研究,以拓展不同主题的学术空间。

明代北方水利滞后与官员试图改观现实的努力

牛建强

历史学博士,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教授。河南,开封,475001。

[关键词]明代;水利意识;水利行为;北方地区;南北差异

[摘 要]明代的河南、山西、京畿以及南直的凤阳、淮安等地,农田水利状况滞后,导致时人形成北方水旱听命于天、水利意识淡薄的意象。为改变这种落后状况,振兴北方农业经济,明中后期,某些官员提出了利用南方水利技术,招募南人教习,甚至迁移南人定居的主张;有的还对当地的水利资源进行了实质性开发和利用,取得了局部成效。但是,由于历史时期北方水利利用传统的相对断裂,作为国家权力实施主体的地方政府在水利事业中的引导、组织和督促职能未能持续发挥等复杂因素的作用,北方地区水利整体落后状况并未发生明显改观。

清末“开蒙智”探微

——以代表性蒙旗为中心

柳岳武

历史学博士,河南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暨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研究所副教授、博士后研究人员。河南,开封,475001。

[关键词]清末;蒙古;学堂;“开蒙智”

[摘 要]清末“开蒙智”是在清廷、主管边疆地区事务官员、各部王公共同主导下的一项重要新政,有着共同的取向。最低目标在开通风气、改善蒙古等传统藩部部众生活艰难局面,借此抵制外部势力的侵渗;最高目标为提高边疆地区部众文化水平、思想觉悟,化除畛域,加强近代国家主权之认同。在这两大目标推动下,各界又提出了诸多“开蒙智”建议,并在实践中加以尝试,形成了清廷上层、主管边疆地区行政官员、藩部王公“开蒙智”的三种不同方式。在这三种模式中,尤以藩部王公“开边智”最具特色,且取得了较好成绩。清末时人“开蒙智”等活动,客观上虽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因受诸多不利因素影响,最终未能成功实现以上两大目标。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乡村文化的“变”与“不变”

——基于冀北赤城县苏寺村戏班的个案考察

张海荣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北京,100875。

[关键词]乡村;业余剧团;变迁;文化改造

[摘 要]苏寺村戏班成立于1942年,历经了新旧政权的更替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政治运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新中国对乡村业余剧团进行规范约束的特殊历史时期,相比“遵章而为”,苏寺村戏班的“自我节奏感”更鲜明,展现了底层社会在政治运动背景下的真实生活状态;与此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乡村人文化价值取向与新政权意识形态整合之间的复杂关系。

欧洲流行病入侵与北美印第安人社会变迁

洪玲艳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2。

[关键词]欧洲流行病;印第安人;宗教;心理;社会

[摘 要]欧洲流行病进入北美洲,对北美印第安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流行病不仅使印第安人人口锐减,更重要的是,它在心理上给印第安人以沉重打击,使他们陷入了一种宿命论和悲观主义。它还改变了印第安人的部落社会组织和权力结构体系,疫病肆虐之后的部落村庄、幸存者重新组合成混合不同部族、语言、文化的新的群体组织,新的社会组成、战争局势和部落上层人口的减损都冲击了部落的权力结构。不同的部落受流行病影响程度不同,死亡率不同,导致部落间军事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战争的胜负状况,改变了地区的局势,影响了各部落之间以及印第安人部落与欧洲殖民者之间的关系。

19世纪后半期英国工业学校与儿童管教

王晨辉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5。

[关键词]英国;工业学校法;儿童管教;国家干预

[摘 要]英国1857年《工业学校法》的通过,使作为儿童管教机构的工业学校由先前的自发性质转变为政府监管。此时,其影响已不限于儿童管教。政府干预的介入及此后干预力度的步步加强,凸显了这一时期政府与家庭间的独特关系。不可否认,对贫困儿童和被忽视儿童加以管教是该类机构建立的背后动机,但政府在行使这一权力的同时,通过立法手段介入家庭空间,一定程度上对英国强大的自由主义传统造成威胁,引发了人们对自由与干预的思考。19世纪末,社会思潮发生转变,儿童回归家庭的观念兴起,寄养制度为人们所看重,工业学校模式渐趋衰落。

全球化视野下亚洲科技人才移民美国的历史透视

梁茂信

历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美国研究所教授。吉林,长春,130024。

[关键词]美国移民政策;亚洲移民;技术移民;人才流失;回流移民

[摘 要]二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口迁移的全球化趋势和规模日新月异,流向美国的亚洲移民与日俱增,其中以技术移民尤为突出。从1970年代起,亚洲就成为当代美国技术移民的首要来源。这既与美国移民政策变化所产生的拉力作用相关,也源于战后亚洲国际关系中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由于许多亚洲国家曾长期遭受欧美列强的殖民统治,它们在战后也因为工业化的发展而进入社会转型时期,其人口压力、经济落后和生活水平低下等因素合力发酵,使亚洲各国都出现了其人口在国内、国际和洲际三个层次上的大规模迁移与流动。大批技术移民流向美国,既是亚洲各国人口流动的组成部分,也是亚洲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虽然回流亚洲的技术移民逐渐增多,但从整体上看,亚洲仍然是当今世界上人才流失最多的地区。

清乾隆至道光年间的聊城商业

——以山陕会馆碑刻资料为中心的考察

许檀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教授。天津,300071。

[关键词]清代;聊城;商业;山陕会馆;集资;抽厘率;经营额

[摘 要]聊城是清代中叶山东运河沿线的重要转运码头,经由该城转运的商品以绸缎、布匹、皮毛、纸张、茶叶等为大宗。绸缎、纸张、茶叶等南来商品的转销范围大致包括鲁北、冀南、豫东以及山西;棉布和皮毛制品则为东昌本地所产,主要销往西北和口外。依据会馆抽厘率折算,乾隆初年山陕商人在聊城的经营规模每年仅数十万两,嘉庆时增至一百数十万两,道光年间即便从低折算也达到210万两。全城合计,嘉庆年间聊城的商业规模已达每年200万两;道光年间以1‰的抽厘率折算为300万两,若以03‰的抽厘率折算则高达1000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