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1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5-11-13 浏览次数:

点击查看详情

计算机技术与史学研究形态笔谈

【编者按】最近30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在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的普及,学术研究的路径、手段以至研究形态,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向被认为是最古老最传统的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如今的历史学研究,不光是搜集资料的方式或手段由于电子文献检索的推广而变得极为便捷,以往竭泽而渔、将材料一网打尽的梦想轻易而举地变为现实,而且数据库方法也渗透到逻辑分析的领域,影响到学者思维方式的改变。古老的历史学科,似乎正在展开一个学术科学化的发展方向。但也不容否认,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不少新的问题,诸如以材料检索代替读书的便捷路径是否可靠,读书与检索的关系如何处理,数据分析与逻辑分析、历史分析的关系,如何看待数据库方法的局限性,在数据库方法日益推广的条件下理论思维的价值和意义,如何估价计算机技术带来的研究形态的变化,在新的科研条件下新一代史学研究人才如何培养等等,都是需要认真面对和慎重思考的问题。为了应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本刊特开设“计算机技术与史学研究形态笔谈”专栏,并将持续发表相关文章,热诚欢迎广大学人踊跃投稿,积极参与。

历史研究电子资源运用的兴利除弊

乔治忠

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天津,300071。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电脑技术与互联网事业的飞速发展,给整个社会带来焕然一新的变化,这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文化、学术的各个层面,而且影响还在日益扩大。其中与文化、学术事业直接关联的电子文献和电子文献检索,一经产生,就对延续千年的图书馆工作造成很大的挑战,不得不直面应对,做出电子资源方面的建设。对此,学术界已经多所讨论和采取了不少措施。本文不拟分析上述较为宏观的问题,仅从中国历史研究者个人运用电子文献检索和史料查阅的角度,谈谈其学术上的功能和利弊。历史研究的对象,主要针对的是以往发生过的社会状况、文化情景及人物事迹,而不是正在变化着的现实与未来,因此所利用史料的范围,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圈定,有利于电子文献和互联网资源发挥出显著的作用。特别是中国古代史的研究,由于中国传统史学的极其兴盛,历代的积淀而形成了多种系列的史籍文献,十分方便于大型电子文献和数据库的制作,“四库全书”、“二十五史”、“四部丛刊”等等,都较早地形成了电子文本、电子数据库资源,对历史研究的促进作用不可小觑。

“史识”与计算机“利器”

王子今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当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普及,显著冲击着社会文化的各个层次、各个角落。可以说,信息革命已经影响了社会上每一个人的生活情境和生活方式,而社会文化的诸多表现形式,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史学领域多数学人也普遍应用计算机技术检索史料、收集信息、整理思路、撰写论著。可以说,今天的史学,在学习方式和研究方式上都已进入以往学者难以想象的新境。清醒的历史学研究者面对这一情形,自然会思考史学方式的革新与史学传统的继承这两者之间的合理关系。“汉宋两司马”面对的学术条件的进步其实,史家面对学术条件的重要更新,在史学史的进程中可以看到前迹。司马迁和司马光是中国古代史学史上具有时代高峰意义的大家,有人称之为“汉宋两司马”。他们的史学实践都曾经面对史学工作条件的重要进步。

信息时代的文献阅读和史料检索

王文涛

历史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河北,石家庄,050024。

文献资料数字化与当代先进信息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数字资料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史工作者普遍使用计算机和古籍全文数据库检索查找资料,但这只是一般性应用,时代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挖掘计算机在综合分析处理文字信息方面的优势,丰富研究手段,提高研究效率和质量。计算机技术与史学研究涉及到的问题很多,下面主要谈两点:一、系统读书和按需搜集资料;二、如何整理检索资料。系统读书和按需搜集资料搜集资料是学术研究的基础,尤其是历史学研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尽可能全面占有史料。依据充足史料进行科学分析论证,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每一位史学研究者都要搜集和积累史料,在信息时代以前,抄卡片是使用最普遍的搜集史料的方法。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和抄卡片,见到有用的资料就抄,并进行分类。进入信息时代,数字卡片已经基本上取代了纸质卡片,在计算机上复制、粘贴、分类。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不断发展,个人的数字资料也日益丰富。文史工作者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主要意图,是存储和检索数字资料。古籍数字资料的存储检索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从数字资料搜集范围的确定,到搜集的实施、存储管理以及检索、筛选和鉴别等步骤。

回归传统:浅谈数字化时代的史料处理与运用

陈爽

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732。

过去30年,注定会被未来的史学史所浓墨重彩地大书特书的,不仅仅是思想解放带来的学术繁荣,还包括电脑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所引发的研究手段的更新。30年间,古代历史典籍的载体大多已经由纸质书本转换为电脑可识别的文字符号,新一代学者对电脑写作和网络查询早已驾轻就熟,数字化检索已成为史学研究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史家对于史料的获取方式经历了亘古未有的革命。数字媒介的引入,促成了阅读方式和写作方式的改变,也使知识发现途径与处理手段都发生了变革。甚至有学者十分乐观地断言“一个有机会孕育‘e考据学派’的时代或已出现”。30年前,我进入大学历史系学习;20年前,我开始尝试使用电脑完成博士论文;15年前,我创办了史学专业网站象牙塔;10年前,我和几位同好开办以史学讨论为特色的往复论坛。3年前,我因时间和精力有限停止了网站的更新。我们这一辈人,追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人文学科应用和普及的大潮蹒跚而行,体验了惊喜,经历了喧嚣,也见证了历史。

空间转向:电子传媒技术与当代史学形态

周祥森

河南大学《史学月刊》编辑部编审暨历史文化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所、河南大学世界历史研究所兼职人员。河南,开封,475001。

人类对于历史的记忆或回忆,对于历史的书写或重构,进而史学的发展,与人类传播媒介技术及其工具的变革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不仅体现在外在浅层次上的史学表现形态领域,而且体现在内在深层次上的历史感知〖CD*2〗体验模式和史学思维方式领域。本文将主要结合中国史学史的事实来阐明这种相关性,进而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当今电子传媒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于史学的作用。迄今为止,人类传播媒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重大的革命,即文字——无论是表意文字(中国),还是表音文字(欧洲)——的发明,造纸术特别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电子技术的发明。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文明史的真正开始。随着文字的发明,人类从非书面文化的或前文字的蒙昧时代进入书面文化的文明时代,人类的感知〖CD*2〗体验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听觉〖CD*2〗触觉习惯的思维过渡到视觉习惯的思维。

·专题研究·

西州与东汉政权的建立

薛小林

历史学博士,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甘肃,兰州,730020。

[关键词]西州;游牧;东汉;地方豪族

[摘 要]随着汉武帝对西北的拓土与开发,最初指称西南的区域概念“西州”逐渐扩及西北之朔方、凉州,有时甚至专指西北。两汉之际西北移民增多,经济渐盛,地方豪族发展壮大,地方乡里认同和区域关系网初步形成,完成了从异域到旧疆的转变。隗嚣、窦融和卢芳三股西州割据势力,凭借特殊的地缘位置和羌胡劲兵对东汉政权的建立起到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边疆与中央的关系中,边疆并不完全是被动性的,亦有其主体性及主动选择的空间。

清代理藩院额外侍郎考

韩基奭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1。

[关键词]清代;理藩院;额外侍郎;满蒙关系

[摘 要]清代有额外侍郎这一职官。初为各部缘事临时设立。从乾隆二年起,理藩院额设额外侍郎一员,由外藩蒙古王公充任。该额外侍郎名义上是理藩院堂官,但职掌较轻,实际作用更多取决于充任者本身的地位和能力,荣誉性意义更大,是清朝管理、笼络蒙古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增强了蒙古王公对清政府的认同感和向心力,有利于保持蒙古地区稳定。兼之该职务设置的行政成本较低,故历经重大官制变革都未受影响,最终随着清朝的灭亡而消失。

十年内战与毛泽东的军事家之路

于化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06。

[关键词]毛泽东;红军 ;作战指挥 ;战争艺术

[摘 要]毛泽东从不认为自己是天生的军事家,再三申明自己的军事才能来自于战争实践的锻炼。红军时期,在毛泽东军事经历中有着特殊意义。从领导秋收起义开始,他坚持用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方法,不断地从胜仗和败仗中汲取经验教训,并将战争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认识和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从一个不会打仗的教书先生,成长为受到全军上下信赖和拥戴的统帅。作为一个从中国革命战争走出来的战争艺术大师,毛泽东的军事家之路有着鲜明的实践特色。

毛泽东是举世公认的战争艺术大师,他的名字是与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曾多次谈起过自己的军事经历。他说,自己是个当小学教员的人,搞过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根本没有准备打仗,也没进过什么军事学校。是因为敌人要抓、要杀而被迫上山打仗的。开始时自己并不会打仗,于是向蒋介石学,向敌人学,从没有打仗的决心到有了打仗的决心,从不会打仗到学会了打仗。他还表示,自己从不会打仗到学会打仗,用了十年的功夫。即使不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抗美援朝战争,毛泽东的一生有22年是在战争中度过的,为何他如此看重土地革命战争的十年呢?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由于有了红军“十年血战史”的经历,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才对中国革命的特点与规律有了充分的认识,“才把这个战争问题比较适合情况地解决”。

谁该为1453年君士坦丁堡战役的失败负责

陈志强

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天津,300071。

[关键词]拜占廷;君士坦丁堡战役;乔万尼

[摘 要]1453年君士坦丁堡战役作为世界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学界历来十分关注,但多种史料都将此次战役失败的责任归罪于指挥城防的热那亚人乔万尼。亲历者留下的记载虽然立场不同,但在这一点上说法大同小异,而后世研究者的论述也因此区别不大。事实上,作为热那亚雇佣兵的领袖,乔万尼在战役最后阶段根本无法抵抗住数十万土耳其大军的猛烈攻击,战败之责不应归于他,而应归于拜占廷帝国末代皇帝。在帝国末期,拜占廷军队已经放弃了守土自卫的重任,雇佣兵在拜占廷内外战争中成为主力,最后一仗战败的军事责任应该由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及其王朝承担。

“季诺维也夫信”事件

张建华

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京,100875。

[关键词]“季诺维也夫信”;英国工党;英苏关系

[摘 要]1924年英国大选期间发生了“季诺耶维夫信”事件,英国《每日邮报》在大选前四天发表了一封事后被证明是伪造的“季诺维也夫信”。然而,该信的发表在当时造成巨大影响,它对英国大选及工党政府的黯然下台、英国社会“红色恐怖”情绪的发展以及《英苏协定》的困难进程等事件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24年10月的英国大选期间,一封由英国著名媒体《每日邮报》(The Daily Mail)公开发表的信件在英国掀起轩然大波,甚而影响了这次大选的结果。该信件据称是当时的共产国际主席季诺维也夫(Г.Е.Зиновьев)寄给英国共产党的。这封信在后来虽然被证明是伪造的,但它在当时造成了极其重大的政治影响英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970年代。

·经济社会史·

明代京师富户之役考论——以徽州文献为中心

冯剑辉

历史学博士,黄山学院思政部副教授。安徽,屯溪,245041。

[关键词]明代;京师;富户;赋役;徽州

[摘 要]洪武、永乐年间曾经两次大规模迁徙富户到京师,这是明初统治者为巩固自身统治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依据新发现的徽州文献,结合其他文献资料,对此可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明初的京师富户之役是为修建新都而针对特定富民群体设定的一种极为严苛的徭役,被强迁的富户为此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明中期以后,京城的大规模建设业已完成,统治者的治国方略和政策措施也做了一定的调整,对京师富户役进行了多次宽免。在明代中期的役法改革中,京师富户役逐渐演变为一种在原籍地摊派征收的银差,明初强迁至京师的富户之役则逐步消亡。

晚清田赋加派与基层社会管理格局变动——以江苏“积谷捐”为中心

黄鸿山

历史学博士,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江苏,苏州,215123。

[关键词]积谷捐;官督绅办;绅权;地方自治

[摘 要]为筹集备荒仓储谷本,晚清江苏普遍推行积谷捐这类田赋加派。由于积谷捐加重民众负担,亦有违清廷定制,曾引发争议和抵制。鉴于此,官府主动调整策略,根据清廷“民捐民办”的政策,将强制带征的积谷捐称作“民捐”,并要求地方绅士参与仓储管理,其目的是以“民捐绅办”或“民捐民办”为名,绕过清廷不准加赋勒派的制度障碍,减少积谷捐的推行阻力。但所谓“绅办”实属“官督绅办”,备荒仓储仍由官府掌控。“官督绅办”管理模式的兴起,反映出晚清基层社会管理格局的变动趋势。由于“官督绅办”的管理模式往往以强制“民捐”为基础,加重了民众负担,因此亦可视作官府转嫁责任的表现。这是清末反地方自治及绅民冲突事件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

·台港澳研究·

“封锁香港”(1868~1887)问题再解

毛立坤

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天津,300071。

[关键词]广东沿海;走私;封锁香港;中英交涉

[摘 要]19世纪60年代晚期,随着香港转口贸易日趋繁荣,华商假道香港走私之风日渐猖獗,广东官府采取“封锁香港”遏制歪风。此举引发粤港双方旷日持久的争执,随着双方围绕反对封锁行动的人士是否具有代表性、粤方的封锁行动是否侵犯香港主权、《天津条约》涉及贸易问题的条款该如何解释、粤方是否蓄意毁灭香港贸易繁荣景象、封锁行动是否对合法民船贸易造成危害、粤方在开展缉私行动时拥有多大权限等六类纠纷的争辩日渐深入,相关问题的症结也次第凸显,走私者、地痞无赖、基层税务官员三种隐藏幕后的害群之马相继浮出水面。此后,鉴于阻碍问题妥善解决的各种困局相继得到消解,赫德成功推动了粤港双方达成妥协方案,“封锁香港”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史学评论·

近20年来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新进展

段炼

历史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湖南,长沙,410081。

[关键词]中国思想史;现代性;观念史;社会转型;新文化史;报刊史

[摘 要]近20年来,在观念史、思想文化与社会转型、知识分子、新文化史以及报刊史等五个领域,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呈现出一系列新进展,也在大陆、港台、日本、欧洲、美国等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思想史研究范式。一方面,多元现代性理念的兴起,带来研究视野的转变,也赋予思想史多元的内容。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研究理念的引入,特别是新文化史研究方法的交叉融合,扩大了传统思想史研究的范畴与边界,打通了思想史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壁垒,也引发了研究者对于思想史研究学科建设的深层思考。

“新史学”视域下的美国公共卫生史研究述评

李晶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博士研究生。福建,厦门,361000。

[关键词]美国;公共卫生史;新史学

[摘 要]美国公共卫生史研究起步于1950年代,在“新史学”思潮和社会现实影响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完成了由传统视野向社会、文化新视角的转向,并在区域公共卫生、公共卫生机制、传染病防治以及群体健康四大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公共卫生史的兴起,拓展了美国史的解释维度,刺激了不同学科的交流,并有助于推动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但受“新史学”影响,这一领域也存在内容碎化、忽视传统研究对象、缺乏比较性研究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