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10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5-11-05 浏览次数:

点击查看详情

“战时传媒与舆论动员”笔谈

【编者按】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常对应民族心理创伤,往往也有与之对应的历史记忆及其书写。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历史语境中的战争及其与媒介议程、舆论动员等诸多关系,再度成为学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鉴往知来,本刊约请笔谈,围绕“战争”“舆论动员”进行历史的省思,旨在多维地反思“战争与舆论动员”之关联,尤聚焦于抗战等。笔谈侧重学科交叉,以历史的眼光从传播学引入“舆论动员”概念并试图作抗战舆论史的分析;笔谈对“抗战语境中舆论场域重组”作历史省思;检讨国难之际“报章版图”重构及地方报章兴起的意义;思考战时图片与媒体舆论的作用,通过抗日战争聚焦战时媒体;战争留下的不仅有民族心理创伤,更有历史遗产,而“冷战时期台湾地区报刊”所涉舆论动员,无疑涉及历史时空变迁的后续及其转换。可以说,此组笔谈着眼历史,思考现实,试图捕捉非常态下政治宣传的时代特点、社会凝聚力与民心向背之关联及其对社会走向之影响。愿本组笔谈能够为社会史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关于抗战时期舆论动员研究的思考

朱从兵

历史学博士,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江苏,苏州,215123

今年是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70周年,海峡两岸的政府和民间早已开始酝酿和筹备,都将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或缅怀为抗战胜利而牺牲的先烈和在战争中死难的无辜平民,或追思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或探讨抗战何以长期以及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或谴责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罪行和战后日本政府不深刻反思侵略历史的种种行径,或总结、反思那段痛苦的战争经历给历经磨难的中国人民带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纪念活动必将激活整个中华民族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记忆,激起政府和学界对当代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的理性思考,激发举国上下对民族复兴的未来畅想,形成一种浓烈的舆论氛围、鲜明的话题场域和明确的价值追求。1936716日,斯诺提出中国人民在什么条件下能够打败日本的问题时,毛泽东回答说:“在三个条件下可以保证我们的成功:第一,中国团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在这三个条件中,主要条件是中国人民自己的团结。”

国难之际“报章版图”的重构

——地方报章兴起的意义

章清

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200433

“新型传播媒介”对历史的塑造,近些年已得到中外史家的高度重视。所谓“新型媒介”,不仅指印刷书刊,还包括影响信息传播的各项新型事物的出现与技术的进步。这些媒介的出现,不仅以古代世界难以想象的方式改变着“历史”,还使近代世界的信息更为完整地保存下来。《申报》发刊50年之际曾编辑出版了《最近之五十年》一书,其中一篇文章即有如斯之言:“小小一新闻纸,五十年间,思想界、物质界之进化,于是乎见焉,人心风俗之厚薄,与夫社会生活程度之高下,于是乎征焉。”张季鸾在《大公报》发行一万号之际所写下的纪念辞,也表达了这样的看法:“近代中国改革之先驱者,为报纸。”而且,“近代国家,报纸负重要使命,而在改革过渡时代之国家为尤重”。正是由于此,研究近代历史所能凭借的资源,也大大超过研究古代历史。

抗战语境中舆论场域重组及其历史省思

王天根

历史学博士,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安徽,合肥,230039

战争语境中传媒生态涉及报刊等传媒及政治舆论动员。战时军队与报刊实际上是枪杆子与笔杆子的关系。枪杆子开疆辟土,而笔杆子往往就战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进行道义上的呼应。战争的道义性常与传媒议程设置有内在联系;战争往往对报刊等传播格局的时空分布有影响,尤以抗战及其舆论场域重组为代表。抗战背景下舆论场域重组就近代中国而言,战争构成的历史记忆可分为对内、对外两重,因战争形成的对外历史记忆所涉列强亦有所不同。若两次鸦片战争涉及英国、英法联军等,八国联军侵华涉及欧美世界列强。而抗战及其历史记忆主要涉及日本侵华。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历史创伤,形成了地域空间意义上的国统区、沦陷区、抗日根据地等,且皆有各自的媒介系统。

报刊与抗日战争时期的舆论动员

郑大华

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06

报刊于社会的作用不言而喻,国人自鸦片战争后即开始自办报刊。尤其是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因战争之需要,各种报刊如潮水般涌现,只是因为战争这一特殊时代背景,不少报刊寿命不长,影响不彰。虽然一些报刊创办时间不长,但各种大报小报、大刊小刊之数量的庞大,则是前所未有的。这些报刊的旨趣有异,内容不一,策略有别,但不难看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可以归于“救亡报刊”,目的在进行战时动员。诸多报刊特别关注日本对中国侵略事实的报道,注重宣传中国的战时政策和原则,强调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民族主义情怀。

报刊图片与抗战舆论动员

郭常英

河南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教授。河南,开封,475001

20世纪前半叶,报刊是中国新闻传播和舆论宣传的主要媒体。翻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的各类报刊,有关日军侵华辱华和军民仇敌、抗敌的记载目不暇接。新闻报道、纪实照片等,对于激发全国军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投入到捍卫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去,有着重大的舆论影响和推动作用。研究抗日战争的历史,战时报刊图片是重要的历史材料。如今纪念和研究抗战,人们多从政治、经济、军事入眼,对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图片,特别是那些战时被报刊刊载、传播的照片,更多是作为珍贵的历史记忆和资料去回顾,而较少将其作为问题视角,进而深入观察战时的报刊与舆论动员,分析舆情与时局变化,认识战时社会的文化特征。事实上,这些珍贵的报刊图片与照片,并非仅为历史记忆,其中无疑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和政治意义,反映着战时社会政治生态,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思考。

冷战时期台湾地区报刊舆论的演变

何卓恩

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湖北,武汉,000000

20世纪中国的“战时报刊与舆论动员”,除了1949年前战火纷飞岁月的各种情况,还应包含1949年后冷战背景下的特殊情形。194910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新政权,127日中国国民党政权退守台湾,两党隔海峡而对峙、对抗,并随时准备开战——进行大陆称作“解放台湾”、台湾名为“反攻大陆”的国家统一战争。这种情势也反映到报刊的舆论动员中。大陆地区从“打倒美帝及其走狗蒋匪帮”“解放台湾”的宣传鼓动,到“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呼吁,一直在中共宣传部门直接支配下展开,其脉络比较清晰;而台湾地区则不仅存在官方报刊立场的前后变化,而且至始至终还有民间报刊的不同声音,线索复杂。大体来说,冷战时期台湾地区报刊舆论动员的演变,经过了三个阶段。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中国记忆史研究的路径问题

——以《记忆的政治》为中心

陈全黎

文学博士,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湖北,宜昌,443002。

[关键词]中国记忆史;建构主义;道德主义;证据主义

[摘 要]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记忆史研究中,始终徘徊着一个幽灵,这就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哈布瓦赫。这表明,中国记忆史研究已经对建构主义形成了路径依赖。正是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记忆的政治》对“大生产运动”的思想史意义进行了过度阐释,脱离了具体的历史语境。从学理上说,记忆史研究至少有三条路径:建构主义、道德主义、证据主义。这三条路径源于三种不同的提问方式:集体记忆是如何建构和传承的?什么样的记忆建构是合乎道德的?谁的记忆是合乎历史真实的?

再评张荫麟主张的“默证之适用限度”及相关问题

——兼评周书灿《“默证法”与古史研究》一文

乔治忠

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天津,300071

[关键词]默证法;张荫麟;史学评论

[摘 要]张荫麟提出了所谓“默证之适用限度”,规定使用默证法的条件是“必须所有事实均经见闻,均经记录,而所有记录均保完未失而后可”,甚至宣称“倘若载籍有湮灭,则无结论可得矣”,这不仅是要扼杀默证法的运用,而且将所有历史研究虚无化。因此,乔治忠著文对其批判。近时周书灿发表文章,一方面极力回护张荫麟之说,但又声称默证法可以按张荫麟的“适用限度”来使用,这就使其文章形成了严重的自相冲突。周氏之文欲回护张荫麟,但并未分析其主张究竟有哪些合理的议论;反对别人对张文的批评,却回避对方的具体论证,仅仅一味施加攻讦,其做法缺乏学术理性。

·专题研究·

秦汉徭戍制度补论

——兼与杨振红、廣濑熏雄商榷

王彦辉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吉林,长春,130024

[关键词]秦汉;正卒;材官;力役;徭

[摘 要]“正”在涉及徭、戍的语境中有正卒、正籍等义项,但不能释董仲舒所言“已复为正”之“正”为正籍。材官骑士是从正卒中遴选出来的现役和预备役士兵,在役期间的具体职守包括军事操练、解运军粮物资、发屯参战等;预备役期间各执其业,参加年度春秋射,战时需要应征赴难。徭或徭役不能对应董仲舒讲的“一岁力役”:“徭”亦非专指“委输传送”;官吏的“徭”属于职事范畴,不宜用来讨论劳役性质的“力役”。

曹魏“改正朔、易服色”考

杨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关键词]正朔;服色;政治文化传统;汉魏故事

[摘 要]“改正朔、易服色”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文化传统,曹魏的“改正朔、易服色”正是这一传统在汉晋之间发生变化的重要环节。魏文帝曹丕的“改正朔”不改历法而定服色、牺牲,奠定了由“禅让”所建的新王朝跟由“革命”所建的新王朝的不同的传统,即改历法与改服色可以不同步。此后,魏明帝“改正朔”恢复了历法和服色、牺牲同步改易的秦汉传统,这也是明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众多措施之一。魏晋禅代后晋袭用曹魏的正朔与服色,则奠定了中古“改正朔”的另一种更为现实的政治文化传统。以后的中古王朝“改正朔、易服色”只是限定在跟名分有关的领域内。

欧阳修撰写范仲淹神道碑理念探析

仝相卿

文学博士,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教授,河南大学中国史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河南,开封,475001

[关键词]宋代;范仲淹神道碑;吕范解仇;欧阳修;富弼

[摘 要]范仲淹去世后,欧阳修在为范氏所撰神道碑中述及吕夷简与范仲淹解仇一事,后世纷呈是非,遂成学术公案。欧阳修撰写范仲淹神道碑时有避免各方势力不满的现实考量,在无所褒贬的理念下完成了对范仲淹神道碑的撰写,因此欧阳修所撰神道碑不能看作是对范仲淹生平事迹的客观叙述和评价,难以作为吕范解仇的根据。后世学者在欧阳修提出“吕范解仇”的基调下加以论证,亦需谨慎。这一个案提醒我们,在利用墓志碑铭为文献证明各种问题时,需全面考察撰写者的心态、理念及政治立场,进而判定作为文本的墓志碑铭内容的可靠性。

清末科举制度废除原因再探

王瑶

历史学博士,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吉林,长春,130022

[关键词]清末;科举制度;新式学堂

[摘 要]1905年,清廷颁布上谕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实际上,清廷决定废除科举制度,并非缘于科举的积弊难返,其预设的基本前提是,“泰西诸国”没有科举制度,而是通过学校培养人才;中国欲通过仿效西方走上富强之路,便必须废除科举以发展学堂。在科举与学堂之争中,二者之所以会被相提并论,是由于科举选拔功能的混淆及学堂教育功能的偏失,由此造成科举与学堂在功能方面的严重重叠和冲突。对于科举与学堂,官方与民间的态度出现分歧,致使清廷最终采取废除科举的方式,转移社会的重心所趋。

由“国治”到“乡治”的桥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山东的乡村师范学校

袁滢滢

历史学博士,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山东,聊城,252000

[关键词]国民党;山东;乡村师范学校

[摘 要]1928年国民党势力进入山东后,何思源主持教育工作,其中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创立遍布全省的乡村师范学校。通过深入考察其创建过程及其教师选聘和学生招考情况,发现此举正是执行南京国民政府教育政策和法令的结果。国家、省、县、乡村的行政链条在新政权下得以凸显,以往被认为“形式上”的国家统一也有其实质性的内容。在国民党人看来,党已掌握国家,或者说“国已治”,而乡村却濒临破产,且有他党活动其间,所以谋求“乡治”已刻不容缓。于是乡村师范学校应运而生,并且被当作“国”通往“乡”的桥梁。

近代早期英国寡妇形象的建构

曾亚英

历史学博士,绵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讲师。四川,绵阳,621000

[关键词]近代早期;英国史;男性焦虑;寡妇形象

[摘 要]近代早期的英国社会流行着薄情好色的寡妇形象。然而,这一刻板印象却与社会现实明显不符。追根究底,这源于男性的焦虑。出于对女人性贞洁的担忧、对家产与子女的担忧、对死亡和被遗忘的担忧以及对两性秩序的担忧,男权机制建构了负面的寡妇形象,以此加强对寡妇的监督和管理,进而维持和巩固男性权威。

·经济社会史·

里正职掌与唐宋间差科征发程序的变化

——兼论《天圣令·赋役令》宋令第9条的复原

赵璐璐

历史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讲师。北京,100091

[关键词]天圣令;唐令;里正;差科征发;基层政务

[摘 要]《天圣令》的发现,为唐令复原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目前据《天圣令·赋役令》宋9条复原的唐令基本依照宋令原文。但宋令中里正不得干预差科和差科征发的相关规定,是否为开元二十五年令的内容,值得商榷。里正的职掌在唐宋之间发生了变化,其在唐代前期差科征发过程中是具有拣选丁夫职能的。唐大中九年,对差科征发制度进行调整,加强了县令在差科征发中的作用,里正拣选丁夫的职能从而丧失。关于里正不得干预差科的规定应出现在此之后。同时,唐末五代以来,差科征发程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唐前期里正据差科簿拣选的做法,至宋代变成了由县令按照户等直接征发的差役制。这一转变与里正职掌和身份的变化密切相关,也反映出唐宋之间基层政务管理模式的转型。

善后救济总署晋绥察分署救济活动述论

——以山西为中心

魏晓锴

历史学博士,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山西,太原,030006

[关键词]善后救济总署;晋绥察分署;救济;山西

[摘 要]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山西作为遭受侵略的省份之一,损失尤为严重。抗战胜利后,晋绥察善后救济分署作为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的派出机构,以山西为中心,在晋绥察地区进行了两年之久的直接救济和善后重建,对该地区的农业、交通、工矿及卫生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贡献。然物资不济、交通不畅等条件限制了救济工作的开展,而统筹不善、动员不足等因素则大大影响了救济活动的效果。

美国“牧牛王国”里的非裔牛仔

周钢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京,100048

[关键词]非裔牛仔;牧牛王国;种族歧视

[摘 要]在美国内战后的二十余年里,大平原上兴起了一个疆域辽阔的“牧牛王国”。美国这个新的畜产品生产基地是数万名牛仔艰辛开发西部边疆的成果。非裔牛仔是美国牛仔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牧场的劳作中,在牛道上长途驱赶牛群时,能胜任各个岗位的工作,且总承担白人牛仔不愿担当的最艰辛、最危险的任务。与白人牛仔相比,非裔牛仔更能苦练专业技能,与不同肤色的同伴合作共事并忠诚于雇主。虽然非裔牛仔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牧牛王国”并不是他们追求的“理想国”。在那里,仍然存在着对非裔牛仔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