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1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17-04-01 浏览次数:

“文献传播与历史研究”笔谈

【编者按】文献是学术研究的基础。文献记载及其传播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传承方式,如何利用系统的或碎片化的文献重建历史并解读其意义,当见研究者的思想动机及其历史书写。文献传播涉及承载文献的文化空间,文献传播与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传播整合更有其功用。从文献到文献传播实际上意味着学术研究价值取向的重要转向。就史学而言,当下媒介化社会省思文献传播的学术研究意义尤有价值。由于传媒技术的发展,如今人们从事学术研究,从文献传播到资讯内容的获取,较之以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16年秋季,本刊与安徽大学“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所”合办的“文献传播与历史研究”学术论坛在合肥举行,约请几位与会学者对此发表所见,希望这组文章有抛砖引玉之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海外珍稀文献的收集与开放

金以林

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06

新世纪以来,“民国热”不仅成为学界的热点,更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特别是中华民国史,是海峡两岸和海外华人、华侨共同的民族记忆。因此,加强民国史研究,不仅是社会的需要、学界的热点,更有助于凝聚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两岸未来关系要有所突破,宜在历史中寻找资源与共识,这就绕不开对民国史的研讨与评价。

士人交游与文献传播

罗检秋

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06

在近代大众媒介兴起前,文献传播的途径仍相当狭窄。带有组织机构性质的官方藏书存在明显的封闭性,商业化的图书市场则偏重于蒙学读物、生活用书及文艺作品,因而人际网络成为学术图书的流通渠道。清代学者不像宋、明士人那样喜好聚徒讲学,而是交游活跃,往来书札浩如烟海。许多书札以书为缘,多涉赠书、刻书、评书和买卖图书,呈现出一幅广阔而生动的治学画面,《清代名人书札》(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书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便有代表性。

以档案文献的深入开掘推进学术史视野下的大学史研究

 

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京,100875

学术史和大学史有紧密联系,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学术史是以学术演进历程为研究对象的领域,而学术演进既体现在内在要素的发展上,又倚赖外在因素的支撑上,所以学术史就不单是研究学者精神层面的东西,同时也包括许多制度层面的、物质层面的因素。具体而言,学术史是要通过研究学者和学术著作、学术传承的状况以及学术制度、学术组织、学术投入等的演进,“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来总结学术发展趋势和研讨各类相关问题。相对来说,大学史的研究对象更为清晰明确,它研究的是作为教育实体和知识社区的大学的演进历程。由于大学不是建立在真空中,故大学史并非局限于校园内的“校史”。中国学术研究和大学合为一体,是近代的事情,即学习西方、日本建立了大学制度和机构之后。可以说,大学体制为学术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它既加速了知识转型和学术转型,使中国固有的知识体系特别是学术体系向西方近代知识体系和学术体系迅速转换,也使从事学术研究的人迅速职业化和专业化,从而使得学术研究成为大学的核心职能之一。由此,学术史理应成为大学史的主干部分。

传播视阈下不列颠图书馆藏中国近代珍稀文献及其解读

王天根

历史学博士,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安徽,合肥,230039

学界有关文献探索多集中在内容分析上,从文献传播、文献与社会网络互动关系的角度的分析有待推进。从传播层面解读文献并由此重思历史文献学,国内研究早有涉及,如梁启超1921年在天津南开大学的讲演内容,《改造》摘要刊发,后成专著的《中国历史研究法》。192610月至次年5月,梁启超在清华学校有后续专题讲义,后命名为《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其中涉及文献及其研究。梁著为漆侠称道:“这本书尽管已经落后于时代,但还没有一部书能够代替它”,这是“中国第一部研究历史研究方法的著作”(漆侠:《历史研究法》,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漆侠《历史研究法》第四讲涉及“论史料”专题。白寿彝《史学遗产六讲》(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以“答客问”的形式论及历史文献学(两讲)。他认为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很早就有了,但“如果作为一个学科体系来要求,现在还正在建设中”;历史文献指的是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书面材料,而历史文献学是指关于历史文献的专业知识和研究历史文献的方法;“历史文献学所关心的,是书写工具的发展、保管和传播的发展、著录和考订的发展等”(白寿彝:《史学遗产六讲》,第6065129页)。而涉及中国近代文献考释等著述,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罗尔纲、王庆成等的考证文献,扬州大学祁龙威的《考证学集林》等。国外著述也有论及文献的,如刘北城等译《历史学家的思想和方法》等,多与史学方法论相联系。总体而言,从传播层面探讨文献及其社会关联有其新意,但国内目前做得不够。

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语境中文献传播若干思考

郭常英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河南,开封,475001

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学界文化史研究、社会史研究相继兴起,随后出现了二者“共生共荣”的态势(刘志琴:《社会史的复兴与史学变革:兼论社会史和文化史的共生共荣》,《史学理论》1988年第3期,第1323页)。90年代之后,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学界以消费和娱乐为取向的大众文化研究开始崛起,原本主流文化一枝独秀的局面被打破,研究视阈也日渐开阔。改革开放以来中西学术交流日益频繁,西方学界的研究方法逐渐影响中国学术界,促使传统史学研究视角和方法发生重大改变。在社会史、文化史研究繁荣态势下,所见环境史、性别史、医疗史、身体史、娱乐史等研究成果日益增多,社会文化史研究逐渐成为重要的学术生长点。良好的发展势头给学人提出了新问题:社会文化史文献极其丰富,然而又庞杂分散,发掘利用严重不足。若不下大力气进行有效的搜集与整理,则很难深入真实的反映史实。这里拟以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所涉的文献传播为视角,以近代娱乐和慈善义演为切口,作一些分析和思考。

·专题研究·

秦汉神秘意识中的红色象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100732

【摘要】秦汉时期红色具有特殊的神秘象征。红色所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与当时社会的神秘主义文化背景相契合。古人从对太阳、火、血液的崇拜和迷信中将红色提取出来,又将对红色的神秘感应转移到具体的红色事物之上,赋予它们更多的神秘内涵。红色的神秘象征与长生不朽、盟信约誓、厌胜辟邪等紧密相关。汉代的红色还代表了天的神秘权威。通过考察秦汉时期红色的神秘文化内涵,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秦汉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理特质。

【关键词】秦汉;红色;神秘主义

元代释奠乐章考论

董喜宁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人员、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元史·礼乐志》中收录有两套释奠乐章:一为实用乐章,共16章,史家以为“皆旧曲”;一为备用乐章,元人撰作而未及使用,共11章,存9章,“阙”2章。明人指出,实用乐章之“旧曲”系沿用宋大晟府释奠乐章而来。清人察觉到大晟府乐章是14章,与实用乐章16章之数不符,从而断定所多2章为元人增撰;并且从元代这两套乐章间找到“巧合”,得出实用乐章较大晟府所多2章就是备用乐章所缺2章的结论。可是,如果把问题放到元代祭孔礼仪演变的大背景下去考察,就会发现,《元史》备用乐章11章之数及所谓缺2章的记载本已失误,清人据此辗转解释,以致疑误更深。实际上,这2首乐章皆出自宋人王应麟之手。16首乐章在宋末祭孔仪式中已被运用,后为元廷全盘采纳。

【关键词】《元史》;释奠乐章;祭孔;王应麟;《元文类》

明代识字兵初探

温海波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博士研究生。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识字兵是明代军制管理中为解决基层文书运行问题而出现的职役。洪熙时已有各级武官私下甄选的情况,迟至弘治末该做法得到朝廷认可,并被纳入军事体制。这一转变,使得军中基层文书人员的安排可以绕开吏部考选而由武官直接选用。至此,由国家单独掌控的基层文书权力转由国家力量和武官群体共同控制。识字兵不仅管理军中册籍,还行使信息传递、赋役催征等职能,在文书运转的末端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识字兵待遇低、名额少,这种节流政策导致其在实际工作中收取例费、贪腐舞弊,最终对明代军制运作的效能产生了危害。而且在实际运行中,为满足军中文书行政的需要,识字兵数量超出规定名额成为常态。

【关键词】明代;识字兵;文书运行;军制

清代刑部之堂司关系

郑小悠

历史学博士,国家图书馆馆员。北京,100081

【摘要】清代刑部的堂司关系对刑部政务能否顺畅地进行专业化运作有着重要影响。其变化从堂司之间的礼仪反差中直观地表现出来。雍正以前,司官对堂官的依附性较小,礼仪亦较简略;乾隆以后,司官对堂官的依附性逐步加强,礼仪也越发隆重。堂司之间的工作交往以日常在部时的“说堂—画稿”和堂司数人同时钦差在外审案为两个主要途径。其中“说堂—画稿”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区别。乾隆时期,同司各官倾向于自由竞争,以“说堂”为契机博得堂官赏识;嘉庆、道光以后,司内明确了固定的掌印、主稿人选,逐渐向科层制转变。而“钦差办案”总体来说是堂司官员之间形成私交的终南捷径,但在特殊情况下也会带来一些麻烦。

【关键词】清朝;刑部;堂官;司官;礼仪;交往模式

民元孙中山北上与逊清皇室的交往

——兼论清皇族的归属选择

 

历史学博士,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民元孙中山北上在京活动21天,百忙之中,专门抽出四天与逊清皇室往还。长期敌对的双方握手言欢,孙中山方面既是对清帝退位实现共和统一表达肯定和敬意,也是做出由反清排满转向五族共和的政治姿态,以回应各方的质疑,使得满蒙回藏能够与汉人同心协力,以期实现合各地为一国各族为一人的誓言。而清室方面,虽然国体变更、失去统治地位未必心甘情愿,但包括隆裕太后、摄政王以及参与招待孙中山的几位皇族内臣,的确有意信守协议和承诺,在民国政权下继续安享尊荣。清皇室皇族乃至满人在作为征服者统治者和中国人之间必须二取其一时,多数人宁可放弃前者而不愿失去后者。他们对五族共和身份的认同,成为民族同化和疆域统一的重要机缘。

【关键词】孙中山;逊清皇室;民元;五族共和

从大历史看国民党文化选择与转变的成败

陈廷湘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四川,成都,610064

【摘要】任何政党在领导政治革命和创建政权过程中,都必须做出明确的文化选择,把自己的政治纲领建筑在相应的文化“地基”之上。孙中山领导创建的国民党(包括其前身同盟会及其间组建过的中华革命党,以下提及国民党均指包括同盟会在内的广义的国民党),以彻底改造中国封建政权、建立现代性的中华民国为目标,自然也必须选择与之相应的文化体系作为一切政纲、政策和方针的基础。面对中国特殊历史环境下极为复杂的政治革命任务,国民党在革命不断遭遇严重阻碍时,曾对自己的文化选择作了反复调整,试图按选定的文化基础制定相应的大政方针,争取斗争目标的实现,但最终都未能成功。

【关键词】国民党;文化选择;政治方略

“以科学代宗教”:陈独秀的科学主义宗教观

高力克

浙江大学国际文化学系教授。浙江,杭州,310028

【摘要】陈独秀的科学观源于孔德的法国实证主义传统的科学主义,其与笛卡尔的法国理性主义传统一脉相承。而陈的科学主义与法国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思想联系,并没有受到学术界足够的关注。孔德的“神学—玄学—科学”三时代进化论,强化了陈的无神论的非宗教观,他认为一切宗教都是虚妄的迷信,而且是文明进步的障碍。他相信,科学的发展终将“以科学代宗教”,达致宇宙与人生的契合。唯物史观进一步强化了他的孔德式科学主义信仰,使他相信唯物史观的社会科学完全可以解决人生观问题。在五四知识分子中,科学主义大行其道。陈的孔德式实证主义宗教观是五四科学主义的典型表征,它表现了五四知识分子尊“赛先生”为“赛菩萨”的科学主义乌托邦的科学神话。

【关键词】陈独秀;孔德;科学主义;宗教;唯物史观

关于俄国保守主义起源的思考

许金秋

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历史与文化所副教授。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俄国保守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诞生于1819世纪之交,在亚历山大一世统治时期形成政治思想流派,但此前俄国也存在保守主义的元素。俄国保守主义的实质是无条件地遵循俄国的古老传统,把东正教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伦理道德视为绝对的价值观,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视为政治核心,谨慎地对待在俄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的西方扩张趋势。俄国社会和政治思想演变的特殊历史条件,特别是近三个世纪以来所谓的“赶超型”发展模式,使俄国保守主义与欧洲保守主义相比在其起源阶段就表现出明显的独特性。

【关键词】保守主义;民族传统;赶超型发展;官方民族性

再造苏联形象:抗战初期苏联空军援华及其影响

张建华

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京,100875

【摘要】苏联航空志愿队援华是抗战初期中苏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它不仅是19297月中苏断交之后两国首次大规模的友好行为,而且是双方在面对共同的敌人,为维护国家安宁和世界和平的背景下,捐弃前嫌,超越政治之争,联合抗击日本法西斯势力,所创造出的超过意识形态和语言文化隔阂的一段历史佳话;既是在中苏关系特殊年代和中国特殊政治区域——“国民党统治区”——社会各界认识苏联的特殊产物,也是苏联方面重塑苏联形象和认识特殊年代的中国形象的结果。

【关键词】苏联形象;抗日战争;苏联航空志愿队;中苏关系;“国统区”

·史学史研究·

“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

——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文史之学的形成历程

 

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北京,100872

【摘要】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学人逐渐形成了努力发展现代文史研究以与西方汉学竞胜的学术共识。受此信念驱动,胡适、陈垣、陈寅恪等人,在批判继承乾嘉汉学遗产基础上,借鉴西方汉学将文史研究与现代考古学、语言学结合的治学路径,努力打破陈旧观念,发展出可与西方汉学界竞胜的现代文史研究形态——新汉学,并试图将北大国学门、清华国学院打造成新汉学的中心。虽然这一努力遭受挫折,但其理念及积淀的经验与学术人才,对此后中国现代文史研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傅斯年领导的史语所正是承接了前一时期新汉学发展的经验与人才,并将与西方汉学竞胜以争取国家荣耀的理念意识形态化,才迅速蓬勃发展成为中国文史研究的领导机构,并最终完成了中国文史研究的现代转化。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史之学;新汉学;北大国学门;清华国学院;史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