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7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17-07-24 浏览次数:

2017年第7期部分文章摘要


 

全球化时代的中外关系史研究笔谈

 

【编者按】近代以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一直是牵动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大问题。中国从以屈辱的方式被拖进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到试图通过各种努力逐渐在这一体系中拯救自己,从冷战时代以重大代价坚持在两大对垒国际阵营中独立自主,到后冷战时代在全球化浪潮中谨慎韬晦,把握机遇而重塑国运,在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写下一部充满曲折艰辛的近现代史。这个史诗般的过程至今仍未结束,而中国如何与外部世界相处,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依然是我们需要时刻面对的问题。近代中外关系演变的历史给予当代中国以什么样的教诲?可以运用哪些新近发展的研究方法深化关于这段历史的研究?研究者如何在文献史料迅速增长的条件下拓展自己的视野?本期笔谈的几位作者多年来从事中外关系史不同专题的研究,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出发阐述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敬请读者关注。


 

从世界秩序的变迁中观察中国

王建朗

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06


 

中国是在列强坚船利炮下打开国门的。此后百年间,中国外交经历了从丧权失土到恢复国权的过程,中国的国际地位经历了巨大的沦落与上升过程。与此同时,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近代以来中国的变化是在世界秩序的大变化中发生的,中国在世界秩序的变动中,曾是受害者,也曾是得益者。中国因不察世界大势而蒙受其害,亦因顺应世界大势而收获其利。讨论近代以来的中国外交,仅仅是站在中国看中国是不够的,站在世界看中国,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观察角度。这其中,对于国际秩序的关注,乃是外交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条约体系与多民族国家的构建:国际化视域下的民国对外关系史

陈谦平

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江苏,南京,210046


 

朝贡体系、条约体系与殖民体系都是国际关系的主要模式之一。朝贡体系是西方学者对清以前存在于东亚地区的、以中原皇朝为核心的等级制政治秩序的一种理论概括。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将朝贡体系放在中西冲突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建立了以“冲击—回应”理论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并使之成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皇朝统治时期中外关系的主流分析范式(John King FairbankOn the Ching Tributary SystemHarvard Journal of Asia StudiesVol.2,1941)。清政府自雍正元年(1723年)禁教、禁海以来,中国的大门便对西方关闭了一个多世纪。闭关锁国的中国,既无法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力和技术,更无法融入世界的近代化潮流,因而逐渐衰落。西方列强通过侵略战争打开中国门户,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并将自己的法则和制度强行引入中国,中国因此被纳入所谓条约体系。不平等条约为西方政治制度和经济生活方式引入中国提供了政治和法律基础,包括治外法权、通商口岸、外国租界和租借地、协议关税、沿海与内河航行权和最惠国待遇。


 

国史、国际关系史与全球史:晚清时期中外关系史研究的三个视角

吴义雄

历史学博士,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广东,广州,510275

 

当“中国近代史”作为一个学术领域出现时,晚清时期的中外关系是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中国近代史研究兴起于民国时期民族主义运动方兴未艾之际。在这一宏大背景下,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国难、屈辱、沉沦和与之相伴的“近代化”变迁,构成了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时至今日,晚清中外关系史的重大事件和演进历程,仍然支撑着大学中国近代史教科书的基本框架。但是,近二三十年来,在国内史学界,晚清中外关系史的研究似乎相对沉寂,除少数专题外,未出现堪称重要的学术进展。或许可以从社会环境的变迁、近代史研究范围的拓展、研究方法和学术观念的多元化等方面解释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不过,笔者认为,我们不需要为晚清时期中外关系史研究领域是否具有某种“地位”而担忧,应该思考的是,这个领域是否还有可供开拓的学术空间?如何在当代治学条件和学术环境下,对此领域的学术问题进行更具深度和广度的探索?笔者见识有限,对国外学者研究之状况,不敢妄评,以下仅结合国内学界相关研究之现状,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多国解密档案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史的研究:以中国和印度的关系为例

戴超武

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200241


 

近年来学界在冷战时期国际关系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解密的大量档案文献以及研究者对这些档案的整理和利用是密不可分的。冷战时期中国和印度关系的研究,极典型地诠释了多国解密档案对学术创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系统整理中国、印度、英国、俄罗斯、美国等国新近解密的档案文献,并基于这些档案的解读和运用,探讨冷战时期中国和印度关系的发展演进,特别是中印两国围绕西藏问题所展开的交涉和斗争,以及中印边界问题的缘起、进程及其影响,由此赋予中印关系史研究以真正学术意义上的前沿性和创新性。这一研究的前沿性和创新性,有利于分析和解释冷战时期中国国家利益的主要目标以及对这些目标的判定和维护,有利于总结中国领导人处理同周边国家关系的经验,有利于比较和辨析中国处理边界争端的基本模式与政策实施的特点和差异,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以历史事实为基础之权利主张的学术支持。同时,多国解密档案在中印关系史研究中的运用,还有利于回应和批判印度多数研究者和国际学界在有关中印关系,特别是中印边界问题研究中所存在的流传甚广的谬误。这样的努力既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同时也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


 

作为方法的“跨国史”及“共有的历史”

徐国琦

历史学博士,香港大学历史系教授。


 

近现代中外关系史,就其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角度来说,顾名思义当属“跨国史”(transnational history)及“共有的历史”(shared history)范畴。因为这部历史本身就是一部中国人和外国人共同参与(无论是正面抑或负面)的历史,深受国际和国内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尽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遍观国内外近现代中外关系史著作,似乎很少有人从科学角度通过“跨国史”及“共有的历史”的视野来研究。几年前我曾先后就方法论问题发表过文章,呼吁史学界重视两个方法的重要性(徐国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国际史研究方法及其应用》,《文史哲》2012年第5期,第515页。徐国琦:《试论〈共享的历史〉与中美关系史研究的新范式》,《文史哲》2014年第6期,第2739页)。近来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思考,我又有些新想法和见解,本文就“跨国史”及“共有的历史”作为史学研究的最新方法及视野作进一步综合梳理,并以个人最新学术研究作为参照,检视作为新方法和新叙事的“跨国史”及“共有的历史”的功用和可能带来的挑战。


 

·专题研究·


 

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揆中”思想与战国时代的政治化儒学

刘成群

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100876


 

【摘要】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借助武丁与彭祖的对话阐述了特定的政治理念,其中重点讨论了祥、义、德、音、仁、圣、智、利、信等概念,由此可判断其主体思想属于儒家,且与《荀子》相似。《殷高宗问于三寿》两次提出“揆中”,这里的“中”是一个关联“仁”的礼义之“中”。如果孔子“仁礼一体”的“中”与荀子的礼义之“中”一脉相承的话,那么《殷高宗问于三寿》里的“中”应该是处于两者之间。孔子到荀子之间应该存在一条“孔子→商瞿子木→馯臂子弓→……→荀子”的学术传承线索,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可能与楚人馯臂子弓或其门人弟子存在某种关联。

【关键词】政治化儒学;中;孔荀之间;馯臂子弓


 

说“制诏御史”

代国玺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制诏御史”是西汉重要制书的常见起首语,引领着立法、布政和封授高官贵爵之诏。学界以往从御史大夫负责颁下诏令的角度解释“制诏御史”,认为其“御史”二字是“御史大夫”的省文。综括传世文献和悬泉汉简来看,这种看法并不准确。“制诏御史”之“御史”,实际上是指“侍御史”。而“制诏御史”意指皇帝命令侍御史书记或抄录王言,并将其制成规范文书,反映的是诏令由皇帝自作,人臣负责“记王言”的制度。从性质上讲,“制诏御史”只是起到引领诏令的作用,其所以标明“御史”,应该是要凸显侍御史在制书拟制过程中的作用。西汉时期,侍御史作为皇帝的近侍秘书,不仅负责拟制和玺封制书,而且拥有审核公卿奏疏之权,其权力和位望始终居于负责文书收发、传送的尚书之上。

【关键词】制诏御史;御史大夫;侍御史;记王言;尚书


 

 

出土文书所见唐代公验制度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摘要】唐朝行人往来各地需持证明身份的旅行文书,公验即是其中的一种。过所与公验在唐朝长期并行,二者性质相似,互为补充。现有研究从文书行政的角度,对过所制度及二者的异同多有关注,但对公验制度的研究还有不足。不同于过所,公验的勘发机构更加广泛,使用范围随勘发机构的等级而变化,或行用于本地,或行用于相邻同级行政区。公验的管理比较宽松,格式相对简单,形式灵活多变,勘发官员也较为随意。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加上律令制度的破坏以及赋役制度的改革,公验逐渐取代了过所,到宋代成为唯一的旅行文书。

【关键词】唐代;公验;过所;吐鲁番文书;牒


 

从国都到村社:元代社稷礼制考

马晓林

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天津,300350


 

【摘要】元代社稷礼的制定与实践,可分为国都、州县、村社三个层面。元代国都、州县社稷礼制是由国家制定的,但二者的建置是不同步的,因为蒙古统治者对于社稷所具有的农业神、政权象征二重属性的接受有先后之分。较之于唐宋,元朝的社稷礼既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点,又继承和延续了前代的发展脉络。元朝国都、州县、村社三个层面的社稷礼之间,存在着中央与地方、官方与民间的多重互动。国家对州县社稷礼的规定与州县的实际执行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弹性。基层社会自发的社稷祭祀多种多样,有的表现出国家礼制对基层社会的下行渗透,有的则是私家礼学的自主实践。总体而言,元代社稷礼是中国礼制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元朝;中央与地方;社稷礼;礼制;祭祀


 

载沣与清末海军的“兴复”

李学峰

历史学博士,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甲午战后,清政府始终以重建海军为念。光绪末年,清政府虽然提出了规复海军,并制定了初步的计划,但由于财政困难,缺乏兴办的决心,并未落实。载沣摄政后,毅然决定兴复海军。在载沣的支持、推动下,清政府明确了海军复兴目标,制定了复兴计划,筹措了巨额资金,初步建立了近代化的海军制度,建立了巡洋和巡江两支舰队,开建了象山军港,与美国贝里咸钢铁公司订立兴办海军的借款合同。载沣执政时期,清王朝的海军重建已开始步入轨道,假以时日,兴复有望。不过,历史不再留给清王朝和载沣机会。

【关键词】载沣;清末;海军


 

法币改革时天津白银南运问题考释

申艳广

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摘要】193511月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改革,以政府银行所发行的法币收换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存银和流通中的现银,意图将全国白银集中上海纳入政府金融统制之下。天津华资金融业担心白银南运后华北发生金融风潮,反对白银南运,经过不断吁请,最终由另行设立的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天津分会就地保管;天津和华北当局为保持与国民政府交往中的话语权,力图维持华北金融的相对独立性,在法币政策一开始就实施查禁措施阻止白银南运。天津外商银行对白银南运或者就地移交并不在意,只关注能否达到利益最大化。最终经过各方博弈,受制于日本策动的“华北独立运动”,南京政府也无力改变,导致数量众多的天津存银脱离南京国民政府的有效监管。

【关键词】法币改革;天津银钱业;白银南运


 

“圣战”与“和平”的博弈:战时华东沦陷区“七七纪念”活动述析

法学博士,日本大阪大学国际公共政策研究科助理教授。日本大阪府豊中市待兼山町1-31560-0043


 

【摘要】在近代国家形成过程中,纪念日通常承载着塑造国民意识、培养民族国家认同以及创造或增强政权合法性的强大功能。然而,抗战时期华东沦陷区日伪政权展开的“七七”纪念活动却并非如此,它一方面被赋予针对抗日宣传的反宣传功能,同时又因日本居留民群体以“七七圣战”纪念活动展示日本战胜的意味而极度尴尬。由于华东沦陷区特殊的社会环境、日军占领者与汪伪政权间围绕纪念日资源的明暗博弈,这一纪念活动的进程错综交织、乱象丛生。当双方以“七七”纪念为体、以“中日和平”为交叉点重构“七七”的政治意蕴时,双方的政治分歧也清晰可见。亲日政权本就虚幻的合法性在被动的“七七”纪念活动中更遭遇困局。华东沦陷区的“七七”纪念活动,可以视为偏离近代纪念日常规路径的特殊现象,它所具有的政治功能产生了逆向的扭曲效果。

【关键词】抗日战争;七七事变;华东沦陷区;“七七纪念”


 

贪污惩治、税政革新与派系权争

——抗战胜利前后直接税署长高秉坊贪污案解析

魏文享

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抗战胜利前夕,重庆又发惊天要案。财政部直接税署署长高秉坊以贪污罪被起诉,初审被处死刑,复审改判无期。高为直接税之创办人,有功于战时财政,但又为孔祥熙之亲信,夹身于CC系、军统及孔派之间,案件审理扑朔迷离。高案起诉后,法院直指其随意提拨所得税“一丙保证金”,牟取私利,依贪污惩罚条例,应予重判。章士钊担任辩护律师,指其虽有挪用事实,但并未贪污自肥,且高为税政革新之功臣,应予轻处。高案发生,实祸起于派系夹缝下的税政革新。CC系将高视为防止孔祥熙东山再起的打击点,高在推行直接税的过程中,坚持独立训练税务人员,排斥CC系人马,撤换营业税局中的军统及中统势力,开罪了陈果夫及间谍王戴笠。中统遂乘反贪之机,拿下高秉坊。案外公众舆论,将此视为国民政府反贪政绩,但案情审判之中疑点尚多。高作为税务干才,并不同于一般贪污案犯。同情高秉坊的力量包括私谊友人、署内同仁及居正等非蒋派高层人士。他们认为高虽有挪用事实,但主要用于员工福利与税务公用,判处死刑量刑过重。在复审之中,同情力量发挥作用。回溯高案,可发现税政革新受制于派系人事困境。高虽为革新派,但要借助于孔祥熙的力量才能推行税政。税政革新,亦需要进行人事更替以整顿税风。同样,孔、高亦有借助税政人事考训制度来防止外在干预、培养己方人马的用意,并由此加剧了派系利益冲突。

【关键词】直接税;高秉坊;贪污;派系


 

自救与互助:托马斯·查尔莫斯的济贫思想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英国工业化时期贫困问题较为严重,苏格兰社会活动家托马斯·查尔莫斯通过考察分析英国的贫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济贫主张。与同时代主流济贫观不同,查尔莫斯强调自立和互助在脱贫中的作用。他认为,贫困阶层应改善自身的生活习性以减少新生贫困人口,贫困者还应重视自救认知和自立能力的培养,建立自愿原则下的地方互助体系。查尔莫斯的济贫思想对英国济贫法改革和欧美慈善救助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英国;托马斯·查尔莫斯;济贫思想;自救;互助


 

·学者访谈录·


 

环境史的研究及反思

——马立博(Robert B.Marks) 教授学术访谈录

张程娟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广东,广州,510275

浙江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浙江,杭州,310028


 

【摘要】环境史近年来成为历史研究的热点领域,马立博教授是西方环境史研究的领军人物。马立博的个人研究理路经历了从社会经济史到环境史的转变,他的众多作品中《虎》是一个关键节点。他的研究理路转变和对环境史的反思,对于我们理解环境史有很大助益。同时,他仍认同“加州学派”的基本观点,反对欧洲中心论,认为赋予中国关键角色的全球史对于现代世界如何形成的叙事至关重要。他指出中国环境史研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宝贵建议,认为中国环境史研究应该增加更多关于生态科学的议题,注意人与环境互动的复杂性网络,包括我们如何看待环境和将非人类生命纳入我们的叙述体系中,进一步将中国环境史研究扩展到全球史的研究。马立博教授期待中国学者能在这一领域做出全球性的贡献。此外,他在访谈中提到的环境史研究学者及代表作尤其值得关注。

【关键词】环境史;马立博;中国史;全球史


 

·书评·


 

新起点 新探索

——《西方历史文献选读》(五卷本)评介

何黎萍

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摘要】孟广林教授主编的《西方历史文献选读》(五卷本)是目前国内仅有的系列英文历史文献教学参考书,是基于国内世界史原始文献资料的缺乏和世界史专业教学的需要,由中国人民大学世界史教师集体创作的成果。在视角上,考虑西方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引领作用和对中国发展的参照价值,将西方国家的历史作为该套丛书的编纂对象;在内容上,注重全方位、多层次凸显西方国家的历史特征和演进规律,分别精选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要文献,并辅之以历史主义的相关解读;在体例上,依照世界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分为古代卷、中世纪卷、近代卷、现代卷和当代卷,每卷独具特色。由于团队力量有限,该套丛书在社会生活、文化方面的资料还有待加强。

【关键词】英文文献;世界史教学;西方历史;世界通史


 

美国革命是一场反革命吗?

——评《1776年的反革命:奴隶反抗与美国的起源》

历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明区划研究中心讲师。北京,100089


 

【摘要】激进的美国黑人左派学者杰拉尔德·霍恩的著作《1776年的反革命:奴隶反抗与美国的起源》,利用大量一手资料,采取跨国视角,认为美国革命是在北美大陆的白人殖民者保护奴隶制的保守努力,是一场反革命。霍恩的黑人身份、独特的经历和他的激进主义,促使他提出了与美国主流学术完全不同的关于美国革命的新观点。但是,霍恩的著作存在着严重的时空错置问题,没有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放在当时的时空背景下去理解,因此矫枉过正。

【关键词】美国;杰拉尔德·霍恩;美国革命;反革命;奴隶反抗;跨国视角;时空错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