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3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18-03-27 浏览次数:

“环境史研究再次起航”笔谈

【编者按】环境史是上一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激进民主时期出现的一股史学潮流,并在世纪之交引起中国学者的注意。近些年来,随着生态文明观念的提出,环境史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许多原来被传统史学所忽视的问题进入环境史学家的视野,不少似乎已成定论的历史结论也在环境史视野下得到重新阐述。但是,在“环境史热”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环境史学到底应该走向何方?如何实现创新?在国际环境史学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之后,我们需要思考环境史研究如何“再次起航”的问题。鉴此,本刊约请了国内世界史学科从事环境史研究的几位学者,就地球行星史、城市环境史研究的维度、历史学视角下的生态现代化理论、生态史视野下的未来农业发展、环境史学如何创新等话题展开探讨。我们希冀本组笔谈能在拓宽环境史的视域、深化对环境史的理论思考、推动环境史研究迈向更深更广的发展道路等方面略尽绵薄之力。


地球行星拥有一部历史

唐纳德·沃斯特

美国“美国研究”博士,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海外高层次文教专家,北京,100872

译者姚明星,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300350

在我们的时代,历史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与尺度。历史书写与叙事的层面众多,微观至人类个体,宏观到地球乃至宇宙。我们可以选择任何尺度或者形态去书写历史,但是,必须将宽广的层面谨记于心。这正是我们今日重新界定历史的方式,其结果可能会使一部分人感到困扰。历史学家必须认识到,我们从前讲述的那些故事已不再是历史的全部,或者甚至并非最为重要的部分。


错综的轨迹:在自然中重写城市史

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北京,100872

1833-1836年,美国哈德逊河画派鼻祖托马斯·科尔(Thomas Cole)专注于完成大型组画——《帝国之进程》。第一幅,天空阴翳,林密山险,科尔名之为“野蛮”(Savage State);第二幅,“阿卡狄亚”或“牧歌”(the Arcadian or Pastoral State),春日初升,碧草茵茵;在第三幅中,夏阳绚烂,广厦辉煌,被称为“帝国之巅”(the Consummation of Empire);第四幅,秋意肃杀,硝烟四起,以“毁灭”(Destruction)为名;最后一幅,冬月凄风,断壁残垣,是为“荒凉”(Desolation)。从英国移民到美国,科尔同大部分早期移民一样,向往着新大陆的盎然生机,希冀摆脱旧大陆城市的烟尘、疾病与衰败的道德。他定居纽约州,却并非当时已然渐趋膨胀的纽约市,而是上州的卡茨基尔;在近两个世纪后的今天,彼间依然极似他在组画“阿卡狄亚”所绘,芳草落英,良田美池,一派田园风光。在他看来,这样的中间状态是文明最为烂漫、新鲜,也是同自然最为和谐亲密的时期;而在“帝国之巅”的城市中,土地为砖瓦所覆盖,山峦为高楼所荫蔽,繁华之下涌动的是腐败、焦虑与暴力,文明走向衰落。


历史学视角下的生态现代化理论

付成双

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天津,300350

“生态现代化”一词大约在上一世纪80年代中期由德国学者马丁·耶内克(Martin Janicke)和约瑟夫·胡伯(Joseph Huber)提出,在过去的30年里不断完善和修正,以其技术乐观主义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赢的正和理论而日益成为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分析发展与环境关系问题的主流话语;与此同时,它也受到了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和生态中心主义者的激烈批评。目前,政治学界和社会学界关于生态现代化的讨论已经很多,但史学界对于这一理论似乎还缺乏应有的兴趣,不管是环境史学家还是现代化史学家,都没有对此问题作出有力的回应。本文试图从历史学的角度对生态现代化理论进行解读,以冀对这一理论能有一个历史化的认识。


生态、历史与未来农业发展

高国荣

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06

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谢廷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江滢、叶臻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都是新世纪以来引入中国的畅销书。这两本著作视野宏大,从生态史的视角揭示了自然因素对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影响。在戴蒙德看来,农业发展促成了文明中心的出现;农业发展的不同程度,直接影响了旧大陆对新大陆的征服;农业扩张引起的生态恶化,在世界历史上导致了诸多文明的崩溃。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自然、农业与文明均可视为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三者以农业为中心,密切关联,彼此影响。农业高度依赖于自然环境,同时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近一个世纪以来,工业化农业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并推动学界从多种角度对农业问题开展研究。从生态史(环境史是对历史的生态学解释,往往与生态史通用)的角度看,未来农业发展要汲取传统农业的生态智慧,坚持走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本文拟对农业与生态的天然联系、生态史视野下的未来农业发展问题略作探讨。


从关注“一条鱼”谈环境史的创新

梅雪芹

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100084

这里提及的“一条鱼”,是指英国泰晤士河里的“最后一条”鲑鱼(Atlantic Salmon,Salmo salar)。为什么要关注、研究和讲述泰晤士河里的“最后一条”鲑鱼?简单来说,这与环境史的兴起、发展以及创新密切相关。


·专题研究·

“内服”还是“外服”:西周甸服问题研究*

——兼论西周王畿的形成过程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陕西,西安,710119

【摘要】有关西周内外服制度的文献中记载了三种不同的体系:内服百官与外服“侯、甸、男”体系、“五服”体系以及“九服”体系,这三种体系都有合理成分,但彼此之间也有矛盾冲突。西周前期,以百官为内服,“侯、甸、男”为外服。随着国家政治的发展,周王在王畿内的奠地分封贵族,形成了金文中的“奠井”“奠虢”等现象,新的“甸服”随之产生。这种分封改变了旧有的内服体系,西周王畿也是随着内外服制度的这种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因此,西周中后期在事实上形成了以王畿为划分依据,内有“甸服”、外有“侯服”的“五服”体系。而“九服”则是后来的文献整理者将“侯、甸、男”和“五服”的相关文献记载经过理想化杂糅形成的体系。

【关键词】西周;甸服;奠;王畿;五服


宋代的乡村之坊

历史学博士,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江苏,扬州,225002

【摘要】宋代除了城市基层行政管理单位性质的坊外,还存在着大量的乡村之坊。这类坊大多设于县内经济水平稍高的草市或墟市,但并未完全脱离乡村形态,故可以称之为村坊;最为常见的类型是酒坊和醋坊。村坊具有分属不同的行政机构、废置无常以及多由地方豪户买扑等三大特征,其管理方式为层层托管,实际负责人主要为乡村耆长。与乡、里、都、保等基层区划单位相似,村坊也存在地域化与聚落化的演变趋势。就地域化而言,由于村坊所售之酒、醋有相对固定的销售范围,使其能够指代某一特定的区域。就聚落化来说,如果某村坊在一地存在的时间较长,会以此坊为中心形成新的村落。作为聚落化的名称,坊与乡、里、都、保等基层区划单位并无太大差别,可以作为民众的身份标识及进士籍贯的表示符号。

【关键词】宋代;村坊;酒醋坊;地域化;聚落化


清代北运河漕运与张家湾改道*

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摘要】清嘉庆年间北运河张家湾段自然裁弯取直,官方围绕这一变化所采取的种种应对举措,反映了时人对自然河道变迁的认知程度和思想观念,是人们利用河流水运资源创造财富和维护社会发展的一个特例。河道摆动,先后在康家沟形成了新、旧河道。人为堵筑康家沟旧道后,新冲出的河道与张家湾原道又形成了新旧之别。其间,官员们因对河道水情认识的差异而产生意见分歧,并导致不同的治理结果。清廷在耗费巨资后,最终选择漕船走康家沟,从中可以窥见自然河道变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清代;北运河漕运;康家沟新旧河;张家湾改道


国际战争、商业秩序与“通夷”事件*

——通事阿耀案的透视

吴义雄

历史学博士,中山大学历史系、广州口岸史重点研究基地教授。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181410月,通事李耀(时人多称其为阿耀)被广东南海县逮捕、监禁,广东官府后以“冒滥名器”“交结夷人诓编钱财”判其流放伊犁。实际上,此案的发生与第二次英美战争、欧洲国际局势导致在珠江口海域产生的争斗相关,清政府军事、外交力量的衰弱在试图利用此案驱逐英国战船“罢孻仁号”的过程中明显表露出来。同时,阿耀案与当时广州口岸中西贸易中的商业权势竞争具有密切关联。在此案发生前后,广东官方致力于夺回英人通过对贸易秩序的干预所获得的商业权力,试图从此案入手解决问题。此外,阿耀案亦成为中英双方解决当年发生的贸易冲突事件之手段。这个案件反映了,早在鸦片战争前数十年,中英之间在各方面的冲突与调适已经展开,双方的互动对此后的历史进程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阿耀(李耀);英国战船;蒋攸铦;益花臣;斯当东


从领袖、导师到民族罪人

——《陈克文日记》对汪精卫形象的记录

郑会欣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名誉高级研究员,历史系兼任教授。

【摘要】多年出任行政院参事的陈克文是汪精卫的下属,也是坚定的改组派成员之一,汪精卫对他有提携推举之恩,他也一直将汪精卫视为领袖和导师。然而,193812月汪精卫突然出走,并发出向日本求和的“艳电”,甚至进而组织伪政府,彻底投靠日本人,成为民族罪人。陈克文作为汪的亲信,对汪此举感到非常吃惊,更是无法理解,然而内心中仍有一种惋惜或是痛心的旧情;直到汪精卫最终降日的行径暴露无遗,他才对汪彻底绝望,将其行为斥之“无耻勾当”,“真可谓不知人间有羞耻事”,早已沦为“日本人的工具”,并断言汪之结局“非根本失败,身败名裂不止”。新近出版的《陈克文日记》真实地记录了对汪精卫如何从敬仰、崇拜,到不理解、彷徨,进而为其行为感到痛苦、惋惜,但最终还是站在民族大义的立场上,与汪彻底决裂的过程。

【关键词】陈克文;日记;汪精卫;抗日战争


·台湾史研究·

领土变更的“归还”形式与台湾的法律地位

李育民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台湾的法律地位,经历了复杂的变化过程,涉及三个相互联系的因素。随着传统国际法转向现代国际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提出并形成了领土变更的“归还”方式,台湾的法律地位正建立在这一新规则的基础之上。台湾从被日本占据到“归还”中国,通过完整的条约链条,完成了合乎国际法的认定程序。美、英等国在背弃承诺之后,最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回归到原来的立场。接受台湾“归还”的“国际人格者”,经历了先后代表中国的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嬗替,也在包括美、英、日在内的国际社会广泛达成共识。这三大要素确认了台湾的法律地位,注定其未来归宿,并昭示了这一问题的解决之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结束两岸政治对立的最佳方式,而实现国家完全统一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关键词】领土变更;归还;台湾;法律地位


弃“未失之地”“天下人心皆去”

——光绪乙未年朝野官绅反割台的核心诉求

贾小叶

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06

【摘要】《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朝朝野的反割台呼声此起彼伏,一度影响到了清廷的决策。分析这些官绅的反割台思想,可见其核心诉求在于“台为未失之地”,割台必将造成“天下人心皆去”的后果。人心流失,这在信奉儒学的国度,是一个令朝野忧思的话题。然而,反观反割台官绅开出的保台方案,却是“借助外力”,这又是一个靠不住的方案。由此观之,理为势屈,这是近代中国国势不济之下经常遭遇的困境,而人心流失遂成为清政府因势不如人不得不承受的代价。

【关键词】《马关条约》;反割台;“未失之地”;“天下人心皆去”


·史学评论·

岑仲勉与《隋书》的校勘和订补

陈长琦

历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广东,广州,510631

张彩云

历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岑仲勉先生是20世纪对《隋书》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岑先生首次以一人之力通校了《隋书》并补编了《隋书州郡牧守编年表》,通过系统的校勘、文字正讹,订正了传世诸本《隋书》的讹误;通过史实考订,补表,弥补了前人研究之不足,为《隋书》的整理及隋史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关键词】岑仲勉;《隋书》;《隋书求是》


建构中国本位的历史发展体系

——读赵轶峰《明清帝制农商社会研究(初编)》

高寿仙

北京行政学院校刊编辑部研究员。北京,100044

【摘要】赵轶峰先生新近出版的《明清帝制农商社会研究(初编)》,对“西方中心主义”历史观进行了深刻批评,力图从真正的“本土”视角出发,呈现和阐释中国文明、文化、社会共同体的结构模式与演进历程,提出“明清帝制农商社会”这样一个统摄性概念,并围绕这个概念对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充分展示了“大历史”的活力和魅力。此书的出版,将会进一步激发学界对于“大历史”的关注和兴趣,推动对于中国历史独特发展道路的探索与讨论。

【关键词】明清时期;帝制农商社会;大历史观;本土视角;西方中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