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4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19-03-25 浏览次数:

·专题研究·

唐代陵户问题考论

吴树国

历史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福建,福州,350117。

【摘要】唐玄宗在开元十七年拜谒定陵、献陵、昭陵、乾陵四陵后,为每陵设置三千户百姓供役。三千户实即六乡百姓,属于专门服务特定帝陵的奉陵户,其中包含了“四百人”或“三百人”的陵户。陵户由诸陵署管理,从事守卫、洒扫和筑坟等日常劳作,免除课役;而其他奉陵户则被州县征派,服杂徭力役,但蠲免陵寝之外的其他正役与杂徭。唐代陵户身份并非以开元十七年为界分为贱民与良人,谒五陵大赦诏中的陵户放良仅针对五陵中贱民身份的官户,不具有普遍性。事实上,贱民身份的官户与百姓良人一直都是唐代陵户的组成部分。随着中唐以后役制的变迁,陵户在国家管理层面一度失去役的特征,但地方实际用役逐步恢复了陵户的职役本质。总体上看,唐代陵户问题凸显了唐代役制的复杂性和唐宋役制变迁的整体趋势。

【关键词】唐代;陵户;色役

 

燕政权的嬗变与河北藩镇格局起源

王炳文

历史学博士,厦门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安史之乱时期的燕政权由安禄山建立的燕与史思明建立的后燕构成,两者之间变革性大于延续性。安燕政权的核心是幽州文士集团,这一群体是在玄宗朝后期选人壅滞的背景下经安禄山刻意培植而形成的,燕朝建立后成为实际决策层,但内部存在分歧,经过至德二载光复两京与乾元二年史燕革命而宣告瓦解。安史易代后的史燕政权实质上是此前平叛遗留的政治问题,底层偏裨出身的武将势力日益壮大,至燕朝末期实际掌控了地方权力。宝应元年的最终平叛,是唐朝在与史燕地方实权派媾和的基础上对史朝义力量进行的集中清除。此后,“节帅出偏裨”逐渐成为常态,与地方军州形成制衡,共同构成了战后河北藩镇的基本格局。

【关键词】安禄山;史思明;燕政权;安史之乱;河北藩镇格局

 

明代科举配额制度变动中的地域利益之争

汪维真

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自北宋以来,随着科举制的发展和考试程序的完善,科举成为两宋以及明清士人入仕的基本路径。在明代,地区取得高级科名进士的数量成为衡量相应地区政治影响的指标。由于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因素的作用,科举所取之士中南人多、北人少的现象在明代依然存在。为此,仁宣时期推出了科举配额制度,意欲通过配额录取的方式实现区域间科名分布的相对均衡。由于明廷重进士的用人倾向和士大夫浓重地域意识等因素的作用,在配额制度变动尤其是关乎进士科名的会试卷区比例变动的过程中,掺入了权力者出于乡梓利益考虑的人为因素。配额及其制度变动中的地域之争是明代政治领域经常存在的地域性因素潜在作用的投影和反映。

【关键词】明代;科名;配额制度;地域意识

 

日俄战争后美国政府对中国政局的观察和反应

崔志海

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06。

【摘要】美国政府对中国政局的观察和反应是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日俄战争之后中国政局的观察和反应上,美国政府一方面从对华门户开放政策出发,支持清廷内亲外的改革派势力袁世凯集团,主张清政府进行渐进的政治改革,希望中国秩序稳定、进步,并不急于向中国输出美国的民主制度和价值观。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对中国国内兴起的民族主义运动又持敌视或漠视态度,其对贸易投资和利益的追求远远胜于其对稳定和秩序的关注,由此助长中国国内革命,导致清政府的垮台。美国政府对中国政局反应中存在的这种二律背反现象,既是美国对华政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美国政府在许多弱小国家外交政策上的一个通病。

【关键词】中美关系;预备立宪;收回利权运动;袁世凯集团

 

晚清民初留学生社会形象及其演变

刘晓琴

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天津,300350。

【摘要】晚清时期,留学生的社会形象从模糊到清晰,从对容闳等早期边缘人“通夷言夷字”“久居外洋”的模糊认识,到清政府派遣同文馆学生出洋、幼童留美、船政学生留欧,形成对出洋肄业生的认知,社会逐步认识了这一新群体,留学生形象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构起来。甲午战败后,在张之洞《劝学篇》、梁启超《敬告留学生诸君》等著述鼓舞下,出国留学迅速成为晚清社会的焦点之一,社会对留学生寄予厚望。在一系列奖励游学毕业生出身和授予官职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被清政府任用,树立了留学生社会精英的形象。直至民初,社会赋予留学生群体救治中国衰敝的重任,留学生在政学工商各界均举足轻重。留学生也承载了社会及家庭对自身的巨大期许和压力,完成了自我形塑。20世纪20年代中期,诸多因素导致留学生遭到学界批评和质疑,对留学生的崇拜逐渐破除,理性认知成为学界的共识。然而,留学生精英者的形象依旧,普通民众对留学生仍旧盲从。在清末民初社会形象演变过程中,留学生从社会边缘走到了舞台中心。

【关键词】晚清民初;留学生;边缘人群;社会精英

 

1935—1937年对日问题上蒋汪权力之争研究

张皓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京,100875。

【摘要】1935年8月至1937年12月,是蒋汪权力之争的重要时期。这场权力斗争,随着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变化而进行。在国民党五全大会确立“最后关头”的对日政策下,蒋介石出任行政院长并“躬负”党政重责于一身是必然的,汪精卫的离开也是必然的。出国“疗养”的汪精卫并不甘心,竭力寻找有利时机回国争权;汪精卫集团依据国内政局和对日关系的变化调整其回国时间。汪精卫虽然利用西安事变发生之机回国,但是在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已对“最后关头”作了解释的情况下不可能重任行政院长,只能“回任”中政会主席。他还企图出任国民党“党主席”,并在七七事变发生后通过竭力主“和”夺取行政院长职位。蒋介石改组行政院并出任海陆空军大元帅,表面上推举汪精卫担任“党主席”,实际上利用国民党元老对汪精卫的反对而先后成立国防委员会、国防最高会议,规定中政会暂停开会,以此剥夺汪精卫中政会主席之职。这样,这场蒋汪权力之争以汪精卫靠边站、蒋介石基本上实现独裁而画上了句号。

【关键词】蒋汪权力之争;行政院长;中政会主席;国民党“党主席”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整肃

——以《帕尔摩报》“现代巴比伦的少女献祭”系列报道为中心

姜德福

历史学博士,大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梁月

大连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辽宁,大连,116622。

【摘要】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卖淫问题突出,对社会道德造成恶劣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净化运动在英国应运而生,英国政府也试图通过立法加以干预。但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仍然面临重重阻力。1885年7月,《帕尔摩报》刊登系列报道“现代巴比伦的少女献祭”,揭露了伦敦严重的卖淫尤其是童妓问题,指出了该问题背后的社会与思想根源,呼吁议会与政府加快立法,推进该问题的解决。该报道发表后,引起英国社会震惊,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与压力,迫使议会与政府改变视而不见的冷漠态度,直接推动了《1885年刑法修正案》的通过,社会净化运动也因之得到快速发展,卖淫问题的解决取得很大进展,助推了19世纪英国道德整肃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维多利亚时代;“现代巴比伦的少女献祭”;童妓;《1885年刑法修正案》;社会净化运动;道德整肃

 

德国浪漫主义思潮对犹太社会的影响

胡浩

哲学博士,河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副教授。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18世纪末在德国兴起的浪漫主义思潮,以反叛启蒙激进理性主义,强调德意志民族精神、德意志文化以及基督教传统的纯正和优越为主要特征。这一思潮将犹太人看作德意志民族和文化的异己者和玷污者,导致在政治、文化、宗教等领域反对犹太人和犹太教的趋势日益加强,给犹太人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由启蒙和政治解放而开启的犹太宗教与社会改革也因这股保守力量而遭遇挫折,犹太改革者开始改变以康德纯粹理性为支持的激进宗教改革倾向,并寻求一种新的基于传统和历史之上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德国;浪漫主义;犹太人;犹太社会;犹太改革者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论朱熹的史学表现及其影响

李德锋

历史学博士,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教授。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摘要】从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语境出发,朱熹并不绝然蔑视或反对史学;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不仅宣扬了现代学者所着力批判的封建伦理纲常,还表达了其史学的经世致用诉求;《伊洛渊源录》也不仅仅做出了现代学者所褒扬的开创了学案体体裁这一贡献,更体现了朱熹排斥异己、建立道统的历史诉求。朱熹对史学的影响,在后世往往泛化为程朱理学对史学的影响,明代是一个典型。以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在经过明初官方化的改造之后,弱化了明代史家的立言意识;过度宣扬的道德因素,也损害了史学的客观性。明中叶以后,程朱理学于私学领域内发展的经世致用思想,很好地适应了明中后期衰敝政局对学术的要求,对史学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由此而言,思想的逻辑研究必须置于历史情境之中。

【关键词】朱熹;史学;程朱理学;历史思维

 

论历史时间的空间化及其与隐喻、叙事的关系

陈慧本

历史学博士,浙江大学历史系讲师。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历史学研究的是有关过去的知识,这意味着探究历史学中时间的本质是极为重要的。一般历史学家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往往习惯以空间化的思维来表现时间。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体现在历史研究对象的空间性、对时间的空间性指称、时间的可分割性等层面。柯林武德则将时间设想为永远变化着的现在,过去和未来作为观念存在于现在之中,从而保证了历史时间的历史性,确立了历史学中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互动关系。柯林武德的历史时间观也没有彻底否定空间化的时间。通过分析这种言说时间的“惯性思维”,历史时间与隐喻的关系得以展现。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它更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布罗代尔通过设置整体的情节串联起地中海叙事中的三重时间,从而统一结构、局势和事件,充分展现了隐喻和叙事在表现历史时间经验方面的重要性。总而言之,历史时间总是表现为人类思维中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变动张力。

【关键词】历史时间;空间化;隐喻;叙事;布罗代尔

 

美国平民主义研究的百年起伏

许镇梅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65。

【摘要】美国农民在19世纪后期抗议社会不公的政治思想和社会运动被称为“平民主义”,在政治生态和史学思潮的影响下,美国学术界对这一主题的研究经历了多次范式转变。进步主义史家在大萧条的背景下开创了以“利益冲突”为核心的经典研究模式。以霍夫斯塔特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受麦卡锡主义和“地位政治”概念的启发,发掘出平民主义的阴暗面,而他们的观点又受到在民权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新左派史家的修正,双方就平民主义的本质展开了激烈争论。平民主义研究在20世纪后半期不断推陈出新,出现了关注“运动文化”的社会、文化分析路径和多种政治分析的新范式,研究主题得到不断扩充和丰富。20世纪末以来,随着右翼民粹主义势力的崛起,该领域又呈现出新的转向,当前的“特朗普现象”或许会成为影响其下一步走向的关键。

【关键词】平民主义;民粹主义;“地位政治”;“运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