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5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19-05-24 浏览次数:

“‘五四’百年纪念”笔谈

【编者按】100年前,在那个内忧外患频仍、国风孱弱、思想愚昧、民不聊生的时代,一批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的思想改革家与革命先驱,站在中华历史五千年新旧转折的历史潮头,挟欧风美雨和俄罗斯革命的新知,披荆斩棘,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悠久命脉与现代大工业时代的科学、民主与社会主义新使命相融合,开创了悠久文明中国历史上“少年中国”“青春中国”“青年中国”的新时代。从此中国开始改变近代以降的国运衰败之象,形成了波澜壮阔地探索中华民族发展新道路、赶超世界发展新模式的历史发展潮流。“五四”开辟的中华民族新生命历经艰难探索和革新,至今已经成为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最强劲、最具有生命活力和发展前途的生命体之一,中国已成为最为世界瞩目的大国。温故而知新。在“五四”百年之际,我们特邀研究“五四”的专家张宝明教授和欧阳哲生教授撰写关于“五四”百年记忆的文章,以飨读者。

 

钩沉一个民族的青春记忆

——五四运动百年记忆史整理与研究摭论

张宝明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河南,开封,475001。

作为20世纪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常读常新的“五四”,已伴随我们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成为我们挥之不去的一抹青春记忆。时值五四运动百年之际,我们以记忆史的整理与研究来纪念中华民族不老的青春记忆。五四记忆史之发掘和整理,在于追溯“五四精神”之初心,不忘“五四精神”之传承,启迪未来“五四精神”之发扬。

 

新文化的理想与困窘

——蔡元培看五四运动

欧阳哲生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100871。

蔡元培与五四运动的历史关系,早为人们注意,且有大量的论证。陈独秀曾说:“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之必然的产物,无论是功是罪,都不应该专归到那几个人;可是蔡先生、适之和我,乃是当时思想言论上负主要责任的人。”(陈独秀:《蔡孑民先生逝世后感言》,重庆《中央日报》,1940年3月24日,第3版)陈独秀这番评论,可谓对蔡先生与五四运动关系的权威定位。但蔡元培本人在五四运动以后如何看待这一运动,似不见人们关注和深究。有关新文化阵营的主要代表如何评价五四运动,我曾发表《自由主义与五四传统——胡适对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欧阳哲生:《探寻胡适的精神世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22~241页),耿云志先生发表《傅斯年对五四运动的反思——从傅斯年致袁同礼的信谈起》〖=5K(〗(《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第106~115页)。蔡元培高胡适、傅斯年一辈,胡、傅是与蔡元培思想接近的北大晚辈,他们三人都是五四时期北大的主要代表。检阅蔡元培的文字,人们可以发现蔡先生是喜欢谈论五四运动且留下较多文字的一员,这与鲁迅、傅斯年回避这一话题的表现有很大不同〖=5K(〗(参见拙作《被解释的传统——五四话语在现代中国》,文中提到“二三十年代,鲁迅没有写过一篇以五四为主题的纪念文字,这在新文化阵营的知识领袖中可谓绝无仅有”。欧阳哲生:《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45页。其实傅斯年也是如此,1943年5月4日傅斯年在重庆《中央日报》发表《五四偶谈》一文中即表示,“我从来不曾谈过‘五四’”)。“五四”以后,五四运动虽然成为一个公共话题,但真正不避讳自己与五四运动的关系且常常反思这一运动的北大人其实很少,蔡元培、胡适可谓这少数人中的两位代表。因为其鲜少,蔡元培对五四运动的回顾与反思,才有其独特的文献价值和思想意义,我们梳理五四运动阐释史时就有必要讨论蔡先生留下的这份思想文献。

 

·专题研究·

试析清初汉官群体“正君心”实践三部曲

朱昌荣

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732。

【摘要】在清入关前政权时期,汉官群体“正君心”的实践已经开始。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后,摆在最高统治者面前的首要也是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面对激剧的满汉文化冲突,尽快明确用何种意识形态来指导政权建设。汉官群体顺应时代潮流,以“正君心”为手段,试图影响最高统治者的政治文化选择。清初汉官群体经过三个阶段“正君心”实践演进的进程,对清初政治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清初汉官群体;“正君心”;政治文化选择;入关前政权

 

何以为善:清代惜字会功能新探

黄鸿山

历史学博士,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系教授。江苏,苏州,215123。

【摘要】惜字会是清代出现的一种较为特殊的慈善组织。既往研究认为惜字会不具备助人功能,不应视作善举。从活动内容看,惜字会呼吁社会各界注意敬惜文字,不以文字创作有害内容,并以禁毁淫书及其他异端邪说文字的行动遏制有害内容的出现和传播。这有利于养成崇学重道的社会风气和遏制异端邪说,维护社会道德秩序,具有明显的助人功能。这种助人功能体现在精神层面,应属善举范畴。惜字会注重改善社会风气和维护道德秩序的做法,是对明末以来善会善堂劝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但随着近代以来社会形势与思想观念的剧变,惜字会着力维护的对象逐渐成为落伍的“传统”,这是近代以来惜字被视作“落伍思想”和“旧俗迷信”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清代;慈善事业;惜字会;道德秩序;劝善

 

清代河政体系下的河兵研究

戴龙辉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博士研究生。云南,昆明,650091。

【摘要】河兵是清代河政体系下河工任务的执行者,随着河政的发展,逐渐取代河夫成为基层河工力量的中坚。河兵在南河重点布防,体现了清代治河保运的河政指导思想。河兵的主要职责有巡察维护、积土种植办料、修防堵决、治运助漕、维护治安等五个方面,是河政发展的要求。随着河兵在河工中核心地位的确立,河政体系的运行变得有序且高效。但至晚清,河兵的数量和素质发生了较大变化,从少而精变为冗而杂,其变化主线与河政从兴起到崩坏的发展轨迹基本吻合。

【关键词】清代;河兵;河政

 

光绪初年“东乡案”审理中的南北党争与地方督抚

阳金平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摘要】同光之交,四川省发生的东乡案经数年审理,最终被朝廷定为冤案。在案件审理之际,川督丁宝桢的大力改革引起了川省官绅的不满。其时,朝中存在南北党争。丁宝桢对杨乃武案平反的阻止亦引起了朝中掌权的南派江浙籍官员的反对,他们和川省官绅中的反丁派欲借东乡案打击丁宝桢,使其去位。以清流人士为中坚的北派也意欲将东乡案定为冤案,以此达到既打击督抚,又趁机打击南派的目的。揭示东乡案审理时复杂的案外环境有助于管窥同光之际复杂的官场斗争,从而扩展晚清政治史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东乡案;丁宝桢;南北党争;清流

 

近代中国收回海关代办航政管理权探论(1909-1931)

刘利民

历史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近代中国,航政管理事务由海关洋人代办。为从海关洋人手中收回航政管理权,交通主管部门作了不懈努力。收回海关理船厅的动议始于清末邮传部,但由于海关反对,此动议无果而终。民初北京政府时期,交通部多次提出收回海关代办航政管理权,但均遇阻。南京国民政府初期,交通部重提此问题。为厘正行政系统,国民政府召开会议,划分海政、航政范围,为该问题解决提供了依据。1931年航政局的设置,标志着海关代办航政管理权部分成功收回。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航政管理受外人控制的局面,部分实现了自主管理航政的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近代中国;航政;海关;理船厅

 

中世纪晚期英国农奴主体权利的发展与福利保障*

雍正江

历史学博士,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江苏,扬州,225002。

【摘要】土地和劳动是传统农耕社会的两大生产要素,是农奴福利的主要来源,土地和劳动的权利便成为农奴主体权利的核心和农奴福利保障的前提条件。中世纪晚期,伴随着庄园制度的瓦解,英国农奴的土地权利得到优化,劳动权利得以改善,雇工也利用黑死病和庄园制度瓦解的契机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劳动权利。农奴主体权利的发展带来农奴土地劳动收益和雇工劳动收益的普遍增长,农奴福利改进达到历史上的最高点,对英国率先步入近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英国;中世纪晚期;农奴;土地权利;劳动权利;农奴福利

 

19世纪俄国税收制度研究

梁红刚

历史学博士,长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吉林,长春,130032。

【摘要】19世纪俄国的对外和对内战争频繁不断,预算支出居高不下。在这种形势下,政府不断调整税制。19世纪下半期,俄国税制的阶级性特征被打破,但农民阶层的税收负担仍很沉重,废除人头税导致直接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俄国间接税改革主要出于财政动机,导致直接税和间接税进项出现严重的失衡。19世纪俄国税制改革虽未能从根本上消除税收的阶级性和剥削性,但新元素的出现标志着税制发展趋于合理化。

【关键词】俄国;19世纪;税收制度;直接税;间接税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古史传说与政治文化:对古史传说流变本质之新阐释

陶磊

浙江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浙江,杭州,310028。

【摘要】古史传说与古代政治文化密切关联,不同的政体诉求引发了不同的古帝模式,联盟、分封政体对应于方位帝模式,大一统政体对应于线性模式;不同的族群认同产生了不同传说组合的中心人物,如商代的帝俊、周代的黄帝、汉代的伏羲;不同的天下观对应不同的方位帝的构成。整个古史传说的流变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早期中国方位帝系统的变迁、传统中国线性系统的变迁以及从方位帝系统向线性系统的变迁。线性模式是以方位帝模式为基础创造的,五帝六人是连接两者的关键。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处理的只是线性系统的变迁问题,本身也不能反映线性系统流变的本质。层累说的核心,即时代愈后、古史期愈长,只是对线性系统流变的现象描述,其本质是传说被不同族群不断重新表述,与真实的古史人物之先后无涉,真伪更毋庸论。疑古者以儒家经典作为早期传说古史期的材料基础,也不可靠。对于传说中神话人物与历史人物混淆的现象,需要对传说所属的文化系统作具体分析。走出疑古应该成为当今古代文明研究的新起点,但疑古运动对一些观念的打破,则应该继承。

【关键词】古史传说;政治文化;五帝六人;层累说;走出疑古

 

顾名必须思义循名更需责实

——《十七史蒙求》研究

王嘉川

历史学博士,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江苏,扬州,225002。

【摘要】北宋平民学者王令编辑的《十七史蒙求》一书,是第一部以“蒙求”命名的专科性历史蒙学读物,也是第一部以“十七史”命名的著作。然其传世之本乃是他人在王令原书基础上增补而成,绝非王令一人所撰原书,书名中的“十七史”一词也并非通常所指的十七部正史的统称,但这一命名却自觉不自觉地从名称上推进了对十七部正史的概括性命名。该书不但对元明清时期的蒙学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就是对现今的学术研究和文化普及也有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王令;《十七史蒙求》;历史蒙学读物;十七史

 

·史学评论·

探寻清学史推进的多重空间

——《清代儒家礼教主义的兴起》开放出的新视域

王坚

历史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河北,石家庄,050024。

【摘要】新时期清学史研究除史料搜集整理外也必须建立在视野扩张和方法更新的基础上。《清代儒家礼教主义的兴起》一书,在批判20世纪清学史研究基础上,以清代儒家礼教主义运动及考据学派兴起两大研究旨趣,运用问题导向性研究思路与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等跨学科综合方法,对清初与乾嘉两个时期考据学之别的揭示,清学史话语体系的解构,清代考据学与西方古典考据学中西比较,清代宗族建构特点、动力及所引起的有关祭祀、祠堂制度、古代宗法制争论与儒家礼教主义关联之阐发,为清学史研究提供了新视域。儒家礼教主义作为古代中国治理的重要组成内容,参与整个中华帝国建构。清代儒家礼教主义事关帝国统治全局,考据学兴起只是其学术推进的一个方面。它不仅是清初满汉矛盾中区别汉人与满人的文化符号,更参与到满汉交融的制度建构,是满人汉化及“满汉交融”背后的制度“利器”,不仅促进清代考据学派兴起,也影响到理学在清代转向。

【关键词】《清代儒家礼教主义的兴起》;儒家礼教主义;跨学科综合;考据学派;清代理学

 

历史人物研究的新路径

——解读埃里克·方纳《烈火中的考验——亚伯拉罕·林肯与美国奴隶制》

刘丁一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囿于其各自的立场,不管是在美国史学界还是在中国史学界,学者们都对林肯究竟是“伟大的解放者”还是“中间派”进行过激烈的争议。在新社会史主导下的史学潮流中,从普罗大众的视角出发的研究改变了以往林肯研究的刻板和枯燥,而其立足点却往往付诸“今日多数人的道德法庭”。在适当借鉴新社会史研究方法的同时,埃里克·方纳的《烈火中的考验——亚伯拉罕·林肯与美国奴隶制》一书指出了一个基本事实,即林肯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作者从林肯的政治使命进行分析,肯定了林肯在废除奴隶制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并且认为,站在今人的立场上对林肯作静态的解读是不可取的,因为这种做法忽略了政治的基本属性和政治史研究的基本任务。

【关键词】亚伯拉罕·林肯;美国奴隶制;历史人物;埃里克·方纳;《烈火中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