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9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21-09-19 浏览次数:

·专题研究·

帝廷和下都周代死后世界的演变

【作者】宣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化系博士研究生。纽约,10027。

【摘要】在西周人的观念中,祖先死后以类似灵魂的状态居于“上”,并可降临人间。灵魂观念在西周时代已萌芽。金文“严在上”表现祖先在“上”对“帝”(或先王)恭敬的状态,“巽在下”则形容祖先降临人间时盛大美好的样子。金文及清华简《祭公之顾命》等揭示出西周“死后世界”存在层级秩序:先王、贵族祖先与“帝”均在“上”。先王奔走于“帝廷”,与“帝”联系密切;其他祖先则居于先王之所,直接侍奉先王。春秋“死后世界”秩序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下”“下都”“下土”及“黄泉”等概念的流行,显示出春秋死后居所的复杂性。作为“死后世界”的“上”和“下”并存,是不同贵族眼中的祖先魂灵住所,不能分别与“魂”“魄”相对应。另一方面,普通贵族祖先也可与“帝”直接接触,为其奔走效劳,透露出春秋祖先崇拜的新动向。周代死后观念的变革,自春秋一直持续到战国时代。西周“死后世界”秩序,成为周人塑造现实君臣关系的重要环节。

 

秦代的县廷

【作者】鲁西奇,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秦代的县廷以令、丞或守为长官:令得掌兵,丞无兵权,守是不具充足任职资格的县长官。守丞负责县廷机构的日常运行与文书事务。县廷分设令、吏、户、金布、司空、仓等六曹;作为县廷的政务机构,各以令史主持;分设少内、司空、田官、仓、库、畜官等具有管理与经营双重职能的诸官,作为县廷直属机构,以“守”(啬夫)为长官。尉受郡尉与县啬夫“双重领导”,有独立衙署,置尉(守)与“佐”,以“尉史”实际负责尉官的日常行政事务。狱史受郡卒史与县廷长吏的“双重领导”,具体负责县中司法案件的审理,并具有监察职能。秦汉之间,县廷分设长吏与少吏两个层级的吏员、以列曹与诸官分治政务与管理、经营的基本格局并未发生变化,然丞、尉实已成为令(长)的佐贰官,狱史则成为县丞的属吏。

 

明代王府食盐述论

【作者】尹巧瑞,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明廷每年向诸王供应一定额度的食盐,称为“王府食盐”。王府食盐经历了设立、废止和再形成的过程,从食用物资嬗变为经济利权,这与诸藩奏讨息息相关。王府实际支盐区一般与就藩地所属盐产区一致,但也存在因谋取高额盐利而改支其他盐产区的现象。王府食盐的额度经历了膨胀、整顿和再膨胀三个阶段,呈现出易增难减和偏重近支的特点。王府食盐或支本色,或支折色,或本折兼支,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长期共存。王府食盐的运输由盐务专署、地方政府、王府人员与盐区灶户负责,运价由盐务专署和地方政府承担。王府食盐加剧了国家财政危机,扰乱了基层社会的市场秩序,危害了盐法的平稳运行。

 

清末学制改革与中国文学的演生

【作者】李敏,历史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河北,石家庄,050024。

【摘要】清季学制的酝酿出台,是近代学术分科体系建立的关键环节。在庚子后的学务筹议中,以西学分科条理中学成为一般趋势,“文学”逐渐进入学科体系,由于观念来源及制度设计旨趣的差异,含义随时代因人而异。在科举向学堂递嬗的过渡时代,各地科举考试、书院、学堂的分科设学实践中,“文学”呈现不同的形态。在壬寅、癸卯学制制定调整过程中,张之洞等人既要借径日本以立新制,又要借助“文学”以存国性。在国粹主义主导下,《奏定学堂章程》中的“中国文学”虽指向“中国文章”,但疑议并未因学制出台而消减,持续困扰着学科的发展。

 

阶级动员与职权分担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赤色店员工会论析

【作者】巴杰,历史学博士,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赤色店员工会活跃于1927年至1934年,在苏区、国统区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与运行轨迹。苏区赤色店员工会利用政府威权凝聚店员进行阶级动员的政治职能较为凸显,在筹款、“扩红”运动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国统区革命店员工会致力于启发店员的阶级觉悟。赤色店员工会大多虽负债运行,但基本实现了中共动员店员参加集体活动的制度预期。

 

蒋介石与杨虎城部关系述论

【作者】王悦之,历史学博士,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蒋介石和杨虎城部之关系,始于杨虎城离冯附蒋的基本策略,彼此在1930年前后的几场大战中皆获益不浅。此后双方虽存在羁縻-效忠的关系,但斗争、矛盾和冲突日渐突出,蒋介石扼杀了杨虎城的大西北主义,紧紧控制陕西政权,且压迫杨虎城剿共,这导致了西安事变的爆发。在抗日战争中,蒋介石笼络杨虎城旧部的同时,也要斩断他们与共产党的联系以孤其势。1944年以后,蒋介石企图吞并杨虎城旧部,这引发双方的彻底决裂。蒋杨关系是蒋介石和各地方实力派分合斗争的一个标本,双方形成了一个模式化的过程,而蒋介石在日记里详细记载了对杨虎城部的每一步清算,却相对忽视东北军,这个现象之奇特也令人印象深刻。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甘肃乡镇保长群体构成与人事嬗递

【作者】柳德军,历史学博士,山西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教授。山西,太原,030006;郝东升,山西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国民政府试图借助保甲制度以改良中国基层政制的梦想为什么最终以乡镇保长的群体“劣化”而匆匆收场?作为“公正”的历史记忆为什么只会留下他们的斑斑劣迹?追寻民国保甲制度推行的历史轨迹,民国乡镇保长劣化的背后深隐的则是战争年代乡村社会的持续动荡和极端贫困,而乡镇保长的各种劣行仅仅是战火蹂躏下乡村民众苦难生活的一个掠影。不过,乡镇保长群体的劣化,并非尽系个人品质之不良,实为连年战争之影响及国家基层政制建设之异化。在严酷的战争年代,乡镇保长不仅担负着超负荷的工作,也承受着来自上级的催逼和严惩,而自身待遇之微薄,亦促使其在执行任务时以权谋私且用尽手段。以甘肃观之,战争的残酷和制度的扭曲酿成了民国时期乡镇保长素质的整体性蜕变。

 

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欧洲部署核武器政策探析

【作者】陈波,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副教授。上海,200241。

【摘要】美国在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开始大规模向海外部署核武器,欧洲盟国则是实现其安全战略的重要依托。美国在欧洲部署核武器的过程充满曲折,主要的原因是北约各国利益诉求不同、内部政治情形各异,特别是法、德两国在对待核部署问题上态度不一,以及美国政府内部的国务院、国防部两个部门在部署时机、谈判方式以及武器制式上存在意见分歧。随着美、法在北约军事一体化问题上矛盾的加剧,艾森豪威尔政府在欧洲顾此失彼、缺乏系统的核武器部署过程最终推动美国走向“多边核力量”计划。

 

美国平权运动及其对政治认同的影响

【作者】周顺,政治学博士,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讲师。上海,201701。

【摘要】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平权运动一直处于“改变但不结束”的状态。在维权-优待-平等的曲折进程中,平权运动不断调整方向,以实现推进社会公正与机会平等、增进政治认同的目标。一方面,平权运动部分矫正了社会歧视,补偿了弱势群体,实现了多元化社会;另—方面,它对美国人的政治认同产生了深刻影响,导致国家权力扩张,国家整体性认同断崖式下滑,引发“权利泛化”,政治认同陷入“部落化”僵局,拉低了社会的智识标准,加剧了政治认同两极化趋势。平权运动加速了美国人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旨在强调少数群体利益的身份政治成为撕裂政治认同的重要推手。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在现代与后现代史学之间奥克肖特史学思想略论

【作者】尚继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迈克尔·奥克肖特作为一位历史哲学家,对历史的性质与内涵的反思,主要反映在其代表性著作《历史是什么》经验及其模式》以及《论历史及其他论文》中。尽管奥克肖特处在后现代史学的视域之外,其史学思想却与后现代史学思想有诸多契合之处,主要包括对于历史符合论的拒斥、对于历史语言特性的阐述以及对于“实践的过去”与“历史的过去”之间关系的反思等方面。通过对契合之处的论述,可以看出奥克肖特的史学思想明显具有后现代性,这也说明从现代史学向后现代史学思想过渡的过程中,奥克肖特的史学思想应该有一定的地位,也应该予以重视。

 

环境的复魅”:近四十年来美国汉学界的华北研究

【作者】潘明涛,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近四十年来,美国汉学界在华北区域社会研究中逐渐凸显出环境的重要性,并以其作为主要路径取向和学术导向,在学术上实现了环境的“复魅”。在20世纪 80年代中,裴宜理、周锡瑞等学者通过环境生存模型来解释华北历史上的暴力和动乱;在世纪之交前后十年中,以彭慕兰为代表的加州学派对华北“环境-社会”双向关系进行深入探究;近几年来,一些年轻的环境史学者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从微观着手来“带历史重回环境世界”。美国汉学界对华北环境问题的持续研究,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环境中的发展,对这一学术脉络的重新梳理,也将使我们对传统后期华北基层社会的演进有新的认知。

 

口述史是当代公众史记录的基本路径

【作者】钱茂伟,历史学博士,宁波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教授;桂尚书,历史学硕士,宁波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讲师。浙江,宁波,315211。

【摘要】公众史学的进一步发展要从公众史记录入手,公众史的核心是个人史,当代公众史记录核心要处理的是个人记忆文本化。当代人人能参与,是因为人人有一个大脑记忆数据库,当事人的主体认知有独一无二的价值。要重视老人历史记忆资源的采集,记下过往可以实现人生的痕迹化管理,文本传承的无限性可以弥补人类自然生命的有限性。口述史的可信度是有层次划分的。口述史是公众建立文本系统的最有效途径与手段,人人口述可以获得第一手的心迹与事迹信息。口述史可以将生活中的聊天与研究巧妙地结合起来,推开了一扇更大的“记忆之门”,可让会说不会写的人留史。口述史的出现增加了一种普通人的历史认知表达形态,开创了直接的历史研究,公众参与与史家参与是不同层次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