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10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21-09-19 浏览次数:

欧洲文明再认识笔谈

【编者按】把希腊罗马文明看做是近代欧洲文明的主要历史源头,是一个顽固的历史偏见。2020年第3期的《历史研究》,刊发侯建新《中世纪与欧洲文明元规则》一文,对盘踞欧洲文明史认识领域的这一顽固偏见提出质疑,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侯建新认为,欧洲文明采纳和改造不同的文明元素,经历数百年痛苦的文化互动与磨合,而成形于中世纪中期。其文明确立的标志是有着广泛社会共识、被明确定义并根植于自然权利的“元规则”:财产权利、同意权利、程序权利、自卫权利和生命权利。它们是深层次、始基性规则系统,是决定规则的规则,它们是不可让渡的应然权利,却影响着实定法权利,进而深刻地影响着欧洲社会走向。这些元规则自成体系,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从而使西方成为西方。本刊认为,侯建新提出的是一个重大的学术课题,对于重新认识欧洲文明乃至西方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有进一步深入开掘的必要。本次笔谈约请几位作者就此发表看法,以推动这一课题研究的深化,并欢迎学界朋友不吝赐稿。

 

欧洲经验的独特性及其意义

【作者】刘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上海,200241。

 

“准独立个体”:日耳曼人突破性贡献

【作者】侯建新,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教授。天津,300387。

 

西北欧在欧洲文明形成中的核心作用

【作者】徐浩,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中古教会婚姻立法中的同意原则

【作者】龙秀清,历史学博士,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广东,广州,510275。

 

重新认识欧洲文明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李振宏,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河南,开封,475001。

 

·专题研究·

牵牛织女星象视角下知识、传说与仪式的互动

【作者】熊钿,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摘要】牵牛织女传说并非源自星空中的牵牛星与织女星,实际上,与织女星隔银河相望的原称“河鼓”而非“牵牛”,“牵牛”之名乃传说生成之际,为与“织女”相配,由“河鼓”改称而来。二十八宿中的牛宿亦以“牵牛”为名,“织女”与女宿之“婺女”相近,再加之日常星象观测与星宿知识间的认知差异,两组牛女星在汉唐时期混误情形较多。传说成熟后逐步脱离原本的星象框架,形成自身的叙述逻辑,且星宿知识进一步完善确立,两组牛女在宋代以降便沿各自轨道独立发展,再无错乱纠葛。伴随牛女故事之流行,七夕仪式从传统“曝衣”为主转向拜星乞巧。至宋时,受佛教影响,原依附于盂兰盆节的“摩睺罗”,成为七夕盛极一时的节物。

 

明代锦衣校尉制度略论

【作者】张金奎,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101。

【摘要】校尉制度的历史非常久远。随着历史的发展,校尉从显贵武职逐渐沦落为皇室侍从的称号和低级武散官的头衔。明代的实职校尉仅存在于锦衣卫及其职责延伸之王府当中。明初,校尉在选拔、配给、使用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制度规范。明中后期,校尉制度有所变革,但日趋冗滥化,沦为部分民众规避差役、享受优待的一个捷径。这既是制度败坏的结果,也是制度体系落后于社会发展步伐、新旧势力多层面博弈的一种反映。

 

晚清时期居华美侨的联合美国中华协会述论(1898—1913)

【作者】王慧颖,历史学博士,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中国通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北京,100101。

【摘要】“门户开放”政策出台前夕,居华美侨在美商的主导下联合组建美国中华协会,以扩大对美国政府决策的影响。该会在草创之际,将自己定位为受商业利益主导,兼顾传教利益和美侨安全的侨民组织,积极致力于推动美国政府干涉中国事务,以便其在华利益之扩张。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包括康子事变、庚辛和谈、中美商约谈判和抵制美货运动等重大历史时刻,该会都作出积极的观察与因应,并对上述事件的发展和结果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追溯该会的历史,有助于揭示居华美侨群体在晚清中国所扮演的角色,从而更全面地把握晚清历史发展脉络。

 

不合时宜的堂吉诃德—五四时期新派中的旧派

【作者】许纪霖,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历史系教授。上海,200241。

【摘要】就思想观念和精神气质而言,从晚清到五四,有两条知识人的脉络,一条是从戊戌的康梁到五四“新青年”的浪漫派文人,另一条是从曾国藩、张之洞到学衡派的理学知识人。学衡派是有着古典情怀的新派人物,可以称之为“新派中的旧派”。在五四时期,启蒙派知识人活跃于民间的公共舆论,学衡派知识人固守于学院的“新庙堂”。但在学衡派内部,与陈寅恪、柳诒徵等学院知识人不同,吴宓,梅光迪更想成为影响社会的公共知识人,与胡适、陈独秀在公共空间争夺舆论的话语权。因为他们对时代与空间的双重误判,最终脱逃不了被边缘化的命运。而吴宓、梅光迪在行为与观念之间的背离与错位,又作害了新古典主义者的人格形象。

民国政治区域化格局下东北地区交通委员会的职能演进

【作者】马陵合,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20世纪20年代以后,东北通过设立区域性的铁路管理机构东三省交通委员会(后称东北交通委员会),致力干建设区域性的铁路网,力图打破日俄铁路在东北的垄断地位。东北地方政府逐渐建立起的独立于中央管理之外的区域性管理机构,已然超越了单纯地方交通行政范围的边界。该委员会既是东北铁路网快速发展的推动者.也是近代以来趋于集权的铁路管理体制的消解者。从政治意蕴而言,因其是半独立政治空间的支撑者,自然会承担多重职责,然其效果难如人意。交通委员会的功能定位,显现了在区域政治格局之下,交通行业管理机构所面临的纠结和困境。

 

民国初期河南省的县视学选任刍议

【作者】李常宝,历史学博士,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山西,太原,030032。

【摘要】民元鼎革,清末新政之举存废不一,然兴学堂之际始设的视学制度得以承续,并在1917年北京复设各省教育厅时渐入正轨,河南教厅为之出台《县视学暂行规程》,开始委任各地县视学以整理基层教育。1918年教育部颁《县视学规程》统一县视学为教厅核委制。1920年李步青执掌河南教厅,为扭转豫省县视学名不副实现状,经教部许可后,改县视学教厅核委制为教厅委任制。在历经一年半时间的委任、调委和招考县视学之后,该场“回避本籍”的县视学选任改制被豫省当局叫停。河南省县视学选任制的变化折射出在派系纷争兼以时兴“地方自治”的民国初期,主张权能分治以专责成之理念终究是徒劳。在此之间,受教厅所委之县视学员心态各异,或辞不就任,或颠沛流离,或受地方所制,其视学效果不佳,且苟活如乱世飘蓬。

 

抗战时期中共与国民党赵保原部在胶东的合作与博弈

【作者】郝昭荔,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100101。

【摘要】全面抗战初期,八路军在胶东发展迅速。国民党胶东政局却因派系斗争变动剧烈,由伪军“反正”的赵保原意外跻身为当地国民党军政要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赵保原一度领导国共“鲁东抗日联军”作战并取得成绩。抗战相持阶段,出于对中共抗日武装日渐强大的敌视。赵保原率国民党游击部队进攻胶东根据地。中共积极进行政治、军事斗争,加强根据地建设,扭转了不利局势。国民党游击部队缺乏领导、各自为成,短短几年时间,胶东除赵保原部外均受沉重打击。赵保原亦被卷入派系倾轧之中. 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并依靠日伪对抗八路军。抗战胜利后,继续反共的赵保原在1946年6月被中共武装消灭。中共的胜出表面是军事斗争所致,实际是国共综合能力全方位交锋的结果。

 

德国专家与苏联核计划(1945—1956)

【作者】张广翔,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教授;王金玲,东北亚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在原子核物理领域的探索过程中形成了影响力巨大的专业化团队。德国战败后,苏联实施核计划,为补齐人才缺口,采用法律、经济和强制手段,通过在德国本土签约和从战俘营中挑选两种渠道招募了324名德国专家参加核计划。德国专家承担的工作是苏联核计划基础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一般辅助性工作;具体研究工作处于核计划中的主流方向,而非旁枝末节。苏联原子弹、氢弹爆炸之后,德国专家一再要求回国,但被苏联政府一再挽留,其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伯明翰运动、国际舆论与肯尼迪政府的民权改革

【作者】于展,历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北京,100089。

【摘要】1963年美国黑人民权积极分子组织的旨在打破种族隔离的伯明翰运动,引发了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暴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强烈遗责,批评不仅来自苏、中等社会主义国家,也来自非洲等第三世界的国家和美国的西方盟友。肯尼迪政府为应对国际批评,不得不切实推行民权改革,其标志性事件就是发表民权演说和提出《民权法案》。一方面,冷战外交的国际压力与民权运动的国内压力相结合,产生了巨大的力量,改变了美国国内的舆论和民意,成为肯尼迪实施民权改革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肯尼迪政府对冷战外交利益的追求,也是促进国内民权改革的深层次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