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9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23-09-16 浏览次数:

“刘知幾史学思想辨析”笔谈

【编者按】唐刘知幾所著《史通》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该书就历史编纂、史官建置、史馆制度、史学审美、史学批评、史家主体、史学功用等多层次展开了深入探讨,具有突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被视为治中国史学者“看家的书”。对于这部史学经典,历代学人已经展开充分研究并形成了“史通学”。今天,我们阅读《史通》、理解《史通》,在关注它对于中国传统史学之贡献的同时,是否可以从中读出超脱时代、超越中西,而于现今历史学一般理论问题有益的启示呢?本刊组织的这组笔谈,选取《史通》中的《采撰》《书事》《探赜》《鉴识》四篇,由概念的生成与史学活动的展开,论及历史撰述中史料的搜集与处理、叙事主线的规划与实现、史家治史过程中的认识论,以及研究者的一般性认识活动等触及史学理论原则的问题,旨在推动传统史学理论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发传统史学理论的生命力,推进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立。

 

《史通·采撰》论历史撰述之得失

【作者】陈安民,历史学博士,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重庆,400715

“书事”新论:范畴、恒理及其他

【作者】朱露川,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仲英青年学者。北京,100875

关于《史通·探赜》的三重探赜

【作者】刘开军,历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成都,610068

“物有恒准,而鉴无定识”再认识

【作者】瞿林东,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100875

 

·专题研究·

论秦汉二十等爵制的终结

【作者】苏俊林,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客座副研究员。重庆,400715

【摘要】秦汉二十等爵制的终结,主要不是因为普赐民爵、爵位买卖等所导致的爵制轻滥。爵位占田价值的实现程度呈现两极分化,以爵占田的制度推动着爵位买卖和土地兼并的双重发展,爵位与土地的制度联系遭到削弱,二十等爵制存在的经济基础受到根本性动摇。至迟从嬴政时代开始,政治秩序从“爵—官”秩序向“官—爵”秩序转变,以爵任官的主动选择权丧失,到了汉代爵位彻底丧失任官权益,爵位价值发生了质的变化。对二十等爵的分等表明爵位的等级标识功能削弱,官爵、民爵的分类以及“民爵不过公乘”的规定限制了民众的爵位上升,成为推动爵制走向终结的内部动因。司马氏恢复五等爵制取代二十等爵制,实行占田制断绝爵位与土地的制度联系,正式宣告了秦汉二十等爵制的彻底终结。

 

唐宋之际官人职役制度的演变

【作者】李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福建,福州,350117

【摘要】唐前期供官员个人驱使的“官人职役”在唐后期转化为手力课,官员原则上应以课钱雇募驱使人力,不再征派现役。然而,在唐后期中央与地方分权的背景下,雇募官人职役的办法仅在京官范围内得到较好的落实,缺乏监督的地方官群体则不免存在额外加派的现象,一些拥有辟署权的藩镇使府与地方州郡也衍生出多种幕职化的官人驱使。五代时期,京官层面继续维持雇募官人职役的现状,同时逐步将地方实存的额外征派予以规范化与制度化,削弱幕职化官人驱使的召辟性与军事性。宋初延续京官以雇募为主、地方官以征派为主的格局,进一步整合幕职、州县官两套体系中的官员驱使之职,将其归并为新的官人职役体系。唐宋之际官人职役在制度中的消弭与复现是官员利益与朝廷制度间的博弈与权衡,体现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更迭与转折,也蕴含着朝廷规制与财政运行实态的磨合与调适。

 

从分设到兼管:明代都察院十三道的运作体制及其演变

【作者】吕成震,历史学博士,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山东,烟台,264025

【摘要】在明初国家政治体制变革的过程中,都察院通过按省分道的方式,加强了对地方监察机构的统属关系。十三道与地方布政司一一对应,垂直管辖所属地方刑名等事务,并带管在京及直隶府州等衙门。都察院十三道在复核地方案件以及直接审理在京案件的一般运作中,皆按照告人之名籍分道处置,而在参与重大案件会审时则另有专司负责。随着都察院审理案件的减少以及御史差职的渐重,御史一人兼管数道成为普遍现象。万历时期,〖JP2〗朝廷规定以河南等六位掌道兼管十三道,将兼管现象彻底制度化。十三道从分设到兼管的制度演变,体现出“道”这一机构逐渐从地方事务的直接管理者转变为朝政决策的协助者。

章太炎组建统一党史事考论

【作者】成棣,历史学博士,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杂志社编辑。北京,100732

【摘要】受宗方小太郎1912年所作中国政党调查报告影响,学界普遍倾向以章太炎与光复会的关系来解释他与江浙立宪党合办中华民国联合会及统一党的人事基础。然而除光复会的支持外,章太炎在领导党务时倚赖的少壮派,其实脱胎于东京时代受业章门的川籍弟子群体,他们与章太炎的共同倾向是亲近武昌军政府,而与张謇、赵凤昌等江浙士绅异趣。双方在统一党内的对峙,实质是1911年沪鄂之争在政党政治中的延伸。对此一进程历史实相的还原,或有助于探寻潜藏于辛亥之际地缘政治格局中的种种延续与裂变。

 

美国与战后国际海洋制度的缘起(19451958

【作者】舒建中,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李婷婷,南京大学历史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以美国19459月《杜鲁门公告》为肇端,国际海洋事务成为战后国际关系中一个争论激烈的领域。其中,因美国大陆架政策和渔业保护区政策引发的领海及领海宽度问题、毗连区渔业问题,始终是海洋谈判的主题和争论的焦点。依托联合国第一次海洋法会议的谈判成果,领海及毗连区制度、公海制度、公海生物资源养护制度、大陆架制度等国际海洋制度初现端倪。尽管领海宽度和毗连区渔业问题分歧犹存,但联合国第一次海洋法会议及其确立的相关制度毕竟为国际海洋关系的发展构筑了制度议程和谈判框架,标志着战后国际海洋制度的缘起。从这个意义上讲,《杜鲁门公告》不仅引发了广泛的海洋争论,而且催生了战后国际海洋关系的制度化进程,促使有关国家和联合国开始寻求构建普遍性的国际海洋制度。

 

“交流”之外:当代美国吸引国际留学生的多重用意与问题

【作者】梁茂信,历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美国研究所教授,吉林,长春,130024;任慈,历史学博士,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助理教授,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冷战初期,美国出于宣传其文化与价值观的需要,启动了包含国际留学生教育的交流计划。70年代以降,美国政府在保持这一战略方针的基础上,将国际留学生教育视为一种可以出口的商业服务。大批留学生的到来不仅缓解了美国中小学和高等教育中的生源不足问题,而且还在50年代初被视为美国吸引外来科技人才的重要目标。在多重用意之下,美国不但成为全球接受国际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而且是接收留学生移民最多的国家。然而,国际留学生的到来引起了美国政治和教育精英的关切,认为国际留学生对本土学生的深造产生了排挤效应,他们就业后又引起了美国科技劳工收入的下降,并从多方位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同时,国际留学生移民美国后引发的“人才流失”问题也成为国际学界讨论的焦点。这表明美国的国际留学生教育背后,深藏着诸多值得深思和研究的历史与现实问题。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早期文献中的文本引用与中国早期史学的人本化

【作者】徐义华,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101

【摘要】早期文献,包括史学著作,存在众多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现象。这些引用现象说明,撰写、编辑者注重原始文本和真实性。这一观念反映在早期史学中,即是中国早期史学的人本主义和理性化。因为追求真实性,撰写者把“不可信”的部分删节了,致使中国早期史学直接从人的历史开始,而缺乏起源性的解释。中国早期古史的非完整性促生了史学自我完整的需求,后代参与古史构建的人一直试图恢复古史的完整面貌,导致中国古史的“层累”特征。

 

关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几点想法

【作者】李振宏,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总结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经验,在基本理论问题上进一步正本清源,对于坚持以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具有无可争辩的理论意义。在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相对于人类历史活动的性质来说,最本质最重要的方法论,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思想方法、从经济必然性角度看待社会历史进程的思想方法、从历史联系性角度观察问题的历史主义方法和相互作用方法论。这四个层面的方法论思想,需要化到历史学家的思维中,变作基本的历史思维要素。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还应该抓住这一理论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历史认识论研究,并以此来提升历史学家的理论自觉,以保障马克思主义史学更加清醒、健康的发展。

融兵学于史学:朝鲜王朝徐命膺史学编纂理念初探

【作者】阎盛国,历史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教授。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徐命膺是朝鲜王朝英祖、正祖时代的史学家,具有良好的史学和兵学素养。徐命膺不仅在史学著述上取得了重要成就,而且在史学编纂理念创建方面独出机抒。徐命膺创建的史学编纂理念主旨是:著史者不仅要具有相应的“个性素养”——“智”“道”“明”,而且还需具备相应的“编纂素养”。徐命膺从三个方面对其史学“编纂素养”进行阐述。一是要有“史气”,如同孟子的主张,具有浩然之气;二是要有“史体”,如同周公的主张,确定治国施政的纲要;三是要有“史法”,如同孙子的主张,治理三军,法令严明。徐命膺创建的史学编纂理念,触及“孟子”“周公”“孙子”三位重要历史人物,彰显了中华人文因素的影响。令人关注的是,此史学编纂理念植入了孙子兵学元素,“融兵学于史学”的特色很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