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文章摘要

轮船运输与晚清民营通信的空间转型

信息来源: 《史学月刊》2021年第5期 发布日期: 2021-05-22 浏览次数:

【作者】张子健,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海关主持的国家邮政局正式开办,并逐渐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官民并置的邮递网络,这个网络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根植于既有的物质文化基础之上。大清邮政局成立之前,中国社会已经有一个全国性的民用通信网络。晚清的民营通信机构空间上可以区分为“轮船”与“内地”两部分进行理解,在汽机通行处与未通行的内地,通信机构的经营方式、空间分布不尽相同。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可以建立晚清民信局分布的空间剖面,结合海关的民信局调查报告,可以讨论轮船运输如何改变了民营通信的经营方式,进而阐释这个过程中民众信息流通规则以及通信机构发展驱动机制的变革。

【关键词】民信局;轮船信局;内地信局;通信变革;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