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殷墟发掘的第一阶段在我国考古学史上的地位
作者:王宇信
论殷墟发掘的第一阶段在我国考古学史上的地位王宇信1928年,作为全国性的最高学术机关──中央研究院成立了。当年5月,傅斯年被任命为历史语言研究所代理所长,旋即派青年学者董作宾于8月去河南安阳小屯村调查甲骨埋藏情况,并自1928年10月起,费时十年之久,先后进行了十五次大规模的科学发掘殷墟工作,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才暂告停止。其持续时间之久、发掘规模之大、出土遗物之精美和发现遗迹之丰富,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考古学史上也是所见不多的。就在中研院科学发掘殷墟的过程中,我国近代科学意义的历史考古学由"萌芽"状态起步,经过不断地探索和总结,逐步"形成"了我国近代田野考古学的科学体系,并进一步走向了它的"成熟"时期。在殷墟科学发掘的第一阶段,即自1928年秋至1929年秋史语所在安阳小屯村所进行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发掘工作时期。这一时期的发掘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我国近代考古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能不能说,自1928年10月起中央研究院开始大规模科学发掘殷墟,就标志我国近代考古学已经形成了呢?我们认为不能这样说。甚至直到1929年秋天殷墟第三次......
从东汉督军制到魏晋都督制
作者:张焯
从东汉督军制到魏晋都督制张焯都督制起于曹魏黄初,废于隋之大业,是一项施行近四百年的重要的政治制度。本文将要论述的是这项制度从无到有、从兴盛到失调的第一个发展阶段。一关于都督制的起源,古代学者间便有争议。《南齐书·百官志》讲:"魏、晋世州牧隆重,刺史任重者为使持节都督,轻者为持节督,起汉顺帝时,御史中丞冯(赦)[绲]讨九江贼,督扬、徐二州军事,而何、徐《宋志》云起魏武遣诸州将督军,王之《职仪》云起光武,并非也。"萧子显在否定以往两种说法时,未征引其证据,而自己"起汉顺帝"说的证词也欠充足,这样三种说法依然是非莫辨。但是,我们发现上述三种观点却有着共同之处,即都认定魏晋以来的都督制度肇始于东汉,更确切地说,是由一种叫作"督军"的制度发展而来。"督",颜师古在《汉书·百官表》中注释为"视责也"。秦有御史监郡之制,但行用不久,至汉即废。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御史中丞、侍御史负责监察朝廷百官的职事之外,又赋予其新的任务,"外督部刺史"①,即有权对全国十三州刺史进行监督。由此开始,西汉出现了派遣中央御史到地方督率州刺史及其属官讨捕盗贼,维持地方治安的事例。如《汉书..
汉魏之际土族文化性格的双重裂变
作者:王晓毅
汉魏之际土族文化性格的双重裂变王晓毅汉魏之际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思想性格发生重要变化的历史时期。汉代经学文化熏陶下形成的礼乐文化型的士大夫,经过这个时期,一变为礼玄双修的魏晋玄学名士。也可以说,是道家人性自然思想逐渐渗入知识分子的生命本体之中,引起了传统人格的裂变,产生了儒道并存于一体的双重性格。这是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在汉魏之际历史上表现为汉末名士、建安(魏初)名士和正始名士三代依次出现,逐渐成熟的士族知识分子群体。这三个群体在家族血缘、政治倾向和思想性格等方面有着明显的承袭关系,构成了汉魏之际文化思想巨变的生命之链。一汉末名士是指东汉安顺──桓灵之际形成,以清议──党锢而著于青史,以陈蕃、李膺、郭林宗为领袖的官僚知识分子群体。面对宦官专政所导致的政治腐败,他们是以儒家道德的中流砥柱形象出现的,并不惜生命代价以"严刑峻法,破奸宄之胆",表现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义无反顾的儒家直道精神。同时,面对名教之治所带来的弄虚作假的社会风气,他们中有些人开始反其道而行之,寻求那种发自内心的真诚自然的伦理道德,而不求其外在形式,表现出道家人性自然之思想倾向。这种迹象在汉......
萧梁经学生策试入仕制度考述
作者:张旭华
萧梁经学生策试入仕制度考述张旭华南朝萧梁有经学生策试入仕之制。《梁书·武帝纪》载天监四年(505)诏曰:"今九流常选,年未三十,不通一经,不得解褐。若有才同甘、颜,勿限年次"。《隋书·百官志上》亦详载此制:"陈依梁制,年未满三十者,不得入仕。唯经学生策试得第,诸州光迎主簿、西曹左奏及经为挽郎得仕。"据此,萧梁有限年入仕的规定,而经学生只要通儒明经,策试得第,就可不受入仕年龄的限制而提前入仕。但目前有一种看法,即认为萧梁此制不分甲族后门,一律通过考试公平取士,因而它破除了宋齐以来"甲族以二十登仕,后门以过立试吏"的陈规,是对不学无术的高门子弟单凭世资而入仕者的限制,其作用在于为寒门仕进开辟了一条重要渠道,是对传统选官制度的巨大变革。然而稽诸史传,我认为上述看法虽有其合理的因素,但也有片面化绝对化之弊,颇有值得商榷之处。事实上,萧梁的经学生主要有两种人,即一是五馆生,一是国子生。而所谓"经学生策试入仕",就是指五馆生和国子生通过策试考试,达到明经标准而被授予官职的制度。但是,由于五馆生和国子生在其出身、策试得第及起家官职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有着明显的不......
李德裕政风二题
作者:陈建樑
李德裕政风二题陈建樑一对藩镇的裁抑唐代自安史乱后,地方藩镇跋扈难制,正因这些武将据险要、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①。唐德宗时,对藩镇只管姑息,中央更行销兵之策,于是镇将愈加骄纵,朝廷则威望日下。宪宗时虽稍振作②,然元和以后,敬穆文三代也没有适当的措施以制藩镇,镇将跋扈之风复炽。武宗即位,以李德裕为相,一沿其父李吉甫对藩镇之策,决心加强中央威信,故遇藩镇抗命或反叛,即加讨伐,其讨平泽潞刘镇和杨弁之乱,正是德裕削藩以强化中央的重要表现。其策之果断,成功处,可从乱平的经过窥之。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昭义节度使刘悟因擒斩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有功,得朝廷赏赐③。穆宗时,刘氏以节度使之职移镇泽潞,并兼平章事④。其后渐有骄意,史称其颇纵恣,"欲效河北三镇"⑤,兼且招聚不逞,章表多不逊⑥。刘悟卒后,其子刘从谏为留后。文宗大和六年(832年),刘从谏入朝,见朝廷事柄不一,又士大夫多请托,心轻朝廷,故归而益骄⑦。且自甘露之变后,宰相李训、郑注等人尽为宦官诛杀,其亲众子孙多奔昭义,从谏一一纳之,并曾三次上疏问王涯罪名(王涯死于甘露之变,后宦官大布......
唐代文人政治理想的转变
作者:程遂营
唐代文人政治理想的转变程遂营古典教育下的文人与政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然而,就文人与政治关系的程度而言,各代却有不同。为什么唐代文人参与政治的热情、广度和深度及其对唐代政治格局所造成的影响,远非秦汉、魏晋、南北朝可比呢?本文认为,唐代文人政治理想的转变乃是促成唐代文人政治行为的根本原因。一代表文人的古代知识阶层是以依附于专制制度的面目出现的。在政治地位上,它介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没有固定的经济基础,即孟子所谓"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为能"①。这里"恒心"是指一种理想上的信念,与孔子的"士志于道"②的"道"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传统儒家思想一开始就强调士乃是道(即"仁义")的承担者: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③。因而: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土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矣。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④。为了达成有"道"的理想境界,要求每一个士人都能超越个体,积极进行政治参与,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切,并运用自己习得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提升政治运作以达成人文世界的......
北宋货币政策发展演变述论
作者:姚兆余
北宋货币政策发展演变述论姚兆余货币政策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划货币发行与货币流通、调节和管理社会经济的政策。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促使北宋政府在货币发行、流通和管理等方面制定了诸多相应的政策。另一方面,在宋代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下,货币政策与封建国家的赋税制度、财政制度珠联璧合,貌离神壹,造成了北宋货币政策的畸形发展。本文拟对北宋货币政策发展阶段、成败得失及其本质加以考察,以就教于识者。一根据货币政策的特点,北宋货币政策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即以发展经济、整顿币制、扩大货币经济发行为特征的宋初三朝为第一个时期;以促进经济增长和解决财政困难为双向动机、货币经济发行与财政发行并重为特征的仁宗、英宗两朝为第二个时期;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为特征的熙丰年间为第三个时期;以弥补财政赤字、强化货币财政支付手段为特征的北宋晚期为第四个时期。因篇幅所限,兹择其要而迷之。(一)宋初三朝的货币政策北宋的政治统一,给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经过半个世纪的励精图治,国家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上下给足,府库羡溢"①。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生.....
清人论职官俸禄与廉洁之补正
作者:吴吉远
清人论职官俸禄与廉洁之补正吴吉远清代职官俸禄经顺治、康熙两朝几次调整,遂为定制,是历代封建王朝最低的。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贪污腐化、贿赂公行、需索陋规最严重的王朝之一。职官俸禄与为政廉洁是否有直接关联呢?清初一些有识之士也在探讨这一问题,值得引起注意。一1644年,八旗军入关,清政府忙于成败未定的统一战争,还来不及制定自己的一些基本制度。于是,规定在京文武官俸禄柴直,以照故旧例,折色支给(这里仅以文职而论),即:正一品米一千四十四石,折支俸银215两5钱1分2厘;从一品八百八十八石,折支俸银183两8钱4分4厘;正二品七百三十二百,折支棒银152两2钱7分6厘;从二品五百七十六石,折支俸银120两5钱8厘;正三品四百二十石,折支俸银88两8钱4分;从三品三百十二石,折支俸银66两9钱1分6厘;正四品二百八十八石,折支俸银62两9钱l分6厘;从四品二百五十二石,折支棒银54两7钱3分6厘;正五品一百九十二石,折支俸银42两5钱5分6厘;从五品一百六十八石,折支俸银37两6钱8分4厘;正六品一百二十石,折支俸银35两4钱5分;从六品九十六石,折支俸......
中国近代女子服饰的变迁
作者:吕美颐
中国近代女子服饰的变迁吕美颐中国近代,向被称为"古今一大变局"。急剧变动的时代,满汉民族的融合,西方文化的东渐,使中国服饰出现了大跨度的变革,其中女子服饰的变迁尤令人眼花缭乱。本文旨在寻觅中国近代女子服饰发展的轨迹,并揭示其背后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根源。一19世纪下半叶女子服饰的渐变清初,中国出现了一次全国性的服饰大变动,奠定了有清一代服制的基础。满族贵族定鼎中原后,沿袭历代统治者"改正朔、易服制"的作法,顺治三年十二月,清廷规定了官民服饰之制,以满族长期骑射生活形成的袍服、马褂、箭袖、深鞋和发(男)垂辫(女)来代替汉族自古以来的上衣下裳、宽袍大袖、蓄发绾髻的传统装束。数年之后,从城市到乡村,从中原到边陲,从官吏到百姓,人们的服饰发生了重大变化,满族服饰很快在大部分地区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注意,这是就男子服饰而言。对女子服饰来说,在清朝统治者"男从女不从"的默许之下,出现了满汉分途的局面。可以说,满汉分途、各具特色,是有清一代女子服饰的主要特点之一。满族女子的典型装束是:梳两把头,大装戴钿子;身着蔽足旗袍;脚穿花盆底鞋;袍外常套马甲。汉族女子的典型装束是:......
民初女子服饰改革述论
作者:金炳亮
民初女子服饰改革述论金炳亮服饰改革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反映。民初女子服饰一改前清的保守禁锢,转向大胆开放。女子服饰种类繁多,五彩缤纷。女子服饰包括女子服式和打扮装饰,它是女性内心世界的外在化。服饰改革反映出妇女的道德观念和心理意向。本文试从服饰这一社会层面对民初妇女作一透视。一民初社会,万象更新。妇女的变化令人瞩目。妇女们在爱国热潮的激励下,先是捐资募款,踊跃参军,继而向参议院提出妇女参政问题,并进而发动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妇女参政运动。作为参政运动的副产品,女权领袖们也提出更新女子服式,简化女子装饰的问题。1912年6月,民国政府公布礼服服式,对男子礼冠、服、履都作了详细的规定,以示"新民",区别于前清。但这次服式改革却把妇女摒之门外,因为他们认为,妇女没有社交,妇女相夫教子、侍母育婴并不需要什么礼服。这引起女权领袖们的极大愤慨。她们认为,民国政府是企图借服式改革来压制妇女。"男子有大礼服、小礼服,日间也,夜间也;而甲种,而乙种;帽之式二焉,鞋之式三焉。因社会之恒情,参列邦之通尚,何等慎重,何等周详。乃观对于女子之所谓制定礼服者,衣裙一仍旧式,冠履更阙如也。岂以......
简述洪仁玕的法制观?
作者:黄耀丽
简述洪仁玕的法制观黄耀丽洪仁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领袖之一。他未能参加金日起义而避居香港,由此广泛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1859年转赴天京,受封"干王",总理朝政。洪仁理政期间,为整饬天国后期危局,提出了一整套"革故鼎新"的施政方案。"以法治国"的思想主张,是这一方案的重要内容,并集中体现于《资政新篇》和《立法制谕》两篇文献之中。洪仁初到天京时,太平天国内部由于1856年的杨韦事件,起义初期那种"臂指自如"、"令行禁止"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锐气减半"、"事权不一"的逆转局势。洪仁鉴于古代周公作《周礼》而开创八百年江山,欧美各国之发达强盛在于"邦法宏深",明确指出:"今兹万不容已之急务"在于以法治国。他说写作《资政新篇》的要旨是"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取资"。"立政"就是建立切实可行的政治制度和法制体系,"取资",就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的法治思想和体制,"因时制宜,审势而行"。他认为,"如纲常伦纪、教养大典,则宣立法以为准焉。"不然,久安常治之出"国家以法制为先,……有法制而后有国家,此千秋不易之大径"的痛绝之言。洪仁能够从法......
清政府的“保台活动”及其失败
作者:王连夫
清政府的“保台活动”及其失败王连夫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中一条严重地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内容就是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对此,全国上下喧声鼎沸,义愤填膺,坚决反对日本侵略者霸占中国领土。俄、德、法三国出于各自的利益,于4月23日同时发出照会,郑重劝告日本放弃辽东半岛,这就是所谓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在日本政府不得不归还辽东半岛的前后,清政府希望再次依赖帝国主义列强势力保住台湾。但是,这一设想结果却最终成为泡影。一《马关条约》的签订,震惊全国,舆论哗然。当时恰值各省举人汇聚北京会试,广东举人康有为、梁启超等首先发难,联合在京的奉天、四川、福建、江苏等十八省一千三百余名举人,发动了影响极其深远的公车上书事件。在公车上书事件和广大民众爱国怒潮的推动下,清政府各级官吏自王公贝勒、内阁、总署、各部司、御史、翰林以至各省督抚司道纷纷上书,反对割地求和。自4月中旬至5月初,反对割台奏章共140件,签名者达数千人。南洋大臣、两江总督张之洞、台湾巡抚唐景崧、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编修丁立钧、徐世昌等先后上书呼......
浅谈1921年湖南的妇女参政
作者:张莲波
浅谈1921年湖南的妇女参政张莲波1921年前后,湖南掀起了一股"自治"思潮,并成立了制宪委员会着手制定省宪法,湖南的妇女参政以此为背景开展起来。一五四运动,促进了湖南妇女们的觉醒,他们认识到不是女子生来没有人权,而是自己的放弃,决心争取女子的人格人权。1921年1月湖南成立了湖南女界联合会,恰巧湖南正在酝酿制定自治根本宪法,她们认为此次制宪是为三千万湖南人民谋幸福,是"树民治之根基",民者"包括男女而言,并非摈女子于民之外,然则法律上之一切公权,如选举权被选举权等,自为男女所共有,断不能如曩日之蔑视女子。"①基于以上认识,她们向省制宪委员会慎重地提出恢复女子人权的五点要求:(一)须取得财产均分权,不受经济的压迫。(二)须取得公民选举、被选举权,得参政法的创造。(三)须取得教育同等权,以求知能的发达。(四)须取得职业对等权,减少依赖的生活。(五)须取得婚姻自决权,破除专制的陋习"②。这是湖南女界著名的五权宣言,是觉醒的宣言,是向男系制度下总攻击的宣言。4月20日,省宪法草案起草完毕,将全文一百三十六条登出,对于女子人权的五条要求未尽完善,妇女们又重申这五条......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科学体系
作者:许庆朴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科学体系许庆朴一历史上,作为一种伟大的理论或思想,都有一个科学的严整的体系,并且这个体系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的一个严整体系。这个体系,在世界由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与俄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形成并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即由作为对马克思主义新贡献的帝国主义论、一国胜利论和哲学认识论三部分所组成的一个严整理论体系。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条件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创造新的理论成果其内容的丰富和独创性贡献,也达到自成体系的程度,创立了自己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毛泽东思想体系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因而不断形成新的理论概括。迄今为止,已经形成两次比较系统的权威性的概括。第一次,1945年《论党》的概括。正如刘少奇在《论党》即"七大"修改党章报告中所指出的,毛泽东思想就是完整的关于中国人民革命建国的正确理论,这些理论,表现在毛泽东的各种著作以及党的许多文献上。......
《明史》正误二则
作者:苏晋予
《明史》正误二则苏晋予一、《明史》卷100《诸王世表一》:罗山悼恭王有,定庶十二子,宣德二年封。四年薨。无子,除,(2555页)按:"悼恭王"误,应为"悼惠王"。1.《明宣宗实录》卷55:"(宣德四年六月)戊戌,罗山王有薨,年二十一。讣闻,命有司治丧葬,遣官赐祭,谥悼惠王,无子。其妃张氏自经,周王有以闻,赐谥贞烈"。(1319页)2.《山堂别集》卷34:"罗山悼惠王有,定第十二子,薨,寿二十三。无子,除"。(604页)可见,《明史》所记误。二、《明史》卷100,《诸王世表一》:宜阳悼和王子,简庶八子,天顺元年封。二年薨。无子,除。(2561页)按:"宜阳"误,应为"泌阳"。明代,一个王府中不应有同名郡王重见。周定王庶九子朱有,永乐初已封为宜阳王,故而,周府不能在天顺初年再出现一个宜阳王。查:1.《山堂别集》卷34:"泌阳悼和王子,简第八子,薨,寿十八,无子,除"。(605页)2.明《嘉靖河南通志》卷8:"泌阳悼和王,简王子,薨,亡子"。3.《国朝典汇》卷13《宗藩上》也记载为"泌阳"。可见,《明史》所记误。另外,《明英宗实录》卷292:"(天顺二年六月庚辰......
鄂豫皖苏区的文化教育事业
作者:路海江
鄂豫皖苏区的文化教育事业路海江鄂豫皖苏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同其他建设事业一样,是伴随着革命政权的建立而产生的。过去一个时期,党史界对鄂豫皖苏区历史的研究有了一定进展,但对苏区的文化教育事业的研究,却是一个薄弱环节。笔者曾参予撰写《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史》,接触到许多有关这方面的材料。现予以归纳、条理,对鄂豫皖苏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作些粗浅的研究和评述,敬请有关专家斧正。一教育事业的创办和发展1.发展教育事业的措施由于鄂豫皖边文化教育十分落后,而仅有的一点教育也是国民党用来教育地主、资产阶级子弟,培养剥削工农群众、镇压革命运动的反动人才的。为了发展根据地的教育事业,培养革命人才服务于革命战争,苏维埃政府在颁布的《文化教育政策》中,号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努力发展无产阶级的教育事业。明确规定:对工农分子实行免费教育;对地主、商人及一切依靠剥削别人的分子,征收特定额的学费;设立各种学校,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去参加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统治的事业。为了发展革命教育事业,苏维埃政府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首先是设立文化教育管理机构,把教育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克服教育经费困难。1929年12......
论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社会功能
作者:张笑梅
论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社会功能张笑梅一问题的提出13世纪初至17世纪中叶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基本上是新教激进派同天主教保守派之间,为争夺欧洲经济利益、政治特权和基督教大一统世界霸主地位而进行的非常激烈的斗争。这场斗争对尔后欧洲一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宗教盛衰以及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道德风尚和世界观的改变,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响与宗教改革的社会功能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正因为如此,中外学者对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有很多看法,现就我们所知,主要观点归纳如下:美国史学家认为:"对于宗教改革这样巨大的变革,有着许多不同的评价和解释,自从它开始于德国以来,德国的民族主义者认为它是来自德意志灵魂深处的高涨的精神中都能找得到的。"①英国史学家认为:"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其宗旨在于根据《圣经》的教导,谋取基督教会道德和教义上的纯洁,它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都发挥深远的影响。"②G·F·穆尔认为:"宗教改革使中欧和西欧的一大部分教会永远脱离了天主教。它开始时只是对某些弊端的局部反抗,后来,各种形式和各种动机的对罗马教会的反叛,都汇集到了这股......
北美殖民地宗教专制的根源和特点
作者:陈海宏
北美殖民地宗教专制的根源和特点陈海宏在英属北美殖民地时代,宗教专制主义曾猖獗一时,严重窒息了殖民地社会发展的活力;而它的衰落则使北美殖民地面貌焕然一新。对北美宗教专制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北美社会的状况乃至北美革命发生的内在逻辑。一17世纪初,英国人开始创建北美殖民地。这时,欧洲各国的封建专制正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幼芽已破土而出。当初作为封建专制精神支柱的宗教专制,已面临着新思想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剧烈冲击。为什么在北美这块本来是新思想荟萃之地的希望之乡,它的幽灵却迟迟不散,并大有回光返照、盘踞日久之势呢?这与北美殖民地特定的历史条件有密切关系。(一)北美移民的多元化和宗教的多元化是北美发生宗教冲突和迫害的前提北美的移民来自欧洲各国。17世纪时,主要是英国人,还有少量的荷兰人和瑞典人。17世纪后期开始,因欧洲动乱加剧,移民成分日益复杂,以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和德国人居多,还有少量法国人。1690年移民达25万人。1775年殖民地人口达250万人。根据1790年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近400万人中,77%为英裔后代,还有50万黑人及其他欧洲国家移民后代。北美......
试论1875──1878年近东危机期间英国对土政策的调整──关于英国对弱国外交的一项研究
作者:徐奉臻
试论1875──1878年近东危机期间英国对土政策的调整──关于英国对弱国外交的一项研究徐奉臻土耳其又称奥斯曼帝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境内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扼黑海和地中海的咽喉,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中古时代,它曾盛极一时,但从17世纪初开始,进入了日趋衰落并逐步瓦解的过程,成为"博斯普鲁斯的病夫"。其间,西方列强纷纷侵入,伺机吞食这一庞大帝国的遗产。因此,以土耳其为中心的近东,在战乱频仍、国际纷争诡谲莫测的近代,成为纵跨几个世纪的外交热点。1875──1878年的近东危机,作为该外交热点的一个重要路标,是"关于土耳其在斯拉夫人、希腊人和阿尔巴尼亚人居住区的统治的未来命运问题,以及关于黑海门户的占有权的争执"①。危机开始的标志是黑塞哥维纳起义,高潮是俄土战争,结局是柏林会议。英、俄、德、奥、法、意六大强国都不同程度地卷入危机之中。其中,英国对土政策的弹性调整,具有典型性,为我们研究英国对弱国的外交提供了一个范例。一19世纪70年代,英国仍然是集经济、殖民、海上霸权于一身的强国。英国女王"既是基督教的统治者,也是穆斯林的统治者。既是欧洲,又......
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
作者:徐德荣
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徐德荣现代战争是"经济型"战争。为了满足战争需要,就得进行战时经济动员。战时经济动员是一个国家为实现战争目标,将国家经济由平时状态转向战时状态的过程。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它不仅是一种转化机制,而且是一种控制机制。对国家的全部经济力量实行统一控制、调整和分配,对全国物力、财力、人力等资源进行周密计划、科学组织、合理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以保障战争的需要,争取战争的胜利。战时经济动员机制和功能发挥作用的程度,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有着重大影响。本文拟就二战期间美国推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作初步探讨。一二战时期,美国建立了一套强有力的、统一的战时经济动员机构,加强对战时经济的管理。战时经济动员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需要反复进行。它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是一项十分庞杂的系统工程。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指挥中枢,是顺利完成这一工作的前提。美国的战时经济动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39年8月至1941年12月的局部动员时期。面对法西斯的威胁和日益险恶的世界局势,罗斯福总统冲破各种阻力,迫使国会通过了1939年中立法修正案和......
从郑虔撰文墓志探郑氏家族根源
作者:刘顺安,欧阳春
从郑虔撰文墓志探郑氏家族根源刘顺安,欧阳春近百年来,我国有大批的唐代墓志铭相继出土,其内容涉及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俗等各个方面。有些对我们探索我国众多姓氏家族世系源流,提供了可靠的原始资料。本文试以郑虔所撰文的两方墓志内容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对我国郑氏家族的先世源流,作一初步的探讨。郑虔(685-764),唐代画家,字弱齐,郑州荣阳人。开元甘五年(737年)官广文馆博士。爱弹琴,与李白、杜甫为诗酒交。擅书画,当时有"郑虔(诗、书、画)三绝"之誉。工山水画,画山多用墨色,树枝老硬,亦作鱼水及人物。安禄山陷长安,曾授官职,事平,贬台州司户参军,未几年。笔者所见郑虔为同族人撰文的墓志有一是放唐开元十二年(724年)为同族孙郑承光所撰写的墓志:"大唐故江州都昌县令荣阳郑府君墓志铭并叙"。署款为"通直郎行率更寺主簿骑都尉郑虔撰"。其内容摘录如下:"君讳承光,字承光,荣阳开封人也。周宣王母弟,弹侯放郑,以国为族。……曾族药,隋卫尉卿,绵州刺史;大父孝德,唐朝散大夫,云阳令,尚舍奉御;考君琏,唐左千牛。云麾将军,右卫郎将;……公周朝南效神兵辇脚,解褐宣州......
喜读《著名实业家荣氏兄弟》
作者:孙健
喜读《著名实业家荣氏兄弟》孙健最近读了《著名实业家荣氏兄弟》一书,感到十分高兴。本书为李占才、张凝所著,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主要叙述了荣氏兄弟(荣宗敬、荣德生)这两位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实业家一生从事实业活动及其企业发展情况。荣家企业活动面广、头绪纷繁,又处于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情况十分复杂,作者为撰写此书化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除依据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编《荣家企业史料》外,还查阅了大量原始资料(包括荣家企业所有的档案资料),并寻访了有关的老人,进行调查。因此,本书的资料基础比较扎实,所述事实是可信的。另外,作者文笔流畅,所叙事实生动具体,情节细腻详尽,很有可读性。本书最大的特色是,通过荣家企业的发展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中国近代社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程和规律性。荣家企业是旧中国最具有典型性的民族资本企业,主要经营面粉和棉纱。荣家企业鼎盛时期,其面粉企业生产能力占全国粉厂的23%,占全国民族资本粉厂的32%,(1932年统计,东北除外);棉纱方面,1932年荣家企业纱锭占全国棉纱厂的11%(东北不计),占民族资本棉纱厂的20%。因此,......
政党政治与英国的兴衰──评《英国政党政治史》
作者:忻明
政党政治与英国的兴衰──评《英国政党政治史》忻明近年来,我国史学界对于英国历史的研究已相当广泛和深入。在此基础上,关于该国历史各个方面的、卓有见地的学术著作纷纷问世。阎照祥先生的新著《英国政党政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6月版)就是其中一部专门研究英国政党政治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性的力作,也是我国史学界第一部系统地研究三个多世纪英国政党政治史的专著。全书以英国第一次议会改革为界,分为上下两编,共9章。作者在上编中首先论述了英国政党的起源,认为1679年英国议会围绕王位继承问题的争论而产生的"辉格党"和"托利党"是两大政党的起源和政党政治的发端,并明确将同年5月15日《排斥法案》的提出定为英国政党产生的标志。"光荣革命"后不久,一党内阁形成。作者认为,由于两党原则性分歧基本消除,所以它们在议会中一再合作,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逐步确立了立宪君主制。但在1714年汉诺威王朝建立后,形势发生变化。新国王乔治一世重用辉格党人,逐渐形成辉格党寡头统治。后来在1783年,乔治三世任命小威廉·皮特组阁,辉格党被托利党取代,但一党寡头统治形式没有什么改变。18......
叩开地下社会的大门──读《中国地下社会(清前期秘密社会卷)》
作者:孟超,宋军
叩开地下社会的大门──读《中国地下社会(清前期秘密社会卷)》孟超,宋军中国的地下社会,若从南北朝傅大士创弥勒教算起,到如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若以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异姓结拜为起点,其历史则更为久远。从南北朝开始的弥勒教、摩尼教等佛教的异端教派,到清前期名目繁多的秘密结社和秘密教门,这些秘密组织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乃至衰亡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在清代前期,活跃的秘密组织更是影响巨大,上至皇帝百官,下至黎民百姓,都切实感受到了它的存在,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正是由于地下社会的极大影响,自其出现之日起,史学家、政治家就开始了对它的研究。从宋朝的司马光,到辛亥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以及当今社会的史学家,都对中国地下社会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然而,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以往的史学著作对于地下社会的研究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研究对象乃是"地下社会",而"地下"之门则是不易轻易打开的。有的学者穷其毕生精力,也只是仅仅敲开地下之门的一条小隙,难以窥其全貌。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海峡两岸所保存的清代档案相继公开,一批研究中国地下社会特别是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