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详情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会通思想与历史编纂——论中国古代史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瞿林东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北京100875)
[关键词]会通思想;撰述宗旨;撰述内容;史书体裁;史学批评;方法论
[摘 要]“会通”思想作为一种古老的宏观考察社会历史变化的历史观念,经司马迁的深刻理解和《史记》的运用与彰显,在中国史学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从中唐至元初五百年间几部不同撰述宗旨、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通史著作的面世,把会通思想发展到新的境界,使中国古代史学在通史撰述方面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局面,而马端临是评论这一宏大史学现象的第一人,他的史学批评方法论,至今仍有启示意义。
章学诚的史学变革思想
周文玖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北京100875)
[关键词]史意;圆而神;历史文学;神明变化
[摘 要]章学诚的史学变革思想,涉及史意、历史编纂学、历史文学三个方面。章学诚的“史意”不仅具有著述宗旨、别识心裁之意,还包含撰述者关于历史和史学的体会、情感和价值取向,比“史义”内容更加丰富。其“圆而神”的撰述思想既有辩证法的思想因素,又有美学的意境。在历史文学上,章氏一方面强调史文应忠实地反映历史实际,另一方面又主张语言表达的神明变化。
·专题研究·
三监“叛周”原因考
王建华
(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河南安阳455002)
[关键词]三监叛周;周公;百工;百官
[摘 要]通过对《尚书》中“百工”及“百官”词意的重新考释,结合《逸周书》、《竹书纪年》、《诗经》中的相关内容及“三监之地”的现代考古结果,考察西周初年的三监“叛周”事件,“三叔”其实并未武装叛乱。武王伐纣时,西周已劫夺走了殷商的核心技术人才和青铜工具,周公任冢宰又要强征邶国及庶邦百工,使“三监之地”失去生存及发展条件,这才是“三叔”、武庚和其他庶邦共同反对周公的真正原因。
战国秦时期“邑”的社会政治经济实体性——官社国野体制新说
张金光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关键词]官社体制;实体邑;国野一体说
[摘 要]邑,在先秦文献中是最为常见的一个社会政治经济组织体概念。《礼记·王制》等篇所言“量地以制邑”以及《周礼》所言“造都鄙”之类,都是政府在统一划疆分野,规划邑里。在此种形势下成立的邑,总具有社会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统一实体性,可称为社会政治经济实体邑,或官社实体邑。此实体邑不是国营经济,具有政社合一的特点,所以称之为官社。这种居民点,极其大者,一国之都可谓之邑;极其小者,数家之里落亦称为邑,如“十室之邑”,若今乡里村落然。愈是这种基层居民组织,愈具有经济实体性。待战国社会乡邑行政化,这种邑以转型的形式编入国家行政网络,仍是一种政社合一的组织。
北宋政情、政风下的转对制
陈 晔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5)
[关键词]北宋;转对;听政;政治参与;士大夫
[摘 要]转对是关乎君臣沟通的重要的奏对制度,其兴起虽可远溯至中唐,但迭经晚唐、五代的变迁,实际上已日渐衰微。宋初因现实政治的需要,转对得以在五代的模式下重整,形制、功用去唐已远,本是一种临时性议政求言举措。降至仁宗时期,言路已广,皇权亦固,加之朝野纷纷,转对是否必要竟成疑问,幸有士大夫为求扩大政治参与而对其意义再度强调与发掘,该制存在价值方在新的意义体系中得到承认。此后历经神宗朝的实践,转对在北宋晚期虽因政情所限,运行尚乏活力,但已由当时的政治文化陶铸成一种稳定的集体行为与制度惯例,影响着此后的政治运作。
明宣府镇城的建置及其演变
王琳峰 张玉坤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
[关键词]明朝;宣府镇城;建置;演变;影响因素
[摘 要]以明代宣府镇城为例,研究明长城“九边”防御体系中最高级别的防御设施镇城的建置、功能及演变。依据历史资料推测出宣府镇城的空间功能构成图,还原其历史空间。从其最初建置、战略选址、功能构成、形态演变和精神层面等角度进行解析:宣府镇城的建制及演变受到自然条件、边防形势、经济生活以及礼法与社会观念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从防御效果看,“固若金汤”依靠的不仅仅是防御体系的设置和防御设施的构筑,还需要考虑军事实力、防御战略、人心向背等诸多因素。
清代封建论的阶段性特征
田勤耘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关键词]清代;封建论;地方自治
[摘 要]清代封建论早已摆脱了先前单纯体制之争的窠臼,成为论者借以表达其政治抱负与理想的凭借。清初封建论主要从郡县制的本质及其具体制度设计层面反思和检讨了明亡清兴;清中叶封建论则以较隐晦的方式表达了对于当下君主专制的批判;而晚清封建论则受传统封建论以及西方宪政思想的双重影响,主旨多维。清代封建论的顽强表达及其阶段性特征突显了儒家文化与君主专制之间的尖锐对立以及儒家思想强烈的现实关怀品质。
民国前期海军中的留学归国人员研究
姜 新
(徐州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关键词]留学生;近代海军;文化交流;制度安排
[摘 要]留学归国人员是民国前期海军的骨干力量,他们人数众多,并占据着许多关键岗位。他们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军事理论,有力地促进了海军的发展。他们参与进步活动,也参加了军阀混战,深刻地影响了民国政局。留学生文化交流桥梁的地位、海军留学特殊的制度以及复杂的社会背景是留学归国人员得以发挥重大作用的原因。
《独立评论》时期胡适对孙中山政治思想的解读
高志勇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300071)
[关键词]胡适;孙中山;自由主义
[摘 要]《独立评论》时期,胡适一改1929~1930年间发生“人权之争”时全面批判孙中山政治思想的立言方式,转而全面、深入地阐释孙中山政治思想的积极意义,并努力将之揉入自由主义的价值体系内来审视。胡适对孙中山政治思想态度的转变,表层上是源于他期望弥合与国民党之间的关系,而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他的民族主义激情对自由主义理想形成了强大的冲击。
论费孝通的乡村工业化思想
彭南生 金 东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9)
[关键词]费孝通;乡村工业化;小城镇;区域发展
[摘 要]基于改变农村落后状态和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愿望,费孝通早年就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乡村工业化思想。这一思想是他对中国农村社会认真思考的结果,有着相当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在费孝通的经济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并与小城镇思想、区域发展思想一脉相承,对小城镇思想的提出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是这两种思想的重要连接点。费孝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关注以及针对区域差距所提出的对策亦是以其乡村工业化思想为依归的。
1956~1966年农村社员小私有问题研究
李建中
(南京大学历史系,江苏南京210093)
[关键词]小私有;国民经济调整;三自一包
[摘 要]1956年到1966年中国农村的社员“小私有”政策大体分为三个时期:1956年至1957年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社员小私有政策相对宽松;1958年至1960年“大跃进”时期,社员小私有被“共产风”刮得一干二净;1961年至1966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社员小私有政策基本上恢复到了高级社的状态。十年之间,每当在农村生产关系变革方面滋生“左”的情绪时,社员的小私有政策就会紧缩;反之,社员的小私有政策就会宽松。这种政策变动走向,对农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或消极或积极的作用。
新英格兰殖民地刑事司法重点的转移
韩 铁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天津310007)
[关键词]新英格兰;清教殖民地;刑事司法;道德罪;财产罪
[摘 要]新英格兰地区刑事司法的重点从道德罪向财产罪的转移,曾被视为美国现代刑法观出现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且主要是发生在美国革命后的三十年里。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一转变其实早在清教殖民地建立不久即已开始,并随着殖民地社会在大众观念、经济发展、政治体制和宗教影响方面的变化而逐步加强,成为一种历史发展趋势。从新英格兰清教殖民地刑事司法重点的转移可以看出,美国刑法的现代化虽然起步很早,但进展缓慢,历时长久。事实上,直至19世纪结束,美国在经济增长和民主制度的发展上领先于欧洲的同时,却在刑事司法和国家机制的现代化上落后于许多欧洲国家。这一美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特点,应该得到中国史学界更多的注意。
论西方生态思想演进的历史形态
于文杰 毛 杰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关键词]西方生态思想;演进;历史形态
[摘 要]英国工业革命后,随着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环境、资源等诸多问题的激化,于是产生了反思工业文明,创建生态文明的声音。1789年,吉尔伯特·怀特率先以书信体的文学样式,写作了《塞耳彭自然史》,标志着世界上最早的生态思想的诞生。西方生态思想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生态文学、生态伦理学和生态政治学。这三个阶段呈现出的不同的理论和方法构成了西方生态思想演进过程中的不同历史形态。
1675年法国布列塔尼城乡起义之缘由
熊芳芳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关键词]法国;布列塔尼;印花税起义;红便帽起义
[摘 要]1675年布列塔尼的城乡起义在17世纪,乃至近代早期的法国民众运动中都颇具特点。这场起义可以从王权的扩张对地方特权的侵蚀以及布列塔尼的赋税体制、土地所有制和领主制等方面寻找根源,是近代早期布列塔尼特有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结构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史学评论·
理解近代乡村社会变迁的一把钥匙
——读《变动时代的乡绅——乡绅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1901~1945)》
柳 敏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300071)
[关键词]乡绅;乡村社会变迁;问题意识;现实关怀
[摘 要]《变动时代的乡绅》首次较系统地考察了清末以来尤其是民国时期的乡制变革和乡绅变迁,以乡绅为切入点,分析了近代乡村权力结构从保甲—自治—保甲—“村选”政治的历史过程,民国时期的乡村绅士也在权力变动的过程中蜕变、分化以至消亡,随着绅士的离村和基层政权日益痞化,乡村社会陷入日趋崩溃的境地,并成为酝酿社会革命的温床。同时,该著作在历史研究的方法论与认识论方面给予读者一定的启迪,包括区域性案例研究后的宏观解释,实证研究中的思辨追求和历史研究的现实关怀,而该书呈现出来的共性问题也有助于继续拓展乡村社会结构变迁的研究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