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第8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5-11-20 浏览次数:

点击查看详情

“三十年先秦史研究的理论反思”笔谈【编者按】

检阅新时期以来的先秦史研究,人们完全有理由为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所鼓舞。无论是在中国文明与国家起源、先秦经济史、社会史、思想文化史、民族史等专题研究方面,还是在传统的夏商史、西周史、春秋战国史等断代研究方面,抑或是关于先秦古国史、地域文化史的研究,都是新作不断,成就不菲。但是在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也的确存在某些隐忧,理论思考的缺失或弱化,就是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或许是厌倦了以往古史分期讨论的繁杂和空疏,也许是不想再固守社会形态思维的刻板和教条,人们大都表现出对于理论问题的不屑和怠倦。然而,理论毕竟是学术的灵魂,没有理论贯通的具体研究,终究会显得孱弱和苍白;没有理论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学术发展也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推进。近年来史学研究中普遍性出现的碎片化倾向,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理论研究的弱化,已经成为制约先秦史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瓶颈。历史研究不能逃避宏大叙事,先秦社会性质的判断也不应该缺失,这些都离不开理论思考。有鉴于此,本刊开辟“三十年先秦史研究的理论反思”专栏,以期唤起学界的理论兴趣。本期先行发表几位学者的思考成果,并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参与进来。是为盼!

先秦史研究的10个理论问题

沈长云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河北,石家庄,050091

最近,史学界不少有识之士在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学研究进行回顾时,感到近一段时间,一些史学工作者有忽视理论研究的倾向。他们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史学研究总的状况是好的,大家对“四人帮”的“影射史学”及“文革”前一段时间盛行的形式主义、教条主义进行拨乱反正,使史学研究回到实事求是的正确轨道上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取得了史学研究各个领域的丰硕成果。但是,事情的发展在一些学者那里却被引向了反面。本来,实事求是是为了纠正教条主义、空头理论或理论脱离实际的空疏学风的,一些从事实证研究的学者却渐渐滋生出了一种实证至上的想法,以为唯有实证才是史学研究的唯一要务,理论则是可有可无的。这就完全背离了我们一向提倡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并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主张。

先秦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刘泽华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天津,300071

说起先秦历史研究,我先说几句较远的话。就我个人体验与观察,我认为不管是谁,从事历史研究都离不开某种理念,也离不开有点贬义的所谓的意识形态。有些人可能很不以为然,但这需要平心静气地扪心自问。“历史”固然是过去的事,但它能不是矛盾体吗?研究者是现实的人,能离开现实的社会环境、社会矛盾以及多元的社会观念吗?这种状况就决定了研究者不可能有什么所谓的价值中立(在非常具体的时间、名物、地理等等事情上另论)。诚实的研究者不应回避自己的理念、价值等等问题,至于如何表述,那完全由自己选择。下边回到题目来说自己。

关于近三十年先秦史研究范式的超越与重构

晁福林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北京,100875

近三十年的先秦史研究成果丰硕,成绩卓著。愚以为,之所以能够如此,其重要原因在于研究“范式”的超越(“范式”本指榜样、模型。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科学哲学家把“范式”作为科学研究中被公认的范例、理论、准则与方法。因为“范式”一词包括了比模式、榜样等词语更丰富的内容,所以许多学者乐于以之作为分析学术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的基本用语)。

改革开放以来先秦史研究的理论模式转换

王 和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北京,100875

改革开放以来,先秦史领域的研究硕果累累,涌现出大量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优秀成果。本文仅探讨涉及先秦史研究理论模式转换的一个问题,我将之归纳为从“社会形态模式”到“国家形态模式”的转换。正是由于这一转换,先秦史研究才得以突破原有理论框架的局限,了解了我们以前一无所知的“早期国家”这一久已为国际学术界所熟悉的概念,了解了早期国家与成熟国家的区别,了解了中国古代社会和国家组织所具有的“家国同构”、血缘纽带始终强劲的突出特点,并能够由此更进一步从新的角度、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去思考、探索人类的发展历程与社会形态问题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涉及国家、阶级等一系列基本概念的重大理论问题。

如何继承传统文化重建民族精神家园

赵世超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陕西,西安,710062

重建民族精神家园是全体国民的共同心声,但在怎样建设的问题上,看法并不一致。有人说,应该把“儒教重新定为国教”,“中国应该拒绝民主化,民主化是一个祸国殃民的选择”,“中国应该选择儒化,也就是说,根据儒家精神重建中国社会”〖HTK〗(康晓光:《我为什么主张“儒化”——关于中国未来政治发展的保守主义思考》,原为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讲演,见北京大学燕南网站。转引自《社会科学评论》2005年第4期)〖HT〗。有人说,儒家文化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礼,要用礼治精神来建设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人更要用国学筑起中华民族新的精神长城〖HTK〗(中央电视台十频道2005年12月17日《大家》栏目某著名红学家语)〖HT〗。他们的看法对吗?让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

·专题研究·

塑像与木主:明朝祭孔形象的变迁及其原因

李 媛

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 吉林,长春,130024

[关键词]明朝;孔庙;塑像;木主;儒家

[摘 要]明初孔庙祭祀使用塑像,至洪武十五年,南京国学祀孔改用木主,但地方府州县仍普遍使用塑像。正统至成弘间不断有士大夫提出改易孔庙塑像,均未被采纳。嘉靖九年,世宗进行孔庙改制,撤去孔子塑像,改用木主,并令天下各府州县遵行。洪武、嘉靖两朝对祭孔形象的更革各有因由,士大夫对此亦有不同的主张,但始终将孔子置于儒师、君师而非王者的地位予以尊崇,并通过祀孔以明道立教。就木主与塑像两种形式而言,前者更具抽象性的符号化意义,在礼学上较贴近古礼原初含义;后者则较接近佛、道及民间信仰之意象,远礼而近俗。祭孔形象的争论反映了儒家理念与佛、道等狭义宗教意识之间的差异和冲突,体现了礼学与民俗交融互动的复杂情态,也显示出谙熟儒家政治学的士大夫在国家体制层面强调理,在基层实践层面更尊重俗。

明清时期桂西壮族土司的宗族制度

蒋 俊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浙江,金华,321004

[关键词]明清时期;桂西;壮族;土司;宗族制度

[摘 要]在唐宋以来的桂西地方历史中,统治阶层演化的历程是以姓氏集团为中心的,这一脉络在明清时期的土司制度下被延续并得以强化。明中期以后,随着全新宗法思想在帝国内的兴盛,桂西边陲的土司阶层亦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宗族化过程,既满足了朝廷重视系谱的需要,也为其统治提供了新的组织架构。更重要的是,宗族话语已成为土司表达国家认同、创制汉人族群身份、控制地方不可或缺的手段。

近代经济新闻价值取向及其政治语境解读

——以第一份商业性中文报纸《香港船头货价纸》为中心

王天根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安徽,合肥,230039

[关键词]近代经济新闻;政治语境;史学探索

[摘 要]近代经济新闻研究是史学探索的新领域。就新闻专栏而言,第一份商业性中文报纸《香港船头货价纸》对某些经济现象报道的频率等及与此相关的社会反应值得关注。《香港船头货价纸》经济新闻专栏取舍有其政治框架,政治框架下的经济新闻报料的选择往往多有取舍,这与传播者办报的受众目标的定位,特别是政治取向密切相关。《香港船头货价纸》刊发的鸦片方面的经济新闻属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社会重要的议题,反映了西方对华刊物追逐殖民利润的商业目的。由此而言,《香港船头货价纸》经济新闻的日常生活叙事背后呈现的是列强对华政治霸权的话语表达。

国民革命时期商民运动的成效与缺陷

朱 英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湖北,武汉,430079

[关键词]国民革命;商民运动;商民协会

[摘 要]国民革命时期商民运动的开展,对于中小商人组织程度的提高,促使广大商人摆脱“在商言商”的束缚,关心政治,支持和参加革命,产生了明显的积极成效;与此同时,广大中小商人的反帝爱国热情也空前高涨,积极参加了各次反帝爱国斗争,成为反帝爱国运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商民运动也存在着若干缺陷,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国民党制定的商民运动方略较为偏激,将洋货业商人等同于买办,并认定商会是反革命团体,均作为革命的对象,导致在商民运动期间引起较大纷争。另外,商民协会既是商民运动最重要的成果,但同时透过该组织也可具体看出商民运动还存在其他诸多缺陷。

中俄“周生有案”交涉

李育民 杨秀云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史系 湖南,长沙,410205

[关键词]俄国;周生有案;袁树勋

[摘 要]日俄战争期间,对俄国逃兵无故砍毙路人周生有命案的处理,中俄双方由于对中俄条约及近代国际法有着不同的理解,各自沿着“守法”与“违法”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行事。中方始终忠实地遵守中俄条约和战时条例,谨慎地援引相关规定索要凶犯,力求会审。俄方则无视国际法和战时条例,坚持治外法权,独断专行,拒交和庇护凶手,竟而指责中国违背中立,以武力胁迫中国接受不公正的判决结果。周案的处理过程和最终结果再说明弱国办理外交的艰难。

美国印第安人五大文明部落黑人奴隶制的产生

丁见民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天津,300071

[关键词]美国;五大文明部落;黑人奴隶制;性别分工;种族观念

[摘 要]美国五大文明部落中黑人奴隶制的产生确实受到了白人社会的影响,是白人文明开化政策留下的深刻烙印之一。然而,更为重要的是,五大部落印第安人接受黑人奴隶制的过程并非是一些模糊的文化移植过程的必然宿命,而是他们在经济模式、性别分工、血亲体制、种族观念以及政治体制等各种内在因素发生重大转变的过程中,主动地、有选择地吸收自身所需要的白人经济模式、思想观念和政治制度的结果。如果土著社会自身没有历经深刻的社会转型和变革,五大文明部落是不可能最终接受作为外来体制的黑人奴隶制的。

论19世纪下半期英国的财税政策

郭家宏 王广坤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北京,100875

[关键词]英国;财税政策;贫富差距;累进税;遗产税

[摘 要]19世纪下半期,为应付国家政府管理职能不断扩大、公共开支日益增加、政府财政负担逐渐加重的局面,缓解日益严重的贫困与贫富差距现象,英国政府进行了以所得税、遗产税等为内容的财税制度改革。通过这些改革,英国财政收入大大增加,政府也有了富裕的资金投入到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事业中。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人阶级的负担,缓解了贫困与贫富差距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近代中国大学史学科系设置考察

尚小明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100871

[关键词]民国;大学;史学;科系;布局;合科设系

[摘 要]近代中国大学的史学科系,始建于20世纪初,京师大学堂“中国史学门”是最早设置的一个史学科系建制单位。伴随着大学教育的逐步展开,史学科系数目亦随之增长,但由于少数地区集中了多数大学,史学科系在布局上也相应呈现极端不均的特点。这不仅造成师资过于集中于某些大学,而且影响其他大学史学科系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教育部从30年代起严格实行限制文、法等科发展的政策,加之战乱、经费短缺、生源不足、师资匮乏等因素影响,致使许多大学不得不采取史学与文学,史学与哲学,或史学与政治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合科设系的办法。这种做法,与当时学术分科发展的趋势其实是相背离的,也是近代中国一些大学的史学与相关学科发展不够充分的一个表现。

·学术综述·

中国史学界疾病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王小军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江西,南昌,330013

[关键词]疾病史;学术回顾;学术反思

[摘 要]中国史学界的疾病史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却很快,无论是研究成果的增长还是研究主题的扩展,或者是研究范式的转换,都在较短的时间里体现了较高的水平。其中缘由,既有中外学术交流的因素,更是史学界自我反思和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应看到,以往的疾病史研究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对疾病史研究成果进行必要的梳理和总结,将有助于中国疾病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中世纪宪政价值研究综述与反思

程汉大

[关键词]中世纪;宪政价值;封建制度;基督教;自治城市;宪政思想

[摘 要]改革开放后,中世纪宪政价值问题成为国内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三十多年来,有关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西方中世纪社会政治生活和思想观念中所蕴含或滋生的宪政资源进行了系统考察,根本扭转了中世纪是“黑暗时代”的传统观点。但是,由于时日尚短,该问题的研究仅仅是初步的,尚需立高以开拓视野,俯身以探察细微。其中最根本的是,应超越单纯证伪补偏的学术理路,立足于人类宪政史的整体高度,将历时态考察与共时态比较、宏观概括与微观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期对中世纪的宪政价值做出一个更加完整而准确的历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