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详情
·史学评论·
回归本然:朱绍侯先生对中国古代史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以《中国古代史教程》为中心
臧知非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江苏,苏州,215123
[关键词]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材建设;回归本然;《中国古代史教程》
[摘 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朱绍侯先生始终如一地致力于中国古代史教材建设,致力于把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新成果、新思想和新方法融汇于中国古代史教材的编纂之中,在成功主编了十院校本《中国古代史》之后,以耄耋之年又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实现了史学思想向“本然”的回归。以新中国史学发展的宏观视野、从学术史的层面总结朱绍侯先生在教材建设方面的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是把握当代中国史学发展的重要方面。
“因材施教”与大学研习型历史教材的编撰
——评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
魏文享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湖北,武汉,430079
[关键词]因材施教;历史教材;章开沅
[摘 要]大学历史专业教材须“因人材而教”而非“因教材而教”,以利于学生汲取知识,领悟方法,建构史观。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中国近代史教材建设已经取得重要进展,类型和数量渐趋丰富,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近代史学科的研究成果,也推动了学科教育的进步。不过,真正经历时间检验、获得普遍认同的优秀教材数量并不多,教材建设尚须推进。章开沅、朱英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在内容上尽量纵横贯通,在体例上努力研习结合,是利于“因材施教”的研习型教材。
·专题研究·
论《宾之初筵》与燕射礼
袁俊杰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河南,开封,475001
[关键词]《宾之初筵》;西周;燕射礼
[摘 要]射礼是西周时代的重要礼仪。《宾之初筵》所记射礼的种类为何是一个长期存有争议的问题,毛亨以为燕射,郑玄以为大射,孔颖达只是辨明其说,并未做出评判抉择。通过综合论证分析可知,该诗与文献记载的燕射礼吻合者最多,而与大射礼相合者甚少。若以燕射礼解之,则全诗通畅顺达,豁然明白,因此《宾之初筵》确应是记述燕射礼的诗篇。从《行苇》到《宾之初筵》亦即从周初到西周末期,射礼发展演变的特点是:周人早期的射礼,礼仪质朴,重在比试射技武功,此与殷商射礼颇为相似。周公制礼以后的射礼,仪节繁琐,主于礼乐,娱乐性质明显加重;从周之先王到成王之时,都非常敬于礼,而到幽王之时则出现了严重的侮慢礼现象。这说明以礼仪制度为标志的周朝统治已经开始动摇。
古代淮河多种称谓问题研究
陈立柱 吕 壮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安徽大学历史系 安徽,合肥,230051
[关键词]淮;淮极;江淮;民族
[摘 要]淮,《说文》“从水隹声”,《左传》中与师、坻等叶韵,中古以后读如今音huái,何以有此变化?清代以来学者们聚讼不已。考察历史可知,实则缘于古代淮河地理变迁和三大族团与淮河流域的历史互动关系。上古淮河中游有一大泽,中原人谓之“淮极”、“海”、“淮海”等,伏牛山——嵩山以东、黄河以南的河流大都流向这里,所以此“淮”实为“匯”字假借。古时原在今山东泗水流域、以NDA6C鸟(即隹)为图腾的夷人不断北上南下,北上的留下潍水之名,南下的居于“淮极”周边,匯水也因他们而曰淮水。还有在南方江、汉地区的蛮越人,也曾几次深入淮河流域,他们称谓此水为江、江淮,一如称名汉水、湘水为江汉、江湘一样,江者南方人大水之谓也。淮水之“淮’后世读如今音,正是取夷人之名淮而读如华夏(官话)之名匯的结果。
清季外官改制的试办与成效
关晓红
中山大学历史系 广东,广州,510275
[关键词]清末新政;外官制试办;东三省;直隶;江苏
[摘 要]清末为仿行立宪而进行的内外官制改革,是近代政体变革的重要内容。1907年清廷颁布直省官制通则,将东三省、直隶、江苏列为改制先行省份,以为各省示范。然因地区差异及改制期间各自遭遇不同困难,试办省区改革启动时间、进展及具体实施情形差别甚大,或由先行变为后进、或频遭朝野舆论抨击。动机与效果的相悖,虽最终出乎清廷预料,但作为改制先驱,其得失成败仍为政体改革提供了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
体育与救国:第十八届华北运动会述评
杨 明 邹 灿
南开大学体育教学部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天津,300071
[关键词]华北运动会;“体育救国”思潮;近代中国体育
[摘 要]1934年在天津举行的第十八届华北运动会,以参与单位及人数众多、场面盛大,引起体育界乃至社会各界极大关注;运动会期间,南开学校啦啦队两次登台表演与东北代表队素装参会,彰显出中日战争背景下民族主义的强烈色彩。此届运动会既反映出以救国为出发点、以政府财政为依托的体育发展被寄予多重含义,也体现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非赢利性民间体育团体坚持发展体育事业的艰难。此届运动会是华北运动会的终结,它为此后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成熟经验。
东北朝鲜族居民跨境流动:新中国政府的对策及其结果(1950~1962)
沈志华
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暨历史系 上海,200241
[关键词]朝鲜族居民,跨境流动,中朝关系
[摘 要]从清末到民国,中国东北朝鲜族居民跨境流动是一个延续不断的历史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朝鲜族居民的生存本能、族群意识及其国籍认定。新中国政府在50年代初解决了中国朝鲜族居民的双重国籍问题,但是在入籍标准、出入境管理、人口迁移政策等方面过于顺从朝鲜方面的意愿,这在客观上助长了朝鲜族的族群意识和分离心态。50年代后期中国经济政策失误造成的社会不满,成为60年代初东北朝鲜族居民大规模非法越境的诱因。朝鲜政府未执行中朝关于处理非法越境人员的协议,以及中国政府为了维持中朝关系而不愿有所作为,致使朝鲜族居民非法跨境流动现象愈发严重。历史考察提供了正确处理边民跨境流动问题的有益启示。
“罗得岛问题”与美国的代表制民主
蔡 萌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北京,100871
[关键词]“罗得岛问题”;“人民主权”;“多数统治”;革命权;代表制民主
[摘 要]“罗得岛问题”是产生于罗得岛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制宪运动中的一个有关“人民”变更政府的权利的问题。围绕该问题的争论既是革命时期政治辩论的延续,也是革命时期构建民主政治的继续和发展。罗得岛的改革派和反对派分别诉诸革命时期激进派和建国精英们的话语,对“人民主权”的含义、“多数统治”的限度,以及“人民”的革命权等美国代表制民主的若干根本问题做出了自己的阐释,而“罗得岛问题”的结果也表明,从革命时代到“后革命”时代,美国民主的制度内涵和政治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嬗变。
美国环境正义运动的缘起、发展及其影响
高国荣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北京,100006
[关键词]美国;环境正义运动;沃伦抗议;《美国的有害废物与种族》;第一届有色人种环境领导峰会
[摘 要]美国环境正义运动兴起于1970年代,是社会底层、尤其是少数族裔和低收入民众争取环境权益平等的运动。环境正义运动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美国的有毒有害废弃物集中分布在低收入社区及有色人种社区,这一运动自始就受到民权运动的推动。1982年的沃伦抗议,1987年《美国的有毒垃圾与种族:关于有害废弃物处理点所在社区的种族和社会经济性质的全国报告》调查报告的发布,1991年第一届有色人种环境领导人峰会的召开,将环境正义运动逐渐引向深入。环境正义运动对美国的环保运动及政府的环境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社会史研究·
乡绅支大纶“志徐节妇”事及所见晚明嘉善地域社会
林 宏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上海,200433
[关键词]地域社会论;乡绅;支大纶;晚明;嘉善;修志经费;行为守则
[摘 要]明万历年间,江南嘉善县重修县志,乡绅支大纶通过其人际关系网络对修志人员施加压力,意欲让死友之妻徐节妇载入县志。但因支大纶不愿屈从于修志者咬定的金钱规则,节妇只被变相记载于卷末的按语中,直至清代纂修方志时才移入正文。这一事件既为探究明清方志的编修过程、评判方志的性质与价值提供了一个实例,同时通过支大纶的行止,又可从“公/私”辩证的角度探究乡绅在地域社会中规范自身的行为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