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详情
概念史研究笔谈
【编者按】概念史的研究在我国学界已历多年,且已成果显著。在2011年11月在南京大学召开的“东亚近代知识与制度的形成”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汇聚了一批当今概念史研究领域中有着一定学术积累和成果的国内外优秀学者。会议期间的学术讨论涉及到深化概念史研究的多项话题:既有深入的专题研究,又有对以往概念史研究的总结性思考,还有对概念史研究发展前景的展望,更有对中国概念史研究特点的关注。研讨会的视角与所涉及论题引起了本刊兴趣。在国际化视野下,概念史的研究与问题讨论正在关注什么?中国近代学科建构对西方学科史理论的借鉴如何?东亚其他国家的概念史研究近况如何?如何认识与概念史关联密切的观念史文化视域?邀约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在此,对百忙之中参与笔谈的专家深表感激!海外学者文稿由南京大学孙江教授协助约请,特表谢意!
概念、概念史与中国语境
孙 江
南京大学高研院。江苏,南京,210093。
如果打开汉语因特网,输入“概念”二字检索,一定会蹦出数以万计关于“概念”的信息。“概念”一词如此普及,乃至不管人们是否了解其在逻辑学中的含义,都以为对概念有了“概念”(理解)。如果继之输入“概念史”一词检索,则会发现“概念史”是近几年才比较多地被使用的词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著述之中:一类为《新史学》丛刊(中华书局版)所提倡的概念史,它强调德国概念史方法对中国历史研究的借鉴意义;另一类是在翻译和介绍欧洲政治思想史的著作时,人们注意到英国“剑桥学派”的研究与德国的概念史方法相似。
概念史方法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黄兴涛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北京,100875。
本文最初是为2011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史学前沿”讲座而写的提纲,题为《概念史研究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认知》。此次应邀参加笔谈,略有修改。所谓“概念史”(conceptual history),与其说是将概念作为特定研究领域的一门专史,或者说思想文化史的一个分支,不如说它是一种认知转型期整体历史的独特视角或方法。
观念史研究的文化视域
郑文惠
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
观念史研究,总因应着时移世变而推进学术研究的变革。
观念既无法逸离于社会,又无法超越于现世;因而,观念总立基于现实,反刍于社会。观念史研究,主要在揭示不同文化场域下观念的独特存在形式与运作方式,诸如单元观念(unit-ideas)与观念丛(idea-complexes)内在的关系实态与互动形态;新旧观念彼此之间或分润濡染、或颉颃竞争、或协商调度,进而孳乳、续衍,甚或变异、汇通,终至约定俗成的形塑、定型过程;观念的源起、演变、以及传播、接受的历史变迁与地理越界的跨文化徙动;观念外显的社会功能及其在社会的整体运作机制,尤其是概念价值化、社会化过程中凝塑为一种意识形态化的观念系统,对社会的渗透和影响;这是一种关乎观念的社会化实践的总体历程,指向于一种社会巨大能动的心理系统与意识形态化的价值信仰;一种与历史变迁相关、根植于深层意识的心理性建构与文化动能。
建构中国近代学科的分析框架
——西方学科史理论的借鉴
〔法〕阿梅龙
法国法兰克福大学汉学系
学科史是科学研究(包括社会、人文科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关19世纪新学科分化过程中新建立之学科的学科史研究越来越受到论者的重视,这一方面与科学积累的特性有关,另一方面则反映出确立新建学科历史地位的重要性。这一重要性当然与某一学科存在的必要性、社会对其需求以及所受之财政资助有密切关系。因此,学科史研究对一个学科经典文献的建立以及对学科重要影响人物的认识(学科的创始人)有极大的作用。
韩国的概念史研究
〔韩〕梁一模
韩国首尔大学自由研究学院
19世纪后半叶以来,汉字文化圈或儒教社会体制中具有自足性秩序的东亚,在西力东渐下被迫进入列强角逐的国际秩序之中。韩国和其他东亚国家在自觉地追求变革,一方面在世界史的舞台上接受西方,另一方面以近代民族国家构筑自我认同。
·专题研究·
蜀汉的军事最优先型经济体系*
〔日〕柿沼阳平
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东京,1510053。
[关键词]三国;蜀汉;货币;经济;布帛;钱币;黄金;物流;军事最优先型经济
[摘 要]蜀汉政权自始至终坚持的“军事最优先型经济体系”,其基础是诸葛亮、蒋琬、费祎等人分别同时管理以尚书系为核心的朝廷和以将军系为主的军队,该体系在尚书令陈祗死后开始发生动摇。所谓蜀汉军事最优先型经济体系,是指拥有总人口十分之一以上吏卒的蜀汉,对这些吏卒加以合理利用,以计划性军事都市汉中为据点开展远征、绑架、屯田三位一体的活动体系。该体系是实现增强兵力、镇抚周边、显扬国威的以军事为最优先的经济体系。其中,布帛起到主要国家性结算手段的作用,钱则是民间经济流通的手段,两者分别作为蜀汉军事最优先型经济体系的润滑油进行流通。由于蜀汉吏卒的人口性比率与优先军事型政策在其他战时国家中最为突出,所以与其将蜀汉经济称做“战时经济”或“军事经济”,不如称其为“军事最优先型经济”。另外,虽然蜀汉政府对民间经济的发展较为轻视,但其经济却并没有呈现出失调、矛盾的现象,这也是蜀汉经济的结构性特点。
从天圣《厩牧令》看唐代私马的使用和管理
杨 慧 侯振兵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系。北京,102488。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400715。
[关键词]唐代;《厩牧令》;私马;使用;管理
[摘 要]唐代从王公贵族到百官将校,拥有私人马匹的风气非常盛行,私马的数量蔚为大观。通过《天圣令·厩牧令》可知,在唐代的驿传制度中允许使臣将自己的私马用于交通,但这是有一定条件的:一是使臣必须是五品以上;二是所用私马不能超过其自身在传送制度中应乘用的数量。另外,国家还对私马承担一定的义务,这就是《厩牧令》中所说的“粟草官给”与“因公致死者,官为酬替”。不过,唐廷在为因公致死之私马赔付时,还要尽量收回一定的成本。唐代通过《厩牧令》加强了对私马的管理,同时也防止了侵占官马现象的出现。这主要是通过其中的私马造账和私马印记两个法令来实现的。
从饮食文化的差异看唐宋社会变迁
刘朴兵
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河南,安阳,455002。
[关键词]饮食文化;差异;唐宋;社会变迁
[摘 要]唐宋时期的饮食文化发生了较大变化,无论是主、副食,还是茶、酒文化,唐宋两代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从整体上看,唐宋饮食文化又都存在着许多与后世饮食文化不同之处,中国饮食文化在唐宋时期发生了重大变革的结论值得商榷。中国饮食文化内部诸要素,如主粮结构、米面主食、副食菜肴、茶酒饮料等,由中古向近世转型结束的时间并不一致。这种转型的不一致是饮食文化内部诸要素受唐宋社会变迁影响的不平衡所造成的。中国饮食文化由中古向近世的转型虽与唐宋社会变迁有关,但更重要的因素在于其自身的发展,将中国饮食文化由中古向近世转型结束的时间定在明代初年似乎更为恰当。
请射与五代都城制度的演变
彭丽华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长沙,410008。
[关键词]请射;都城制度;演变;五代
[摘 要]唐宋之都城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除了商业经济、人口等因素外,更与五代都城建设中的制度规定有关。后周承袭后唐任由百姓请射京城建筑用地的制度是其关键因素,它改变了隋唐时期官府统一规划都城建设并严格维持坊市制度的做法,允许百姓自由请射京师空闲地自主营造屋宇。这不仅改变了隋唐都城严格的坊市布局,而且引发了严重的侵街现象。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后周世宗朝干脆从制度上将侵街合理化,允许街道两旁人户侵街五分之一,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着都城管理的难题。请射制度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结果,促使后唐、后周的都城建设向开放式发展。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
——以《再生》为例的分析
王 毅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北京,100091。
[关键词]再生;共产党;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摘 要]九一八事变后,以《再生》为平台聚集起来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下,对中共的指导理论进行了诸多批评;在这些知识分子眼中,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政治理念是契合的,并在此理论预设的基础上,对共产党多有指责。他们之所以与共产党产生分歧,与其对共产党历久的误解、争取话语权势的意图密切相关。
行宪国大代表选举中的政党博弈
——以民、青两党与国民党为考察对象*
熊秋良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关键词]中国青年党;民主社会党;政党博弈;国民大会选举
[摘 要]1947年行宪国大代表选举中,民主社会党与中国青年党为了自身的政治前途,与国民党展开了多重博弈。但选举过程中,则并未弘扬其主张民主与和平、反对一党专政的党义,而发展到为了少数人的私利而争。民、青两党得以参加政府,并非选举的结果,而是国民党“开放政权”、装点门面的需要使然。民、青两党的政治步伐似乎在跟随潮流,但实际上反映了自由知识分子的民主政治理想在中国史境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战前后美国的苏联学家培训事业
王子晖 张广翔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12。
[关键词]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苏联学;高等教育;洛克菲勒基金会
[摘 要]美国个别高校在19世纪末开始设立少量有关俄国的课程,但俄国学的总体发展却较为缓慢。1933年美苏建交后,美国学术界展开了一次实验,实现了俄语教学方法的改进,同时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也逐渐展开。二战爆发后,“强化语言计划”等高校和军方的战时项目纷纷设立,其中苏联问题占据了很大分量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到1944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开始倡导区域研究范式,并在苏联学领域进行试点。尽管最初遭遇了几次挫折,但最终于1946年成立的哥伦比亚大学俄国研究所成功地为高校和政府培养了数量可观的职业苏联问题专家学者。冷战时期的美国苏联学也因此而兴起。
时代的影像:20世纪初美国“弗兰克案件”
石竞琳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关键词]美国;社会变迁;弗兰克案件;反犹主义;私刑文化
[摘 要]1913年发生在美国佐治亚州的“弗兰克案件”,其典型性长期以来受到美国公众和学者的关注。它的发生正值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镀金时代”和“进步主义时代”工业化社会转型和工业化社会深刻变革的时期。“弗兰克案件”的发生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和社会历史根源:首先,美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移民潮与“镀金时代”、“进步主义时代”工业化的时代风云激发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反犹主义浪潮;其次,事件的发生地美国南方工业化的阵痛引发了激烈的社会矛盾;第三,弗兰克成为新旧政治势力斗争的一个筹码;第四,美国南方传统的暴力私刑文化是该案的直接推动力。“弗兰克案件”直接导致了美国“反诽谤联盟”的成立和三K党的重生,反映了美国社会变迁中尖锐的阶级、种族矛盾和复杂的民众文化心理。
·史学评论·
新理念 新体系 新视野
——评乔治忠著《中国史学史》
张光华
阜阳师范学院历史系。山东,济南,250100。
[关键词]乔治忠;中国史学史;史学史学科建设
[摘 要]乔治忠先生著《中国史学史》具有多方面的学术创见。该著作对史学史认识论特点和学术体系深层特征的反思,充实并发展了史学史的学科理论;以新线索、新规律会通史学史,与同类著作相比呈现出全新面貌;以中西比较的学术视野,拓宽了史学史的研究领域;在重要史学问题上的系列新见,对学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本书中一些第一次提出的学术观点,有的论述过于简要,似有必要再作详细阐发。
·学术综述·
“明清海洋政策与东亚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日根 涂 丹
厦门大学历史系。福建,厦门,361005。
2011年11月10~13日,由成功大学(台湾)历史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联合主办,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承办的“明清海洋政策与东亚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行。会议共收到论文24篇,日本及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40余名专家学者莅会。
知识与制度脉络中的东亚概念史研究
——“东亚近代知识与制度的形成”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李里峰 陈蕴茜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3。
[关键词]概念史;东亚;知识与制度
[摘 要]2011年11月在南京大学召开的“东亚近代知识与制度的形成”国际学术研讨会,围绕概念史的视野与方法、东亚近代基本概念的形成、知识/制度与权力、翻译实践与跨文化交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堪称东亚概念史研究的一次盛会。与会者既描绘了中国和东亚概念史研究的宏伟蓝图,也提醒人们注意到这一新兴领域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想取得像西方同行们那样的巨大成就,中国和东亚的概念史研究者还有漫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