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第7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5-11-19 浏览次数:

点击查看详情

·学者访谈录·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张金光教授访谈

张金光 韩仲秋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中国古代(周——清)社会形态可分为四个递进相续的时期:邑社时代(西周春秋)、官社时代(战国秦)、半官社时代(汉唐间)、国家个体小农时代(宋清间),这一分期初步构建了一个奠立在历史实证基础上的、粗具规模的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理论分析体系和叙述方式,具有属于自己的、独创的系列范畴、概念,主要包括“官社经济体制模式”、“邑社农村共同体”、“国家体制式社会形态”、“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四期说”、“实践历史学”、“国家权力中心论”、“中国地权本体论”等。我所采取的方法可名之曰“实践历史学”,其指归为“入于史,出于史”六字大法。学术研究唯当求“真”,学问之道,贵在维新,“超越”乃学术之本质属性。学人当勇于修正自己,超越自我。惟其如此,学术才可永葆其青春。

·专题研究·

秦汉探病的政治文化内涵

曲柄睿 李 阳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100871;清华大学历史学系,北京,100084。

[关键词]秦汉;探病;身份构建;政治文化

[摘 要]秦汉时期,探病是官僚体系内不同阶层进行政治结盟和政治表演的重要途径。对探病行为的研究,建立于以“人”为核心的基础上。通过还原秦汉一般探病流程,考察探病过程中“病人”与“探病者”的身份构建,挖掘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对探病行为的影响,可以寻找出探病行为背后的政治文化内涵。

从汉官爵到魏官爵:曹氏父子建国的道路

刘 啸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上海,200240。

[关键词]禅代;官僚体系;公国;王国;爵位

[摘 要]魏晋南北朝易代之际,以两个步骤建构新皇朝的官僚体系:一是建立公国或王国,将朝官变为公国官或王国官,为新皇朝的建立储备官僚;二是禅代以后,立即对旧皇朝的爵位进行改革,改革前期多注意爵位,而后期多注意官位。这样一种模式是由曹氏父子在汉魏变革时期加以实现,而为后代所效仿的。

新“三统”学说对北宋前期台谏之重的影响

曾祥波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北京,100089。

[关键词]宋代;台谏;历史政治哲学;新“三统”;天下意识

[摘 要]宋代台谏之重,“天禧诏书”在制度层面做了规定,宋初以来的道统、文统、正统新“三统”学说则在思想层面做了准备。只有当接受了新“三统”学说且具备了“天下意识”的士大夫阶层中的精英分子进入台谏系统之后,台谏才真正发挥了与皇权、相权抗衡的重要作用。

行小善:近代商人与城市街区慈善公益事业

——以上海马路商界联合会为讨论中心

彭南生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9。

[关键词]商联会;街区;慈善;公益

[摘 要]上海马路商联会是以中小商人为主体的街区性自治团体,在政治诉求之外,十分重视所在商业社区内的慈善公益事业,通过办学、防疫施诊、防盗,为商铺学徒提供补习教育,弥补公共卫生之不足,构建公共安全体系,成为城市社会管理的一个有机部分。商联会的“行小善”与商会、同业公会、同乡会等商人团体的慈善公益行动一道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商人救助网络,形成社会协同效应,缓解了社会冲突,改善了经营环境,增强了商人对所在街区的认同,提高了商户的组织化程度,为城市地方自治奠定了基础。

论20世纪上半叶的非省界思潮

苏全有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关键词]非省界观念;清末;民国

[摘 要]针对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非省界思潮,学界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更进一步的探究。其实,在清末,非省界思潮已形成相当规模,且产生了巨大影响;到了民国时期更是接续不断,持续数十年之久。综观20世纪上半叶的非省界思潮,其之所以得以在清末孕育成形,主要在于当时省界观念的横肆;至于其形成高峰的原因,则在于中国主次矛盾的变化。民国北洋时期的反对联省自治运动和国民政府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家整体观念的需要这两大因素的交织,支撑着非省界思潮的延宕。直到21世纪的今天,省界观念依然如幽灵一般无处不在,因此,涤荡省界意识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李汉俊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起源

李丹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100006。

[关键词]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中国共产党;中共一大;李汉俊

[摘 要]追溯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的起源,李汉俊的作用不能忽视。因为他较早投入这一运动,无论从组织上还是理论上,都是中共的重要创始人。但因李汉俊的主张在一大会议上未得到大多数代表支持,并且决意排除他的张国焘事先就选谁同各代表打过招呼,导致他会议选举时落选。后又因他与中央和某些领导意见分歧于1924年脱离了党。李汉俊依然坚信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工农和民族的解放,直至1927年献出生命。

政治·记忆:五卅公墓象征性空间的建构

李彬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北京,102488。

[关键词]五卅公墓;政治;记忆;公共空间;民族主义;权力

[摘 要]在近代中国遭受列强欺凌的时代背景下,国人的民族意识日益觉醒,五卅公墓成为民族主义的象征符号;经由仪式的操演,五卅公墓实现了记忆空间的构建;同时,五卅公墓还是南京国民政府政治教化的空间载体。这种象征性空间的建构对于革命动员、社会整合、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毛泽东对《论联合政府》的修改

方 敏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089。

[关键词]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版本

[摘 要]新中国成立后编辑《毛泽东选集》时,毛泽东对《论联合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主要涉及战后国家形态的构想问题,中国社会各阶级、党派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对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态度问题,关于国际局势及其与中国抗日和战后建设的关系问题等。这些修改反映了毛泽东的思想所发生的变化。从中得到启示:有必要依据毛泽东著作的原始版本对一些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重新探讨;应努力树立起结合运用毛泽东著作原始版本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观念。

18世纪英国政治权力结构与刑事起诉的新变化

杨松涛

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后流动站,河南大学犯罪控制与刑事政策研究所。重庆,401120。

[关键词]英国;政治权力结构;刑事起诉;起诉补偿制度;教区警役;抓贼者;起诉协会

[摘 要]18世纪以及先前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英国主要实行刑事自诉,这与英国的政治权力结构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当英国在18世纪犯罪问题变得严重,需要改变刑事自诉方式时,它并没有像欧陆国家那样建立刑事公诉,而是走了另外一条别样的道路。主要表现为:中央政府通过立法建立奖励金制度和起诉补偿制度;地方政府则收编抓贼者,改进教区警役的工作;基层民众自发组织起诉协会。这些举措是18世纪英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基层民众在当时英国政治权力结构的基础上,为提高刑事起诉的效能所做出的切合实际的改进,它凸显了英国中央与地方相得益彰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一种独特的制度变革模式。

苏德战争爆发与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

张 愿

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2。

[关键词]苏德战争;美国远东政策;绥靖;抗衡

[摘 要]苏德战争的爆发不仅极大地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政治格局,而且对远东地区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政府在苏德战争爆发以后,不仅密切关注着远东局势,而且立刻做出了防止日本北进苏联的反应。更重要的,苏德战争爆发促使远东局势进一步趋向明朗,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对日本推行更为强硬的威慑政策。首先,它进一步冲击了远东原已摇摇欲坠的力量均势,迫使美国更积极地介入到远东事务中来;其次,它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战场在美国远东政策筹算中的地位,美国必须更重视中国的态度;再次,美苏结盟增强了美国对抗日本的决心和信心;最后,援苏政策的确立使得美日妥协的希望更加渺茫。1941年下半年不断升级的美日矛盾正是在苏德战争的背景下发生的。

试论福泽谕吉的近代民权观

许晓光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四川,成都,610066。

[关键词]福泽谕吉;人民权利;自由平等;私人权利;公权思想

[摘 要]日本近代前期,福泽谕吉在自己的论著中,提出了与传统观念截然不同的近代民权观。他吸收了欧美近代的天赋人权理念,强调人民天生便具有自由平等的权利,提出人民私人权利的不可侵犯性,主张人民具有以某种方式参与公共事务和政治管理的权力。这些观念对日本自由民权时期的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经济社会史研究·

近代东北港埠经济区的时空格局与其成因﹡

姚永超

上海海关学院基础部。上海,201204。

[关键词]东北;港埠;经济区随着近代东北沿海、沿江、沿边商埠的开放,以营口、大连、安东、

[摘 要]哈尔滨、绥芬河、满洲里、瑷珲、珲春、延吉等城市为核心,与其商业和资本联系频繁的腹地城乡为外围的多个港埠经济区逐渐形成。但各个港埠经济区形成的历史过程和空间侧重各不相同,近代化发展程度差异较大,东北南部港埠经济区的发展绩效远高于东部、西部和北部港埠经济区。其成因与近代东北地理环境、港埠区位、日俄争霸的地缘政治、资源配置制度等因素有关。近代东北港埠经济区的构建,极大地塑造了近代东北经济地理格局,但就深层次的现代化发展来说,它又是一个缓慢和渐变的过程。

民国铁路联运制度与铁路运输业的发展

——以1913~1933年间的华北各铁路为中心

熊亚平 安 宝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天津,300071。

[关键词]铁路联运制度;运输业;华北

[摘 要]国内铁路联运制度创立于1913年,是应中国早期铁路运营之需,由铁路中央管理机关(交通部、铁道部)和各铁路管理局共同推动创立、完善及实施的一项特殊制度。到1933年,这一制度已推行于华北、江南、东北等地区的多条铁路,并与运输负责制度相结合,对铁路运输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一方面推进了铁路运输秩序和设施的改善、加快了联运业务自身的发展、改变和扩大了铁路货物运输的流向和范围,促进了铁路货运量和营业收入的总体增长,推动了整个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因制度环境的制约及相关制度安排的缺失,对铁路营业收入的贡献并不突出。因此,实现制度安排、制度环境与铁路运输之间的良性互动,将是促使先进技术发挥更大作用的有效方式之一。

·学术综述·

秦汉史研究的新进展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三次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郑先兴

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研究中心。河南,南阳,473061。

[关键词]秦汉史研究;东汉史研究;秦汉社会

[摘 要]2011年8月召开的“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三次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主要围绕着东汉史与秦汉时期的南阳、社会政治、社会法制、经济与地理、儒学与思想以及考古、简牍与文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此次会议既有历史地理的考证和文献阐释的学术问题,也有研究汉代货币经济、乡村政治与民族边防等重大历史问题,视域新颖,参与广泛,体现了当今史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管银凤 邓小明

内江师范学院政法与历史学院。四川,内江,641112。

2011年10月20~23日,由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主办,内江师范学院和四川师范大学联合承办的“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在内江师范学院召开。来自国内世界史学界的一百二十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七十余篇。此次会议主题是近现代政治(含外交)和文化、近代经济和社会、历史理论和史学实践。会议以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与会者就上述三个主题展开了学术交流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