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详情
“中国基督教史及其研究趋向”笔谈
【编者按】宗教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一定阶段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精神和情感生活表现形式。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有不同的宗教,各种宗教表现了不同的文化性格和价值属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地区、各民族开通、交流的需要,跨地区、跨民族的宗教传播甚至转移现象并非罕见。早在近代之前,成长于西方的基督教就曾已来华传播;近代以后,由于西强中弱,西方国际秩序为中国所接受,基督教乘西方霸权之威,在华发展尽管仍遇限制与抵抗,但已渐渐在中国立足与得以发展,并与始则被迫、继之主动的中国现代化转型运动、中国民主民族革命运动发生着不同面相的互动关系。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近代中外冲突/刺激与交流/交融相伴而行、相互交织的历史运动过程,是近代中国历史体系中一个具有鲜明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术的角度看,中国基督教史是值得认真研究和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中国在世界上的国际地位与近代相比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中国与世界国际体系的联系同时也更加紧密了,中国与西方的冲突/刺激与交流/交融在新的条件下以新的形式展开,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中西文化冲突与交流的问题是一个十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亟待妥善处理的问题。中国基督教历史尤其是近代的中国基督教历史,是我们探讨中西文化互动的一个案例,从中可以深化我们对有关问题的认识与把握。基于此,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邀请对中国基督教史素有深入研究的李金强教授、吴义雄教授、陶飞亚教授和刘家峰教授结合各自研究状况或关注的问题发表宏见,以期推进学界对这一领域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和关注。
基督教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李金强
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
基督教自18至19世纪期间,由于欧美教会出现过两次宗教觉醒之复兴运动,此乃受耶稣被钉十字架逝世后,使徒起而将“福音普传”世界使命之影响,相继组织差会(Missionary Society),差派传教士至亚、非洲等地普传教义。较著的差会,如英国之伦敦传道会、圣公会;欧陆信义宗的三巴会——巴色、巴冕、巴陵;美国的浸信会、长老会、美以美会、美部会等。而中国即为上述欧美差会差传宣教的重要对象。
中国基督教史研究与区域社会文化史研究
吴义雄
中山大学历史系。广东,广州,510275。
20世纪后半叶,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学术界迅速崛起了一个新的学术领域——中国基督教史研究(本文的基督教特指基督教新教,谨此说明)。这个领域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当今青年学子要想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必须跨过较高的门槛。在这一领域内耕耘的学者并不多,但其中包括了一批硕学俊彦和青年才俊。中国基督教史研究的内在需求,还使得这个领域具有较高的国际化程度,研究者只有在史料、资讯和研究方法上与海外同行保持密切联系,才能使自己的研究达到这一领域的基本水平。笔者忝为中国基督教史研究队伍中的一员,深感与有荣焉!但同时,我在近年也感到,我们的研究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而正视这些问题,可以使我们的研究事业获得改善和提升的空间。以下的意见只是从个人的感受出发而提出的,未必允当,希望与各位同道一起探讨,也欢迎各位同行的批评。
在中国发现中国基督教的历史:裴士丹的《中国基督教新史》
陶飞亚
上海大学历史系。上海,200444。
中国基督教史研究一直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研究领域,欧洲北美学者在这个领域一向很活跃。在这个笔谈中,笔者向学界介绍海内外研究中国基督教历史的学者都很熟悉的美国加尔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和亚洲研究中心主任裴士丹(Daniel H.Bays)的《中国基督教新史》(A New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以为国内学界他山之石的借鉴。该书作为“世界基督教史”系列丛书之一,2011年8月在威利与布莱克威尔(WileyBlackwell)出版社出版。
“中外新教合作建制”与近代基督教中国化研究
刘家峰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9。
“中外新教合作建制”是中国近代史专家、美国加尔文大学裴士丹教授(Daniel H.Bays)针对20世纪前半期中国基督教发展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英文表达是“SinoForeign Protestant Establishment”,最早在1993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到,后在1996年发表的《中国基督教自立运动的发展》一文中正式使用。他在刚出版的专著《新编中国基督教史》(A New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2012)第五章标题中也用到这个概念,并在文中做了具体解释。这个概念不容易翻译成确切的中文,台湾王成勉教授把它译成“中外基督徒协力建置”,香港邢福增教授译成“中西新教建制”,复旦大学徐以骅教授译成“中外新教权势团体”,笔者采用意译的方法,称之为“中外新教合作建制”,也许更容易为中文读者所理解。
·专题研究·
试析甲骨记事刻辞中的“妇某来”
苗利娟
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关键词]商代;甲骨文;记事刻辞
[摘 要]甲骨记事刻辞中的“某来若干”指某来贡甲骨若干。龟甲背面常有“妇某来”之语,旧亦多认为是指妇某来贡。有学者以其刻写位置与“妇某示若干”相当,推断“示”与“来”义近,亦指交纳、奉献。实际上,“妇某来”多与“某入若干”见于同版,其刻写位置较为随意,但均是在钻凿后刻于钻孔的空隙处,与“妇某示”刻于钻凿前不同,且其后从未接数词。龟甲背面出现的“妇某来”并非记事刻辞,非指妇某来贡,“来”为往来之来,乃一省简的命辞。
“汉家尧后”与两汉之际的天命之争
——兼论中国古代的政治合法性问题
龚留柱
张信通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安顺学院政史系。贵州,安顺,561000。
[关键词]政治合法;天命;两汉之际;汉家尧后;谶纬;赤帝九世
[摘 要]中国古代的政治合法性来自天命,天命的证明又建立在历史叙事的基础上。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是为秦汉帝国拟制的一种受命理论,西汉时期“汉德”三变,刘歆《世经》编织的古史系统要为王莽提供政治合法性,提倡汉朝火德、“汉家尧后”说。王莽之后,刘秀与其政敌都以谶记纬书来证明天命在己,孔子为“九圣”、“为汉制法”和“赤帝九世”等说法成为汉朝复兴的强大理论武器。东汉按照“尧之道”以德化民,是中国古代治国理念的转换。传统史官文化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史学”,而是政治美学,它的许多历史叙事,尤其是上古的“三皇五帝”说并非真实的存在,但从文化的角度看,它又是真实的和有价值的。
“中原正统”与“刘氏正统”
——蜀汉为正统进行的北伐和北伐对正统观的影响
王 瑰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关键词]蜀汉;曹魏;中原正统;刘氏正统;国家认同;北伐;习凿齿
[摘 要]刘备执着于兴复汉室,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得到过汉献帝的“衣带诏”,这使本具宗室身份的他在反对曹操时有了极大的合法性优势。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虽偏居西南,但也因之更具挑战传统中原正统观的条件。为了坚持和维护蜀汉正统,刘备和诸葛亮多方强化对汉室的国家认同,树立汉室可兴的普遍信心。囿于国力,在无法统一全国时,北伐成为蜀汉的国策,极致化地坚持和宣扬了蜀汉的正统地位,既以此维护偏居一隅之政权的合法性,又为“天下有变”时大举“兴复汉室”营造舆论准备和民心基础。而这也在不经意间,启发了东晋习凿齿提出新的正统观。
明代宦官教育新析
包诗卿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上海,200241。
[关键词]明代;翰林;宦官;内书堂;教育;皇权
[摘 要]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宦官组织的衙门化,宦官的学习地点从内宫的文华殿东庑转移到外宫的司礼监内书堂,宦官教习由资深翰林变为资浅翰林,宦官培养体制日益成为权力制衡中的一部分。在对皇权缺乏有效约束的情况下,争取与皇帝朝夕相处的宦官势力,便成为一条接近权力中心的理想途径。为避免内书堂教育流于形式,最初由职任教习的翰林所发起的宦官读本编纂活动,逐渐引起朝堂之外士大夫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他们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希望以此培养出既有文化又有修养的宦官,以实现间接影响皇帝的目的。而处于权力争竞中的各个派系一旦达成某种共识,即对皇权的正常运行寄予过分的渴求时,那么只会加剧君亢臣卑与势分悬隔的态势。
越南使臣对晚清中国社会的观察与评论
陈国保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1。
[关键词]越南使臣;入华行纪;晚清社会;中国认识
[摘 要]“入华行纪”是越南使臣自镇南关进入中国以后,沿途依其见闻而逐日逐程所作的记录。现存越南燕行文献中,“入华行纪”大多出自晚清越南使臣之手,主要包括燕行记和使清日记。这是一批重要的域外汉文典籍,其所保留的越南使臣对当时中国社会的观察、记录和评论,反映了他们对晚清中国了解和认知的程度。而由此通过对呈现在他者视野中的“天朝”异域形象的解读,则可以在越南赴华使臣与清代中国社会互动的特定历史情景中,发现晚清中国社会的不同面相,看到掩藏在朝贡礼仪背后的清代中越宗藩关系的邦交实质。
辛亥变局与留日学人心态裂变
——以湘人黄尊三心路历程为个案的考察
杨 瑞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关键词]黄尊三;30年日记;辛亥革命;心态裂变
[摘 要]辛亥革命对20世纪以来中国民众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乃至日常生活影响深远,但在宏大叙事主导之下建构的历史图像中,参与其间的个体人物的活动与心态变得隐而不显。其实,在历史整体大变动的情势下,人作为历史的主体,其心境与行事在呈现一定的普遍共相之时,往往更具个性化样态。趋新人士黄尊三在留学日本期间,政治立场由立宪转向革命的过程中,内心颇多纠结,个人际遇亦十分曲折,最终因缘内外,激情似火地拥抱革命。然而,当他一旦身处革命后的新时代,面对突如其来的世变乱局,又难以适应认同,不能或不愿自我调适。民国之后,其心态与行事相较宋教仁等留日同人、清季旧臣及士绅,甚至往昔的“他自己”,都呈现出明显的分裂状态。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毛泽东出兵朝鲜艰难决策的背后
吴宏亮
孟 涛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关键词]毛泽东;抗美援朝;决策
[摘 要]朝鲜战争结束已60年,国内外研究这一问题的学者,针对毛泽东出兵朝鲜决策的原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档案文献资料的不足,这些问题仍有广阔的研究空间。笔者在查阅了大量英文文献和论著的基础上,从中朝关系、中苏同盟的结成和中美冲突的升级以及毛泽东个人因素的决定作用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影响毛泽东出兵朝鲜决策的因素进行梳理分析,纠正了以往研究中的某些偏颇观点,弥补了研究中的不足,以期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进而得出更加客观和接近历史真相的结论。
1920~1960年代澳大利亚土著争取公民权的运动
汪诗明
王艳芬
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关键词]澳大利亚;土著;全民公决;公民权
[摘 要]英国的殖民征服与统治剥夺了澳大利亚土著应有的公民权地位,使得“第一民族”长期处在一个备受欺凌的社会境地。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土著争取自身权益尤其是公民权的运动也从未止歇过,并从1920年代起进入一个有组织领导的阶段。在近半个世纪中,土著争取公民权运动不仅不断走向深入,而且其目标也越来越清晰,并在1967年迎来了一次决定其公民身份的全民公决。土著争取自身权益的运动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成果,除土著群体自身努力与斗争之外,非土著社会有识之士的呼吁与支持可谓弥足珍贵,当然与“白澳政策”的日渐褪色也存在重要关联。
·海洋史研究·
格老秀斯《海洋自由论》与17世纪初关于海洋法律地位的争论
计秋枫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关键词]格老秀斯;《海洋自由论》;海洋法律地位;海洋主权论;海洋自由论;公海自由;领海主权
[摘 要]地理大发现催生了人类社会关于海洋法律地位的争论。17世纪初,英、荷等新兴欧洲列强挑战葡萄牙、西班牙对全球海洋的垄断地位。荷兰法学家雨果·格老秀斯顺应时代潮流,从法理角度驳斥西、葡两国的海洋主权论。他的《海洋自由论》系统论证了各国拥有自由进行海上航行和海外贸易的天赋权利;威廉·威尔伍德等同时代法学家则大力伸张各国的近海渔场管辖权。这场争论凸显了欧洲各国在海洋方面对“含括性”权利和“排他性”权利的双向追求,并为此后“公海自由”和“领海主权”这对相辅相成的理念之不断成熟奠定了良好的起点。
·经济社会史研究·
明清江南的铺户当官与官商关系
——基于碑刻资料的考察
黄敬斌
复旦大学历史系。上海,200433。
[关键词]明清时期;铺户当官;江南;碑刻;官商关系
[摘 要]有关铺户当官问题的研究,以往多集中在明代的南北二京。在晚明至晚清时期的江南,利用“官价”、“借办”等名目盘剥商人的手段一直存在。与明代南北二京的状况相比,江南的铺户当官体现出鲜明的“非正式经费体系”的特点,对此官方的处理态度始终以“严禁”为词,但在地方财政短缺的基本结构之下,这一目标无法真正达成。围绕铺户当官问题的官商博弈,往往形成事实上的妥协,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商人社会地位提升的体现。
19世纪后期以来英国牛奶安全监管的历史困境与政策分析
魏秀春
临沂大学。山东,临沂,276005。
[关键词]英国;牛奶安全监管政策;历史困境;经济利益;公共利益
[摘 要]19世纪以来,英国牛奶长期受到结核病菌及其他致病细菌的严重污染,成为当时最致命的安全问题。自19世纪后期开始,英国各级地方政府首先不断强化牛奶安全政策和监管,进而推动中央政府通过国家立法以强化安全监管,彻底消除这一安全问题。然而,在1949年之前,英国牛奶安全监管却长期陷入了经济利益与公共利益冲突的旋涡,使通过国家立法消除病菌污染的努力一再遭到惨败。在改革力量的推动下,到20世纪中期,英国牛奶安全监管终于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