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1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19-01-24 浏览次数:

·专题研究·

北魏八部制政区新探

——兼论司州政区的若干问题

王兴振、胡哲,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摘要】北魏天兴元年,在“正封畿,制郊甸”的政策下,道武帝首先完成“正封畿”以及“八国”的设置。道武帝最初设置的“八国”,延续了拓跋魏立国策略“离散部落”“分土定居”的内在逻辑。至天兴二年初建司州,“正封畿,制郊甸”的政策设计方见轮廓。其后,八部政区与司州政区的变动皆以此为基础拓展、演化。至天赐年间,司州政治地理的一系列变动引发八部突破畿内与畿外的地理界限,形成以“八部五百里”为新界的政治地理格局。在八部政区之内,道武帝因地设置鲜卑官号,位亚牧守,与郡县分民而治。秉承八国制而改置的六部大人,通过进入爵制序列体系,将部制政区定格为与州等级的特别行政区。而道武帝所开创的部制政区与司州相互联结的政治地理进程,亦随之消沉。

【关键词】八国;六部;部落大人;司州;京畿


北宋三司与宰相职权关系新探

张亦冰

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北京,100872

摘要】学界沿袭宋人说法,称北宋中枢行政呈现某种“分权”格局,即所谓的“宰相主民”“三司主财”,这实质上是对史事的模糊化表述。在政务决策与执行的过程中,三司与宰相的职权关系颇为复杂。一方面,“军国要务”多由宰相裁决定夺,三司往往并非动议的发起者,也不具有裁决权,其奉行宰相“指挥”,与一般意义上的“有司”并无二致。另一方面,三司能够稳定且高频度地参与御前会议,其独立取旨权得到制度保障,得以直接奉行乃至影响君主旨意,颇具“使职”行政特点。以上两点,体现了三司在政务处置中的多重角色。而其成因,或与北宋三司来源于五代藩镇财政使职以及北宋君主意图维持多元决策和出令渠道有关。

【关键词】北宋;三司;宰相;决策


20世纪初河南城市化启动的主要动力

谢晓鹏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近现代河南与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20世纪初,近代意义上的河南城市化进程正式启动。其动力机制包括三个层面:西方资本、技术和商品的输入是其外部动力,清末河南社会变革是其内部动力,两者合力作用下的近代工业化则是其根本动力。近代河南城市化,是在这三种力量共同作用下艰难启动与曲折发展的。其中,近代河南工业化在该动力结构中起着核心和主导作用,决定着城市化的发展方向和水平,贯穿了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并为城市化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关键词】近代;河南;城市化;启动;动力


民初唐绍仪内阁与袁世凯关系新论

罗毅

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讲师。陕西,西安,710069

摘要】南北议和后,唐绍仪内阁在南北合作的基础之上组建起来,唐氏本人也把调和南北作为自己的基本政策,在政治上表现出某种超然性。北洋派却视其政策有违本派利益,群起而攻之。参议院中的原立宪派势力亦因敌视同盟会而攻唐,致使唐内阁发生动摇。袁世凯从统治的全局出发,采取了维护唐内阁的态度,居间斡旋,也显示出一定的超然性。然而,在王芝祥督直问题上,唐绍仪的调和政策与袁世凯的统一政策发生了矛盾,并最终导致袁、唐关系决裂。由于调和南北政策破产,唐绍仪终于弃职而去,唐内阁亦随之瓦解。唐内阁的解体,意味着统一政策压倒了调和政策,预示了西方式民主政治失败和大一统集权政治的复活。

【关键词】唐绍仪内阁;袁世凯;南北统一


阎锡山与洪宪帝制

张仲民

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教授,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200433

摘要】史学界关于阎锡山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期间作为的研究目前仍显薄弱,有大量史料未能得到研究者的注意或充分利用。因此,使用当时的报刊报道、《政府公报》、日记、书信、档案等多元材料,并与阎锡山等人的回忆、来往函电等进行对比考辨,从当时的政治脉络出发,能比较详细地重建阎锡山这一时期的所作所为及其同袁世凯的关系情况,特别是阎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之举的具体表态和支持情况,乃至洪宪帝制取消后阎锡山的骑墙观望态度与袁世凯去世后的自保善后举措,希望借此揭示阎锡山支持袁世凯背后的内在逻辑、阎锡山与袁世凯的互相利用关系,以及当时的帝制文化构建情形及其实践效果。阎锡山后来在个人回忆中利用其收藏的来往函电等档案资料,重构了他同袁世凯的关系,大大美化自我形象,以掩饰其昔日参与洪宪帝制的行为。这提醒当今近代政治史研究过度依赖的所谓档案资料,内中实存在不少陷阱与局限。

【关键词】阎锡山;袁世凯;冯国璋;洪宪帝制

 

略论20世纪中后期英国工党修正主义

阎照祥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区域与国别史研究所研究员。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20世纪中后期,英国工党修正主义曲折发展。它先是1952—1963年间的盖茨克尔主义,以盖茨克尔、克洛斯兰等人为代表,就公有制、国有化以及党章修改等问题,与比万派一再论争。而后威尔逊提出“科学革命”的口号,尽力弥合党内派别矛盾。1983—1993年,金诺克利用党内右翼理论家的研究成果,不露声色地在党内灌输着求新致变的政治理念,为其后布莱尔改革准备了必要条件。工党修正主义的最后成功在于英国经济和阶级结构的变化,而工党内部的相对宽容也有利于英国修正主义的发展和演变。

【关键词】英国;工党修正主义;盖茨克尔派;公有制;混合经济;政治宽容

冷战后期美国对苏联社会状况的调查

——以“苏联访谈项目”为中心

王子晖

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讲师。陕西,西安,710069。

摘要20世纪70年代,苏联公民中出现了以犹太人为主的移民热潮,十年中共有超过245万人移民美国等西方国家。这就给美国了解苏联社会状况提供了可供调查的样本。1979年8月,由经济学家詹姆斯·R.米勒提出的研究新近苏联移民的建议通过了可行性论证,“苏联访谈项目”得以设立。随后,经过设计调查问卷、抽取样本、招募和培训访问员以及执行实地访谈等专门的业务流程,项目得以逐步展开。调查所搜集的大量信息,为项目专家组给作为资助者的政府机构撰写工作报告和自己发表论文及出版专著提供了资料基础;而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则能够验证以往学者所提出的相关假说,也得出了诸多涉及苏联社会各个领域的量化结论。

【关键词】美国;“苏联访谈项目”;社会科学;苏联移民

 

·思想文化史·

晚清时期西人对黄河的认知及其相关诉求

贾国静

历史学博士,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晚清时期西人颇为关注黄河水灾并产生了相关诉求。先是1855年铜瓦厢改道后,西人在惊诧之余希图加以利用,以在黄河发展航运将贸易深入华北,但因实地调查发现新河道难以通航而放弃。1887年郑州决口后,西人通过密切关注灾情以及清廷的堵口工程,认为黄河确为“中国之忧患”,并将目标转向了介入治河以进行技术转移与资本输出。此后的实地调查较为顺利,但向清廷发出的“合作”诉求遭遇了排拒,仅在器物层面实现了点滴渗透。透过这一过程可见,西人基于自身价值体系盲目自信,不断寻求新途径扩张权益,清廷则基于自身需求予以取舍,并非一味逢迎。中西在晚清水利工程领域的碰撞与交流为考察近代中西关系的一个侧面。

【关键词】晚清;西人;黄河水灾;发展航运;介入治河

 

“旧邦新命”:冯友兰的中国现代化论

高力克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浙江,杭州,310058。

摘要冯友兰的“新理学”以“共相”与“殊相”二分法分析儒家伦理,区分“五常” 之人类一般道德的普遍性和永恒性,以及“五伦”之古代中国社会制度的时代性,把道德分为“可变的道德”与“不可变的道德”,揭示了道德演进之“变”与“常”的辩证法。他运用“共相”与“殊相”辩证法,从社会类型的观点看中西文化问题,指出中西文化之异不在东方与西方之分,亦不在古代与现代之别,而在西洋文化属于一种以工业革命为基础的新兴社会类型,即工业社会。而中国文化则尚未经历工业革命。从生产方式论,西洋社会经过工业革命而从“生产家庭化”的社会转变为“生产社会化”的社会。而中国古老的家族制度则与其前工业社会的“生产家庭化”经济结构有关。在现代中国思想史上,冯友兰之社会理论独树一帜,其以共殊之分的类型论,深刻地把握了中国问题即现代化问题的本质。

【关键词】冯友兰;新理学;共相;殊相;中西文化;现代化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试论《春秋》历史叙事的成就

——兼论清华简《系年》的史料来源问题

许兆昌

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系教授,吉林,长春,130012;

姜军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史学的奠基之作,《春秋》的体裁成就深受学术界的重视,但其叙事成就却一直评价较低。事实上,《春秋》存在以事件为中心进行跟踪记录的叙事特征,但在编年体的框架下,这些记录只能逐条分散在各个时间点上。如果将同组事件的相关记录汇编在一起,就能够清晰地概述出历史事件的完整进程。《春秋》记录历史,还有一些针对历史事件的细节描述,虽然字数不多,但往往简要而生动。此外,《春秋》一书中还存在个别制度溯源性质的记录,说明孔子在最终编纂时并不仅是将原鲁国史官的原〖JP+1〗始记录简单地汇编在一起,而是有一定的统筹叙事意识。新出清华简《系年》的行文,具有突出的概述特征。将《系年》的文字做逆向复原,可以推断《系年》应为摘编《春秋》类的原始记录而成,并非《左传》的简写本。

【关键词】《春秋》;历史叙事;清华简《系年》;史料来源


·史学评论·

篆隶之间探秦制

——读陈伟《秦简牍校读及所见制度考察》

王彦辉

历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陈伟著《秦简牍校读及所见制度考察》,校读简文以断代为指归;阶层考察关注底层身份的生存状态;制度研究以创新为追求,堪称简牍校读与制度研究的典范。《考察》不仅考释、补正、断读了许多秦简牍的释文,而且在制度研究中多有创获。比如对“岳麓简先王之令”的解读,提出了“司寇、隐官践更”的话题,深化了对司寇、隐官身份地位的认识。对《岳麓书院藏秦简》(肆)所见“发徭”与“券徭”简的断读和释义,对解决长期争议的“月为更卒”“更数”等问题也极具启发意义。

【关键词】陈伟;简牍校读;岳麓秦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