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8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19-07-24 浏览次数:

·专题研究·

金文所见周初王室祭祖活动新探

邹家兴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64。

【摘要】周初金文记载的王室祭祖活动大多具有特殊的政治目的,而非周人礼制中的常祀。天亡簋、何尊等铭文记录了周初王室的重要宗庙祭祖活动。这些活动服务于周武王、成王及周公的特定政治目的。天亡簋记载的周武王在克殷之后会同三方诸侯在宗庙祭祀周文王,是为了宣传文王受命,宣示周政权的正统性,统合各方诸侯,确立新的天下政治秩序。何尊记载周成王和周公模仿周武王举行祭祖活动,在新邑的宗庙祭祀文王、武王,是为了完成武王遗志,确立成周的都城地位。这些王室祭祖活动在西周的政权巩固和新政治体系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礼制存在广阔的内涵空间和多样的历史形态。周初王室祭祖活动呈现出礼制本身的动态发展过程,也反映出西周政治文明演进的一个独特面向。

【关键词】西周;天亡簋;何尊;祭祖活动;礼制

 

岳麓秦简《暨过误失坐官案》的议罪与量刑

苏俊林

历史学博士,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重庆,400715。

【摘要】岳麓秦简《暨过误失坐官案》中,县丞暨被弹劾了八项罪行。围绕其应“累论”还是“相遝”,吏员内部存有争议。议罪双方主张的“累论”“相遝”都有一定的法律依据,但都只适用于暨的部分劾罪,而不适用于其全部罪行。依据律令规定,暨应受的处罚最低程度可能为二甲二盾,高于“吏议”的“赀一甲”。“却曰”所在简1205不应编在简1206之后,应编在整个案件的末尾。“却曰”为此案的最终裁决,吏议的“勿累”建议被驳回,暨将被重新论罪。吏员们支持暨的“相遝”请求,主要是出于境遇相似的考虑。除做出判决的官吏外,参与议罪的吏员一般不会被追责。繁杂的日常事务,变动中的律令,增加了基层官吏受到职务弹劾和处罚的风险。对职务犯罪的严厉处罚,深刻影响了秦国的基层吏治和政治走向。

【关键词】岳麓秦简;累论;相遝;议罪;量刑

 

经筵概念及其制度源流商兑

——帝学视野中的汉唐讲经侍读与宋代经筵

曾祥波

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北京,100872。

【摘要】经筵是宋代为帝王专设的御前经史讲席,其名称的出现与制度的完备皆在北宋仁宗朝。目前学界往往以“广义经筵”泛指汉唐以来的讲经侍读活动,以“狭义经筵”专指宋代经筵。这种两分法既有对南宋人用经筵之名泛指汉唐讲经侍读的合理性及其适用边界认识的不足,在概念词源、划分标准、内容实质等方面也存在扞格。应放弃“广义经筵”概念的用法,恢复自北宋起就已存在的“帝学”概念,将汉、唐、宋的讲经侍读活动统称为“帝学”。从汉唐帝学到宋代帝学的根本变化,在于客观上严密的制度设定与主观上权力授受关系的不同,这两点变化集中体现于宋代帝学的核心经筵之中。宋代政治文化中,士大夫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经筵这一学术与政治互动的特殊制度形态得到加强和提升。

【关键词】汉唐宋;讲经;讲史;经筵;帝学

 

奕劻与中法战争

马平安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06。

【摘要】1884年,因中法战事失利,奕劻代替奕入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中法战争期间,奕劻贯彻慈禧太后对法以战促和政策,采取“力与争”策略,主张固境保边、边战边和、以战促和,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极力为清廷搜集情报,汇总信息,提供建议,寻求各种途径加强与法国之间的谈判与沟通,力争在不赔款或者少赔款的基础上解决两国之间的冲突问题,最终促成了1885年《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的签订。

【关键词】奕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中法战争;谈判议和

 

政府维度:近代天津乞丐治理研究

付燕鸿

历史学博士,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暨近代中国研究所副教授。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天津城市乞丐数量激增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日趋严重的乞丐问题,天津市政府除实施传统的救助之策外,还推出一些强制收容和管制的措施。这是对乞丐生存空间的制度性排斥,也是对其生存权利的漠视与侵犯。不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不挽救农村衰败,不发展城市经济,乞丐问题将永远无法得以彻底解决。

【关键词】近代天津;乞丐;治理

 

“时政划一”:民国初期官定历书的编订与颁行

朱文哲

历史学博士,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广东,广州,510515。

【摘要】辛亥革命之后,作为构建现代国家时间秩序的新历书,面临着使用的官民分野与内容的新旧对立,成为时间秩序统一的障碍。对此,北京政府及其所属的中央观象台试图通过查禁私历,重构官定历书内容体系,以实现“划一时政”的目标。因受制于旧有历法传统及社会习俗的深远影响以及政府与中央观象台编历取向的差异,官定历书的推行效果不佳。民初历书编订与颁行中的传统与现代、民俗与政治、权威与科学等多重因素的对立与融合,也见证了时间秩序与现代国家构建之间的复杂关联。

【关键词】民国初年;官定历书;历法制度;时间秩序

 

退台初期蒋介石与美国“共同防御条约”再探讨

冯琳

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006。

【摘要】在加入或建立区域同盟的尝试受挫情况下,1954年春,台湾“外交部”将工作重心集中于与美国缔结安全条约方面。正式启动此项工作之前,台湾方面对可能产生的制约“反攻大陆”的负作用已有预期,并欲尽力规避。可惜强弱已定,台湾当局只能在有限范围内争取权益。为约束台湾,美国在换文中规定了对台湾使用武力与军事部署的“共同协议”权,军事部署一点带有明显的片面性质。台湾方面力争平等,甚至以共享冲绳美军调动权的要求挑战美国底线。美国不愿删除片面规定,台湾当局退而求其次,要求明文写入“外岛”补给保证,换文尽量保密。蒋介石与美国“共同防御条约”签订后,多位民主党高层提出质疑,认为该约在法理上认定台澎归属权属于中国。为予弥补,美参议院外委会提出“三项了解”作为保留条件。台澎归属权属于中国早已为历史事实与法理决定,不容任意解释。

【关键词】美国;台湾;蒋介石;共同防御条约;“三项了解”

 

开辟与衍展:美国历史上的西部赶牛小道

李军

历史学博士,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北京,100120。

【摘要】美国西部赶牛小道是美国西部“牧牛王国”发展史上牛仔们为长途驱赶牛群到达铁路车站、牛镇或新牧区而开辟的赶牛通道,比较著名的赶牛小道有“加利福尼亚小道”“锡达里亚小道”“奇泽姆小道”和“古德奈特-洛文小道”等。美国内战后的20余年间,牛仔们艰苦卓绝的长途驱赶使不断延伸的牛道把牧区、牛镇和铁路连接起来,整个大平原迅速扩展成疆域辽阔的“牧牛王国”。虽然西部牛道的黄金时代只不过持续了短暂的二十余年,但牛道沿途的凶险恶劣环境、野性未脱难以控制的牛群与牛仔们在牛道上鞍马劳顿的艰辛驱赶交织衍生了影响深远的牛仔文化。

【关键词】美国;赶牛小道;牛仔;长途驱赶;牧牛王国

 

第二代“纽约知识分子”对新左派学生运动的批判

谢文玉

历史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第二代“纽约知识分子”是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活跃在美国政治思想文化舞台上、颇具影响力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对20世纪60年代新左派学生运动和反主流文化运动进行了尖锐批判,指责后者的反叛逻辑和策略缺乏理性:在他们看来,新左派学生由于代际反叛而体现出的无私精神和崇高道德感,不仅对个人而且对社会都造成了巨大危害;新左派学生倡导的“参与性民主”和实践的反主流文化,不仅破坏了美国自由民主体制和传统道德根基,而且开启了当今美国诸多社会问题的肇端。第二代“纽约知识分子”对新左派学生运动的即时观察和批判,是与其生活经历、所受教育、文化环境以及社会大背景密切相关的。

【关键词】纽约知识分子;新左派学生运动;反主流文化运动;文化之网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赫尔墨斯主义解析

卢镇

历史学博士,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赫尔墨斯主义源于古埃及的透特崇拜与古希腊的赫尔墨斯崇拜的杂糅与融合,其教义包含了古埃及、古希腊、犹太教及诺斯替主义的因素。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出于时代的需要,对赫尔墨斯主义做出了独特的阐释。他们在理论上把赫尔墨斯主义塑造成了古代智慧的代表,认为其中包含着人类社会最为原初的智慧,纯洁宗教、证明基督教的真理以及赞同和实现“人的尊严”的因素。赫尔墨斯的这一形象是文艺复兴“复古运动”的延续和结果,更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之下,人文主义者试图解决意大利面临的社会问题、重构基督教信仰而进行的一种积极和深刻的思考。此外,它还与当代学者的学术构建有着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赫尔墨斯主义;耶茨论题

 

·史学评论·

20世纪50年代以来辽代佛教研究述评

王德朋

历史学博士,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辽宁,沈阳,110036。

【摘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辽代佛教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学界对辽代佛教宗派、佛教艺术、《契丹藏》的版本与雕印年代、佛教与辽代衰亡的内在关联等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但是,近70年来的辽代佛教研究也存在着佛教史料的整理与出版进展缓慢、研究成果与辽代佛教的地位远未相称、议题枯竭、研究成果低水平重复、若干重大问题尚未实现根本性突破等缺陷。今后的辽代佛教研究应该在佛教史料的搜集和整理、议题和视角的拓展、多学科合作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20世纪50年代以来;辽代佛教研究;研究述评

 

走出“史学危机”:20世纪8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反省与重塑

陈峰

历史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一个分水岭。20世纪80年代关于“史学危机”的讨论,深刻反思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缺失,对历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内容和作用都产生了全新认识,呼唤出史学改革的全面展开,成为马克思主义史学走向现代化的一个起点。经历了危机中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史学终于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脱离革命史学的轨道,开始从经学向科学回归,构造一种多元开放格局,从而推升到一个更高的境域。今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必须正视和汲取“史学危机”讨论取得的成果,才能健康发展,日进日新。

【关键词】“史学危机”;史学改革;马克思主义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