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6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20-05-20 浏览次数:

·专题研究·

从亲称到尊称:商周时期“公”称谓的演变

腾兴建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300350。

【摘要】在商代晚期,“公”是商王对其旁系亲属的称呼,使用这一称谓本是为了对商王室中的直系和旁系亲属进行区分,从而凸显直系血亲的崇高地位。不过,虽然在商王室中,“公”是旁系,是小宗,但相对于绝大多数臣民来说,“公”又是王室贵族,地位也十分尊贵。因此,原本作为王室旁系亲属称谓的“公”同时也兼有尊崇的含义。周初承袭殷制,但除了周王室贵族有凭血缘关系而称“公”者外,周王还常把“公”这个称号授予功臣,用以褒奖和拉拢他们,并以此凸显周王室与他们之间兄弟般的密切关系。在此情况下,“公”的亲属性含义渐失,而政治性含义渐增。尤其是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力量衰弱,各诸侯国国君竞相自称为“公”,此后“公”完全演变为一个尊称。

【关键词】公;亲称;尊称;商代;周代


东晋南朝士庶用语之“北化”与“吴化”问题

——陈寅恪《东晋南朝之吴语》补论

戚悦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4。

【摘要】陈寅恪先生《东晋南朝之吴语》一文曾提出“江左士族操北语,而庶人操吴语”之重要论断,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挖掘。除了陈先生指出的政治变迁之外,导致东晋南朝士庶用语不同的原因尚有三端:一是中原文化占据优势地位,诗词写作须合乎中原正声,北人南渡以后的清谈和文会,更是引发了吴地士族的兴趣和追随;二是士庶生活环境不同,庶族置身南方之后,能够快速融入当地的吴语环境,而士族多居住在自给自足的庄园,接受着世代传承的家族教育,存有相对完整的北语环境;三是士族多文人而庶族多武将,后者很少参与赋诗清谈活动,仅以功勋而显达,不必在文化上征得士族之认同,故其语言但图便利、不求雅正。

【关键词】东晋南朝;士族;庶族;北语;吴语;陈寅恪


明代儒家省过工夫的发展脉络

——以儒家修身日记为中心的考察

王璐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00023。

【摘要】宋明儒学的修身工夫大体分为两种路径:一种是对至善的道德主体的涵养与扩充工夫,另一种是对私意欲念等内在昏暗面的省察与改正工夫。宋明儒学主流多强调涵养工夫在实践上的优先性,反对一味地关注省过。自明代以来,记录内心世界真实层面的修身日记在儒家群体内部兴起,逐渐成为儒家改过实践的重要手段。在此过程中,修身日记还受到晚明善书运动中出现的《功过格》的冲击,在形式和内容上变得更为细密、严格,反映出这一时期儒家内在省察改过工夫的深入。然而由于儒家内部反对过度关注省过的声音一直存在,加之暴露内心昏暗面会对自我形象造成负面影响,修身日记在具体实践中面临着质疑和压力,折射出宋明儒学修身工夫的内在张力。

【关键词】明代;修身日记;宋明儒学;修身工夫;幽暗意识


近代西北农学社团的缘起与演进

杨瑞,历史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河北,石家庄,050024。

【摘要】农学团体作为近代中国农业知识转型中的重要产物,充当了农学界人士联络同道,共同引介域外现代农学知识并用以推进本土农业现代化的特殊津梁。在地理分布上,近代农学团体肇端于开港以来的东南经济文化发达地区,此后由南而北、自东至西展开,这一历史进程从戊戌时期一直绵延至抗日战争前后,既是一部西北农学社团从无到有的演化史,也是一部近代农学知识的西进史。其原初形态渊源于戊戌时期关中士子讲学结社,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民间独立结社则要迟滞到20世纪30年代,因缘于农业“抗战建国”和“开发西北”现实需求而乘势兴起。其历时演进充分彰显了近代农学知识生产、农业改进和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二重变奏,其农业建设与救亡图兴相表里。

【关键词】近代中国;西北农学社团;农学知识;农业改进;西北开发


日本政府对清末新政前期的观察与反应

王美平,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天津,300071。

【摘要】甲午战后,日本外交致力于化解清廷的对日恶感、拆解中俄联盟,构筑日英同盟下“拉华制俄”的东北亚格局以对外扩张。在清廷启动新政之初,日本政府高度关注清廷的相关动向,欢迎并期待新政切实推行。新政实施后,日本通过提供规章资料、派遣顾问、接收留学生、出口武器等手段积极配合清政府推行改革,并加紧对北洋的军事合作与扩张,以实现拆解“中俄联盟”的战略与“拉华制俄”的策略目标。然而,日本也观察到清廷权力中枢不愿真正推行改革,故而认定清廷终难逃脱“亡国”命运。这种认知助推日本继续推行侵华政策。

【关键词】日本;中日关系;清末新政;日俄战争;袁世凯

试论美国制宪奇迹话语之构建

胡晓进,历史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北京,102249。

【摘要】中美两国很多学者将1787年美国制宪视为一种“奇迹”。最近几年,美国制宪“奇迹”话语再次升温。不过,很多因袭此种“奇迹”话语的(中国)学者和读者,并没有留意到话语背后的浓烈宗教色彩和强烈现实需要。美国制宪“奇迹”话语的首创者正是当年参与制宪活动的几位重要人物,他们希望利用“奇迹”话语策略,促使各州尽快批准新宪法。在此基础之上,美国人采取四种常用手法——神化制宪参与者,夸大制宪会议分歧,夸赞宪法设计完美巧妙、值得崇拜,认定宪法契合美国民族性格、能够长久存续,十分巧妙地构建出美国制宪“奇迹”话语。但若详加剖析,即可发现上述四种手法均有不甚圆满之处,制宪“奇迹”话语可谓一种神话。我们应在洞悉美国制宪“奇迹”话语构建手法的基础之上,批判地理解美国制宪的历史过程和时代意义。

【关键词】“费城奇迹”;美国宪法;话语构建;宪法信仰


“苏联的越南”:美国与19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

宋亚光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300350。

【摘要】19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是冷战史上的重大事件,是美苏缓和的转折点,并且由此开始的十年阿富汗战争也成为加速苏联解体、促使冷战结束的一个重大因素。1978年4月,阿富汗爆发政变,亲苏的共产主义政党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上台,美国开始关注苏联与阿富汗新政权的关系。随着阿富汗内部反政府活动的不断升级,苏联对阿富汗的援助和影响也相应扩大,与此同时美国也持续关注着苏联在阿富汗的行动,并针对此制定了隐蔽行动计划。1979年12月苏联出兵阿富汗之前,美国的情报部门对苏联的军事准备、行动目标和入侵阿富汗的直接原因有着准确且全面的分析与判断。然而,自始至终对苏联行动了如指掌的美国高层,并未对苏联即将到来的军事行动表达出任何反对和强硬的反应,而是静待苏联进军阿富汗。苏联出兵阿富汗后,美国立即表达强硬态度,随即卡特主义出台,美苏重回对抗。

【关键词】美国;苏联;阿富汗;隐蔽行动;冷战


·医疗社会史研究·

国际合作与防疫主权:1911年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再研究

管书合

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1911年4月,清政府在奉天主办了万国鼠疫研究会。当时虽然宣称会议是出于防疫需要而召开,纯为国际学术合作,不涉政治,但从发起、筹备与举办的整个过程来看,以中、俄、日三国为主,围绕中国东北地区防疫主权的扩张、控制与反抗而进行的角逐和较量始终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会议的国际合作与医学的意义虽然不容小觑,但其本质上应该首先视为一个政治事件,由此也可以更好观察和理解医疗卫生在近代东北地区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中所扮演的角色。

【关键词】万国鼠疫研究会;国际合作;主权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布克哈特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研究述评

艾俊树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5。

【摘要】由于布克哈特自身思维和文本语境的独特性,加之其遗稿在编译过程中的时间延迟与版本差异,迄今为止他的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尚未得到系统展现。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学界在布氏历史理论的前提、内涵和性质上主要讨论了其反形而上学与个体主义、历史悲观主义与历史延续性,以及布氏在古典与后现代之间的定位问题。同时,西方学界在布氏史学理论上主要讨论了布氏文化史与兰克政治史的关联、布氏的历史理解与阐释及其对历史知识理论的传承,以及布氏艺术史中的隐喻、表现与经验问题。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学界对布氏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当前进一步深入和扩展对布克哈特的研究,对于我们重建历史理性和历史客观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布克哈特;历史理论;史学理论;文化史


正统之外的典范:民国学者陶希圣对唯物史观的认知与运用

陈峰

历史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齐鲁(仲英)青年学者。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民国学者陶希圣一度被视为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史的代表,但与20世纪20年代以后多数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宗奉苏式理论不同,陶希圣对当时流行的各种马克思主义流派一视同仁、兼容并包,主要通过考茨基、奥本海末尔、波格达诺夫等人的作品认识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更能吸取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批评与修正之论。陶希圣主要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对其具体结论持审慎态度。由于陶希圣反对公式化的社会形态理论,拒绝将阶级斗争作为历史发展的主线,有意与中共的历史观点保持距离,以致长期被排斥在唯物史观阵营之外。陶希圣早年对唯物史观的认知与运用,透露出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谱系的内部分歧、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潮的纠葛、马克思主义的党外传播等信息。

【关键词】陶希圣;唯物史观;考茨基;非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