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3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21-03-24 浏览次数:

“跨国史视野中的美国早期史”笔谈

【编者按】美国早期史具有十分突出的跨国性,这一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早期美国的历程可以说属于整个大西洋世界整体史的一部分。自1500年以后,大西洋世界的整体性日显突出,这一点是同期的印度洋地区和太平洋地区所无法比拟的。进入17世纪以后,大西洋世界更成为西、葡、法、英四大帝国体系的核心区域,四个大陆、三个种族在大西洋世界发生愈加紧密的交汇。对于北美殖民地和革命时期的美国来说,大西洋世界更是主要的活动舞台。因此,发生在大西洋世界任何地方的事件,往往不是孤立的,而可以从大西洋视野加以考察。美国史家虽然较晚才发展出大西洋视野这种自觉的方法论意识,但从大西洋的范围看待殖民地和建国后的历史,早已是一种史学的实践。最近几十年,“大西洋史”在美国早期史领域尤其受到关注,逐渐发展出大西洋区域史、大西洋沿岸国家史、大西洋海洋史和跨大西洋史等研究领域。美国早期史研究中的跨国史,大体相当于大西洋史领域的跨大西洋史,不过也不完全等同。跨大西洋史关注大西洋两岸的联系和互动,而跨国史则考察包括大西洋两岸各国在内的更大范围的共同趋向或多向影响。跨国史的必要性和合法性来自历史运动本身的跨国趋向,它既关注超越国家边界的事变,也探讨多国之间的沟通、影响和互动。鉴此,本刊特邀国内和美国几位美国早期史专家撰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跨国史和美国早期史结合所带来的深刻变化,并展示这一研究路径的学术潜力。


文化中心论与早期欧洲精英构建美国“他者”形象的根源

王晓德

历史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福建,福州,350117

以本民族文化为中心来看待疆土之外区域或国家的发展,通常是所谓“先进”文化主体的一种偏见心态,构成了他们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本无优劣之分,却有差异之别,在社会演变中成为区别文化主体所处的状态是“进步”还是“落后”的一个重要尺度。文明程度高的国家不见得文化就一定优越于文明程度低的国家。然而,当与境外他种族或他民族相遇时,前者必会以本族的文化惯例与生活方式来衡量所接触到的异族文化,给后者的文化贴上“野蛮”或“落后”的标签,往往以后者文化的“低劣”来凸显自己文化的“优越”。文化中心主义几乎成为文明程度较高国家的文化主体在与他文化接触时一种源于对自身文化自豪的本能反应。从理论上讲,文化中心主义是以我为轴心来判断其他文化的好恶。从实践角度讲,文化中心主义是以本国或本民族文化为标准来改造或教化其他国家或民族,而不管后者愿意与否。在这个方面,西方国家表现得尤为强烈。在历史上很长时期,“西方”主要是指信仰基督教的欧洲国家,尤其是一些欧洲大国。它们在物质文明与思想意识上走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前边,其主体所具有的文化优越感自然随之骤升。这种倾向在世界进入现代历史时期之后欧洲人撰写的关于异族或异域的文字中体现出来,构建了在文化上与他们完全不同的“他者”形象。这是欧洲人看待异域文化的一个传统,根深蒂固,很难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从本源上讲,美国是欧洲文明向外扩张的产物,即使美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依然会与欧洲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欧洲文化精英从一开始就不认同美国文化,在欧洲居于世界中心位置时期尤甚。“美洲退化论”是文化中心主义在启蒙时期的极端体现,对欧洲人的美洲观产生了很大影响。美利坚合众国正是在这种理论风靡欧洲之时宣告成立的,欧洲精英看待这个新国家时势必会打上“退化”的烙印,试图构建一个在文化上与欧洲对立的“他者”形象。


“法属北美”的轮廓与主权

佛朗索瓦·弗斯滕伯格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教授;

译者薛冰清

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青年副研究员,上海,200433

本文将对我所称的“法属北美”(French North America)作一番概述。我使用这一概念,是想同时区分开“新法兰西”和“美洲的法兰西帝国”。就我的理解,从时间上和空间上来说,相较于现代的魁北克或近代早期的法兰西帝国,“法属北美”有时候很大,有时候很小。在不同的空间中,它有着显著的差异:从纽芬兰海岸的渔场,到圣劳伦斯河流域的定居点,到五大湖沿岸的军事要塞,到伊利诺伊河流域的村庄,到密苏里河沿岸的毛皮贸易前哨,再到密西西比河下游的奴隶制社会。“法属北美”也延伸到加勒比地区,而且很有可能一直以加勒比为中心。尽管承认加勒比海盆的重要性(贝兰的地图明确显示了这一点),本文仍主要关注于大陆。

在这些多样性中,显现出某些共同的因素。在地理上,“法属北美”由水路构成,河流与湖泊将大陆上的广袤地区连缀在一起。法国主权的所在,全部集中在能够控制水路的战略要地。在人口结构上,“法属北美”主要是一个“法印梅蒂人的世界”(a Franco Indian métis world),它将不同的印第安政治体与法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世界联系起来。它的主要粘合剂不是政治或帝国,而是家族。位于核心的是亲缘网络(kinship networks),而非政治乃至经济上的效忠关系,尽管各种特性之间从来就难分彼此。这个世界不以欧洲的主权观念来定义,这说明教科书中的地图在本质上是不真实的。准确地说,“法属北美”由种种真实和虚构的亲缘关系所界定,就其本质而言,这些关系很难被形象地表现出来,而这正是本文所要强调的。

 

“网络路径”与美国早期史研究

薛冰清

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青年副研究员。上海,200433

1981年美国历史学家组织的主席演说中,伯纳德·贝林归纳了当代史学面临的几大挑战与可能的发展趋势,其中之一是关注较大空间范围内的历史现象,尤其是那些“跨国的交流和互动”[伯纳德·贝林:“现代史学的挑战”(Bernard Bailyn,The Challenge of Modern Historiography”),《美国历史评论》(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第87卷第1期(1982年),第13]40年过去,在一个流动性不断增大、依赖性持续加深、开放性愈加强化的全球化时代,历史学家正借助“网络”(network)等概念工具,在贝林当年预示的方向上探索人类彼此联系的故事。“网络”既被广泛用来重新描绘与诠释历史,又包含学者们在网络化时代的现实关怀。与此同时,“网络路径”(network approach)也为美国早期史研究注入新的动力,并提供更多的可能 [“网络路径”的说法,参见内森·佩尔罗森塔尔、埃文·赫斐利:“跨国联系:特辑导论”(Nathan Perl Rosenthal and Evan Haefeli,Transnational ConnectionsSpecial Issue Introduction”),《早期美国研究》(Early American Studies)第10卷第2期(2012年),第234238]


从跨国史视野重新审视美国革命

李剑鸣

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上海,200433

美国历史学家托马斯·本德自20世纪末就开始思考,如何突破“国族国家”的边界来考察美国历史。他强烈地意识到,“美国历史如果不结合进全球语境中就无法得到充分理解”,因为“国家不可能是它自己的语境”,国别史必须“放在比它自己大的框架中来研究”[托马斯·本德:《众国中之一国:美国在世界历史中的位置》(Thomas Bender,A Nation among NationsAmericas Place in World History),纽约:希尔王出版社2006年版,第67]。他的这一呼吁得到了许多美国史家的响应。作为美国史研究的经典课题,美国革命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置于跨国史视野中看待,由此呈现出以往单纯的国别史路径所无法显示的画面。


影响美国革命的隐藏因素

伍迪·霍尔顿(Woody Holton

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历史系麦考斯兰讲席教授;

译者陈亚丽

复旦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上海,200433

美国独立战争就像大多数战争一样,在传统上被描述成一场国际象棋比赛,是乔治·华盛顿最终战胜了一连串的英军统帅。然而,本文关注的是,战争的方向在许多方面受到下级军官的影响,甚至普通士兵和平民以及气候、疾病等非人类因素也在其中发挥了作用。本文的结论旨在表明,那个时代的军事技术与实践天然地有利于防御者,几乎确保了反叛者能够取得胜利。“主场”优势得到了北美地形的加强,在英国皇家军队军官们的眼里,这种地形怪异而吓人。不过,美方军队的指挥官却比他们的敌人花了更长的时间才发现自己的天然优势并加以利用,而华盛顿则几乎将这种优势挥霍掉了。


美国早期社会改革运动的跨国网络

蔡萌

历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教授。上海,200234

19世纪30年代初,托克维尔在游历美国时由衷地感叹,美国人对于结社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做任何事都习惯于通过志同道合者之间自愿结成的社团来进行。当时,有上百个大大小小的社团遍布美国各地,这给托克维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社团在具体目标上可谓五花八门:有的是为了劝诫酗酒者,或禁止生产和销售烈性酒;有的是为了改善监狱条件,或建立济贫所、精神病院和孤儿院;有的是为了建立公立学校制度,推动教育平等化;有的是为了改善工资劳动者的收入和工作条件,缓解早期工业化带来的贫富差距;有的是为了废除奴隶制度,解决日益严重的种族问题;有的是为了争取妇女权利,挑战当时社会的性别规范。为了最大程度地争取公共舆论的支持,所有社团都致力于举行演说、集会和游行活动,发起各种形式的请愿和签名,出版自己的报刊、小册子和传单,以宣扬自己的主张。托克维尔亲眼目睹并为之惊叹的,正是这幅百舸争流、热火朝天的社会改革景象。


·专题研究·

从唐宋宰相概念论君主支配模式

方诚峰

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北京,100084

【摘要】中国古代官制中本无“宰相”称号,故对宰相概念的讨论应先于实在的宰相制度。唐代杜佑《通典》之“宰相”条、北宋《册府元龟》之“宰辅部”所展现的唐宋宰相概念的基本要素有二:一是“枢机”,即“近要之官”;二是“总统”,即统摄百官百司。二者之中,又以“枢机”为基础。实际上,唐与北宋君主的枢机不限于宰相,还包括学士、宦官、佞幸等,他们共同构成君主支配天下的关键设置。枢机制与委托制,可谓中国古代君主支配天下的两种基本模式。

【关键词】唐宋时期;宰相;枢机制;委托制


俄国传教团成员在北京的日常生活

——以18401842年戈尔斯基的家书为基础

肖玉秋

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历史学院教授。天津,300350

【摘要】第十二届俄国传教团学生戈尔斯基在18401842年的家书中详细记录了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内容涉及服饰礼仪上的入乡随俗,气候和饮食上的适应与不适,心灵上的悲伤与孤独,语言学习与中国研究,以及基于欧洲文化优越感的对中国文化和事物的否定等。俄国传教团成员面对中国文化和习俗做出的妥协,无法掩盖其对生活现实的抵触以及作为欧洲人的傲慢。戈尔斯基的书信折射出19世纪中期前后俄国传教团成员的生活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北京社会生活的反映,不仅是俄国传教团史及中俄关系史研究的资料,也是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珍贵文献。

【关键词】戈尔斯基;家书;俄国传教团;生活状态;北京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官中”法律制度研究

柴荣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李浩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5

【摘要】民国初年北京政府在税制整饬过程中构建的“官中”法律制度,是传统土地契约领域“中人”向现代转型的重要体现。“官中”制度,由中央与地方立法协作构建,内容涵盖选任、职责、监督以及奖惩等方面,且各地立法的核心内容保持了相对一致。“官中”在身份来源与功能职责等方面与“中人”极为相似,但在受信基础以及监督职责等方面则有所区别。由于处在国家权力形式上集中、实质上分离的特殊历史时期,“官中”制度在地方的实施效果不佳,但该制度的设立与运行整体上推动了“中人”官方化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民国初年土地交易;中人官方化;官中制度化;民国北京政府


《中法新汇报》停刊事件考述

侯庆斌

历史学博士,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讲师。上海,200444

【摘要】1927610日法国驻沪机关报《中法新汇报》突然宣布停刊,该报与法国政府在对华态度上的分歧是导致其停刊的主要原因。北伐时期,《中法新汇报》呼吁列强干涉中国革命,不断抨击法国在华中立政策。这一言论姿态,源于该报所有者巴黎外方传教会的监管不力,也与主编范达来对时局的认知密切相关。范达来敌视中国革命,致力于维护不平等条约体系。他在社论中夸大国民革命军的威胁,批评法租界防务和法军护侨行动不力,甚至要求英国政府托管上海法租界,最终导致法国政府与《中法新汇报》的矛盾不可调和。《中法新汇报》停刊事件揭示了法国机关报与法国政府的复杂关系,为近代列强在华机关报的管理及其自由言论的限度提供了一个注脚。

【关键词】《中法新汇报》;范达来(Vandelet);法国在华机关报;中法关系


国际关系视野下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

陈谦平

南京大学特聘教授。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从国际关系视野考察14年中国抗战,“国际抗战”既为一种研究视角,亦是全面抗战发展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形成的一种抗战的态势,它是全面抗战的重要阶段。中国抗战的各个历史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国际关系的影响。一·二八淞沪抗战后的英美调停暂时遏制了日本对中国进一步的军事侵略,但中国东北的沦陷却引发了西方列强对中国边疆的侵吞与蚕食。抗战时期的中德关系为国民政府对日抗战准备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苏联在全面抗战爆发前三年对中国提供的巨大军事援助使得中国抗战得以持续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笔者认为蒋介石决心固守南京的主要动机是为了争取苏联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为一体,中国国际抗战的局面由此形成。

【关键词】局部抗战;全面抗战;国际抗战;第二次边疆危机;德国与中国抗战;苏联与中国抗战;钨砂贸易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从哈布瓦赫到诺拉:历史书写中的集体记忆

刘颖洁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4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记忆”成为历史书写中新的关键词,但围绕它的研究并未形成一套融贯的体系,而是表现出在内涵与研究方法上的含混。由于历史语境和社会思潮的变迁,历史-记忆关系长久地处于变动之中。集体记忆理论作为主要动力之一,推动并型塑当前的记忆研究。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所提出的集体记忆理论将记忆社会化,并与历史书写形成对立,它构成了当前理解记忆的新基础。皮埃尔·诺拉在法国民族认同遭遇危机的背景下,以集体记忆为基础,尝试重新建构历史-记忆的一致性。在《记忆之场》实践中,集体记忆成了考察意识结构变迁的新范式,但集体记忆也不可避免地被政治化,成为建构共同体身份认同的概念工具。

【关键词】历史书写;集体记忆;莫里斯·哈布瓦赫;皮埃尔·诺拉;记忆之场


战后英国有色人种移民问题研究述评

于明波

历史学博士,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系讲师、苏州大学国别与区域研究院研究人员。江苏,苏州,215123

【摘要】二战后,有色人种移民的进入不仅加剧了英国的移民流向变化,而且对英国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英国学界,战后英国有色人种问题研究逐渐成为英国移民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学者们关注的主要问题为种族关系理论的构建、移民与种族政治问题、移民与种族关系政策以及移民融合问题等,研究成果丰硕。该课题研究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从零散到系统、从单一到多元、从宏观到微观、从浅层到深层等,与现实社会政治联系密切是其显著特征。

【关键词】有色人种;移民问题;战后英国;移民史;种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