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生态、农业与政治:环境史视域下汉代朔方郡的历史演变
【作者】王方晗,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员。山东,青岛,266237。
【摘要】朔方郡是汉代北方边疆主要的屯田区之一,地处干旱至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生态脆弱,其农业社会的发展与衰落均体现出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复杂互动。借助黄河和湖泊水源,汉政府将朔方作为“屯田实边”的据点,引导大量人口迁入,发展旱作灌溉农业。但大规模密集型农业生产和农耕定居的生活方式消耗自然资源,影响原生植被。西汉时期,朔方地区还承担着为内附匈奴部族生产、输送粮食的任务,因而加剧了区域生态压力。人类的破坏与自然因素叠加,导致朔方垦区土壤沙漠化进程加快。东汉初期气候转向干冷,北方政局动荡,大批农耕人口弃垦南迁,荒地在风蚀作用下逐渐被流沙覆盖,朔方郡就此衰落。生态条件、农业活动与政治导向的交互,决定了汉代朔方区域社会的兴衰,而环境史的视角能够揭示生态因素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拓宽对汉代屯田史的认知。
【关键词】汉代;朔方郡;环境史;屯田;汉匈关系
西魏蜀地的政区建设与治理
【作者】王兴振,历史学博士,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胡哲,历史学博士,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在萧梁末期荆益之争的趋势下,萧纪出蜀东征失败,导致蜀地势弱。宇文泰在西魏内部力排众议伐蜀,占据蜀地核心区。其后在“改置州郡及县”的方针下,以“剑阁〖CD*2〗成都”一线为主轴,长江沿线为辅翼,大力改造、建设蜀地的政区,以削弱梁朝的影响。平蜀与蜀地政区建设,为西魏营造了巨大的权力空间。为杜绝武川“宿将”、长安魏廷染指蜀地,同州霸府通过垄断入蜀、出蜀的征调渠道,建立对蜀地地方行政系统的掌控权。但在此过程中,同州霸府内部围绕如何治蜀的问题产生了分歧。“承制”治蜀的尉迟迥意图施行文治教化的路线,大概偏离了宇文泰的设想,被征还朝。资历深厚的宇文贵代镇蜀地,践行军国体制的治蜀路线。该路线的残存内容——都督治县,被《北周文王碑》保留下来,成为考察魏末周初蜀地治理的重要线索。
【关键词】北周文王碑;蜀地政区;宇文泰;尉迟迥;都督治县
唐代武职事官阶官化论析
【作者】张明,历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师资博士后、助理研究员。陕西,西安,710119。
【摘要】唐代武职事官阶官化是唐宋武官制度变革的先声。唐代官制的根本特点决定了武职事官需要广泛从事使职,以作为职官制度正常运行的补充。随着战争形势和军事制度的变化,武职事官兼任的使职长期化、固定化,造成了事实上的官、职分离,由此边军和禁军中普遍出现了将武职事官作为阶官的现象。唐代武职事官阶官化的发展与军赏形式转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并与文职事官阶官化的过程相联结。安史之乱期间,朝廷滥授高级武职事正员官,加速了武职事官阶官化的完成。
【关键词】唐代;武职事官;使职;阶官化;品阶
宋代官衔带“新授”现象研究
【作者】周佳,历史学博士,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宋代官员凡新授职务,最早收到省札后就可称“新授某官”,这很普遍。其意义一则突显中央权威;二则官员提前注授职务并允许入衔,有利于稳定日益膨胀的官僚队伍。按道理新官上任后应去掉“新授”字样,直接称“某官”,但地方官往往上任半年内,在与中央的往来文书中,仍称“新授某官”。这一时段类似“试用观察期”,一方面新官用来适应新岗位,亦享有“免责”的优待;另一方面所在机构、监司、台谏会监督新官的表现,及时淘汰问题官员,作为对以文书、资历为主要依据的选任制度的修正。
【关键词】宋代;官衔;新授;徐谓礼文书;省札;告身
近代中国进口替代问题再探——以广东土洋鸦片之争为例
【作者】马光,历史学博士,澳门理工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兼职齐鲁青年学者。澳门,999078。
【摘要】近代广东既是外国鸦片进口的最前沿地带,又是川滇黔土产鸦片消费的远距离市场,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下,土洋鸦片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盘根错节,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联系。以往学者认为,近代广东鸦片进口替代率较低,从而以寥寥数笔将之带过。事实上,约自1880年代开始,土产鸦片凭借低廉的价格和不断提高的品质,成为外国鸦片的有力竞争对手,逐渐赢得了广东的消费市场。面对残缺数据,通过采用新的推算方式可知,高峰时期,广东每年消费的土产鸦片可达2万多担,而非只有数百担,进口替代率可能高达66.61%,远非以往学者所认为的并“不显著”。通过对广东这一特殊区域鸦片进口替代问题的研究,可一窥近代鸦片中“国货”与“洋货”互相竞争的复杂过程。
【关键词】近代中国;广东;土产鸦片;鸦片走私;罂粟种植;进口替代
庚戌新军起义善后与广州舆论的“悼惜”风潮
【作者】李欣荣,历史学博士,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庚戌(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作为清末孙中山领导的第九次起义,载入辛亥革命的史册。吊诡的是,起义被镇压后,官方与绅、商、学界围绕事件性质与善后问题产生了激烈的意见冲突。广东当局公布革命党人的口供和物证,力证其为叛乱行动,并解散涉事的七营全体士兵。以粤商自治会为首的多数舆论则认为这是粤省当局处置不善导致的兵变。特别是巡防营在镇压过程中军纪败坏,而由“良家子弟”组成的新军虽然失败但仍不愿扰民,引发“悼惜新军”的舆论风潮。可见粤省绅、商、学界对于革命态度暧昧,更重视保护本省与自身的权益。清廷在舆论压力下选择惩处镇压有功的粤省官吏,后者唯有掩盖新军既存问题直至皇朝倾覆,反映了筹备立宪语境下民意勃发,政局不稳,清廷却盲目推动新军建设的时代矛盾。
【关键词】广州新军;巡防营;袁树勋;粤商自治会
后征服时期英格兰郡守制与封建王权(1066—1215)
【作者】刘畅,历史学博士,浙大城市学院浙江历史研究中心讲师。浙江,杭州,310015。
【摘要】自1066年诺曼征服至1215年《大宪章》的颁布,是英格兰封建王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封建王权与地方社会的关系以国王和郡守为典型代表,大致呈现三个阶段。首先,三次郡制改革体现了诺曼征服后国王加强地方统治的决心,且国王在二者关系中占据主动。其次,郡守的身份地位和职能属性反映了国王所推行的地方代理人制度,表现为封建王权对地方社会的主动介入。最后,郡守对国王的反抗代表了这一时期地方社会与封建王权之间的权力紧张。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国王和郡守的关系不仅透视出王室政府与地方社会之间的博弈与妥协,也凸显了封建王权介入地方社会的最终目的和行为本质,进而二者在权力调适下趋于动态平衡。
【关键词】中世纪英格兰;郡守;封建王权;地方治理;诺曼征服
宗教、法律和社会想象——1772—1864年英属印度盎格鲁印度教法建构中的文本翻译
【作者】杨清筠,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印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王立新,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印度研究中心教授。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前殖民地时代的印度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成文法典。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对英属印度进行有效的司法管理,殖民当局决定组织东方学家和婆罗门梵学家收集和翻译梵文法律典籍,编纂一部所谓的印度教法典。1772—1864年,经过孟加拉首任总督沃伦·黑斯廷斯、东方学家纳撒尼尔·哈尔海德、威廉·琼斯和亨利·科尔布鲁克等人的长期努力,英国殖民当局最终编纂出他们想象中的“文本化的”“权威的”、但同时也是“盎格鲁化”的印度教法典。盎格鲁印度教法的编译不仅为殖民地时期的印度创造出现代成文法典,而且形塑了现代人的印度教概念和对印度传统社会的想象。
【关键词】英属印度;印度教;盎格鲁印度教法;文本翻译
·会议综述·
世界史与区域国别学的交融发展及其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世界史与区域国别学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刘洪洁,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区域国别研究院讲师。河南,开封,475001。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面推进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同时,中国正深度走向世界,参与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在此背景下,建构为时代所需的区域国别学是当前国内人文社科学界面临的一项刻不容缓的学科建设任务。为探索世界史学科如何开展区域国别研究,厘清世界史与区域国别学之间的内在关系,由河南大学主办,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和《史学月刊》编辑部联合承办的“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世界史与区域国别学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9月8-10日在开封成功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国内3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出版机构的90余位专家学者携手参会,各抒所见。
研讨会设主旨发言与分组研讨两种形式,主要涉及比较视野下的中外现代化研究、区域国别学的学科体系建构、区域国别研究的学术实践案例、世界史与区域国别研究的有机融合等四项议题,现综述如下。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试论古代中东多元文明的流变及其互鉴
【作者】王方,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广东,广州,510632。
【摘要】古代中东是多元文明汇聚、碰撞与融合之地。中东古文明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华夏和中东两大文明体的历史交往也是中东文明演进的动力,由此构成了古代中东多元文明流变和互鉴的宏大全景图。中东不同时期文明的流变主要借助物资和贸易往来、人口迁徙或流动、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传播为杠杆来实现。交往手段包括和平与暴力两种方式。中东文明流变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人类文明是人类的共同成果,文明的演化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变化过程,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文明都需要在同异质文明的不断对话和交流过程中摄取养分,注入动能和活力,实现自我更新和文明的升华及发扬光大。因此文明交往的本质在于互补和共存,并在相互沟通与融汇中实现共同发展。
【关键词】中东地区;三大古文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交流互鉴
20世纪意大利史学演进路径探析
【作者】李雪,历史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讲师。北京,100081。
【摘要】与17、18世纪繁荣发展的法德史学相较,后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史学陷入了虽有进步却创新性不足的客观迟滞状态。进入19世纪后半叶,随着德国文化的影响力日盛,历史主义思潮在意大利盛行。以克罗齐为代表的史学家立足于意大利文化与史学传统,将“德国历史主义”发展为“意大利历史主义”,也由此形成了差异化的意大利史学发展路径。以葛兰西为代表的学者在对克罗齐“绝对历史主义”的批判性反思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文化维度、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意大利化”。战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新的社会与政治环境中不断演化,推动了历史观“自上而下”的转向、拓宽了研究视野、促进了史学方法的多元化,这成为微观史学诞生于意大利的左翼历史背景。在格兰迪、莱维、金兹堡等人的积极探索下,微观史学成为当代意大利史学的杰出代表,呈现出以小见大的鲜明特征。20世纪的意大利史学在历史主义、马克思主义、微观史学等多种史学思潮的碰撞、交流、融合之中反思其史学实践、重塑了意大利史学精神。
【关键词】意大利史学;20世纪;历史主义;马克思主义;微观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