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商代方国形态研究
【作者】左勇,历史学博士,安徽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安徽,合肥,230000;牛海茹,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商代的“方”是商王国以自我为中心提出来的概念,含有“处于统治边缘”的政治内涵,现代学界称之为方国。商代方国具有层级性,可分为单一型方国与复合型方国。单一型方国人口稀少,居邑狭小,其内部维持着血缘宗族式的管理,可能仍处在向早期国家的过渡阶段。复合型方国是单一型方国的复合体,可由自然分衍、政治组建两种途径形成。自然分衍的复合型方国没有形成集权统治,其下的各分支方国平等独立,内部组织松散。政治组建的复合型方国是通过军事、外交等途径建立起来的区域政权,属于“方上之方”,已步入早期国家,但数量稀少。有商一代绝大多数的方国处在“前国家阶段”,依据血缘塑造权力体系,可能对商王国较难形成国家认同,常处于“时叛时服”的状态。
【关键词】商代;方国;早期国家
唐代月食占应与唐肃宗张皇后的历史形象建构
【作者】王璐,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陕西,西安,710127。
【摘要】正史记载唐肃宗乾元二年二月发生的月食与女主张皇后行为失据相关,但这一解释并不符合当时社会通行的天文观念。在唐人及前代古人知识体系中,“诸侯(大臣)势衰”与“月食修刑”是他们对月食占应更为普遍的认知。肃宗君臣实则选择“月食修刑”的占应逻辑来解释此次月食,借由天象异变惩处施行苛政的李巨,以实现打压玄宗旧臣的政治意图,与张皇后本无关联。代宗诛杀张皇后之后即位,当朝史官篡改月食占应意涵与应验对象,有意塑造张皇后势盛、与肃宗早生嫌隙的历史形象,对代宗统治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加以缘饰。张皇后并未实际执掌肃宗朝权柄,但是经过历代史官的层累书写,其跋扈专权的历史形象得以固化定型。通过驳正历代史官对张皇后历史形象的层累书写、还原其真实形象,可以启发我们认识到辨析历史文本、解构历史书写的必要性。
【关键词】月食;天文占应;张皇后;唐肃宗政局;李巨苛政案;历史书写
明代方面官的迁转惯例——以小转法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余璐,历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上海,200234。
【摘要】明中后期的方面官迁转,有藩臬递转、每升一级的小转法,亦即由正五品佥事升从四品参议、从四品参议升正四品副使的逐级挨升的迁转惯例。这一迁转惯例打破了此前方面官每升二级、台省不通的迁转习惯。对照“明实录”所载方面官迁转履历与明人的相关论述,可得出如下结论:藩臬递转、每升一级的迁转事例早在明初推行保举、会举制后就已存在,但其大量出现,始自刘瑾当政的正德初年,既有笼络朝士、展现权威之意,亦是为缓解方面官缺大幅裁革后缺少人多的窘境。小转法的惯例化,与方面官位于内外中低级官员晋升高级京堂官的枢纽位置,官缺有限但官员众多的结构性困境有关。在明中后期官僚人数日益增加的现实压力下,方面官小转一级的趋势难以遽停,成为禁而不止、沿至明末的迁转惯例。
【关键词】明代;方面官迁转;小转法
“科举”余绪:清末最后的“杂试”与“朝考”
【作者】张仲民,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上海,200433。
【摘要】1905年清廷立停科举后,仍保留了生员考职、优拔贡考试、保送举贡等善后“杂试”,同时与这些考试相对应的有关朝考制度也得到保留。随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引发了很大的反响与争议,清廷各级决策者以科举的方式推行之,一般士子则依旧视之为旧科举,趋新媒体则批评为科举复盛。凡此种种,均可见在科举立停的新形势下诸杂试所起的替代科举作用,及朝野对于科举制的迷恋,乃至学堂被逐渐科举化的情况。
【关键词】清末;废科举;杂试;朝考
两个层面的“共和”:民国前期历史教科书中的共和肇建
【作者】李帆,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京,100875。
【摘要】民国前期历史教科书在书写辛亥革命与民国建立的史实时,以共和叙事为主。对于由君主制走向共和制的巨变,教科书从原因、过程、结果等各个方面进行阐发,系统论证其历史合理性;尤其是以“中华民族”和“中华民国”作为关键词概括民初历史,实际突显了“共和”的两个层面:民族融合与政体变迁,从而弹出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双重变奏之音。在此双重变奏中,教科书以民主主义为根本,倡导“大民族主义”,消弭“小民族主义”的消极影响,强调从君主制到共和制的历史共性,而非着眼于共和之路与民族问题相缠绕的中国历史特性。在清亡民兴的复杂历史巨变面前,这样的书写策略无疑是高明的。
【关键词】民国前期历史教科书;共和叙事;民族主义;民主主义
国家统一的财政支撑——“川政统一”后南京国民政府对四川财政的整理
【作者】车人杰,历史学博士,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四川,成都,610064。
【摘要】民初以降,四川地方财政长期脱离中央政府掌控。1934年下半年,因川军“六路围剿”红军惨败导致地方财政危机,地方军人被迫向南京政府求援,南京国民政府得以介入川局,实现“川政统一”。为解决财政危机,实现财政统一,南京国民政府在督促地方实现国地税分立、交还国税并裁撤苛杂的同时,同意“川财治川”,并允许田赋附征三倍“剿匪军费”、开征新税;公债方面,南京国民政府以自身财政信用为担保发行“四川善后公债”,收回原川军自行发行的公债。财政整理终结了川省财政的独立状态,在推动国家财政统一的同时缓解了地方财政危机,巩固了“川政统一”。但庞大的军政费用开支与沉重的债务负担使地方财政始终无法走上良性发展轨道,人民负担未能有效减轻。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财政整理;“川政统一”;国地税分立;四川善后公债
·英国-英帝国-英联邦史·
19世纪英国医学界对黑人肤色成因的歧视性认知
【作者】吴晗,历史学博士,浙大城市学院浙江历史研究中心讲师。浙江,杭州,310015。
【摘要】近代博物学和医学的发展,殖民扩张中与“有色人种”的大量接触,使西方医学界对人类肤色差异问题产生了新的认识。18世纪以降,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对“环境决定论”的批判性认识,成为19世纪英国医学界研究黑人肤色成因的重要思想背景。在其影响下,英国医学界在研究中常秉持一种带有歧视性的“天性论”观念,认为人类的不同肤色并非受自然气候的影响所形成,而是不同人种天性差异的外在表现,且能反映出不同人种的“文明”程度。这种歧视性认知不仅影响了英国医学界对黑人常患的热带皮肤病的诊疗,而且塑造了黑人“不文明”和“有缺陷”的种族形象。这也进一步“论证”了所谓的“白人优越论”,为西方殖民者歧视、支配和压迫黑人等“有色人种”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英国;医学界;黑人肤色;天性论;种族歧视
·中东史·
头癣治疗运动与以色列现代国家形象的建构
【作者】胡浩,哲学博士,河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区域与国别研究院教授;刘源,河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在以色列建国前,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常被认为是虚弱多病的族群,而头癣的高发病率被视为这一族群特征的重要证据。如何改善因头癣而被污名化的犹太人形象,成为犹太复国主义领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英国委任统治时期,以哈达萨为代表的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在巴勒斯坦多个犹太社区积极开展治疗和预防头癣的公共卫生行动。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大量患有头癣的犹太移民涌入,给以色列公共卫生带来较大挑战。作为应对,以色列发起头癣治疗运动,试图全面克服犹太移民这一身体上的顽疾,塑造健康的、符合犹太复国主义理念的犹太“新人”,提升以色列作为现代国家的形象。头癣治疗运动成效明显,基本治愈了移民中的头癣患者,以色列国家公共卫生体系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发展,以色列国家的健康形象也得以提升。但头癣治疗运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犹太族群内部隔阂和歧视加深,病患群体隐私暴露、健康权益受损等方面的问题。如何平衡国家、族群和个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在社会正义和平等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普惠包容的国家公共卫生体系,是以色列需要深入思考和认真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以色列;头癣治疗运动;犹太人;公共卫生;国家形象
·知识传播史研究·
20世纪40年代“发现水杉”事件的历史叙事与政治纠葛
【作者】左承颖,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100101。
【摘要】20世纪40年代的“发现水杉”事件,是中国植物科学现代化及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彰显了中美学人在科学考察、植物引种和自然保护领域的互动。既有研究多从科学“内史”角度予以讨论,或偏重分析其中的美国因素。实则,民初以来中国林学和植物学界自觉利用现代分类方法逐层整理的本土树种谱系,为川鄂交界处水杉的科学发现奠定了知识基础。基于协同互助和相互交换原则,二战后胡先骕等中国学人主动与美国学界联络,联合开展了水杉实地考察及跨国引种,只是两国舆论在功绩宣传上存有不同程度的偏向。1948年中国水杉保存委员会的设立,揭示了国民政府欲从物种保护维度获取“美援”的造势之态。水杉国家公园计划无果,则反映出直接移植美国自然保护模式的想法不切实际。即便面对种种现实困难,中国学人在水杉的生境调查和引种培育中仍发挥了主体作用。
【关键词】水杉;科学考察;知识谱系;跨国合作;自然保护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近百年来历史故事研究的范式转换
【作者】尤学工,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封霄,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如何认识中国先秦时期丰富的历史故事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问题,在史学思潮多元发展的过程中,历史故事研究范式也因应思潮嬗变而发生转换。顾颉刚提出“用故事的眼光解释古史构成的原因”至今已百年,其对孟姜女故事演变历程的爬梳提供了科学史学的实践典范,推动中国古代历史故事研究走向现代。随着文化人类学的发展传播,“结构”“母题”“符号”等具有现代意义的概念介入历史研究,研究者开始对故事进行群体的、跨文化的考察,文化意义成为探索故事深层结构的主要取向。后现代主义兴起后,受此影响的研究者试图消解结构的意义,放弃勾勒故事的历史线条,转而以“记忆”“知识”等更微观、更个体化的环节取而代之,关注历史故事与社会生活的双向互动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
【关键词】历史故事;古史辨;文化人类学;后现代主义;范式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