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百松,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博士研究生;戴宇,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教授。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日俄战争后,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劝诱日本政府在亚洲实行门罗主义政策,代理美国在亚洲排除英、法等国势力的渗透。日本政府接受了这一政策,此后一方面在华不断侵略扩张,一方面与美国签署相关协定以寻求国际认可,日美关系一度处于协调状态。但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改变了这种局面,日本政府此后将门罗主义改造为“亚洲门罗主义”加以运用,使之演变为排除一切西方列强的干预、独霸亚洲,同时在华建立独占势力范围的区域霸权思想,并由此产生了美国远东政策与日本东亚政策的对立。《塘沽协定》签订后,日美关系在政策对立的前提下呈现出外交竞合关系,竞争的一面表现为双方为维护本国在华势力范围而展开的外事交涉,合作的一面体现在对彼此在华核心利益的互不介入以避免事态升级。美日两国的对外战略并无本质差异,双方均试图主导东亚国际秩序并在华建立排他性势力范围,在华权益的“独占”与“均沾”不过是符合各自国家利益的一体两面而已。
【关键词】“亚洲门罗主义”;《九国公约》;“天羽声明”;日美关系;日本外务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