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闾里幽芳——鸦片战争时期关于浙江烈女刘七姑的诗歌书写及其内涵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2年第4期 发布日期: 2023-01-09 浏览次数:

【作者】李晨,苏州大学文学院。

【摘要】作为鸦片战争殉难烈女的典型案例,刘七姑投井引起了当时文人的广泛题咏。从历史层面来说,题咏充分传递了来自民间的讨论鸦片战争的声音,为重新审视乍浦战役提供了新视角;从文学层面来说,相关诗作作为女性写作的又一次集体尝试,再度诠释了“诗史”内涵,并丰富了“井”意象的诗歌素材;从文化层面来说,题咏行为展现了两浙地区内部深厚的文化驱动力。更为重要的是,咏刘七姑诗歌作为古今历史转型期间的爱国主义作品,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和时代意蕴。

在鸦片战争为数有限的烈女事迹中,浙江嘉兴烈女刘七姑格外引人注意。刘七姑的事迹不但广泛流传于两浙地区,而且播传东瀛,成为日本诗人的题咏对象。相应的是,在鸦片战争相关诗歌写作中,刘七姑书写具有较强的典型性。本文将着眼于历史、文学、文化等三方面内涵,对吟咏“刘七姑”的诗歌展开分析。

一、历史内涵:来自民间的声音

探讨咏刘七姑诗歌之前,还须略表刘七姑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以及发生的历史事件,即对1842年的乍浦之战及乍浦相关守将作一探究,以呈现吟咏刘七姑热潮形成之时代背景及原因。乍浦一役,八旗兵及陕甘官兵抵抗勇猛。可是,在鸦片战争史中,殉难的乍浦守将副都统长喜却声名未彰,影响力远不及同期名将如关天培、“定海三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陈化成、裕谦、海龄等。总之,广州、定海、镇海、吴淞等地纷纷出现了流芳千古的英雄,引发诗坛的广泛吟咏,乍浦还没有产生与之匹配的英雄。但是,乍浦及周边地区蕴藏巨大的写作势能,且不用说乍浦背靠的嘉兴府历来是诗歌重镇,即便乍浦一镇,已是人文荟萃。那么乍浦乃至嘉兴关于战争的写作势能导向何方?关注点从殉难忠臣转到烈女。

刘七姑是乍浦一役中典型的烈女形象,对刘七姑的广泛争咏具有民间舆论的色彩。首先,此类民间舆论是对英雄缺失的补偿,同时也不会被满汉之扞格的内在“幽灵”困扰。其次,它本身构成一种“势力”。如果把鸦片战争的“叙事”分为官方话语、民间舆论和历史评说三方视角,那么民间舆论则处于弱势一方。由于文献不充分,民间舆论易被历史评说略过而遭致湮没。因之,刘七姑相关文学文献的留存呈现“民间舆论”的独特效力,而且是一种正向效力。从历史事实的角度看,刘七姑成为一个地区苦难与抗争的象征,关于她的书写具有强烈的历史现场感。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刘七姑是鸦片战争大历史中的小人物,亦能够作为“微观史学”的素材。《乍川刘烈女传》介绍刘七姑事迹,于行文将要结束时精彩发问:“此岂徒为闾里光哉?”明清时期,无数的贞妇烈女只是作为乡里的荣光受到表彰,而刘七姑的悲惨命运却足以成为一个步入深渊的时代和国家的缩影。

目前所见对刘七姑事迹记载较为详尽的文本即《乍川刘烈女传》,全文四百余字,收录于《犀烛留观记事》,撰者俟考。《乍川刘烈女传》却能衍生出故事性,补充诸多细节,让刘七姑的整体形象更加丰满传神。首先是对人物细节的补充。其次是对事件细节的补充。其实,《乍川刘烈女传》《刘烈女赞》的问题均在于情节未免“丰腴”,但可以肯定的是,刘七姑事迹的“骨架”绝非虚构,而当地诗人的集体书写也主要言及“骨架”。至于刘七姑事迹的历史意义,从鸦片战争的角度审视,则鸦片战争的历史不单纯是顶层精英的军事史、政治史、经济史、外交关系史等,它理所应当地包含更多下层民众在战乱中的生命体验以及自下而上的战争观照视角,从而呈现出鸦片战争历史的丰富性与层次感,并为之注入相应的社会关怀和生命共情。

二、文学内涵:诗体、诗艺与诗史

目前搜集到的关于刘七姑的诗歌,依据作者籍贯,可作如下分类:一是平湖诗人所作(乍浦属平湖县),二是非平湖的浙西诗人所作,三是浙东诗人所作。值得一提的是,诗作的作者身份呈现出了多样性和特殊性,如高孟瑛、顾佩芳是闺秀诗人,真铭疑为方外诗人,贵成是八旗诗人,李渐磐是武将,山亥吉、刘吉甫是日本汉诗人,亦能因此说明刘七姑事迹的广泛影响力。

咏刘七姑系列诗歌作为“平行文本”,带有同质化特征。单论叙事本身,诗歌相较于传状,固然有限制处,而于叙事以外,诗歌以其韵律感,情感表达是优胜处?以其凝练度,细节突出是优胜处;现不妨从诗体、诗艺与诗史三方面对咏刘七姑系列诗歌展开分析。在已见咏刘七姑系列诗歌中,七言古诗“理所当然”是使用最多的诗体,因为在中国诗歌传统中,歌行、叙事、女性书写总会轻易结合在一起。以流利见长、体制多样的七言古诗本身意味着灵活,亦即可能从多重角度产生特出的表达效果。咏刘七姑诗歌艺术,综合观之,包含三方面特点。首先,以平铺直叙为主。再者,关于“井”意象的集中书写。此外,突出对比。论及咏刘七姑诗歌的文学价值,自然联系到“诗史”概念。诗重抒情,即为“感”史重纪实,即为“事”。鸦片战争却被视为中国近代史之开端,咏刘七姑诗发生在历史节点上,成为“一时气运”的客观组成。诚如鸦片战争本身的意义,其影响尚且未能剧烈震荡清代政局,又如何能成为一个历史“中长时段”的开启标记?实则其中亦有“一时气运”的问题,国势、民气的盛衰逆转,以及带有象征意义的中西两方正面交锋,构成历史转型意义的“赋值”要素。由此,咏刘七姑诗在历史逻辑链条中,构成“百川归流”的一川之“充分条件”。

三、文化内涵:传播的因缘

为何咏刘七姑诗在咏乍浦诸烈女诗中规模居首?关键仍是系于其父刘东藩。刘烈女事迹的传播,亲缘关系固然是第一步,而第二步同样至关重要,也就是刘东藩的“社团”关系。他本为地方诗坛的一员,据《两浙轩续录》记载:“刘东藩,字星阶,号心葭,平湖岁贡,著《砚北吟巢稿》,张嘉钰曰:‘心葭性介而和,敦气节,工诗及古文。书法得香光神髓,流传至日本,每托运铜船来购求之。’”依据张嘉钰的说法,刘氏与日本的联系已然可见一斑,其实,刘东藩在地方志的人物列传中就有一席之地,更能够证明其诗坛影响。由此,探讨刘烈女故事的传播,刘东藩的交游无疑是合适的切入点,而另一方面,清代浙江繁荣的地方文化又是整个话题最为有力的支撑。

其一,以文化传承为视角,在刘东藩的交游圈中,沈筠是首先值得关注的人物。沈筠所辑地方诗总集《乍浦集咏》中,咏刘七姑诗在十首以上,颇为显目,《乍浦集咏》东传日本,引起日本汉诗界的关注。其二,以文化传统为视角,刘烈女事迹的传播扎根于杭嘉湖平原悠久的风雅传统之中。其三,以文化互动为视角。在咏刘七姑诗作者中,陈劢、张培基来自宁波。在鸦片战争中,以宁波为中心的浙东地区战斗最为激烈、频繁,陈劢、张培基亦曾切身感受到鸦片烽火,他们书写刘烈女,而来自乍浦的沈筠等人书写浙西战事,表现出浙西与浙东地域上的互动。在此背景下,咏刘七姑具备题材的典型性,又可以钩连女性文学研究和中日文学交流史研究,而生成研究视角的特殊性。

综上所述,咏刘七姑诗歌虽整体上并未摆脱文人热衷于歌颂英雄烈女的写作惯性以及关于烈女的传统价值取向,但也从个案上带来诸多价值:在历史层面,提供了重新审视鸦片战争乍浦战役的视角;在文学层面,作为女性写作的又一次集体尝试,再度诠释“诗史”内涵,并丰富了“井”意象的诗歌素材;在文化层面,展现了两浙地区内部深厚的文化驱动力及其传播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咏刘七姑诗歌作为古今转型期间的爱国主义作品,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和时代意蕴。

 

文章摘自《嘉兴学院学报》20231月,原文约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