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医生眼中的异域新药:“中国根”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3年第1期 发布日期: 2023-03-24 浏览次数:

【作者】高晞,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摘要】“中国根”即为中药“土茯苓”(俗名冷饭团)16世纪由葡萄牙商人带入欧洲,被欧洲医生奉为神木。《中国根书简》作者为何会选择中国根阐述他划时代的颠覆性科学思想,以此分析16世纪以来中医西传对文艺复兴的科学思维转变的影响;从知识权力和学术权威的角度,探讨在欧洲医学从古典向近代过渡、科学初兴时期,医学观念和方法论的变革如何受到隐藏着的政治力量,如帝王意志、学术权威的影响,重点考察此时进入欧洲的中国根所担当的角色与产生的影响。

一、引言:查理五世相信“中国根”

1545年冬天,西班牙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正遭受人生第11次痛风的侵袭。210日,查理五世决定服用一种名为“中国根”的新药,服药不到两个月,他便恢复健康。查理五世的决定是影响近代早期东西方医学史上的一项重要事件。

二、查理五世的痛风与“中国根”的实际疗效

查理五世服用“中国根”是为了缓解因痛风而致的手脚疼痛、麻痹不能行动的症状。同年,在中国出版的《药性要略大全》中有两例俗名为“冷饭团”的药材:“萆薢”“山牛”,此两款药材恰好可以治疗查理五世的顽疾。在所有服用“中国根”的病人群体中,查理五世是一位特殊受益者,也是医学史上著名的痛风患者。当时,查理五世身边总有人不厌其烦地向他推荐这款新药,尤其是西班牙的贵族持续不断地向他灌输:“中国根”对呼吸困难和关节性疾病有永久的免疫力。查理五世服药后,疾病症状有明显改善。

摧毁查理五世身体的主要原因是他无节制的饮食习惯。“中国根”既可以对付病痛,又能解决服药与饮食的矛盾,满足了查理五世的双重需求,这款异域新药就这样顺利地进入神圣罗马帝国的宫廷药房。“中国根”的确缓解了查理五世的手臂和腿部疼痛,有效地治愈了查理五世的痛风,在医学上的解释是他可以促进排汗和排尿。

历史文献中关于查理五世痛风的记录不胜枚举,但是“中国根”如何治疗查理五世痛风的记录仅限于同时期出版的《中国根书简》,它其实是查理五世的宫廷医生、比利时人体解剖学家维萨里写给他朋友的一封书信,15468月在瑞士巴塞尔出版,拉丁文版。这是第一部在欧洲出版、纪录名医使用“中国根”经验的医学专著,这为研究“中国根”进入欧洲的历史和“中国根”的实际疗效提供了最直接的素材。从维萨里的病案考察,“中国根”在16世纪中叶欧洲医生的手中就像一块“神木”可以对付多种疾患。

三、作为知识与权力隐喻的《中国根书简》

与同时代欧洲医生积极肯定“中国根”的姿态不同,维萨里书信中所表述的观点反复多变且矛盾迭出,令人难以把握他对“中国根”的真实态度。自相矛盾的行为贯穿在他的书信中。

在世界科学史的叙事中,维萨里是与哥白尼齐名的科学家。在担任查理五世的医生之前,他是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解剖学教师。1543年,在哥白尼发表了划时代作品《天体运行论》的同年,维萨里出版了《人体之构造》,这是医学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巨作,他将医学的知识根基——解剖学——从古罗马名医盖仑创建的古典知识体系中引领出来,不仅如此,维萨里所开创的人体解剖的实验方法奠定了西方医学科学的范式,他被誉为近代解剖学的创始人。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医学界的新生代,维萨里在“中国根”问题上所表现出的不可理喻的思想反复和暧昧态度不仅与他的科学家形象相去甚远,亦为后人考察“中国根”的实际影响制造了障碍。究其根本原因,恐怕需要从维萨里的身世、学术经历和撰写《中国根书简》的动机去考察,尤其是他与查理五世的关系去分析。

维萨里出生于比利时的一个医学世家,他们家族四代都是欧洲哈布斯堡家族的御医和药剂师。父亲鼓励其延续家族的习医传统,1533年维萨里进入法国巴黎大学学医。当时的巴黎是复兴和教授盖仑学派的知识中心。在学理上,维萨里接受的是盖仑解剖学体系,但在思想上,他又认为解剖学的古典研究遭受了“耻辱的、最具灾难性的重创”,他的学术理想就是恢复古典医学艺术光辉。他所著的《人体之构造》,试图以精致准确的人体图谱、绘画语汇和丰富的人体知识,纠正盖仑解剖学的错误知识,重塑原始的解剖学知识,以此确立规范的人体知识。维萨里的想法和作品威胁到了欧洲各国医学院中被称作为盖仑学派的解剖学家们的学术地位和知识权威,他的作品受到同行和老师的责难。1544年夏天,维萨里正式成为查理五世的御医,追随他四处征战。1545年查理五世罹患痛风,服用“中国根”的这段时间,维萨里一直陪伴左右。欧洲诸国王室的御医和显贵的医疗顾问获知“中国根”得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青睐和许可后,一时趋之若鹜,纷纷致信向维萨里咨询“中国根”的炮制方法和治疗方案。如果说,维萨里是查理五世服用“中国根”的叙事者,那么,这种叙事本身就是权力的再现。

权力掌握着知识,知识亦可再现权力,在查理五世赋予“中国根”某种特权的同时,也为“中国根”知识的阐释者创造了建立学术权威的机会。维萨里巧妙地将查理五世服用“中国根”与他和西尔维乌斯的学术之争放在同一平台讨论。知识的叙述常常表现为话语权。在查理五世的庇荫下,维萨里在书信中继续对盖仑体系展开批评,表明他的科学态度,宣誓自己的学术地位,达到维护自己御医位置的目的。

四、中国根:欧洲科学革命的引药

《中国根书简》与其说是一封私人书信,还不如说是一篇严谨的科学论文。维萨里从科学角度对“中国根”的临床应用作了全面阐述。不可思议的是,东西方在“中国根”的处方、煎制、服法和药物禁忌等诸方面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维萨里对“中国根”的处理和饮用,从今天的角度看与中国医学的治疗原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根书简》是维萨里阐述自己学术方法和表达科学态度的工具,他试图通过解读新药“中国根”的方法为自己反对盖仑经典学说、创建自己的新观点作辩护。维萨里以“中国根”研究为例正确地示范了如何科学地观察研究“新事物”,客观地评估“新药”的效果和价值,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展开对旧理论的批评。

在世界科学史上,维萨里是西方医学由古典向近代医学转型的领路人,《中国根书简》记录了他与以西尔维乌斯为首的盖仑信徒间的学术争执。在这场“新科学医学”与“旧盖仑学派”的直接较量中,新药“中国根”起到了药引子的作用,催化了科学新思想的产生。

结语:科学是一种沟通方式

维萨里写信的初衷是向朋友阐释他在《人体之构造》中未尽的求真的科学思想,“中国根”的内容只占其书信的五分之一篇幅,然而,当私人间的学术与思想交流将被公之于众,作为知识产品流入更广泛的天地时,维萨里决定将书命名为《中国根书简》,并将查理五世名字置顶封面,为其拥有的知识权威背书。《中国根书简》不仅完整地记录了“中国根”在初入欧洲至盛行的历史真相,并且还原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家如何通过翻译阐释异域新药,发挥帝王的政治权力,彰显科学家的知识权威,以此推进欧洲知识体系由古典学说向近代科学过渡的历程。

这部作品由新药学和人体解剖学两部分内容组成,按当代的科学分类体系看,是两套截然不同的知识体系,合在一起似乎有些风马牛不相干。事实上,这部科学专著真实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博物学家的身份特征和研究旨趣。异域而至的新药就是旧知识转变的驱动力。

16世纪的欧洲医生和东方医生在处理“中国根”药材时所表现出的相似性,更是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历史现象,提示我们思考在东西方的传统医学知识体系中是否存在着内在逻辑一致的可能性,关注被历史学家忽略的东西方医药学之间所存在着的交互、对话与影响。作为一种药材,“中国根”从东方流传到欧洲的名医维萨里等人之手,竟然被演化成一项具体的科学研究活动,知识的流动就这样构成了不同文化间互动的一部分。如果说,维萨里以《人体之构造》向盖仑学派的古典医学发起挑战,那么,《中国根书简》就是通过对“中国根”的分析与研究,深化对盖仑动物解剖学思想和方法论的批评,创建了医学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路径,将西方医学从古典领进了文艺复兴的新时代,西方学家认为盖仑主义在文艺复兴时期逐渐走向衰落,而维萨里和他的著作就是一马当先的斗士。

 

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原文约19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