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救乱”与“东迁”:郑武公“处于卫三年”探析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4年第2期 发布日期: 2024-06-18 浏览次数:

作者廖昊东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清华简(陆)·郑武夫人规孺子》记载郑武公曾“处于卫三年”,这一材料似乎揭示了郑国在“两周之际”曾作出了巨大的政治转向。郑桓公预感天下大乱,带领周之遗老史伯、虢叔等东迁,代表了畿内诸侯的利益。因此幽王死后,郑国拥立携王,形成“二王并立”的局面。而郑武公极有可能在此时被卫国软禁,“处于卫三年”,并作出了拥立周平王、迎娶仇敌之女武姜的决定。郑国虽然支持平王取得了王位,但与周天子之间的矛盾并未消除,两者之间的不信任感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扩大,在繻葛之战后最终走向破裂。

一、卫国在“两周之际”的选择

郑武公是两周之际的一位风云人物,在“二王并立”的局势下,辅助周平王东迁洛邑,并担任周王卿士,构建了周王室东迁之后整个天下的格局。同时,他大举开疆拓土,奠定了郑国的疆域和地位,让郑国真正地走向强盛。因此,讨论“陷于大难”这一问题,绕不开两周之际复杂的政治形势以及诸侯之间的激烈交锋。特别是郑武公困居三年的卫国,就是这一问题的核心所在。

卫国受封较早。卫国在分封之初,主要是为了监视殷商后裔,是周天子十分信任的诸侯。在整个西周300年间,卫国与周王室关系一直十分密切,周夷王时通过“厚赂”,更是将爵位提升为侯爵。周厉王时期,由于难以调节国内矛盾,国人暴动,厉王于是被“出饹于彘,共和行政焉”。“共和行政”是西周历史上的一段公案,历来争论不休。长期以来,传统文献对于“共和行政”问题大致形成两种不同的说法。出土文献证明了“共和行政”并不是周公、召公共同执政,而是一个叫共伯和的人临朝称制。关于共伯和到底是谁,史学界一直存在巨大争议。不过目前最主流的观点认为,共伯和就是卫国国君卫武公。

据《史记》记载,共伯和曾杀兄篡位,这与《庄子·让王》《吕氏春秋》等文献所记载的共伯和的历史事迹极不相符。据《左传》《诗经》等文献记载,卫武公勤于政务,德才兼备,在当时很有威望。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并不能找出其他让各方完全信服的答案,因此“卫武公即共伯和”一说是目前最可靠的看法。

卫武公在执政十四年之后,将权利归还给周宣王,然后隐居共山之首。但卫武公在95岁高龄时,仍然把持卫国政局,丝毫不见懈怠。在幽王死于戎乱、周王室衰微的危急时刻,卫武公选择辅佐平王东迁,成为重要功臣。卫国由侯爵再次被提升为公爵,他也间接执掌了周王室的朝政,在“共和执政”的几十年后,再一次回到了权力的中心。然而郑国在两周之际,与晋国夹辅周室,是平王东迁的重要力量。

二、“二王并立”时期的政治形势

“二王并立”始见于《竹书纪年》,因《史记》中并未记载这一事件,因此历来将其当作野史看待。然而结合出土文献,我们可以将这一段缺失的历史还原出来。周幽王因宠爱褒姒,打算废长立幼,立伯盘为太子。太子宜臼见形势不利,于是逃奔西申,幽王派兵围申,欲置太子于死地。西申在被王师围攻的形势下,联合缯与西戎反攻周。周幽王死后,以卫武公、晋文侯为首的东方诸侯拥立太子宜臼继位,即周平王。而以虢公翰为首的畿内诸侯,则拥立幽王之弟余臣为王,即周携王。而郑国在两周之际的态度是值得玩味的。郑桓公在幽王末年担任周王室司徒,预感到天下大乱,于是提前为自己寻找退路。在史伯的建议下,郑国正式开始东迁。

而这一过程中,有很多贵族及其宗族势力追随桓公向东方迁徙。以周王室遗老史伯、宦仲等为代表的家族也追随桓公东迁,日后发展成为郑国早期贵族。郑桓公当属于“诸正”,代表着畿内诸侯的利益。虢公翰与郑桓公很可能代表了忠于周幽王的王室势力,在郑桓公追随幽王死于戎乱后,虢公翰幸存下来,于是拥立姬余臣成为周王。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出,郑国在“二王并立”初期应当是属于拥立携王这一阵营。那么是什么原因,让郑国背叛携王,转而支持周平王呢?这正是郑武公“处于卫三年”的关键所在。从《史记》的记载来看,卫武公是坚定的支持周平王的。平王东迁之后,卫武公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担任了周王室卿士。因此,卫国软禁郑武公,很可能与郑国的政治态度有关。郑桓公追随幽王死于戎乱,郑国与申侯、平王之间可谓有着难以化解的仇怨。以往史学家大多关注平王东迁、携王失败被杀,以为平王在王位争夺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忽略了在一开始携王与平王是一种势均力敌的态势,打破这一平衡的关键,就是郑国的转变。

郑国在郑桓公的提前布局下,在河洛之间获得了大量的膏腴之地。同时,未经战乱溃败的“成周八师”,也是郑国的重要力量。可以说,郑国是携王势力的“压舱石”。故而卫武公软禁郑武公的目的,就是为了分化携王势力,逼迫郑国投向平王。三年软禁结束之后,郑武公得到自由回到了郑国。携王由于郑国的背叛,无力与平王相争,最终被晋文侯杀死。周平王在郑国的支持下,东迁洛邑,夺得最终的胜利。郑武公也在这一过程中迎娶了仇敌申侯的女儿武姜,即郑武夫人。在两周之际剧烈的王室争锋中,携王、平王为了拉拢各自势力,将大量土地、军队、名爵赏赐给诸侯,这也导致日后周王室的快速衰落。如卫、郑等诸侯,并得卿士、方伯之位,分取天子名器,周天子陷入诸侯势力的重重包围之中,再也没有统领天下的实力了。郑国虽然支持平王取得了王位,并在这次动荡中获得了大量的利益,但郑国与周天子之间的矛盾并未消除,两者之间的不信任感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扩大。

三、郑、卫两国之间的矛盾

卫国是中原地区的老牌大国,与周王室关系紧密。而郑国作为王室近支,又是周王室分封的最后一个诸侯,在当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卫国与郑国,不仅仅在政治立场上不同,在领土、势力等方面也有着很大的争端,这是中原霸主与后起新秀之间的必然结果。

从史料来看,卫国的疆域大致位于黄河以北的河南北部,河北邯郸,邢台一部分,山东聊城西部一带。而郑国从桓公东迁开始,就在河洛之地不断扩张自己的领土。郑国的疆域大致在济、洛、河、颍之间,也就是今河南省中部偏西地区。这一地区以嵩山为中心,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又位于交通要道,是兵家必争之地。作为周代最早的封国之一,卫国一直是中原地区的霸主。因为有监视殷商后裔的职责,卫国保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极高的政治地位。郑国受封最晚,却在两周之际抓住机遇,快速崛起,在河洛之间大肆开疆拓土,隐隐有成为新的中原霸主的趋势。郑、卫在中原地带纷争不断,如《左传》中就记录了两国之间大量的战争。

郑国与卫国在郑庄公时代就大战频发。共叔段与郑庄公争位失败后,也是受到卫国的庇护。后郑国与卫国纠集中原地区诸侯国,开始了持续数十年的争斗。且卫国数次干预郑国的君位之争,两国之间矛盾重重,难以调和。直到郑国遭遇“昭厉之乱”,元气大伤,卫国也因宣公、懿公荒淫乱政致国力日衰,两国渐渐沦为晋楚争霸的棋子,才最终失去争斗的能力和资本。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闪耀而璀璨的时期,是西周逐步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各诸侯国强势崛起的“大裂变”时代。郑国本是西周王畿里的一个小小封国,并无广阔的疆域和强大的实力,但由于和周王室的特殊关系,使得开国之君郑桓公在王室内担任司徒这一要职。身份上的便利使得郑桓公预感到天下大乱,因此利用职务之便,选取了河洛之间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和大本营。

在两周之际的动乱时刻,郑桓公、郑武公作为王室的近亲长辈,可谓占尽优势。殷八师作为周王室驻守成周的一支劲旅,是周王室威慑东方诸侯、维持国家稳定的重要力量。而幽王死于戎乱后,二王并立,争斗不休。郑武公在此时争取到了殷八师的控制权,这成为郑国开疆拓土的重要力量。同时,郑国数代国君都曾担任过王室司徒,在当时具有极高的地位。此时周王室仍有余威,郑国依靠王室司徒的地位,一跃成为当时极其强大的诸侯。郑武公携东迁之威,在“两周之际”成为左右携王、平王之争的关键所在,且郑国在中原地带的扩张也直接挑战了卫国的霸主地位。因此,卫武公将郑武公软禁于卫国达三年之久,逼迫郑武公支持周平王,即《郑武夫人规孺子》中所说“处于卫三年,不见其邦,亦不见其室”。郑武公在三年软禁之后重获自由,转而支持平王,促成了平王的胜利与周王室的东迁。这一选择影响了两周之际的王权之争,也奠定了此后东周数百年的政治格局。


摘自《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原文约10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