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清代私家藏书楼的生命史研究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4年第3期 发布日期: 2024-09-28 浏览次数:

作者陈熙,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

摘要】聚散无常是中国古代私家藏书的典型特征之一,既有研究在方法上较为单一,且缺乏整体性考察,因而无法准确回答藏书楼从聚到散的持续时间究竟几何及其趋势性变化等问题。鉴于此,本文借鉴人口统计学和历史地理学相关理论,提出“藏书楼寿命”这一概念,从生命史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再研究。结果显示,清代私家藏书楼平均寿命总体呈起伏下降趋势,阶段性特征明显;私家藏书楼平均寿命43.16年,近半数在3150年间;私家藏书楼代际传承困难,84.20%只能维持一代人,传承两代人的仅9.60%,两代以上的藏书世家比例极低;私家藏书楼寿命在省、府两级的空间差异并不显著。影响藏书楼寿命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基础、继承人、水火灾害、战乱兵燹等。

清代私家藏书楼平均寿命总体呈起伏下降趋势;私家藏书楼代际传承困难;私家藏书楼寿命在省、府两级的空间差异并不显著。影响藏书楼寿命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基础、继承人、水火灾害、战乱兵燹等。

对于造成藏书散佚的原因,基本上可归因于兵、火、水、虫等四大害。笔者试图通过系统收集私家藏书楼数据,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借鉴人口统计学的方法,对藏书楼的“寿命”即存续时间问题进行交叉学科研究。

一、“藏书楼寿命”的概念、方法及数据

藏书楼的兴废即是藏书的聚散。“藏书楼寿命”和个人的生命历程相似,一座藏书楼大致也经历诞生、发展、衰弱和消亡的过程,从藏书楼的诞生到最终消亡的起止时间,称之为“藏书楼寿命”。藏书是藏书楼的核心,如果藏书散尽,藏书楼即便作为单纯建筑意义上的楼阁存在,也已丧失其应有之意。而藏书楼的兴建本身,即是藏书达到一定规模的标志。“藏书楼寿命”主要指书楼发挥藏书功能的有效时间。书楼的开始时间,主要以藏书家开始大规模收书、聚书为主。而书楼的结束时间,主要以藏书散佚时间为准,同时参照书楼的损毁时间。

现有藏书史研究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文献考证后积累了大批历代藏书家的汇编资料。具体而言,主要包括:(1)藏书纪事诗系列。晚清叶昌炽《藏书纪事诗》是藏书家资料汇编的开创性著作,记录了739位藏书家的生平及其藏书活动。叶诗之后,仿照其体例进行续补或者编纂的区域性藏书纪事诗层出不穷。(2)全国性藏书家辞典。在藏书纪事诗的基础上,去除了传主前的纪事诗,但仍沿用“一家一传”的纪传体,记录藏书家的籍贯、字号、生卒年、功名、任职、藏书活动、著述、藏书室、藏书印等等;(3)区域性传记资料汇编。除了全国性的藏书家辞典以外,还涌现出了一批区域性藏书家辞典和传记资料集,包括山东、山西、天津、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常熟、宁波等以及若干藏书楼的研究汇编等,其通常在藏书家条目上较全国性辞典有所增益,且对特定藏书楼的兴衰有着更为详细的记载。综合上述各类藏书纪事诗和藏书家辞典的记载,提取藏书家个人资料及其藏书的兴衰聚散信息,构成本文分析的主要数据来源。

清代私家藏书楼的寿命统计  在此基础上可以着重计算藏书楼的寿命值,并分析藏书楼寿命的阶段性特征和区域性特征。

1)总体平均寿命

总体上,823座私家藏书楼的平均寿命为4316年,年龄分布最多的是3140年和4150年两档;其次为2130年段;再次为5160年段;再次为1120年段。绝大多数藏书楼存续时间在1060年之间。

仅维持一代人的藏书楼共计693座;传承两代人的藏书楼79座;而传承3代人以上的已为数不多了,其中传3代人和4代人的藏书楼仅占总数的292%和207%;而能传承5代人及以上的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2)时期年龄差异

总体上,清代两百多年间私家藏书楼的平均寿命呈现起伏下降的趋势。乾嘉时期新生的藏书楼容易得以长期维持,进而造就了藏书楼寿命的高峰期;而道光后期及咸丰年间诞生的藏书楼平均寿命跌入低谷;同治年间诞生的藏书楼存活较长的时间,出现一个新的寿命高峰;光绪宣统时期产生的藏书楼甫一诞生便遭遇社会动荡,进入民国后,平均寿命又出现明显回落。

3)地域年龄差异

空间分布上的集聚性是否会影响各地藏书楼的平均寿命?

各省寿命中的最大值为黑龙江5300年,最小值为台湾2800年。剔除样本量小于5的省份(云南、四川、陕西、广西、甘肃、黑龙江、吉林、台湾)后重新计算,其最大值为湖南5127年,最小值为江西3547年。总体上各省之间的差距并不大。

江苏藏书楼的总体平均寿命为4205年,在剔除样本量过小的徐州后,其他各府州均在3545年之间;浙江藏书楼的总体平均寿命为4541年。区域内府一级平均寿命并未呈现明显的规律性。

另外,省城藏书楼平均寿命4254年,非省城4370年。空间变量并不是影响藏书楼寿命的有效因素。

二、影响私家藏书楼寿命的主要因素

兵、火、水、虫通常被视为古代藏书损毁的主要因素,但并非决定藏书楼寿命的全部。私家藏书楼寿命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以下四个方面:

1)经济基础

如要在藏书体量上达到一定的规模,需要雄厚的财力支持。其次,藏书家所追求的更重要的是藏书质量。再则,藏书楼的营建与维护,都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因此,经济基础在藏书楼的新建、维护和消亡的全过程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继承人:子孙不能守

私家藏书楼若要得以延续,还需有同样嗜爱书籍的子孙在藏书家身后秉承其志。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在经历了清代两百余年的生存竞争后,仅有1361%的人能够拥有自己的嫡系后代。私家藏书楼的传承延续,首先面临的挑战是身后绝嗣、后继无人。

私人藏书家实际上是将藏书作为一种嗜好,首先需要一定的天分和禀赋。其次,藏书嗜好的养成,还要积累足够的经史学识。藏书家能够培养出和自己有着同样嗜好的子弟的概率实在是太小了。

3)水火灾害

意外的水火灾害是藏书和藏书楼损毁的重要因素,传统中国建筑的一大特色便是以木料为主,不论是书楼建筑,还是藏书,都具有易燃属性,能否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防范水火灾害也就成了影响藏书楼寿命的重要因素。

防范火灾的关键是对藏书楼进行严格管理,绝对禁止任何烟火灯烛之类的进入。火灾以外,突发的水灾也可能给藏书楼带来毁灭性的冲击。

4)战乱兵燹

明清鼎革之际,藏书活动,不论公私,皆遭到严重的损毁。“咸丰朝之内忧外患”最为致命,其中又以太平天国战争所造成的损失最为直接和惨烈,以至于18501870年藏书楼的消亡率的大幅度攀升。

总之,私家藏书楼的总体平均寿命为4316年,其存续时间并不算太长。空间分布并不是影响藏书楼寿命的直接要素。经济基础是决定藏书楼寿命最基础的因素;继承人问题是私家藏书楼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水火灾害是藏书楼消亡的意外之灾。战乱兵燹非个人所能控制和预判,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乱往往导致区域内藏书大量被毁,大批私家藏书楼的生命随之走向完结。


文章摘自《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原文约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