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昔为丝伍,今乃芥视”:元至清代大麻作物式微探析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4年第3期 发布日期: 2024-09-28 浏览次数:

作者陈苹李晓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摘要】大麻(Cannabis sativa L.)为桑科、大麻属植物,古代先民将其驯化,并使之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作物之一,但之后经历了一段由盛转衰的历程。本文以大麻作为纤维作物种植地位的下降,大麻布作为赋税产品价值的降低为主要指标,探究大麻作物的式微历程。本文认为元代是大麻作物式微的主要转折点。这一转折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政策因素起主导作用。元至清代大麻作物虽不再作为主要的衣料来源,但仍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作用。大麻作物式微引起农业结构的调整,粮棉结合成为最主要的农业种植结构并延续至今。

大麻(Cannabis sativaL.)为桑科、大麻属植物,古代先民将其驯化,并使之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作物之一,但之后经历了一段由盛转衰的历程。元代是大麻作物式微的主要转折点。这一转折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政策因素起主导作用。元至清代大麻作物虽不再作为主要的衣料来源,但仍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作用。大麻作物式微引起农业结构的调整,粮棉结合成为最主要的农业种植结构并延续至今。

一、大麻作物的式微历程

大麻作物的式微,首先体现在大麻作为纤维作物种植地位的下降。元代农书中,对大麻作物作为纤维作物受到棉花的威胁已有较为清晰的记载。这一时期大麻作物虽然受到棉花的威胁,但仍是纺织原料之一。明代大麻作物种植地位进一步下降,棉花成为重要的纤维作物,明代棉纺织工艺已较为成熟,棉纺织产生的高经济效益,是大麻纺织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棉业大盛。而大麻作为纤维作物的价值,在该时期已基本被棉花所取代,其作为纺织作物受到的关注度逐渐降低。至清代,大麻作物作为衣着纺织原料的价值基本被棉花取代,其式微已被时人所关注,令人惋惜。棉花种植及棉纺织业具有高收益性,已成为清代最为重要的纺织品;芋麻、葛也是重要的纺织品,且相关纺织技术日益成熟,仍能占有一席之地。在多种纤维作物的排挤下,大麻不再作为主要的衣料来源,种植日益稀少,大麻纺织日益式微且质量低下,大麻作物有沦为野生的趋势。

大麻布作为赋税产品价值的降低是判断大麻作物式微的重要指标。宋代麻纺织业发展较为普遍,在宋政府的布帛之征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蒙古入主中原后,尤为注重蚕桑业,元代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在赋税品的征收中以丝织品为主,加之元代赋税中拒收麻布,以麻布作为赋税品的价值自然不高。明代大麻布作为税收产品的价值进一步降低,麻布代税的价值远低于棉、苧。明初对桑、麻、棉的种植亩数做出了规定,同时规定种麻要比种木棉高出一倍的税额,自然会诱导广大农民种植棉花。同时以麻布代粮作为赋税的价值较低,自然诱导劳动人民种植其他纤维作物。

二、大麻作物式微的动因

元代以来,大麻作物的式微动因主要分为两方面的内容,大麻作物自身的植物学属性和政策因素,而元代以来大麻作物衰落则主要受后者社会因素的影响。

首先在自然属性方面,大麻作物具有多功能性,就食用与油用而言,大麻子虽可食用、榨油,但始终不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从麻子本身而言,麻子产量较低,同时质地坚硬,油性大,不易碾成末,不适合人们的口味。作为粮食作物,大麻子虽为五谷之一,但始终未能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大麻子作为油料作物,出油率和食用品质不如其它油料作物。随着芝麻的传入和广泛种植,大麻子也逐渐退出主要油料作物行列。同时由于麻纤维较棉纤维的手感较硬,服装性能较差,因此逐渐被棉纤维取代。

在社会属性方面,大麻作物的种植受政策影响较大。元代棉花首次被选择为“国家作物”,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广棉花的种植,将棉布纳入赋税系统,同样作为纤维作物的大麻势必受到影响。同时元代以来棉花逐渐推广至北方地区,逐渐成为重要的纺织原料,至明代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类作物。元代政府设置木棉提举司一职推广棉花的种植,同时规定以棉布为税,同样作为纤维作物的大麻重要性随之下降。明代建立后,将经济作物的种植视为全面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由于棉花在军需以及宫廷使用上需求更大,明朝政府更加注重棉花的种植与推广,对于植棉予以税收优惠,在政策的诱导之下,大麻种植面积势必进一步缩减。清朝进一步改良棉花品种,使棉花在产量和种植范围上进一步拓展,这也进一步压缩了大麻的种植空间。可以说,在政治因素影响下,元代至清代,大麻作物作为纤维作物的价值不断被棉花取代,其不断被边缘化,发展为零星种植。但大麻作物并未退出历史舞台,依然在劳动人民的生活中发挥着作用。

三、大麻作物式微的影响

大麻作物式微的影响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大麻作物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其主要功用发生转变;二是大麻作物不再大规模种植,农业种植结构发生重大转变,棉花取代大麻作物,粮食作物与棉花的结合成为最广泛的农业种植形式并影响至今。

首先当棉花在纤维作物中占据主导地位时,大麻作为衣着原料的功能逐渐被替代,但大麻粗布仍为下层贫苦百姓的服装原料。元代以来,大麻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虽然逐渐退出衣着原料的范围,但在油用、制作肥料和绳索等方面仍然发挥作用。在明代,大麻子甚至作为原料之一被用作浓缩肥料制作,大麻作物同时也是制作绳索、渔网等农家用具的主要原料。

其次,当大麻作物式微后,其种植面积减少,棉花作物融入传统农业生产系统中,粮棉结合的耕作模式成为最优种植业结构。从中国自然经济的结构来看,由于棉比丝麻更适宜于一家一户的手工生产,因而,粮食和丝麻组成的耕织结合一旦变为粮食和棉花组成的耕织结合,其自然经济结构就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和坚韧性。棉花与其他作物的轮作、套种的耕作技术是古代劳动人民对棉花作物习性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同时也是棉花作物融入传统农业生产系统中的体现。这些耕作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使棉花更好地融入传统农业生产体系中,粮棉结合的耕作模式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优种植结构。

总之,在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历史中,农作物的种类、品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麻作物的式微,棉花的广泛种植是中国经济作物的重大变革。透过大麻作物的式微,能够看到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政策对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具有深远的影响。元代以来,农业政策因素是大麻作物式微的催化剂,当棉花被选择为“国家作物”,从政策上强制推广棉花种植,加速了大麻作物的式微。大麻作物式微的同时,也实现了其自身的更新,在油用、制作肥料和绳索等方面仍然发挥作用。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生产活动是相互联系的多种因素组成的整体,农作物的更新与嬗替必然会引起农业结构的调整。棉花取代大麻作物成为最主要的纤维作物后,粮棉结合成为最优农业种植结构并延续至今。


文章摘自《中国科技史杂志》2024年第2期,原文约10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