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摘

历史文摘

为帝国着色:18世纪英属印度胭脂虫培育始末

信息来源: 《历史与社会》(文摘)2024年第3期 发布日期: 2024-09-28 浏览次数:

作者王雯,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

摘要】胭脂虫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珍贵染料。西班牙征服墨西哥后,将原产于南美洲的墨西哥胭脂虫运往欧洲大陆,获利颇丰。然而,西班牙对胭脂虫的垄断贸易不仅触动了英帝国的经济利益,还伤害了不列颠的民族自尊。在社会需求、经济利益和帝国热情的推动下,东印度公司和博物学家决意通过物种移植的方法在英属印度培育胭脂虫。由于帝国知识的局限性及欧洲形势的变化,英帝国的胭脂虫培育事业以失败告终。

胭脂虫的用途十分广泛,英国的食品行业、医药行业和纺织工业中均不乏这一抹红色的身影。虽然胭脂虫在厨房和药柜中必不可少,但纺织业才是染料贸易的主要推动力。在染料市场中,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红色染料一直价格不菲,质量上乘的胭脂虫更是昂贵异常。在17世纪早期,一磅胭脂虫的平均价格就已经在446银比索(pesos)之间,且价格有增长趋势。失衡的供求关系和猖獗的垄断投机共同造就了胭脂虫的高昂价格。染色效果极佳的胭脂虫甫一引进欧洲,便掀起了一股“红色热潮”,一跃成为欧洲最抢手的红色染料。

截至1784年,西班牙凭借胭脂虫每年可以从欧洲染料市场上获利50万英镑,使其他欧洲国家垂涎不已。与之相对,英帝国每年则要为此花费至少18万英镑的巨资。这在自由主义氛围日益浓厚的英帝国引发了多方责难。但西班牙对此不以为然,和虚无缥缈的经济理论相比,真金白银的经济收入才更加实际。西班牙人的骄傲自然会让英国人不快,毕竟二者之间结怨已久。自16世纪以来,英国观察家便一直将西班牙视为企图建立普世帝国的野心家和美洲原住民的野蛮劫掠者。18世纪末的西班牙虽然拥有可观的自然资源,但帝国力量业已衰落,许多英国人都迫切希望能够不受限制地进入西班牙的美洲市场。

在经济利益和帝国热情的驱动下,英帝国对胭脂虫已然势在必得。英国博物学家约瑟夫·班克斯(Joseph Banks)和詹姆斯·安德森(James Anderson)的博物学实践与帝国利益一拍即合,英属印度的胭脂虫培育事业就此拉开帷幕。

计划的第一步是引种墨西哥胭脂虫寄居的胭脂仙人掌(Opuntia cochinellifera),西班牙并未对胭脂虫的宿主植物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因此获取胭脂仙人掌并非难事。尽管在印度境内遍寻无果,东印度公司的职员却于178710月在中国广州发现了这种胭脂仙人掌,并将其完好运到了马德拉斯。次年春天,班克斯和东印度公司也合力在巴西获取了一批胭脂仙人掌,并将其中两株健康地交到了安德森手中。安德森挑选了一块向阳避风的平地作为胭脂仙人掌的种植园,精心耕耘,并在种植园四周架起了植物树篱,抵御胭脂虫的天敌侵入。胭脂仙人掌显然十分适应南亚次大陆的生长环境,在这块方圆两英亩的种植园里长势喜人,1795年时已经遍及整个英属印度。

培育胭脂仙人掌的过程一帆风顺,而获取墨西哥胭脂虫的道路却困难重重。虽然进展迟缓,但班克斯的博物学网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1793217日,英雄号捕鲸船(Waler Hero)将野生胭脂虫活体顺利送达英国,这正是里约热内卢的休·吉兰(Hugh Gillan)医生送给班克斯的礼物。不幸的是,这批胭脂虫虽然以良好的状态抵达了伦敦,却在班克斯的暖房里因加热系统故障而死亡。此后几年间,英帝国的博物学家们一直在南美大陆找寻胭脂虫的足迹,但始终一无所获。

1794年,一位读过安德森小册子的英国陆军上尉尼尔森(Neilson)在随第52步兵团返回印度的途中,于里约热内卢的港口停泊休憩。当尼尔森在港口附近漫步时,竟然意外发现了一片胭脂仙人掌种植园,这一情景立即让他想起了安德森的殷切期许。在军队启程前一两天,他再次前往那片种植园,谎称自己十分热衷于博物学,已经在此地收集了好几种植物,并大胆地向种植者索要附有胭脂虫的胭脂仙人掌。或许是因为尼尔森身着军装,小心谨慎的当地人便放松了警惕,答应了他的要求。尼尔森小心翼翼地把几株附有胭脂虫的仙人掌带上了船,虽然大部分仙人掌都在航行途中枯死了,但仍有几只胭脂虫幸运地抵达了加尔各答的植物园,在已有的胭脂仙人掌上繁衍生息。

根据安德森的助手、外科医生安德鲁·贝里(Andrew Berry)的观察,尼尔森带来的胭脂虫生命力十分顽强,不惧风吹日晒,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茁壮成长。并且繁殖能力很强,仅仅三个月内,加尔各答植物园的1000多株胭脂仙人掌上便全部覆盖了一层尼尔森胭脂虫。这一消息看似令人欣喜,短暂的繁殖周期却表明尼尔森获得的胭脂虫只是野生物种罢了。因此,即使东印度公司在1797年向英国运送了4000多磅尼尔森胭脂虫,1798年甚至运送了近4万磅尼尔森胭脂虫,这种劣质商品并没有如预期那般有利可图。由于欧洲染料市场对印度的野生胭脂虫并不买账,十年之后,公司的董事们终于接受了这一事实:英属印度的胭脂虫培育计划是一项失败的提案,生产和出口成本超出了它在市场上的收益。为了减少损失,东印度公司于1807年结束了此项计划。彼时,安德森的胭脂仙人掌种植园也在飓风的摧毁之下化为废墟。英属印度的胭脂虫培育计划就此划上了悲凉的句号。

无知往往不仅是知识欠缺的结果,而且是文化和政治抗衡的结果。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几个欧洲大国都小心翼翼保护着自己的自然资源,这是他们的“绿色黄金”,西班牙也不例外。为了维护自身的垄断地位,西班牙一直将胭脂虫的培育生产视为国家机密。在墨西哥的种植园中,雌性胭脂虫一旦产下后代,园内的农民们就会将雌虫和多余的幼虫杀死,防止它们逃出生天。为了防止活体胭脂虫外传,西班牙甚至关闭了其在南美殖民地的边境,严查异国闯入分子。由于运往欧洲大陆的胭脂虫染料均已磨成粉末,无法窥见其原始状态,几百年间,欧洲大陆甚至对胭脂虫的性质都莫衷一是。胭脂虫究竟是昆虫还是蠕虫,究竟是植物的果实还是种子,一时之间众说纷纭。

班克斯虽然知道胭脂虫品种繁多,品质也不尽相同,但他显然没有意识到真正的墨西哥胭脂虫和野生物种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安德森本人也承认,在西班牙300年的垄断之下,自己最了解的只是胭脂虫的价值,其他知识仍有欠缺。接替安德森工作的安德鲁·贝里医生也对胭脂虫的培育过程一知半解。在墨西哥,培育胭脂虫是一项劳动密集型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养殖者们不仅要保护仙人掌免受过多雨水和寒冷霜冻的影响,而且由于雌性胭脂虫几乎没有防御能力且天敌众多,养殖者还需要有敏锐的眼睛,时刻抵御蠕虫、鸡、啄木鸟和老鼠等天敌对胭脂虫的侵袭。此外,收集好的成虫在销往海外之前,还需经历繁复的加工过程。养殖者们需要将胭脂虫放在锡板或烤箱中晒干烘干,整个过程需要花费1520天,最终才能把干燥的胭脂虫粉末制成便于运输的砖块。而在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们眼中,巴西野生胭脂虫的品质已属上乘,只要使用真正的胭脂仙人掌喂养野生胭脂虫,也许就能改变野生物种的品质,从而取代墨西哥胭脂虫的市场地位。偏差不全的知识储备和不顾科学事实的侥幸心理为计划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文章摘自《世界历史评论》2024年第2期,原文约1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