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年第5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5-12-28 浏览次数:

点击查看详情

学术著作翻译的几个问题——以汉译《草原帝国》为例
作者:魏良溍
学术著作的引进和翻译 ,在历史上对我国思想、文化、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古代佛经的翻译 ,近世《天演论》的出版 ,可作为典型。新时期以来 ,学术著作的大量引进和翻译 ,对活跃我国学术、启发思考、促进创新 ,以至对整个改革开放的大局势都已经起了和正在起着积极作用。但是无庸讳言 ,由于商品大潮的冲击 ,对学术著作的翻译也有影响 ,翻译作品充斥市场 ,被筱黎先生称为当前书业“四病”之一 1。《草原帝国》可作学术著作翻译之一例。西北一出版社在 1 991年出版了格鲁塞法文原著《草原帝国》的汉译本 ,1 996年再版 ,版权页标明共印 75 0 0册 ;北京一出版社于 1 998年又出了该书英译本的汉译本 ,1 999年再版 ,共印 5 0 0 0册。这里我以《草原帝国》英译本的汉译本为例证 ,对学术著作的翻译谈一些看法。需要事先说明的是 ,译者为此书的译和注付出了大量劳动 ,校者是史学前辈 ,我敬重他们。但是此书与我从事的专业实在关系太密切 ,又是名出版社一版再版 ,并列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对国内外都有影响 ,我只好有失“温厚”,当一回“不学之阀......

关于中国史学传统的继承问题——读《清通鉴》
作者:彭明
清代大思想家龚自珍说 :“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又说 :“灭人之国 ,必先去其史。”中华民族五千年 ,源远流长 ,始终未被灭亡。我看有着良好的修史、学史传统 ,是其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最近看了“中华世纪”的建筑 ,感触颇深。上千米的甬道上 ,用铜板隽刻着几千年的历史 (年表 ) ,上面覆盖着川流不息的涓涓之水 ,而在水面上又覆盖着一层透明的玻璃 ,使人们清晰地看到我们的民族是怎样一年一年地流传下来的。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修史传统。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其中颇有影响的两部。一种是纪传体 ,一种是编年体。此外 ,还有颇有影响的纪事本末体等。《史记》及其继起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所谓“前四史”,被视为私家著述。大约从唐代开始 ,由后朝修前朝的历史 ,成为一种国家制度。一直到清乾隆年间 ,把自《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种纪传体史书 ,称为《二十四史》,即所谓“钦定二十四史”。这是我国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前后连结的一部历史巨著。这部书共 3 2 4 9卷 ,字数在四千万左右 ,记载了自传说中的黄帝到明朝崇祯年间长达四千多年的历史。这......

一部颇具新意的拓荒之作——评《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史》
作者:李云峰
一在中国学术史上 ,思想史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虽然以思想史命名的著作 ,在 2 0世纪 30年代才正式出现 ,但关于思想史的研究 ,在中国却已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其间 ,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居于十分突出的地位。且不说传统儒学思想在阐述自然哲学和政治主张时 ,往往是从伦理道德思想中扩大和延伸出来 ,即如当今学术界对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研究 ,仍主要集中在政治思想史的领域内。仅此便不难看出 ,政治思想史似乎历来受到研究者的格外重视。不过 ,就总体而言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古代和近现代部分的研究 ,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论文、专著多不胜收。相形之下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5 0年 (即当代 )政治思想演变历史的研究 ,却几乎是一片空白。当然 ,必须承认 ,当代中国史的研究也只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方真正起步 :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才成立不久 ;资料的积累整理还很有限 ;“国史”的体系框架尚有待于探索定型 ;研究的队伍和力量亦相当薄弱……很显然 ,这种客观现实制约着对当代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展开和深入。但不管怎么说 ,缺乏思想史内容的“国史”毕......

秦汉时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措施
作者:刘太祥
农业和农村经济是古代国民经济的支柱 ,它关系着国家政治的兴衰。秦汉统治者非常重视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 ,先后制定了《田律》、《厩苑律》、《仓律》、《徭律》、《上计律》、《田租税律》、《缗钱令》等与农业有关的经济法律法规 ,并依据它采取有力措施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全面管理 ,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先进的生产力和创造安定的政治环境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秦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和稳定发展 ,为秦汉政治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总结秦汉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的经验 ,对我们今天农业经济的发展可提供有益的借鉴。一 加强农业科技的研究与推广传统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是农书。秦汉时期 ,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农书的编写 ,总结农业生产的经验或创造新的耕作技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诸篇 ,是我国最早的农书论文 ,它取材于官方农学《后稷之书》。《上农》篇专讲重农政策 ,其余的讲怎样识别土性 ,改造土壤 ,因地制宜 ,合理种植 ;并对时令、间苗、除草、治虫、施肥、精......

“霍氏之祸,萌于骖乘”发微——宣帝与霍氏家族关系探讨
作者:宋超
汉宣帝刘询与大将军霍光及其家族的关系 ,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没有大将军霍光的首肯 ,刘询不可能取代立而旋废的昌邑王刘贺 ,以“食之县官”的“庶人”身份入主未央宫 ,自然也无从开启汉室的“中兴”大业。宣帝“思报大将军恩德”,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然而霍光死后不到三年 ,霍氏家族就以谋反的罪名被宣帝彻底诛灭 ,两者之间形成巨大的反差。其中原因 ,尚有某些待发之处。一元平元年 (前 74)四月 ,昭帝去世 ,大将军霍光征昌邑王刘贺即位。是时 ,养于掖庭的宣帝虽然已年满十八岁 ,但尚未进入当时参与议立帝嗣的任何一位大臣的眼中。七月 ,昌邑王刘贺突然被废 ,在“霍光与张安世诸大臣议所立 ,未定”的特定的情况下 ,曾经在武帝末年主持过郡邸狱 ,养视幼年宣帝慎谨 ,时为光禄大夫的丙吉奏记大将军霍光曰 :“方今社稷宗庙群生之命在将军之壹举。窃伏听于众庶 ,察其所言 ,诸侯宗室在位列者 ,未有所闻于民间也。”1丙吉所谓要“有所闻于民间”,正是他在奏记中所盛赞的“通经术 ,有美材 ,行安而节和”的武帝曾孙刘询。在丙吉和另一位大臣杜延年的共同劝说下 ,大将军霍光与车骑将军张......

也谈《尹湾汉墓简牍》的性质
作者:卜宪群
《史学月刊》1999年第 3期发表了朱绍侯先生《〈尹湾汉墓简牍〉是东海郡非常时期的档案材料》一文 ,文章从东海郡都尉秩次高于太守 ,小县也设两尉 ,官职提升与镇压山阳铁官徒起义有关及武库存有过量兵器等方面论证 ,尹湾汉墓简牍所反映的是东海郡非常时期的档案资料。因而认为“就不能完全以《简牍》为标准来判断其他文献资料的是非 ,不能说《简牍》所记的东海郡及其属下的 38个县、邑、国的情况 ,它有的其他郡县也一定都有 ,它没有的其他郡县也一定都没有”。朱先生提出的问题是有积极意义的 ,因为判断一个材料的基本性质是我们正确利用材料的关键。尹湾简牍出土后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是非常少的。但仅基于上述论点 ,认为简牍只是东海郡非常时期材料的看法 ,还有进一步商讨的必要。所谓非常时期 ,就是说 ,东海郡处于一个战争时期或动荡与不稳定时期 ,因而简牍反映的是特殊时期的政治状况 ,不具有普遍意义。我们对此有不同的认识。一 关于《集簿》的性质《集簿》记载了东海郡所属县、邑、侯国、都官、乡、里、亭、邮的数目 ,郡的东西南北界限 ,吏员总数和太守府、都尉府的吏员数目 ,令、长、相、......

元明之际的学风
作者:王忠阁
近些年来 ,对元明之际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人士的关注。作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易朝改代的变革时期 ,元明之际既保持着中期封建社会所独有的特质 ,又滋生出为后期封建社会所有的近世精神。这种变化也鲜明地表现在这一时期的学风上面。一十四世纪中叶的元明之际 ,确实有点“天崩地解”的味道。由政治腐败而引起的大股小股的农民起义 ,从至正改元时开始 ,直到后来酿成声势浩大的元末农民战争。至正十一年( 135 1)后 ,起义军内部分化组合。朱元璋占据浙东 ,据有形胜 ;张士诚攻占平江 ,据有吴中 ;陈友谅自立汉王 ,控制江、汉 ;方国珍治于庆元 ,兼领温 (州 )、台 (州 ) ;明玉珍也在四川建立了夏政权 ,从而形成群雄割据之势。这一时期 ,东南沿海的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种世俗化倾向。在泉州、扬州、松江、上海等一大批商业城市中 ,产生了“杼机四五具”,雇工“十数人”1的以“机户出资 ,机工出力”2 为特点的雇佣劳动关系。这应该是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最早开端。商品经济的繁荣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变化 ,舍本农 ,趋商贾 ,追求感官享乐和“挥麈谈玄 ,援琴雅歌”3 的精神生......

明末儒家伦理的困境及其新动向
作者:陈宝良
明代末年 ,是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变革的时期。由于西学东传 ,再加之城市商业繁荣而引发的文化内部的变化 ,致使儒学陷入了困境 ,于是在伦理观方面出现了种种新的动向。本文的目的就是考察这些新动向 ,并解释其成因。一关于伦理的定义 ,前辈学者已有精辟的阐述。此可以许倬云所论为例。他认为 ,尽管伦理与道德两个名词之间 ,关系颇密 ,甚至易为人所混淆 ,然其间亦有表里之别。他说 :“道德是里 ,伦理是表 ,伦理是行为的规范 ,其来源则是来自道德的价值 ,道德经由观念的内化 ,而表现为行为的规范。因此 ,伦理具有充分的社会性 ,也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 ,及个人与群体之间 ,群体与群体之间 ,相应而生的社会方式。”1将伦理与道德进行如此细微的区别 ,无疑是必要的 ,而且其理论的凭藉则是近代伦理学的发达。其实 ,在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中 ,伦与德是密不可分的 ,常常同时并存。道德这一哲学范畴尽管起源于道家 ,其“贵道尊德”的思想 ,却被儒家后学极好地继承下来了 ,并给以新的解释。《礼记·中庸》言 :“君臣也 ,父子也 ,夫妇也 ,昆弟也 ,朋友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

梁启超对洋务派的批判
作者:刘振岚
关于戊戌维新与洋务运动的关系以及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待洋务派的态度一直是近代史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前些年较多地强调后者对前者的批判 ,而否定其继承关系 ;近些年则强调后者对前者的继承关系 ,而较少提到它们之间的界限。而且 ,无论是哪一种观点 ,多从宏观立论 ,到底维新派如何看待洋务派 ,如何具体地批判洋务思想 ,很少有文章涉及。逐渐地 ,在人们的印象中 ,特别是青年的印象中 ,洋务派与维新派之间的差别与界限模糊起来了。其实 ,几位主要的维新派代表人物都曾批判过洋务派、洋务思想和洋务运动 ,其中以梁启超的批判最为尖锐、深刻。本文特从梁氏戊戌时期的著作当中 ,摭拾其对洋务派、洋务思想及洋务运动的批判 ,揭示出来 ,也许对全面评价戊戌维新运动与洋务运动的关系以及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态度不无裨益。批判洋务思想和洋务派是梁启超变法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维新派要推进变法事业 ,不但要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 ,而且要同地主阶级的另一翼——洋务派的洋务主张划清界限 ,变法事业才能顺利进行。应当指明 ,戊戌维新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判不象以后革命派批判改良派那样界限清楚、旗......

康有为的“大中国观”与革命派放弃“驱除鞑虏”口号
作者:何志虎
长期以来 ,史学界评价 2 0世纪初年的思想论战 ,存在着一种偏颇 ,绝对地肯定革命派而否定改良派。如此 ,就必然忽视革命派思想体系的缺陷 ,忽视改良派思想中客观存在的宝贵精神财富 ,更忽视两派思想的双向影响。就拿关于民族主义的论战来说 ,革命派“驱除鞑虏”的口号 ,固然具有反对民族压迫等积极内容 ,但在最初阶段也含有民族复仇和满汉分治等有害主张。而康有为“满汉不分 ,君民同体”的口号 ,具有维护满清封建统治、对抗民主革命的消极意义 ,不过其中包含的“大中国观”却代表了中华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正是“大中国观”,促使革命派民族方针逐渐净化 ,最终放弃了“驱除鞑虏”口号一在 2 0世纪最初几年 ,革命派中严重存在对满族的错误认识和主张 ,可以归纳为下列四点 :1.满汉异种论 章太炎认为满族是“异种 ,非吾中华神明之胄”1。邹容说满族“其部落居于山海关外 ,本与我黄帝神明之子孙不同种族”,“即吾畴昔之所谓曰夷、曰蛮、曰戎、曰匈奴、曰鞑靼”2 。2 .民族复仇论 邹容主张“张九世复仇主义 ,作十年血战之期”3 ,“驱逐居住中国中之满洲人 ......

评清末民初有关政治改良与商业发展关系的论说
作者:朱英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由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严密控制 ,以及封建政治体制的诸多限制 ,政治一直是少数贵族特权阶层谈论的话题 ,一般民众不仅受客观条件制约根本无权过问 ,而且在主观上也很少萌生政治思想与理念。因此 ,普通民众对政治问题大都漠不关心。封建社会中的商人同样也大体如此。梁启超曾说 :“我国自昔贱商 ,商人除株守故业 ,计较辎铢外 ,无他思想。”1即使是从发展商业的角度谈及政治改良 ,在封建社会时期商人的言论中也极少看到。到了近代 ,特别是在 19世纪末和 2 0世纪初 ,这种长期沿袭的状况才逐渐有所改变。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 ,新学日益兴盛 ,新式知识分子群体形成 ,西方的各种政治学说在知识界广为流传。同时 ,戊戌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接连爆发 ,促使人们对政治日益关心。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是清朝政府在面临内忧外患的危急情况下 ,不得不开始推行“新政”改革 ,其中包括实施“预备立宪”等政治方面的改革内容 ,也使人们对政治问题越来越关注。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和政治环境中 ,一部分商界人士逐渐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对政治漠不关心 ,而是表现出一定程度的......

顾维钧联美外交思想的形成与影响
作者:岳谦厚
顾维钧为民国外交的历史证人 ,亦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民国外交之形象。职是之故 ,研究其联美外交思想 ,对于检视当时的中美关系 ,乃至于帮助当代外交家了解他们所从事活动的世界 ,解决当代中美关系中的某些问题 ,可谓意义深远。一考察顾维钧联美外交思想 ,则有必要观察一下他对美国的基本认识。其人“美化”程度甚深 ,连他本人亦不否认这一点。其言 :“我对问题的看法 ,往往不像一般中国人 ,而是更接近于西方人。”1即 ,西方文化模式对他的思维定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思维模式基本上是西式的。顾维钧对美国的认同立足于这样一个基本的判定 :美国不是帝国主义。其主要理由如次 :(一 ) “在列强对华掠夺初期 ,美国并未达到其他西方主要列强那样的程度 ;同时也和其他列强不同 ,它对中国有一种感情上的兴趣和理想上的目标。”2 而这种“感情上的兴趣和理想上的目标”体现在 :“当外国人侵略中国时 ,除了美国 ,其他大国一般只是在影响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时才出面干涉。”3 而美国对华的传统政策始终是“友好的协助的”,“先有蒲安臣以客卿身份代表中国同美国议订一个以平等互助为基础的条约。当中国......

陈序经的文化“一致与和谐”理论
作者:张太原
陈序经是中国最早提倡建立“文化学”为专门学科的学者之一。早在西南联大时 ,他就开了这样一门此前中国大学中所未有过的课程。后来他把讲课的内容系统化 ,于 1947年整理出版成四册《文化学概观》。在书中 ,他阐述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学理论 ,从而进一步为他先前主张的“全盘西化”观提供了理论根据。本文试图对其中的文化“一致与和谐”理论及其与“全盘西化”观的关系作一初步的探讨。一陈序经关于文化的“一致与和谐”理论 ,主要揭示和论证了文化存在的状态、文化发展的趋势和不同文化相接触发生的规律。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 ,文化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 ,都含有一致与和谐。在陈序经看来 ,文化作为“人类适应时境以满足其生活的努力的结果和工具”1,可以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来考察 ,空间上表现为种种色色的成份 ;时间上表现为由简单而复杂的发展。从文化空间上的成份的分析来看 ,一致与和谐是双双并立和双双需要的。就文化的物质方面来说 ,人们“在衣食住的各方面 ,都有了许多雷同之处”2 。根据这些相同的地方 ,可以说这种文化是偏于一致 ;但是“耕田的人未必就是织布的人 ,而织布的人未必......

论张学良与“西北国防政府”计划
作者:刘东社
1936年夏秋时节 ,在营建“西北大联合”局面的过程中 ,张学良与中共密商成立“西北国防政府”一事 ,颇为引人注目。尽管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 ,该计划一再延宕并终至流产 ,但探讨一下此计划的由来、内容、宗旨和发动时机的抉择、实施准备的步骤及其夭折原因 ,对于我们更客观准确地把握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演进历程 ,以至正确认识西安事变的发生 ,当不无裨益。一 “西北国防政府”计划的制定  及其内容、宗旨       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 ,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乃中共提出的重要主张。虽然在理论和宣传上 ,中共一直期盼着建立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 ,从“八一宣言”到瓦窑堡会议的“决议”均是如此 ;可在实践中 ,由于中共长时间执行的是“抗日反蒋”的政策 ,蒋介石也顽固坚持其“安内攘外”的剿共战略 ,在排除了蒋氏集团及南京政府参与的前提下 ,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也就很难达到“全国统一”的要求。相应地 ,先建立地区性国防政府 ,再逐渐完善、扩充到全国范围内 ,似乎不失为一条可行之策。自 1935年冬以后 ,张学良已迅速走上了联共抗日之路。次年 1月下旬 ,张与......

罗马对外扩张的历史影响
作者:汪诗明
罗马国家建立的时候 ,只不过是第伯河畔一个蕞尔小邦。西北部强盛的伊达拉里亚、北部飘忽强悍的高卢以及南部的拉丁诸多部落 ,都对罗马的安全构成威胁。但到公元前 4世纪中叶 ,时势变易 ,罗马羽翼渐丰 ,便转守为攻地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如果把公元前 4世纪中叶视为罗马对外扩张的伊始 ,即罗马开始以一个强者的形象出现在亚平宁半岛上 ,直至公元前 2世纪中叶罗马帝国“枕海”(指地中海 )形成 ,这二百多年的时间便是罗马对外扩张的时期。纵观罗马的对外扩张 ,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一是意大利半岛的统一战争 ;二是与地中海西部劲敌迦太基的血战 ;三是同地中海东部强国马其顿的较量。三个阶段的兵戈扰攘将罗马现实的或潜在的对手一一肢解 ,实现了罗马的帝国梦。“意大利半岛的统一 ,为罗马提供了人力和物力 ,使罗马由城邦变为一大强国。”1早期对外扩张的胜利为罗马日后由巩固边疆到蚕食外部世界埋下了伏笔。罗马从此走上了帝国主义的扩张之路 ,“帝国主义思想几乎影响到罗马人生活的每个方面 ,从政府、社会到文学艺术领域”2。对西部地中海的征服 ,是罗马迈向世界帝国的重要一步......

英国贵族阶级属性和等级制的演变
作者:阎照祥
英国贵族体制是一笔古老的遗产 ,其发展曲折多变又颇具特色。鉴于长期以来国内史学界对于英国贵族体制的变化缺少系统明晰的介绍 ,笔者特具此文 ,试对英国贵族的社会阶级属性和等级制变更作简要的勾勒。一 阶级属性的演变英国世俗贵族阶级属性的变化次数之多 ,在世界各国中当是独一无二的。从盎格鲁 -撒克逊人入侵不列颠至 2 0世纪 ,英国世俗贵族先后有过五种阶级形态 ,即原始部落军事贵族、封建主义贵族、资本主义土地贵族、工商业资产阶级贵族和以中产阶级为核心的“工党贵族”。原始部落军事贵族是英格兰贵族的最早形态。他们是伴随着 5世纪中叶以来欧洲大陆西北部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部落入侵不列颠的进程 ,由军事头领及其扈从演变而来的。早期历史著作描写了军事头领演变为国王和贵族的过程。起初 ,定居下来的殖民群体都有各自的酋长或若干地位大致平等的头领 ,平时负责各类事务。一遇战事 ,他们便推举一个头领担任军事首脑 ,指挥民军。战争结束后 ,各头领再恢复原来的平等关系。因那时战事频繁 ,对军事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个别头领屡屡被推举为军事首脑 ,因而其指挥作战能力一再得到发挥......

加拿大和美国对古巴政策的分歧
作者:杨令侠
加拿大和美国虽都地处北美 ,同属世界经济七强之列 ,但不同的历史和发展道路造就了两个国家不尽相同的对外政策和外交风格 ,在各自的国家利益驱动下 ,形成了不同的古巴政策。加拿大曾先后是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地 ,后来又在强邻美国的阴影之下 ,不可能也没有力量涉足古巴事务。以往加拿大总是尽量避免卷入古巴的是非 ,既不愿开罪美国 ,也不愿受其对古政策的左右。然而 195 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 ,加拿大竟顶住了来自美国的强大压力 ,没有与古巴断绝外交关系 ,并与它保持着良好的经贸关系。虽然加拿大也支持美国的冷战政策 ,但在古巴问题上却有意忽略意识形态的因素。由于加拿大与美国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特殊关系 ,加之加美对古巴政策的分歧 ,古巴问题就成为加美两国间摩擦点之一。冷战期间 ,世界出现一些局部热战 ,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加拿大都身不由己地、不同程度地卷入其中 ,惟独在古巴问题上与美国离心离德。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分歧使得加美两国紧张关系的暗流趋于明朗化。一从历史上看 ,拉丁美洲不是加拿大外交政策的重点。虽然加拿大很早就对古巴发生兴趣 ,但它的这种关注 ,以及它在美......

六十年代中日民间贸易述略
作者:张玉梅
一50年代 ,在中日贸易界人士和中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 ,中日之间曾先后签订了四次民间贸易协定。前三次贸易协定基本上得到了执行 ,促进了中日贸易的发展。可是由于岸信介政府的蓄意破坏 ,1 958年 3月 5日签订的第四次中日民间贸易协定无法执行。 50年代后期 ,中日贸易关系被迫中断。1 960年秋 ,岸信介政府由于内外交困而被迫下台 ,池田勇人继任首相。同年 8月 2 7日 ,周恩来总理在接见日本中日贸促会常务理事铃木一雄时 ,提出了“政府协定 ,民间合同和个别照顾”的中日贸易三原则 ,并且指出 :“没有政府协定 ,两国也可作买卖 ,可订立民间合同做些定期生意。”19月 1 0日 ,周总理在接见日本朋友时 ,再次提到了贸易三原则。中国政府的友好表示在日本引起了极大反响。日本的“日中贸易界人士”积极响应 ,此后不久成立了“改善日中关系政经恳谈会”,积极推动中日贸易关系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 ,为了早日恢复中日民间贸易 ,中国方面还进一步表示 :对于承认政治三原则 ,即不敌视中国、不玩弄“两个中国”的阴谋和不阻挠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日本企业在信赖的基础上 ,进行友好......

西方人口史研究新进展述评
作者:江立华
人口问题是一个全球普遍关心的问题 ,考察历史上复杂的人口资料 ,阐明历史上的人口升降、分布和迁移概况 ,揭示人口发展规律 ,是历史学和人口学的重要课题。本世纪中叶以来 ,西方在人口史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本文试图就现代西方人口史的产生、研究的方法和新进展作一评介。一 历史人口学的产生人口史诞生于 17世纪的英国。但早期的人口史研究只满足于用集合方法对数百年来所保存的出生、结婚和死亡档案进行分析计算 ,粗略地计算出生和死亡的数字以及全国的人口规模。这样一些数字不仅缺乏准确性 ,而且说明不了人口增长的原因。二战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学者们开始关注社会发展的研究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模式。在历史学家或经济学家的著作中 ,人口已不再是已知的条件或参数 ,而是批判分析的对象1。 195 8年 ,法国著名人口史家埃田纳·高蒂厄和路易·亨利合著的《诺曼底教区克卢莱的人口》的出版 ,标志着现代人口史的诞生。现代人口史的产生 ,一方面是由于西方在 30年代人口大幅度下降 ,人们需要了解人口下降的原因及历程 ;另一方面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发展中国家人口的高速增长引起人们......

两晋南北朝等级婚姻初探
作者:庄华峰
等级性是封建社会中婚姻关系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在两晋南北朝婚姻关系中表现最为突出。这一时期 ,世家大族隆盛 ,在政治、经济诸方面拥有特殊的地位。为了世代垄断这种地位 ,保持贵族血统的纯洁性 ,世家大族在婚姻问题上十分讲究门当户对 ,从而使婚姻关系具有鲜明的等级色彩。一两晋南北朝的数百年间 ,统治阶级中的门阀等级制度已达到空前凝固化的程度。不仅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 ,而且在统治阶级内部也存在着颇为严格的等级界限。这一状况在婚姻家庭关系上有着显著反映。当时 ,统治阶级中的“士”、“庶”之分相当严格 ,故时人谓 :“士庶之际 ,实自天隔。”1士族“视寒素之子 ,轻若仆隶 ,易如草芥”2 。即使庶族资产丰殷 ,或政治地位显赫 ,士族也不与之通婚。家族门第、本人出身成为通婚的惟一标准。故史称 :“诸尚公主者 ,并用世胄 ,不必皆有才能。”3 士族把自己的婚姻关系严格限制在士族的范围以内 ,并且极力排除庶族混入士流阶层。士族如果不严守这种限制 ,便会受到本阶层的谴责和排抑。杨期婚嫁不检 ,“时人以其晚过江 ,婚宦失类 ,每排抑之”4 。东晋大姓王源嫁女于庶族满氏......

论唐代的民间淫祠与移风易俗
作者:王永平
虽然唐代的各种宗教都很兴旺发达 ,但民间信仰也非常盛行 ,其中民间淫祠就是比较典型的一种。民间淫祠的盛行 ,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它的盛行 ,曾在唐代社会造成了一定危害。有鉴于此 ,唐政府及各级官吏曾展开过多次移风易俗的工作 ,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一民间淫祠 ,据唐人的认识为 :  若妖神淫祠 ,无名而设。……虽岳海镇渎 ,名山大川 ,帝王先贤 ,不当所立之处 ,不在典籍 ,则淫祠也。昔之为人 ,生无功德可称 ,死无节行可奖 ,则淫祠也。1以收录野史小说而著称的《太平广记》专列有“淫祠类”,其中提到唐人信仰的淫祠有“豫章树”、“项羽庙”、“飞布山庙”、“画琵琶”、“壁山神”等 2 。其实唐人信仰的淫祠远不止此。唐代的民间淫祠 ,既有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积淀下来的 ,如“唐洪州豫章树 ,从秦至今 ,千年以上。远近崇敬 ,或索女妇 ,或索猪羊”。也有根据现实生活需要而临时设置的 ;有的甚至仅仅是因为偶然的行为而人为地传神起来的 ,如“画琵琶”,本来是一个书生在一次游览山寺时 ,见寺中无人 ,信手涂鸦 ,在墙壁上画了一只琵琶 ,山僧回来后 ,戏言为“恐是五台......

晚清保甲制的历史演变与乡村权力结构——国家与社会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关系变化
作者:王先明,常书红
从宋代始 ,无论国家政权如何变更 ,保甲制作为国家政权控制基层社会的一项基本制度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得到平稳发展 ,不仅元明清各代相沿不替 ,而且在清代中期规模大备 ,兴盛一时。但是 ,进入近代以后 ,随着内外危机的骤然降临 ,封建社会体系的全面崩坏 ,尤其是乡村社会封闭、平衡状态的被打破 ,保甲制相对平稳的发展状态也遭致破坏。从 19世纪下半叶到 2 0世纪初 ,保甲制度在组织形态、社会属性、角色地位、结构功能、权力意义等诸方面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乡村各种原生权威力量彼此之间、及其与国家政权力量之间在新的变动不居的历史背景下对垒、角逐、较量的基本状况 ,也直接影响着乡村社会权力格局在近代发生的一系列变迁。保甲无论采用何种形态 ,始终无法摆脱“汉堡夹心”的尴尬处境。它的这种独特境遇 ,适足以为我们研究近代中国乡村社会权力格局的嬗变 ,乃至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变化提供一个理想的视角一从中国封建时代乡村社会的现实状况来看 ,作为草根社会 ,它拥有一个高度独立 ,同时又表现出一定灵活性的自治系统。乡土面积的辽阔 ,封建王朝行政力量的单薄和管理效......

唐后期汴镇节帅韩弘
作者:程遂营
唐代汴州地处中原 ,位于汴河上游 ,所谓“扼吴楚之津梁 ,据咽喉之要地”(《文苑英华》卷 568) ,是全国交通和漕运的枢纽地区。安史之乱以后 ,关中和伊洛平原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黄河中下游的河北、山东地区藩镇割据 ,“据要险 ,专方面 ,既有其土地 ,又有其人民 ,又有其甲兵 ,又有其财赋”(《新唐书》卷 50 ) ,唐中央朝廷的财赋供应几乎完全依赖“江淮八道”(《旧唐书》卷 14。江淮八道指浙东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八道 ,合四十九州 )。连通江淮和两都的汴河成为唐王朝的生命线。由于汴州特殊的地理位置 ,唐中央政府在安史之乱后便在这里先后设立了河南节度使、汴州都防御使等职 ,德宗兴元元年 (784) ,宣武军节度使从宋州 (今商丘 )徙治汴州 ,驻以重兵 ,借以保障汴运通畅和遏制山东诸侯势力的西侵。这样以来 ,汴州宣武军节帅地位便极为引人注目。正如当时人所说 :汴州节帅“为天下剧 ,内屏王室 ,东雄诸侯。居无事时 ,常带廉察使。兵兴以还 ,益以节旄。用人得否 ,系国轻重”(《刘梦得文集》卷 2 6)。所以 ,“自天宝已来 ,当藩垣屏翰之......

明朝政府对明初迁民的安置与管理
作者:王瑞平
明初的迁民分为民人迁徙、富民迁徙和罪囚迁徙三大类 ,每一大类中又包含若干小类。第一大类为民人迁徙。民人迁徙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一 ,无田无产者。从苏、松等江南地区的迁民 ,除富户和罪囚外 ,几乎都属无田无产者。洪武三年六月 ,朱元璋曾说 :“苏、松、嘉、杭、湖五郡地狭民众 ,佃民无田以耕 ,往往逐末利而食不给。临濠 ,朕故乡也。田多未辟 ,土有遗利 ,宜令五郡民无田产者往临濠开种。”(《明洪武实录》卷五三)又如洪武二十七年 ,“迁苏州府崇明县无田者五百余户于昆山开种荒田”(《明洪武实录》卷二三一 )。在北方的迁民中 ,亦有一部分是无田无产者。洪武二十一年八月 ,从山西泽、潞二州迁民无田产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太康诸处屯田。这些都是在本地无任何土地的情况下被迁徙的 ,属于被迁徙者中的最穷者。其二 ,丁多田少者。这一类主要是山西及山东沿海的迁民。如洪武二十八年正月 ,山东布政使杨镛奏 :“青、兖、济南、登、莱五府民稠地狭 ,东昌则地广人稀 ,虽曾迁闲民以实之 ,而地之荒闲者尚多 ,乞令五府之民五丁以上不及一顷 ,十丁以上不及二顷 ,十五丁以上不及三顷并小民无......

胡适对儒家文化的基本态度
作者:马瑞
胡适对待儒家文化究竟持什么样的态度 ?对此基本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他是一个“全盘性反传统主义”者 ;另一种意见认为他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特别对儒家文化的态度是摇摆不定的。笔者认为 ,胡适对儒家文化的态度具有两重性。他之所以早年反孔 ,晚年又“崇儒”,原因不在于态度的转变 ,而在于“反孔”与“崇儒”的内涵有所不同。胡适早年“反孔”反的只是定于一尊的孔家店——即儒家的意识形态 ,而对于作为学术思想的孔子学说精华部分的态度 ,则始终是不同的。为便于讨论起见 ,我们有必要首先界定“意识形态”与“学术思想”的联系与区别。按照余英时先生的解释 :“思想是对于一切‘现象’或‘实在’进行原则性 ,基本性与系统性的研究与思考所获得的一切成果。”(余英时 :《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根据这样的标准 ,西方的古典哲学 ,中古基督教神学 ,现代科学和中国的先秦诸子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等都可以包括在这一范围之中。由于这些思想传统都是对于某些“实在”(最后实在、形而上实在、或超越实在 )与现象 (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或精神....

蒋介石“安内攘外”论的历史演变
作者:宿志刚
“安内攘外”论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当时中国特定的形势下 ,提出并最终形成的国民党对内对外政策的理论。“安内攘外”论的内涵在不同时期其侧重点有所不同。现在绝大多数论著很少谈及它的历史演变问题 ,事实上暗含着“安内攘外”论没有发生内容上的演化和转变这样一种观点 ,也是对“安内攘外”的狭义理解。这是不符合客观历史事实的。一从广义上说 ,蒋介石的“安内攘外”论 ,其雏形可追溯到辛亥革命前后 ,正式提出则在 1 92 9年 1 0月。1 91 2— 1 91 3年 ,蒋介石避居日本期间 ,在其主办的《军声杂志》上先后发表了《征蒙作战刍议》、《革命战后军政之经营》、《军政统一问题》、《蒙藏问题根本解决办法》等文章。针对辛亥革命后国内政事不一、战争不断的局面和日、俄侵略者分裂中国的阴谋 ,蒋介石系统地提出了以军事为后盾 ,对内用军事手段平定蒙、藏的叛乱 ,保卫国土、实现全国统一 ,对外抵抗俄、日的主张。蒋认为中国欲外抗强敌 ,必须建立强大之共和国 ,“欲建设强大之共和国 ,当此十年之内 ,必不可效美、法共和之皮毛……倘正式大总统 (指袁世凯—引者注 )果有革命之精神与民......

尼克松改变对华态度的原因
作者:王国范
理查德·尼克松“在担任众议员、参议员和副总统期间 ,一直是个刻毒的反共典型人物”,“拒绝同共产党人打任何交道”(J.斯帕尼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中译本 ,商务印书馆 1992年版 ,第 2 34页)。然而 ,1 969年 1月 ,尼克松入主白宫后 ,却明显改变了对华态度 ,积极谋求改善与发展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原因何在 ?本文试就此作一粗浅论述。一60年代 ,美国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内外问题 ,如越南战争、资本主义世界营垒四分五裂、苏联对美国的严重挑战等 ,导致其世界霸权地位明显下降。为了摆脱困境 ,尼克松在就任美国总统后不得不将调整对外政策摆在首要地位。而要调整对外政策 ,自然要涉及美中关系60年代初 ,美国开始卷入越南战争。从 60年代中期开始 ,这种战争政策不仅引起了国内的严重政治动乱 ,而且也使国内经济受了严重损害 ,收支状况急剧恶化。 1 965— 1 968财政年度 ,美国平均每年支出 1 4 75亿美元 ,四年的赤字总额已达 393亿美元(宫力 :《跨越鸿沟—— 1969— 1979年中美关系的演变》,河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