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第6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6-01-03 浏览次数:

点击查看详情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与新时期史学思潮
作者:侯云灏
关于新时期史学思潮的研究,有朱政惠《当代中国史根本上说还没有完全摆脱“左”倾的模式。如何彻底摆脱长学思潮述评》、《当代中国史学思潮散论》「“,王学典《新时期以来形成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模式,使历史学步期史学思潮的演变》「‘’,郭国灿《新时期十年史学思潮的逻人健康发展的轨道,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总结调整阶段辑演进及评价卯」等论著。朱文对新时期史学思潮的特点的任务。进行了概括,王文对新时期史学思潮的演变做了论述,郭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南,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文则对新时期十年史学的内在逻辑进行了初步总结,各有就必须注意批判教条主义,这是近百年中国历史实践所证特色,对我们有很大启发。本文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作明了的。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理解,理由即在于此。为主流史学思潮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新时期二十多年来历史学中的教条主义倾向就是指研究历史往往从本本出的变化和命运如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面对发,以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代替对具体历史事实的具体自1958年以来“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干扰和“四人帮”影分析,以论代史,以主观设定的框架来剪裁历史,削....

论二程的历史哲学
作者:范立舟
理学对中国古代史学的影响,呈现出多方面、深层次._、.__。,、、。__。_._、,,_,一 二程对历史学性质的反思的渗透。从历史学观念形态上说,儒家伦理纲常作为历史——’一‘一’一‘’———-‘——”一学的主导思想,几乎贯穿于传统史学发展演化的全过程,历史和历史学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历构成了中国传统史学的灵魂和核心。两宋理学的勃兴,使 史就是人类过去的客观存在,而历史学则是以历史为研得这种倾向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融摄伦理意蕴的天究对象,是一门研究人类客观存在的学问。古往今来,众理被作为从历史中向人们展示道德规范的合理性与永恒多的思想家都曾对这两个概念下过蕴意不同的定义。事性的终极尺度。理学奠基人程颖、程颐即从天理的角度对实上,历史就是过去人们的活动,历史学则力求了解人们历史重新进行深攘的思考,他们把历史学作为“格物致过去活动中所蕴涵的各种意义,对意义的追求应是历史知”求理的一条途径,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审视去寻求支配学性质与任务之所在、纵观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历程,我天下万物的“理”,他们将一种本位价值…道德价值置们看到这样一种观念的存在:即认为.....

两汉县级管辖下的司法制度
作者:陈长琦,赵恒慧
汉代的县级地方行政制度的研究一直都很困作,并承担行为责任。汉代的乡不属于国家的一级难,原因是缺少这方面的足够文献。由于居延、尹地方政府。正如严耕望先生所说:“乡亭吏亦即县湾、敦煌等汉简的陆续出土,才使得这方面的研究廷吏之出部者耳。”[’]乡是县级政府延伸的“派出有可能延续下去。作为附属于行政制度的县级地机构”。最近出土的尹湾汉简《吏员定簿》部分,明方司法制度研究更是困难重重。学术界在这一领确地把乡亭官吏编在县级行政部门内,也说明了域的研究,主要是就地方司法制度中的某一环节乡级官吏的性质[u。乡官虽然也可以在县廷的授某一部分进行个案研究,如诬告、证据、乞鞠等。本权下,对情节显著轻微的案件进行审理,但不能自文目的意在前人分散研究的基础上,对县级司法行结案,裁判权在县廷。从《建武三年候粟君所责制度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对汉代最基本审级的寇思事》中判例来看,乡啬夫审理的案子还是要交司法状况有大致全面的了解。给居延县廷来决断 [‘j。_.__。汉代的基层县级行政单位除县外,还有邑、侯一 管辖范围_。。_-二二-厂厂二-二二一’.厂厂二二_二’.二一一’一’一 国等,其.....

两汉戊己校尉建制考
作者:李炳泉
戊己校尉是汉王朝派往西域的驻屯兵的军事长官,在汉王朝经略西域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两汉的戊己校尉,虽曾引起不少学者的重视并有过一定研究,但由于史料的匾乏和有限资料的相互低梧,致使人们在其始置时间、命名含义、秩别、职数、属官及隶属关系等一些关键问题上一直众说纷坛,迄无定论。本文试在前辈学者及时贤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有关汉简资料特别是近年来新出土的敦煌悬泉简资料,对两汉戊己校尉的建制问题(包括戊己校尉的设置职数、属官及其隶属关系)作一些考索,祈请大家硕学有以教之。关于两汉戊己校尉的职数,一直是学术界争议颇大的问题之一。《汉书·百官公卿表》:“戊己校尉,元帝初元元年置。”《汉书·西域传》:“至元帝时,复置戊己校尉,屯田车师前王庭。”但《后汉书·西域传》则载:“元帝又置戊己二校尉,屯田车师前王庭。”正是由于两汉书记载的不同,遂使古往今来的学者大伤脑筋,争论不断。有的学者认为,两汉的戊己校尉自始至终是分设二职,即戊校尉和己校尉。①更多的学者则认为,西汉仅设戊己校尉一职,而东汉则分设二职。在后一种观点中,对东汉所分设的二职又有分歧:有的学者认为,是戊己校尉和戊校尉....

王朗与建安儒士
作者:郝虹
王朗,字景兴,东汉东海郡郑县人(今山东挪城县)。中平二年九月,太尉杨赐亮,王朗曾以杨赐为师,所汉末曾任蓖丘长,天下初乱时,为会稽太守,四年之后,被 以按当时的习俗弃官行服,后来州举孝廉、公府辟召,均前来抢夺地盘的孙策打败俘获。建安初期应曹操辟召回 辞不应。大约在中平末年,王朗成为大将军何进的椽属,到中原,拜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先后任魏郡太守、少并于此时与孔融相识结交。很快何进被宦官杀死,袁绍又府、奉常、大理、御史大夫。曹丕受禅登基,进为司空,明帝 消灭了宦官,董卓进京,挟迫汉献帝迁至长安,关东兵起,即位,转为司徒、王朗一生当中最重要的青年和中年时 天下大乱。估计王朗在何进遇害后回到了家乡,并被徐州期,恰逢汉末建安乱世,其个人经历所折射出的人生价值刺史陶谦辟为郎中,当年的好友赵呈是陶谦的别驾,两人观的转变,可以说是建安儒士一代人的缩影。共同劝说陶谦勤王,这与当时大多数儒士的思路是一致的,即仍然希望以汉王室为国家权力的中心,尽快结束混乱的局面,恢复正常的秩序。陶谦听从了二人的建议,派青年时代的王朗成名很早,《三国志·张昭传》中记赵昙奉章至长安,此举不仅使陶....

胡安国政治思想及其实践略论
作者:刘玲娣
北宋时期,理学始终在挫折中寻求生存和发展,至南宋初年,由于杨时、胡安国胡宏父子等学者的积极努力以及政治形势的需要,二程理学才渐成气候,并最终战胜王胡安国,字康候,建宁崇安(今福建建安)人,生于北安石新学,成为时代显学。全祖望在《宋元学案》中论及两宋熙宁七年(107),卒于南宋绍兴八年(if3),终年 65宋之交的理学家胡安国时,曾这样写道:“私淑洛学而大岁,溢文定。因福建崇安有名山武夷山,故学者又称其武成者,胡文定公(胡安国)其人也。……盖晦翁、南轩、东莱夷先生。胡安国的政治生涯始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皆其再传也。”「‘’全氏在指出胡安国学术肇始发端的作用这一年他因科举登第步人仕途。从这时到绍兴八年时,还高度评价了他在理学南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南门138)他去世为止,“凡四十年,其实历不及六载”「’二。哲渡昌明洛学之功,文定几伸于龟山(杨时)。”“’宗、徽宗时期,他任职荆南教授、太学录、太学博士、提举全祖望的议沦是中肯的,但是对于胡安国这样一个湖北路学事、提举湖南路学事;钦宗时期,任职太常少卿、在理学传承中起过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学界长期以来起居郎....

杨光先与清初“历案”的再评价
作者:谢景芳
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曾经发生厂一场大案:清初天文历法之争。康熙三年门664),在杨光先等人的参劾下,西洋传教士汤若望被判“历案”发生前后,杨光先在他的一系列著述处死刑(后释放,不久病死),利类思、安文思和南中,对传教士所宣扬的造物主——上帝及亚当、夏怀仁被判充军;李祖白等五名中国官员被处死,一娃造人和万物,耶稣为“天主”的说法反复辩驳,开时朝野震动。四年后,“历案”重翻,接替汤若望为言即说:“嗜,荒唐怪诞亦至于此哉!夫天,二气之钦天监监正的杨光先又被南怀仁参倒,免死发回所凝,非可造而成者也。设天果有天主,则覆载之原籍,病死归途。事情似乎即告结束,然而在32()内,四海万国皆天主所宰制,必无独主如德亚一国余年之后,在改革开放、文化反思热潮中,‘”历案”之理。”且其降生之前,天下“谁代主宰其再成焦点,杨光先一句“宁可使中国无好历法,不事?”’)‘’””‘并直接揭露传教士“合儒”、“补儒”之可使中国有西洋人”,不仅使其臭名昭著,且被目说是“援儒而谤儒。历引六经之‘上帝’,断章以证为中国士大夫盲目排外、顽固守旧的典型。凡中西其为‘天主”’。卜”””‘应该说.....

信仰支撑的崩坍——刘师培堕落原因再探
作者:陈奇
“东亚一卢骚”、“激烈派第一人”、国粹巨匠、“艰难布就是倾覆政府;郑国的乡校就是下议院,西周的制度就是鲁东’”,刘师培头上,罩上了一层又一层的光环。骤然间,却三权分立。他引经据典进行的阐发几乎都存在着这种缺堕落为叛徒、内奸、筹安会“君子”、帝制祸首。其中原委,人陷,他把传统文化中带民主性因素的思想同近代西方资产们已作了不少分析。本文拟作补充的是,信仰支撑的崩坍,阶级的新学理混为一谈,抹煞了二者的本质区别。他不懂是导致刘师培堕落的又一重要原因。这种支撑,既来自理得,传统文化是在封闭落后的农业经济基础之上滋生的,念,也来自力量;这种力量,既来自组织、同志,也来自朋这种基础不可能孕育出近代的民主恩想。以孟子的民贵君友、亲人。理念的破灭,力量的崩坍,最终击垮了刘师培,加轻论为例,孟子决没有把民看得比君还尊贵的意思,它是速厂这个名利欲极旺而又好走极端的青年革命家的堕落。站在君主的立场上对民的再评价,目的是告诫人君重视民___.的力量和人心的向背,不要过分苛待百姓,以维护封建国“’”—-”’一 家的长治久安。它仅仅是统治阶段中比较明智的部分,至刘师培是一个传统文化修养....

护国运动时期梁启超“革命”概念剖析——“告别革命”谈何容易
作者:张永
护国运动作为二次革命之后一次重要的革命势颇大,史学界中非难历次革命和革命人物的声战争,在史学界久有定评,甚至被孙中山明确称为音不绝于耳,深入研究梁启超这样一个坚决反对“三次革命”“‘”’‘’‘。影响较大的《中华民国史》不暴力革命的代表人物不得不转而亲手发动一场暴但认为护国运动是“中华民国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力革命的思想历程,有助于理解中国近代政治进命战争”,而且“是一次胜利的革命战争”’‘’‘”’‘’。步的艰难历史和深刻复杂性,以避免对历史简单但是,在作为护国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的梁化理解的倾向。启超关于护国时期的政论中,却存在着完全不同..__,。。___._.‘t.__二:二.二.’二二二一.二二”_”。二”丁7厂.一二二 一 护国时期梁启超在政论中不但的说法,他不但不承认护国运动是一场革命,反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二二二二’回一@二”-回回二一卜一*厂丁丁厂 二。回一回.-了厂一不承认护国军是忐包革命军多多圣反煞费苦心地称袁世凯为“革命者”。这种奇特的对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7-:二。一厂二二二二。二厂._二_二丁厂厂二二 而称袁世凯为“革命者”比,.....

论《大公报》和平裁兵言论的民本主义倾向
作者:任桐
《大公报》是一份由自由知识分子创办的有全国性影响的报纸,因其自身的历史复杂性,建国以来,对它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大公报》的研究已逐渐受到重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有人物传记、回忆录、大事记等①,既为研究《大公报》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也对《大公报)}给以历史评价。周雨的《大公报史》与吴廷俊的《新记大公报史稿》更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为深入研究《大公报》提供了借鉴。1926年9月 1日续刊的《大公报),适逢北伐成功,和平裁兵思潮再次高涨,受其影响,其对于和平裁兵的执着追求也充分体现在这一时期的言论之中,有关和平裁兵的宣传无论从发表数量、言论质量、版式设计都远胜当时的第一大报《申报》,办得很有特色。而在上述两部学术专著中,对此基本没有涉及,仅仅将这一时期大公报言论的特点归结为对新旧统治者的迎来送往和对新军阀混战的应付敷衍,忽略了大公报言论明显的民本主义倾向。本文拟就此作一简要评述。北洋军阀的分崩离析与割据混战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政治的一个突出表现。军阀政治通过战争来扩充地盘、扩张实力,是正在不断成长中的中国资产阶级所不愿意看到的。首先.....

蒋介石从“三二0”到“四一二”的心路历程
作者:杨奎松
1926年“三二 0”事件的直接后果,是国民党召开了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了著名的“整理党务案”,开始严格限制共产党在国民党中的地位与权力。但是,“三二0”事件,以及“整理党务案”,一年后是否注定要发生“四一二”事变呢?或者,这种和平限共方式是否必定会导向武力“清党”的结果呢?对此,已有研究多半都持肯定态度。其所以肯定,有以为政治分野不可调和者;有强调现实使然者;有些归结为蒋之权力欲者①。作为一种复杂的历史合力的逻辑作用,其必然性之存在或许毋庸置疑。然而,多数研究者在谈到蒋介石在这一过程中的思想变化时,似乎太过强调了其个人的权力欲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作用,而未能深入讨论陷于政治漩涡中心的蒋介石在湍流激荡下思想、心理乃至情感变化的过程。因此,这些研究其实并未能善用史料。当后来者细心地读过蒋介石这一时期公开和私下的种种言论之后,难免不会为蒋大量被已有研究忽视或摈弃的矛盾言论所困惑。系统地梳理蒋介石这一阶段的思想言论,深入地考察蒋介石从“三二0”走向“四一二”的心路历程,对我们了解这段历史发生、发展的原因及背景,了解蒋从限共最终走向反共的必然与偶然,无疑会有相当的助益。.....

现代中国地方主义的政治解读
作者:王续添
在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程中,特别是现直译为“本地主义”或“当地主义”,后者直译为“地代中国阶段,地方主义一直是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区主义”或“区域主义”,中文一般均意译为“地方一个极其突出的问题,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现代化主义”。进程产生了极其复杂和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学地方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何时,笔者无从考术界虽对现代中国的地方主义做过这样和那样的查,但在中国至少是现代中国阶段就已经出现和研究,但对于“地方主义”这一概念在中国何时出使用了。就笔者现在所接触到的材料看,这一词语现、如何使用以及怎样结合现代中国的实际加以———科学的界定,都未曾加以研究。鉴此,笔者拟在尽。关于“现代中国”的概念,从历史学的角度,习惯上的划力挖掘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中外关于 分,中国近代史是1840—1919年,中国现代史是从地方主义的、般阐释,紧密结合现代中国的实际,N 年以来、直到现在。但从国家和政府形态来看,现_____L;1,。。。_、。、;_,l、__.;._、、。代应从卫912年开始,并为与1949年以来的中华人民共对其作一尝试性政治解读,为现代中国地方主义”....

古罗马“赋税名目”考略
作者:王三义
罗马税收是罗马经济史中的重要课题从.琼“什一税”。斯、霍普金斯I.布隆特等西方学者进行过专题(2)tributum表示的含义并不具体。tributum研究川.芬利、罗斯托夫采夫等人的著作中也都和tribus(部落)是同根词。李维指出,tribus一词有详细论述。但学者们普遍从大处着眼,探讨税收来源于tributum,而李维著作的英译者B.弗斯特对罗马经济与社会的影响,至于具体税目及相关则认为,tributum来源于tribus。「‘”’‘’“”‘姑且不的概念,则往往不加深究。况且,他们对拉丁文的管tributum的词源问题,就从tributum词义和具理解也各有不同。涉及罗马税种划分,许多论文或体表示的税种来看,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布隆专著将现代税收概念套用到古代罗马税收中,使特认为,tributum在共和国时代的作家笔下,指这问题更为复杂。客观地说,从拉丁文译为英文,有样两种税:一是向罗马公民征收的财产税(ProP-以“今”释“古”的不确切。中国学者研究古罗马史,erty tax);一是向臣属地区课征的等额的税。“可将罗马税收名称从英文译为汉文,掺杂了....

中世纪前期英国的地方自治形态
作者:李培锋
早在700年前,中英两国就呈现出两种截然.._…._。_。__。,_。、,。、_。二-,二_二二、-,_。、、”“_一 郡政府的“官民合治”相反的政治发展趋向:中国是朝着中央集权的方-’-””—”—””一’一向进一步迈进,英国则是一步步走向君主立宪。就中世纪前期,英国的行政区划大致可分为郡-英国而言,其所以能在世界上首先确立起宪政,成百户区-村镇三级。整个国家分为30余郡,郡下设为“宪政之乡”,与专制道路分道扬镀,不仅源于议若干百户区,百户区又下辖一些村镇。这一三级体会的强大,更取决于地方自治基石的深厚。早在中制形成于诺曼征服前,沿用至都锋王朝止。城市兴世纪前期,英国的地方统治就不同于封建时代中起后,也演化成一级相对独立的地方政府单位。就国式的“官治”,呈现出一定的自治特性。总体而言,当时的各级地方政府并不完全是代表中世纪英国地方统治中的自治特性,很早就中央政府的“官府”,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关注。国外有的学者称:“英国个自治体,具有某些自治特性。这一自治特性在各的自由,首先植基于其自由的地方政治制度之级地方政府中均有反映,其中尤以郡政.....

民族国家形成时期英国殖民思想的发展
作者:姜守明
关于英国民族国家形成时期的殖民扩张问题,国内学术界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首都师范大学设有“都锋王朝史研究室”,但选题多集中于16世纪的政治史和经济史。南京大学将17世纪中叶以后的英国近现代史作为研究的重点。由于民族国家形成时期门5—16世纪)的对外殖民扩张史属于英帝国前史的范畴,英国学者研究英帝国史则习惯于从17世纪开始,它又成为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最早涉及民族国家形成时期对外殖民扩张的思想家当数托马斯·莫尔。英国从16世纪70—80年代起,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宣传鼓动家,如约翰·迪、马丁·弗罗比歇、汉弗莱·吉尔伯特、沃尔特·雷利、理查德·哈克卢伊特兄弟和弗朗西斯·培根,他们关于殖民扩张和建立帝国的呼声日渐高涨。除当时的宣传鼓动家外,后来不少学者撰写了有关海外贸易、殖民探险、海上掠夺方面的著述①。他们所提供的历史著作大多涉及大多是英帝国前史的概要发展过程,而很少从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这个角度系统地考察英国殖民扩张史,尤其疏于考察英国殖民思想及其与近代民族意识和民族国家思想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一 托马斯·莫尔的“人口过剩”殖民思想民族国家形成时期英国的殖民思想,是.....

20世纪美国少数族裔的命运变迁
作者:叶凡美
美国少数族裔问题是美国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学术界对此给予了很大关注,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①。国内学者近年来对此问题亦给予了不少关注,如南开大学的美国史学者及其研究生(如李剑鸣先生及曾在南开攻读硕士或博土学位的李晓岗、吴金平、高春常等博士)对印第安人、黑人历史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的美国史学者及其研究生(如已故的丁则民先生,丁先生的弟子黄兆群、梁茂信、戴超武等博士)关于美国移民政策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也涉及到美国少数族裔问题。但总的来说,将美国少数族裔看做一个整体,对其在20世纪的命运变迁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似尚嫌不足。笔者不揣浅陋,在此对20世纪美国少数族裔的命运变迁做一较为细致的梳理,尤其对90年代以来美国少数族裔问题的最新发展进行初步分析。文章试图揭示:在20世纪,美国少数族裔虽然经历了重大的命运转折,但并没有取得与白人的真正平等;种族歧视在美国井没有销声匿迹,只不过变得更为隐蔽,种族问题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将是美国国内最棘手的社会问④20世纪的上半期,美国仍然是种族主义歧视盛行的国家。在“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思想指导下,美国的法律和社会习俗将黑人和.....

近20年来关于远古传说与史学产生关系的研究
作者:陈虎
史学家司马迁虽然认识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_、\、。__、,上_______、__。_、_。__’—一‘”‘—”“’“一 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远古传说是流传于上古时期的故事,是基于某些历言之”卜\但他仍然以文献记载与实地考察相结合而写成史事实而随着人类思维的不断发展而持续变迁的产物。《五帝本纪》,作为《史记》的开篇,并将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因此,远古传说不仅对历史学家研究客观历史是十分珍作为中国历史的开端。在其后的史学发展历程中,方贵的参考材料,而且对于研究史学的萌芽也是十分重要面,远古传说成了历代史学家描述中国上古史的主要材的材料,因为它是原始人类生活、思想的反映;我们要了料,构成了史学著作的一个部分,如皇甫谎的《帝王世解人类历史的第 页,要了解史学的萌芽和产生,就不能纪》、罗泌的《路史》、马辣的《绎史》;另 方面,、些史学不从远古传说人手。由于远古传说所反映的很可能是处家也从史学发展的角度出发,对远古传说进行了初步探于蒙昧和野蛮交替时期人类社会的历史状态,因而它实索,如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就曾对大量记.....

中国人“上帝”观念的演变
作者:杨青云
老天爷,又名“天”、“上帝”、“太一”、“吴天大帝”、“皇 五,是为青帝、赤帝、黄帝、白帝和黑帝—…·。天大帝”、“玉皇大帝”等,是中国土著权威最高的神。自古 秦朝是阴阳五行盛行的年代,秦人祭把的上帝主要及今,中国神抵众多,但是,能有老天爷那样影响时间之是青帝、赤帝、黄帝和白帝共4位大帝,黑帝是留给皇族长、影响范围之广、影响人口之多者鲜为人见,因此,对老 自己的。西汉初,汉高祖在秦人4帝的基础上,“乃立黑帝天爷这尊民间大神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我国宗教学及民桐,命曰北畴”(《史记》,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第143俗学等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页)。这表明在秦和汉初,金、木、水、火、土五行所代表的青、赤、黄、白、黑5帝一度代替了上帝而成为最高神。一 老天爷的演变过程汉武帝时,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环境下,出于—。。。^—,——_。—;。_。__-r。。、。、文化大一统的需要,毫人谬忌请求汉武帝设“太一”,“天原始社会末,人们在对天、地、日月星辰、动植物以及 一”“”“”“”“”—’—”“一‘—”””“”—-‘”—”””、-,。,——。^。、———。。、^——......

秦律宫刑非淫刑辨
作者:曹旅宁
秦简中关于宫刑的资料,只见于《法律答问》中的一 了应处宫刑的罪。《周礼·司刑》:“宫罪五百”注:“宫者,条:丈夫则割其势,女子闭于宫中。”《礼记》郑注引陈浩日:可(何)谓“赎鬼薪桑足”?可(何)谓“赎宫”?臣邦真戎君“受刑者绝生理,故谓之腐罪,如木之腐朽无发生也二’《史长,爵当上造以上,有罪当赎者,其为群盗,令赎鬼薪茎足;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进谬毒,诈令人以腐罪告之。”其有府(腐)罪。【赎宫】,其它罪比群盗者亦如此。但是同书《蒙恬列传》:“赵高昆弟,皆生隐官,其母被刑,意思是说,属于秦国的少数民族的君长,爵位相当于世世卑贱。”索隐:“盖其父犯宫罪,妻子没为官奴婢,妻后上造以上,如果是犯了群盗,令赎鬼薪镁足;而犯有府野合所生子皆承赵姓,井宫之。”隐官应为对受过肉刑后(腐)罪,赎宫。据此,我们知道秦国有府(腐)罪,就是指犯获得平反的刑徒的安置场所。至于腐罪究竟指何罪,则史无明文。刘海年在《秦律刑罚考析》中说:“宫刑,开始是惩莹《湘野录》卷一则云:‘冲脉处士李退夫,作事矫怪。携一治肾女不以义交’,所以又称‘淫刑’。后来施刑的对象发子游京师,居北郊别墅,带经.....

明代河南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
作者:郑传斌,苏新留
流民,《明史·食货志》云:“其人户避谣役者,日逃方面的重大问题,历来明史学者无法回避,同时也出现了户;年饥而避兵他徙者曰流民。”两者并无严格界限可言。一批具有独到见解的成果。地处“天下腹心”的明代河南,笔者认为,流民是指那种未得到政府许可而离开原籍、四流民潮此伏彼起,在成化十一年(1475)十二月乙丑原杰处游动的人口。流民问题是明代有关社会、经济和政治诸所奏流民数中,河南约占62%(据《明宪宗实录》卷一六0·124·数字统计)。所以河南流民在明代流民史上占有举足轻重政府无法确认户口的真实性,加上明政府救荒政策的周的地位。兹依据(明实录》等相关史料,探讨明代河南流民 期性失误,使流民运动越发加剧起来。河南由于旱蝗相问题,为深入研究明代流民提供参考。仍,人民纷纷出逃。同时人户出逃也造成了税粮混乱,“荒芜处所民愈少而粮不减,丰熟地方民愈多而粮无增”(《明*流民潮的萌发阶段(13681453)k宗实录》卷 九,第374377页)。这样,荒芜之处税粮上缴洪武时期,河南的灾害相当严重,给生产造成了严重困难,而丰收地方税粮又不增加,从而使国家税粮愈来愈的破坏,农民因缺食.....

李济深何时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
作者:吴元康
作为国民革命时期崛起的风云人物,李济深曾长期 而处理其中的矛盾,理顺各方关系,是需要时间的。为求担任过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但军政统一,首先要统一名称。恰恰在这一问题上,最初军他是从何时开始担任这一要职的?对此史学界说法不一。事委员会颇费考量,各委员之间意见分歧,或主张为“国一种认为是在1925年7月,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及《中华 民军”,或以“革命军”为宜,或赞成采用“国民革命军”。经民国史辞典》等书的有关作者就持这种看法(该书编委会:过充分酝酿及交换意见后,7月26日举行的军事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第二卷,第二版,北京:中国大百科会议终于决定以“国民革命军”作为整改后的军队的名称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555页;陈旭麓、李华兴主编:《中华民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蒋介石年谱初稿》,北京:档案出版社国史辞典》,上海人民出版杜1991年版,第233页)。另一种较为 1992年版,第398页;《国内专电·28日香港电》,1925年7月 29流行的观点则认为是在1925年8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七 日《申报》;公展:《国内....

“史学期刊发展研讨会”在开封召开
作者:周祥森
4月1418日,河南大学《史学月刊》编辑部主办了“史学期刊发展研讨会”。应邀前来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世界历史》、《近代史研究》k抗日战争研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研究》,《光明日报》社理论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报刊复印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史学史研究》,黑龙江大学《求是学刊》,吉林大学《史学集刊》,山东大学《文史哲》,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江汉论坛》,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史学》,厦门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等期刊,以及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单位的20多位代表/中国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史林》等刊物的代表因故未能出席会议,但对举办这样一次会议都表示支持和赞同。这是建国以来史学期刊界第一次举行这样的联谊会。会议讨论的主题是学术规范和史学刊物在推动史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经过热烈的讨论,大多数与会代表认为,学术规范应该包括学术研究规范、学术道德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学术论著写作技术规范等层次。在诸如遵循学术道德和伦理规范,禁止一稿多投,严禁抄袭剽窃,重大研究课题必须交代相关的学术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