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第8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6-01-03 浏览次数:

点击查看详情

“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研究述评
作者:岳蓉
民族国家是欧洲中世纪后期出现并在资产阶级时代普遍形成的国家形式 ,[1 ] (p50 9) 是挣脱于欧洲中世纪秩序而形成的新型国家。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秩序具有两大根本特征 :一是名义上存在于“大一统”基督教中的教会体系 (亦称教会帝国 ) ;另一个是事实上支离破碎的封建体系。[2 ] (p32 3) 在这种秩序下 ,英国的世俗权力相对式微 ,罗马教皇及其教廷控制着社会的政治生活 ;民众只知有其领主 ,不知有其国家 ,还未对国家产生归属感 ,也没有“忠诚”于国家的思想 ;民众之间缺乏凝聚力 ,没有所谓的“民族情感”之类的特殊情感等。吉登斯教授把民族国家形成之前的国家称为“传统国家” ,认为这是一个阶级分化的社会 ,本质上具有裂变性的特征。传统国家政治中心的行政控制能力有限 ,以致政治机构中的成员并不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统治” ,尤为显著的是传统国家只有边陲而无边界。[3] (p4) 本质上 ,中世纪的国家根本没有民族国家所具有的重要要素———主权。本文从英国民族国家概念的形成出发 ,对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原因进行综合的评述。一英语中对“国家”(state)一词.....

20世纪宋代法律制度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作者:戴建国
对过去了的百年学术成果进行总结和反思 ,乃是一项推动新世纪学术研究向前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工作。这种总结和反思 ,需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张晋藩主编的《中国法制史研究综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 990 )就是从纵的方面所做的认真尝试 ,但其评述对象仅限于 1 94 9— 1 989年的成果 ,时间范围较窄 ,且有许多遗漏。本文拟从横向方面对 2 0世纪宋代法律制度的研究做一回顾。法律制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一般来说 ,后者把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都纳入法律制度的概念范围内。限于篇幅 ,这里取狭义之说 ,主要侧重于法律制度 ,不包括法律思想和法律人物 ;同时回顾、总结的对象也仅限于包括港台地区在内的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一  2 0世纪上半叶研究概况由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 ,与其息息相关的学术研究也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本文将 2 0世纪宋代法律制度的研究史分为上下两部分叙述。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 ,随着西学东渐 ,国内一批学者开始用近代西方的新理论和新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的传统法律 ,并用之来改造中国传统法律 ,努力传播西方法律文化 ,沈.....

中国乡里制度研究的路径——读《中国乡里制度》
作者:余清良
在以往的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中 ,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州县以上的政治制度层面 ,对于州县以下的乡里制度一直缺乏深入的探讨。客观而言 ,从事中国乡里制度研究具有很大的难度 :一是史料过于零散、缺乏。在历代典章、实录及正史的记载中 ,很少涉及到乡里制度 ,个别的记载也十分简略 ,有价值的资料大多散见在方志及文集、族谱、契约、笔记小说等文献中。二是相对于县以上政治制度而言 ,乡里制度缺乏规范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带有地域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三是乡里制度同赋役制度、宗法制度等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具有多重性的功能 ,其互动关系不易理清。针对这样的困难 ,要深化中国乡里制度研究 ,就要在研究的资料、视角、理论和方法上取得新的突破。本文拟结合最近出版的赵秀玲的《中国乡里制度》[1] (以下简称赵著 )来谈谈深化中国乡里制度研究的路径。其中定有许多不成熟之处 ,敬请诸位方家批评指正。一一般而言 ,历史学研究的史料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包括历代典章、实录、正史、档案等在内的朝廷官方文献资料 ;二是大量的由地方官府主修的方志文献资料 (全国一统志由朝廷主修 ) ;....

评蒋介石研究
作者:杨树标,杨菁
一 缘 起现在谈起蒋介石传或出版蒋介石传是很平常的事 ,而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却是学术界的一大忌 ,有为阶级敌人树碑立传之疑。打出写《蒋介石传》旗号是在 1 961年 ,“陈毅同志提出写一部《蒋介石传》 ,研究一下中国大资产阶级如何从联共走向反共 ,这个研究对纳赛尔这样的政治家是有积极作用的”①[1 ] (p1 35) 。当时 ,就将这项任务交给了何干之。何干之是我国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 ,中共党史学家 ,据说毛泽东在延安讲新民主主义论的时候 ,何干之在同台讲中国革命史 ,可见资格之老。何干之的研究成果可读刘炼编的《何干之文集》三卷本 (北京出版社 1 993年1 2月出版 )。笔者之一杨树标有幸参加何干之承担的写《蒋介石传》的研究小组的工作。很遗憾 ,“在他(指何干之 )着手准备《蒋介石传》时 ,情况又因政治因素发生了变化 ,在讨论如何写这部书时 ,所里(指近代史研究所 )有人提出 :现在刚经过反右倾运动 ,‘左’风仍未停 ,而文化界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都难得幸免 ,研究所并不是避风港 ,也不是世外桃源 ,在这种政治气候下写《蒋介石传》 ,如果有....

秦汉政治史观的演变历程
作者:宋艳萍,莫永红
一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阶段 ,不仅是封建社会政权结构定型时期 ,而且也是思想统一探索与确立时期。秦汉时期的历史观很有特色 ,它与政治联系紧密 ,历史观往往成为政治制度的指导思想 ,所以秦汉时期的历史观可以称为政治史观。秦汉时期的政治史观的一大特点便是和阴阳五行结合在一起 ,从而为自身披上了神秘色彩。阴阳和五行观念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很早 ,《尚书·洪范》就提到了五行观念 ,不过这时所谓的五行是指五种物质元素 ,而没有后世所说的神秘色彩。阴阳起初的意义也和后世相去甚远 ,《诗经·大雅·公刘》中提到 :“既景乃岗 ,相其阴阳。”这里的阴阳只是指是否向着太阳。阴阳范畴的扩大大约在春秋时期 ,它不仅被用来解释自然现象 ,而且也被附会到社会现象中去。阴阳五行的结合是在战国时期 ,当时出现了一批专门言灾异的阴阳家。他们吸收了齐燕等地的图谶及各种神话传说 ,使他们的阴阳五行观念带上了神秘色彩。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是齐人邹衍 ,他把阴阳五行观念引申到历史观中 ,创造了“五德终始说”。邹衍认为五行的排列顺序为木、火、土、金、水 ,五行运行的原则是间相胜 ,即 :木胜土、金胜.....

两汉荒政特点探析
作者:陈业新
明确载其因震而救济者仅有 1次。两汉荒政频度之低 ,由此可窥其一枝叶。救济灾民 ,从本质上说也就是王朝自救 ,历史上任何一个有一定财政经济实力条件的封建王朝无不竭力而为之 ,两汉王朝限于某些历史阶段财政经济状况的紧张 ,在具体实施荒政时免不了存在着诸如力度不大、频度相对较低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五 吏治与荒政国家荒政措施能否真正地起到度生灾民的作用 ,关键还在于具体实施的官吏 ,即吏治是荒政发生作用的保障。总而言之 ,两汉荒政措施通常都能得到较好的执行 ,但因吏治问题而没有得到贯彻的也不少 ,特别是在皇帝昏庸、朝纲混乱和整个吏治腐败时期 ,以及西汉、东汉王朝末期社会动乱阶段。两汉官吏无视民瘼的表现 ,概括起来主要有 :其一 ,地方州郡官吏匿灾不报。两汉时 ,对户口控制极严 ,并将“获流”(流指因灾荒而流亡的百姓 )和赈济贫因作为地方州郡“上计”的一项重要内容[9] ,政府根据“上计”考核的优劣对官吏进行陟降。由于地方财政不济或其他种种因素的制约 ,州郡官吏无法保证达到“上计”簿册中所规定的要求 ,但又不愿因此而影响自己的官宦顺畅之旅 ,于是 ,他们就干脆隐匿....

曹操霸府述论
作者:柳春新
建安年间的当权者曹操起自一个“名微众寡”的普通军阀 ,他通过掌握汉献帝 ,“挟天子而令诸侯” ,成为名义上的汉室宰辅 ,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曹操先后任大将军、司空、丞相 ,对汉中央朝廷的设官制度屡加变更 ,把大批的文臣武将罗置在自己府中 ,由他直接控制 ,从而使其司空、丞相府成为总揽军政大权的“霸府” ,汉献帝朝廷则形同虚设。以后 ,曹操又晋爵魏公 ,建立起魏国的职官系列 ,把文武群僚纳入其中 ,在事实上造成“以魏代汉”的政治格局 ,从而为最终实现汉魏嬗代的历史转折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 ,探讨曹操霸府的建立和演变过程以及它的组织系统和运作机制 ,揭示其中的政治内涵 ,便是我们深入理解汉末政治运动进程的一个重要途径。一 曹操霸府的建立和演变过程东汉末年的政治危机表现为外戚与宦官交替把持朝政 ,而其根源则在于皇室的腐败衰落。以董卓奉召进京 ,随即采取废少立献、迫何太后归政等非常之举为契机 ,东汉皇权运作的旧机制开始被打破 ,皇权更替的过程由此而发轫[1 ] 。接下来又发生了一系列政治事变 :先是董卓迫于关东联军的军事压力 ,挟持献帝迁都长安 ;不久李、郭汜取....

论李宗昉摘编《百苗图》的得失
作者:符太浩
《百苗图》是清代中叶成书的一部贵州民族志总汇 ,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该书原作者陈浩于清嘉庆初年任八寨理苗同知 ,《百苗图》是陈浩利用任职之便广搜资料精心编绘而成。全书将当时已经认识到的贵州各民族分 82个条目 ,简明扼要地叙述了各民族或地方群体的社会文化基本面貌 ;每条附彩图一帧 ,务使读者通过绘图窥见各民族社会文化生活的实况。该书图文相辅 ,保存下来大量珍贵的民族志资料 ,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批珍贵的绘画艺术精品。由于该书体例为分条记载 ,故原书题名作《八十二种苗图并说》。遗憾的是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 ,彩绘附图复制与批量印刷极其艰难 ,致使陈浩原作长期以来无缘与广大读者见面。李宗于清嘉庆末年任职贵州 ,有幸看到了《八十二种苗图并说》 ,深为该书丰富的资料和精美的绘画所打动。为了解决该书流播上的不便 ,遂将原书的说解部分摘编于自己的《黔记》一书之中。随着《黔记》的刻版和批量印刷 ,《八十二种苗图并说》的文字材料才有幸与读者见面。李宗这一保存、传播珍贵民族志资料的功绩一直为世人所称道。近二百年来 ,民族学家和历史学家仰赖李宗的《黔记》.....

《防海新论》与同光之际海防大讨论
作者:王宏斌
18 71年春天 ,日军借口其船民在台湾遇难 ,悍然发兵侵台 ,我国沿海骤然紧张。清廷“明知彼之理曲 ,而苦于我之备虚” ,“虽经各疆臣实力筹备 ,而自问殊无把握” ,参与谈判官员不得不再施所谓羁縻之术 ,最后以中国赔款 5 0万两白银 ,并承认琉球是日本属国 ,将就完结。此次危机所暴露的海防空虚问题引起清廷震动 ,总理衙门在奏折中沉痛指出 :“自庚申 ( 1 860年 )之衅 ,创巨痛深 ,当时姑事羁縻 ,在我可亟图振作 ,人人有自强之心 ,亦人人为自强之言 ,而迄今仍无自强之实。从前情事几于日久相忘。臣等承办各国事务 ,于练兵、裕饷、习机器、制轮船等议屡经奏陈筹办 ,而歧于意见致多阻格者有之 ,绌于经费未能扩充者有之 ,初基已立而无以继起久持者有之。同心少 ,异议多。局中之委曲 ,局外未能周知。切要之经营移时视为恒泛 ,以致敌警猝乘 ,仓惶无备。有鉴于此不得不思毖于后。”[1 ] (p1 9) 强调必须切实筹备海防。并于当年 1 1月奏请在沿海沿江的高级官员中展开一场关于海防政策的大讨论。由于筹饷困难 ,李鸿章认为新疆军务与筹办海防所需军费庞大 ,势难.....

从乡村到都市:晚清绅士群体的城市化
作者:余子明
关于绅士的研究 ,有些方面已经比较深入。张仲礼的《中国绅士》对这个阶层的构成和人数作了前驱先路的探讨 ,王先明的《近代绅士》对这个阶层的历史作用作了透彻的分析。但是从城市化的角度去观察绅士 ,展示这个阶层如何从乡村来到城市 ,从传统走向近代 ,还未见有人做过。研究绅士群体的城市化 ,对于解决有关中国城市近代化的问题 ,认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必然性 ,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绅士是传统社会的产物 ,传统的社会是以小农业结合着家庭手工业为特征的 ,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 ,所以传统的绅士必然以乡村为其活动舞台。“士大夫居乡者为绅” ,也就是说 ,绅士是指那些有科第功名或官职并居住在乡里又受到乡里敬重的人士。标准的绅士应当具备的条件 ,除了功名和官职外 ,就是要在乡里有一定的影响 ,能受到人们的敬重。要达到这一点 ,功名和官职是不可缺少的 ,但仅仅有功名和官职还不够 ,还应在家世方面有荣耀的历史 ,比如他的祖辈、父辈或他本人对地方有所贡献 ,或者维持本地的风俗和秩序 ,或者推动本地的公益事业的建设。因此 ,绅士阶层是与传统的家族制度紧密相联的。同时 ,绅士要有影响并......

论民初陕西会党与革命党的冲突
作者:雷冬文
关于民初会党问题 ,已有不少学者作过论述 ,但对民初陕西会党问题的论述则显得有些单薄。在辛亥革命中 ,陕西是少数几个依靠会党力量实现光复的省份之一。光复后 ,会党问题在陕西显得很突出 ,主要表现为会党与革命党发生了激烈的冲突。那么 ,陕西会党与革命党为什么会在民初发生冲突呢 ?这些冲突有哪些特性呢 ?这些冲突是否具有正功能呢 ?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 ,以补充前贤们对民初陕西会党问题的有关论述 ,并进而能对当时整个会党问题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一 冲突的过程民初陕西会党问题的主要症结是会党 (主要是哥老会 )与革命党政治利益冲突 ,它围绕着由谁执掌军政府的大权这一事关革命前途的根本问题而进行。这一冲突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从陕西光复至袁世凯反正前 )陕西会党向革命党夺权、夺利。正如史学家们所指出的那样 ,陕西光复主要依靠哥老会势力。[1 ] (p31 4 ) 但光复后 ,领导军政府的却是革命党人 ,一些哥老会首领对革命党人大权独揽表示不满。陕西哥老会主要首领之一的万炳南首先出面争夺军政府大统领之职 ,另一位主要的哥老会首领张云山也树起了“洪....

五四时期吴佩孚的崛起与直皖斗争性质的演变
作者:郭红娟
长期以来 ,史学界似已形成共识 :直皖斗争属于北洋军阀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但仔细考察 ,直皖斗争的性质并非一成不变 ,而是随着形势的发展逐渐演变。本文试图从五四时期吴佩孚崛起的这一视角来观照直皖斗争 ,并探讨其性质的演变 ①。一直皖斗争最初表现为段祺瑞与冯国璋的矛盾。在两者的斗争中 ,直系另一支力量曹锟以“双栖者”的姿态折冲于二者之间。直到 1 91 8年 8月 ,吴佩孚在湖南前线“罢战主和” ,曹、吴势力与冯国璋的直系步调才趋于一致。但随着冯国璋于1 91 8年 1 0月的去职 ,直系的反皖斗争 ,便由直系的后起之秀吴佩孚担当了主要的领导角色。早期的直皖斗争属于北洋军阀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自不待言 ,即使吴佩孚罢战主和之后一段时间内 ,其反对皖系的斗争也主要是出于自身派系利益的考虑。虽然在早期的直皖斗争中 ,曹锟与段祺瑞保持了较为亲密的关系 ,但从地缘关系讲 ,曹、吴毕竟属于直系。因此 ,段祺瑞对他采取了一面利用、一面排斥的策略。段祺瑞为实现其独裁统治对西南用兵 ,以曹锟之劲旅第三师为前锋 ,即怀有一石二鸟的企图 :一方面让直系精锐消耗于对西南的战争 ,一.....

论《大公报》的报业观:以20世纪30年代为例
作者:贾晓慧
《大公报》1 92 6年复刊 ,1 941年获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荣誉奖章”。这是近代世界性新闻奖颁给中国报界的第一次 ,也是惟一的一次。中国现代报业的历史很短 ,经营规模小 ,技术手段落后 ,而《大公报》在短短的 1 5年内能在代表现代化窗口的报业上获得国际奖章 ,说明了它的影响力和对中国报业的贡献。《大公报》能获此殊荣 ,不仅由于它在抗战中的贡献 ,而且同它的办报思想与当时美国流行的新闻信条十分接近有关。这一问题是忽视的① 。《大公报》办报的宗旨和对报纸的态度深受欧美这一时期思潮的影响 ,同时又囿于中国国情 ,有自己独特的报业观。一 经济独立是摆脱外界干涉、思想独立的前提2 0世纪 2 0年代 ,欧美先进国家正是流行独立报业与文人论证的黄金时代 ,美国的新闻学院推崇新闻媒介的思想体系 ,“由四条信念构成 :( 1 )新闻媒介摆脱外界干涉 ,摆脱来自政府 ,来自广告商甚至来自公众的干涉 ;( 2 )新闻媒介为实现‘公众的知晓权’服务 ;( 3)新闻媒介探求真理 ,反映真理 ;( 4 )新闻媒介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1 ] (p1 1 3) 。这四条.....

第一次石油危机中日本对中东政策的转折
作者:李凡
二战后 ,美国对中东政策的中心内容之一 ,就是扶植发展以色列国势力 ,压制阿拉伯国家的反以斗争 ,为此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 ,阿拉伯产油国为打击以色列的支持者 ,动用手中石油武器 ,使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石油供应上首次遭到严重危机。中东石油是日本产业经济的能源基础 ,石油危机无疑对日本经济构成严重威胁。但是 ,日美同盟又是日本对外政策的基轴 ,如果采取不同于美国的中东政策 ,必将影响到日美同盟关系。如何解决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中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利益与日美之间政治军事同盟利益所发生的矛盾 ,就成了日本田中角荣内阁所面临的难题。一 日本推出“中立”对策受挫1 973年 1 0月 6日 ,震惊世界的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了打击以色列的支持者 ,当天叙利亚首先切断输油管线 ,黎巴嫩关闭其南部的输油港。次日 ,伊拉克宣布将两家美国石油公司股份收归国有。面对突如其来的中东战争及阿拉伯产油国的举动 ,1 0月 8日日本内阁官房副长官山下代表政府发表谈话 ,指出 :“我国希望战火能尽早停止。武力冲突的根本原因是长期的中东冲突未能解决的结果 ,我国希望以 1 967年联合国安理会....

论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
作者:周文玖
中国史学的历史源远流长。作为对史学进行反思的“史学史”之因素很早就产生了 ,但作为一门学科 ,在 2 0世纪以前 ,中国史学史却没有产生 ,直到 2 0世纪 2 0年代 ,这个问题才被提出来。本文论述的是这门学科的产生经过。一 中国史学史学科产生的学术背景中国史学史作为一门专史 ,是在 2 0世纪 2 0年代提出并逐步为人们所接受的。它的产生 ,既为中国史学近代化所必需 ,又是史学近代化的必然结果之一 ,有着深刻的学术背景。(一 ) “史界革命”与文化史的兴起维新变法失败后 ,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参加变法的志士仁人已感觉到从思想上来改造国民的必要性 ,认为“欲救今日之中国 ,莫急于以新学说变其思想”[1 ] (p2 77) 。 1 90 1年 ,梁启超发表了《中国史叙论》。这是他试图重新撰著中国通史所阐发的基本理论。 1 90 2年发表的《新史学》 ,更是他创建新史的宣言书 ,是对《中国史叙论》的进一步补充。《新史学》开宗明义即云 :“史学者 ,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 ,国民之明镜也 ,爱国心之源泉也。”[2 ] 梁启超的这两篇文章 ,在 2 0世.....

中国传统史著编纂的求真原则
作者:刘太祥
中国传统史籍记录了当时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政事和人事 ,它的科学价值远胜于西方的史诗和宗教传说。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风俗论》中指出 :“如果说有一种确凿可靠的编年史 ,那就是中国人上及天下及地的编年史。”在这些史籍中 ,“几乎没有丝毫的虚构和奇闻 ,绝无埃及人和希腊人那种自称上帝的代言人 ;中国人的历史从最初起便写得合乎情理”。[1 ] 中国传统史籍的这种“合乎情理”的真实性 ,正是坚持了求真原则 ,它使历史的社会功能得到切实有力和长久的发挥。本文试图探讨一下中国传统史籍编纂的求真原则 ,以期为当代史学的编撰提供有益的借鉴。一 搜集广泛 ,考证精审材料是编纂史著的依据 ,它的正确性、真实性和说服力体现出史著的价值。古代史学家对史料和史实高度重视 ,搜集广泛 ,考证精审 ,使史著的每一句话都有材料依据 ,反映出历史实际。汉代司马迁编纂《史记》取材广博。金德建先生著 30万言的《司马迁所见书考》一书 ,曾对此有所论及。张大可先生在《史记研究》中说 ,单以《史记》本书考校 ,司马迁所见古书即达 1 0 2种 ,但这仅仅是司马迁所见书的一小部分 ,有很多书《史记》.....

中世纪西欧庄园人口变动与商业复兴基础的形成
作者:赵立行
西欧中世纪商业复兴的出现 ,是西欧从以庄园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向以商业和市场为主体的商业社会过渡的重要标志 ,是研究西欧中世纪经济社会史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一课题方面 ,国内史学界对城市和商业复兴本体的探讨比较集中 ,但对西欧商业复兴形成的基础却研究较少 ①。一般都认为 ,西欧商业复兴的出现是庄园耕作方式和生产技术缓慢发展的结果 ,是庄园内部手工业者与庄园封建主对抗、逃亡到城市而产生的结果。虽然这样的解释有其合理性 ,但是这样笼统的概括不足以填补庄园和城市两个相异经济方式之间的沟壑。其实 ,西欧商业复兴的出现决不是突兀的现象 ,它是西欧社会内部长期孕育和变动的结果 ,正如莱奥纳德所说 ,“从没有一种经济突然取代另一种经济的事情”[1 ] (p1 75) 。首先 ,学术界越来越不承认西欧商业复兴前西欧处于没有商业、完全封闭的“黑暗时代” ,不但阿拉伯、拜占庭等以商业为主的文明通过商路对西欧形成着持续的刺激 ,就是西欧内部也始终活跃着一批特殊的商人阶层 ,补充着庄园制的经济不足 ,维系着西欧商业的最初存在 ②。其次 ,不应该单纯从与庄园对抗的角度去分析从事商业.....

1959年革命前古巴蔗糖业的发展及其影响
作者:林震
古巴是世界闻名的“糖国” ,蔗糖业的兴衰深刻影响了古巴的现代化进程。因此 ,厘清古巴蔗糖业的发展历史 ,客观评价蔗糖经济对古巴的影响 ,是探索古巴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所在。当前 ,国内学界对古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和外交方面 ,从经济史角度进行研究的不多。本文试从古巴蔗糖业的发展和特点、它对古巴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以及 1 95 9年前古巴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特点等方面 ,系统认识 1 95 9年革命前古巴蔗糖业的发展及其影响 ,以深化对古巴现代化进程的认识。一 古巴蔗糖业的发展和特点甘蔗是古巴蔗糖业的基本原料。甘蔗属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汁液味甜 ,成熟期至少需要 9个月 ,只能在热带和亚热带种植。古巴气候炎热 ,土壤肥沃 ,雨量充沛 ,是甘蔗生长的天堂 ,播种一次 ,可以连续生长 9— 2 0年。蔗糖生产的特点是 :糖季 (zafra)很短 ,一般只有三到四个月 ,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收割下来的甘蔗必须尽快运到制糖厂 ,否则将影响汁液萃取 ,进而影响出糖率。古巴蔗糖生产的历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 1 )原始阶段 ( 1 8世纪末— 1 9世纪 40.....

史学期刊在当代史学建设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史学期刊发展研讨会”纪要
作者:洪煜
为了促成并加快史学范式的转变 ,培育并确立科学的学术规范 ,倡导并树立健康的学术风气 ,2 0 0 2年 4月 1 4— 1 8日 ,《史学月刊》编辑部在古都开封召开“史学期刊发展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历史学专业期刊及部分有史学专栏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中共党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文史哲》、《史学集刊》、《史学史研究》、《安徽史学》、《光明日报》、《江汉论坛》、《求是学刊》、《人大复印资料中心》等近 2 0家杂志社的代表应邀出席会议 ,就史学研究的学术规范、当前的学术评价体系、史学期刊在史学发展中的作用、学术期刊间的合作等问题 ,进行了热烈讨论 ,并在很大程度上达成了共识。一 关于史学学术规范问题会议首先就当前学术界关心的学术规范问题进行了讨论。虽然目前学术界有关学术规范的讨论进行得沸沸扬扬 ,但是学术规范的定义尚没有准确的界定 ,学术规范的内涵也没有达成共识。作为史学学术研究成果重要载体的史学期刊 ,对于学术规范的建设负有重要的历史责任。李振宏教授 (《史学月刊》)认为 ,学术规范....

犹太民族核心凝聚力诸因素分析
作者:王艳雯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之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以共同文化为基础的共同心理素质构成了民族的四个典型特征。但是 ,对于流散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来讲 ,前三个特征在长期流散的生活中几乎丧失殆尽 ,犹太民族的特征集中体现在第四个方面 ,即建立在共同文化基础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它表现为犹太人对共同遭遇的感受、对共同宗教的信仰、对共同历史的回忆、对共同故乡的向往而形成的民族意识 ,从而构成犹太民族的核心凝聚力。(一 ) 对外来歧视与迫害的共同感受 ,是犹太民族保持极强民族凝聚力的最重要原因犹太人流而不散的原因是很多的 ,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应当是历史上不断出现的反犹排犹活动。外来的歧视与迫害 ,客观上促使犹太人的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民族意识逐步得到增强和提高 ,是“外部压力迫使犹太人成为一个民族”。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从犹太人所从事的职业看 ,他们为了生存和居留当地 ,因而从事了在当时所在国主体民族十分鄙.....

章学诚的史意与史料观
作者:刘家丽
章学诚 ( 1 738— 1 80 1 ) ,字实斋 ,浙江会稽 (今浙江绍兴)人。少喜史学 ,而后以治史为己任。曾修方志多种 ,著《文史通义》和《校雠通义》等。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赞曰 :“其所著《文史通义》实为乾嘉后思想解放之源泉。”近几十年来 ,对章学诚及其著作、思想等研究可谓达到题无剩义的地步。今不揣浅陋 ,就章学诚的治史与史料思想作一浅论 ,敬请方家指正。一 六经皆史的含义章学诚在《文史通义》的卷首 ,开宗明义地提出“六经皆史”的命题。以后又反复申述“六经皆史” ,“六经皆先王政典”等此类观点。这些命题是针对宋学当时空谈性命和汉学的专务考证训诂的两种学风 ,试图挽救当时的学术流弊 ,在前人“经世致用”之学基础上提出的。当然 ,“六经皆史”的论题也并非章氏首创 ,钱钟书先生对此有详细的考证(《谈艺录》 315— 319页 ,香港龙门书店 ,196 5年版 ) ,章学诚对它又重新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因此 ,它的提出不仅在清代学术史上实为一种突破性创见 ,同时也是我们考察章氏的治史和史料观的基础。章学诚“六经皆史”之史的含义 ,学者们对它有不同....

姚枢、赵复、孙奇逢与百泉书院的复兴
作者:刘卫东
新乡辉县百泉书院创办于五代后周广顺元年 ( 95 1 ) ,历经五代后周、宋、元、明、清五个朝代 ,清末改为学堂。近千年来 ,它所实施的独特教育和独特管理模式 ,曾给中外教育史家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称道。尤其是在宋末元初和明末清初两个历史时期 ,百泉书院长期作为全国的文化教育中心 ,理学教育影响深远 ,历史地位特别重要。据不完全统计 ,新乡百泉书院共培养了两万余名学生 ,这批人才活跃于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等各个领域 ,有不少学者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显赫人物 ,有的甚至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百泉书院在宋末元初和明末清初的两次复兴 ,集中显现了它在中国教育史上的突出地位。书院主讲姚枢、赵复、孙奇逢等大师独特的理学教育思想对培养和造就大批人才起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宋末元初百泉书院教育的第一次复兴始于理学家姚枢和赵复。姚枢生于南宋嘉泰三年 ( 1 2 0 3) ,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七年 ( 1 2 80 ) ,字公茂 ,柳城 (今河南西华县 )人 ,南宋宝庆三年 ( 1 2 2 7)担任百泉书院主讲 ,向学生传授四书五经....

近代中国货币的统一进程
作者:冯郁
近代中国货币从多元化的紊乱局面向现代化统一货币的发展过程 ,深刻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即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以及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的逐步发展。本文将阐述近代中国货币的发展特点 ,探求其历史成因 ,并进一步探索商品交换关系的发展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对货币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一 多元化的近代中国货币及其成因近代中国货币呈现如下的特点 :一是货币种类繁多 ,二是发行的多元化 ,三是流通的区域性。近代中国货币给人以紊乱的印象 ,主要是由于货币种类太多的缘故。可以说在近代这一百年间 ( 1 84 0—1 94 9年 )的各个时期 ,都有多种货币在同时使用。清末到民初 ,主要还是银钱并行的体制。就银两来说 ,在全国各地 ,银子的成色、形状、重量都不一致 ,计量白银的平砝 ,在民初有一百七十余种 ,[1] (p4 3) 主要的计量标准就有库平、关平、漕平、市平等等。这种较为原始的称量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不便是一目了然的。但由于其贵金属特质 ,价值量高 ,在中国一直是价值贮藏手段 ,以及大宗商品交易和国际间的支付手段 ,所以还保持其主要货币的地位。在制钱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