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10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6-01-02 浏览次数:

点击查看详情

英国政治现代化的历程及特点——读阎照祥关于英国政治制度史的几本论著
作者:徐奉臻
现代化作为对旧传统、旧观念与旧制度的解构与建构,是一个传统社会历经全面变迁而获得新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并由此不断强化现代性(modernity)的过程。政治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终极目标是实现以合宪性(constitutionality)为核心的民主化(democratization),即在社会关系与价值观念上,血缘和地域的基础地位发生动摇,门第本位和权力本位的价值观逐渐弱化;在官员的选拔和任用制度上,封闭的亲选体制逐渐让位于开放的贤选体制,个人的能力与业绩受到尊敬与重视,成就动机(theachievementmotive)和成就需欲(theneedtoachieve)得到承认与激励;在统治方式与手段上,法律成为治国之根本,个人的独裁让位于合法的、理性化的权威,国家的政治权力逐渐褪去分散的和宗教化的色彩转而朝着统一的、世俗化的趋势发展;在政府的运行与职能上,行政管理具有透明度和高效率,社会应变能力、动员能力和整合能力不断强化,不同的群体与阶层都被纳入同一制度或同一组织的框架中;在政治文化的类型上,依附型的政治文化发展到参与型的政治文......

读魏宏运先生的新编《中国现代史》
作者:张殿兴,赵金康
有大规模整理出版的资料做基础,依靠不断解密的档案材料,借助多样化的研究方法,中国现代史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究方法多样化,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成果累累,这些研究的质与量都是以前所不可比拟的。同其他学科一样,中国现代史也面临着教材创新的压力。承担中国现代史教学任务的众多史学工作者,迫切需要有一部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1919~1949年的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作全面、科学、客观评述的教材,以便更真实地解读中国现代社会的全貌。高等院校历史专业及文科大学生,面对众口一词、观点陈旧、内容单调、体例雷同的原有现代史教材,呼唤对人物、事件评价客观,结论准确,内容丰富生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指导性教材。适应上述诸方面需要,从更高层次检阅和总结中国现代史研究的成果与不足,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2年初推出了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魏宏运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中国现代史》(简称新教材)。通读全书,这是一部富有学术性的中国现代史教材。一突破旧的框架,创新体例,深化对现代中国社会的研究,这是中国现代史研究本身之根本需要,也是......

《论语》雌雉节新解
作者:马尽举
一 雌雉节阙文脱误定见不妥《论语·乡党》篇“雌雉”节:“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本节二十五字,论说纷纭,聚讼山集,从汉朝直到今天,无人肯下断语,作出确切解释。据刘宝楠《论语正义》[1](p434~436)、程树德《论语集释》[2](p730~734)所引资料,此节在汉代就有不同解释。此后历代解经者歧见愈大,不能定一。到了宋代,朱熹赞同胡氏之说,认为“此等处必有阙文,自不必强为之说也。”[3](p281)他并把这一结论写入《四书集注》,在“色斯举矣,翔而后集”的注中,写入“然此上下,必有阙文矣”九字,在“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的注后,又写下:“然此必有阙文,不可强为之说,姑记所闻,以俟知者。”[4](p122)由于《四书集注》在以后成为官方权威解释,两处二十九字判词遂成定论。《四书集注》判此节阙文之前,虽歧见丛出,但人们毕竟还在尝试各种解释,朱熹判词一出,倒给经学家们以存疑的依据,不再去寻找解释路径。这一学术判词的影响,延至今日。钱穆《论语新解》,在解说此节后即写下:“又按:此章异解极......

“九品官人法”中的“中正”
作者:胡舒云,李晨光
“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举制度。“中正”是“九品官人”过程中具体负责“访举”的基层组织(或机构)。长期以来,由于学界多称“九品官人法”为“九品中正制”,因而“中正”受到特别关注,以致对其地位作用的认识出现严重偏颇。同时,中正的设置过程、结构、职责、性质等问题,亦有数事需要澄清和补充。因此,本文将围绕这几个问题,对“中正”作进一步的考察。一 中正的设置(一)中正的设立过程学界对此看法不一。实际上,九品官人法创立之初,就设立了“中正”。而且,这时的中正,只有“州中正”、“郡中正”和“县中正”之分,没有“大中正”和“小中正”之别。这可以从魏晋人的言论中找到依据。《三国志·魏书》卷九《夏侯玄传》曰:  自州郡中正品度官才之来,有年载矣。这是夏侯玄在回顾九品官人法实施以来的利弊得失时说的话。可见,九品官人法初行时就设有“州中正”和“郡中正”。《通典》卷十四《选举二·历代制中》亦记述延康元年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至于“县中正”的设置,史载不详。根据杜佑“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的按语来看,在中正分大、小之前,已设了县中正(下文将对......

论明代密疏的处理
作者:王剑
密疏,明代文献也称为密奏、密揭、密疏言事、实封、封事等,是臣民上呈给皇帝的一种秘密上行文书。与普通的题、奏本相比,它有转呈快捷、直达御前开拆、皇帝亲批而不需内阁票拟、亦不假他人之手、高度保密等特点。从朝臣谋划上密疏,到密疏经皇帝批出发抄,其运作过程大体有书写、传递与进呈、皇帝的批答及最后的发抄等几个阶段。密疏的处理,是指密疏送达通政司和会极门完成密疏的转呈以后,从密疏进入内廷到密疏在御前批出并发抄的过程。在密疏的整个运作过程中,密疏的处理是密疏上呈目的的实现阶段,也是密疏运作过程的最后部分,毫无疑问,它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明代皇帝对密疏的处理,经历了一个程式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步发展,都与明代政治的发展密切相关。关于明代密疏的相关问题,目前学术界尚无人研究。学术界只对清代密折制度有许多研究,但清史学界及档案学界一致认为密折是清代的独创,很少有学者将清代密折的起源问题追溯到明代以前。据笔者的初步研究,明代的密疏和清代的密折,除了形式上的某些差别外,在本质上,基本是一致的,即都是臣民上呈给皇帝的一种特殊上行官文书,它们都具有直达御前开拆、由皇帝御览亲批、......

论洋务知识分子的对外贸易思想
作者:张九洲
洋务运动时期,有一批主要从事舆论宣传的知识分子,如冯桂芬、郭嵩焘、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钟天纬等。尽管他们的思想后来产生了分化,但在甲午战争前,其思想未超脱洋务思想的范畴,仍属于洋务派的阵营,我们故称其为洋务知识分子。洋务运动中,这批人不仅积极参预实践活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思想和理论上对洋务运动进行探索,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主张。近年来,史学界对洋务知识分子的思想研究有不少成果,特别是一批近代思想史和经济思想史专著的出版,更推进了人们对这批人思想认识的深化。但遗憾的是,关于这批人的对外贸易思想的研究,还极为薄弱。尽管有一些著作中涉及到了这个问题,但多是个案研究中的点滴触及或综合研究中的一笔带过,缺乏对这一思想总体的把握和具体方面的深入探讨。本文企图就这一题目进行探索和拓展。一发展对外贸易,在鸦片战争前的两千多年间,就已存在和不断发展。但是,由于当时的中国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结构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加之统治阶级长期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和倡导“重义轻利”的价值观,所以,对经商贸易并不看重,至于发展对外贸易更认为是可有可无,特别在明清以来更是如此。......

民初至抗战前夕国立大学教师的聘任问题
作者:邓小林
到1937年7月日本武装侵华之前,“中国计有专科以上学校一○八所,计大学四十二,独立学院三十四,专科学校三十二。”[1](p301)就性质而论,大学又可分为国立、省立、私立等类。①本文试图就民初至抗战前夕的国立大学,在聘任教师等事宜时的情况作一些分析论述,祈与大家共同探讨。一 聘任制度形成概述民国伊始,对大学教育就极为重视。1912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内容共22条的《大学令》,1917年9月,又颁发了《修正大学令》,到1924年2月,还出台了《国立大学校条例令》。其间,与国立大学教师权益较为密切的还有1917年5月颁布的《国立大学职员任用及薪俸规程令》等。[2](p108~175)在这些法令的内容中,与教师相关的部分,主要是教师薪俸、晋升和抚恤以及大学应设教授、助教授或延聘讲师等一些简要的说明。但令人玩味的是,事关国立大学教师聘任时应具资格等的文件或者法令,直至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有夕的1926年才得以出现。此年,广州国民政府在其辖区颁发了《国民政府对于大学教授资格条例之规定》。此规定虽然实施的地域不是太广,内容也不是很完善,但却是民初以来出现的第一个有......

20世纪初“非省界”与“筹边建省”思潮合论
作者:许小青
20世纪初,大批留学生走出国门,其中留学日本的学生数量在1900年以后稳步增长,到1906年就已经超过一万人。尽管绝大多数学生最初都是按照其原籍贯———即设立于东京的各省同乡会来组成群体,但这些留学生很快便产生了民族认同和种族忠诚的强烈感情。由于接触到的是世界各国先进的文化,尤其是当时日本流行的各种政治思想,留学生开始对中国传统及过去进行反思,其视野也从原来的国内的狭小地域地方性认同,开始变为从世界民族国家竞争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认同对象,已有研究者指出:“留学生到了日本后,由于彼此有着共同的利害,便产生了作为‘中国人’的意识,因此也就感到有团结起来的必要。”[1](p167)这也意味着作为一个民族整体的中国人认同开始出现。这一民族整体观集中体现在“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这一口号的出现,当时留学生刊物这一口号随处可见,证明中国人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一20世纪初知识分子对时代特点的归纳,用一句话概括就是:20世纪是“民族主义之时代也”[2]。何谓民族主义呢?答案是“合一群,同道德、同法律、同风俗、同文学美术,而组织—完全无缺之国家者也”[3]。“凡同种......

论中国朝野对新银行团的回应
作者:马陵合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倡议组成新银行团(theNewConsortium),期望实现对华铁路的共同投资①。在新银行团组建前后,关于它的利弊,中国朝野纷争不断,希望与失望并存。中国朝野对新银行团欲拒还迎的矛盾态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近代经济民族主义的一种指向,即通过共同投资让债权方互相制约以达到削弱列强对华控制的目的,并借此振兴民族经济。事实最终证明这只是一厢情愿的弱国外交理念。这种努力的终结,使中国民族主义的目标更加集中于政治层面,废除不平等的条约制度成为民族主义者努力的主要方向,晚清以来以挽回利权为核心并突出铁路外债的外交功用的经济民族主义开始褪去其耀眼的光芒。本文试图通过中国朝野对新银行团的不同回应来更为具体地展现这一历程。一美国历史学家威谦斯在《美国外交的悲剧》(TheTragedyofAmericanDiplomacy)一书中指出,组建新银行团作为美国外交的一种手段,可以缓和列强在东亚的抗衡,但这个方法“既有用又危险”[1](p178)。因为美国在倡建银行团之初,突出拓宽借款范围及增加代管手段,首先增加了中国戒心;在标榜“门户开放”原则之外,......

美国独立战争精神在中国抗战时期的传播
作者:陈扬勇
1775年至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作为18世纪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民主与自由的榜样,曾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有识之士。美国独立战争事迹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大体有过三次高潮。鸦片战争的惨败和屈辱,使中华民族的一些开明志士,在“开眼看世界”的疾呼声中,开始重视对世界历史的了解和介绍,其中,美国独立战争以及美国独立战争领袖与合众国缔造者华盛顿的事迹格外受到关注,这是第一次。到19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敲击着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不甘沉沦的中国人在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第一次痛苦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如何救亡?如何图强?许多有识之士再一次把眼光投向了华盛顿及其开创的美国道路。欲救中国,惟有“以华盛顿之心,行华盛顿之事”[1],是当时许多人的结论。①20世纪,中国人民又一次从华盛顿领导的美国独立战争寻求民族独立与解放、民主与自由的思想资源,是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死里求生的抗日战争时期。本文拟就这一时期美国独立战争的事迹在中国的传播作一简要梳理。一1936年,当日本帝国主义吞并华北并......

资源委员会接管台湾工矿企业略论
作者:薛毅
毋庸讳言,近半个世纪以来,台湾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其原因之一,笔者认为,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以下简称资委会)从祖国大陆派遣了一批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接管台湾工矿企业,组建糖业、电力、石油、机械造船等十大公司,为台湾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为日后台湾经济的起飞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以往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台湾学者程玉凤所著的《资源委员会对台湾糖业的接收与重建》一文(载(台湾)《国史馆馆刊》复刊第24期)仅侧重一个方面;当年曾参与考察的曹立瀛先生的回忆文章《台湾工矿事业考察团纪要》(载《回忆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重点回忆了考察团的组成、考察经过、接管的原则与规划;郑友揆等著的《旧中国的资源委员会———史实与评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一书第九章虽然论述了1945—1949年台湾工矿业的恢复和发展,但参考资料主要是资委会留在大陆的档案,基本没有利用台湾出版的几种有关资委会的档案资料汇编。本文以近年来台湾出版的有关资委会的几种档案资料汇编为主要参考资料,就20世纪40年代后期资委会对台湾工矿企业的接管历程......

1958年中国改变户口自由迁移制度的历史原因
作者:赵文远
1958年1月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明确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1](p4)这个《条例》的出现,使得此后多年城乡间的自由迁移几乎被完全堵塞。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开展,人们在对这种不合理的户籍制度不断提出批评甚至否定的同时,也开始对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展开探讨。有人认为:“为了使新兴的工业城市一开始就具有与西方不相上下的现代气质,我们也不得不依靠行政手段建立户籍、粮食供应之类的制度强行构筑城乡分割的高墙,以防止农村人口大规模地涌入,分享城市居民的利益,降低城市生活的现代化水平。”[2]有人把这种观点作了进一步发挥,认为:“一切制度和法律的后面实质上都是利益关系。1958年户籍制度的确立,既是中国城乡居民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的结果,也是城乡利益格局的固定化的表现。”“当缓解城市失业问题与保障公民迁徙自由二者不可兼时,牺牲后者便在情理之中了。”“解决中国的城乡利益矛盾的办法自然很难逃脱保障市民利益的思维框框。学者和决策......

环境史中的欧洲特殊道路问题
作者:亚克西姆·纳得考
“不要害怕承认你不知道”,这是英国森林史学家奥里佛·纳克汉姆(OliverRackham)以他那恼人的方式向环境史学家提出的原则之一。[1](p16)我会设法遵循这条忠告。因此,如果我列出十个论点,它们都应该在某种程度上被谨慎地理解为假设,因为有些问题尚无定论。我的论大,很难把握。更何况在对欧洲、新世界和第三世界的比较研究中充斥着偏见,所以分析这类问题不易得到可靠解释,也容易让人诟病。欧洲作为一个整体是否是环境史研究中的一个合适的分析单位现在还不能确定,因为在许多方面地中海本身就是历史上有独特环境问题的一个地区。在这篇文章中,欧洲首先指西欧和中欧,这也是最早的工业发展中心。本文旨在探讨环境条件和工业革命的关系。总体而言,我认为,至少在自中世纪以来的几个重要问题上,西欧和中欧确实可以看成是一个环境单位。当然,在许多另外的方面,环境史的很多分析单位范围相当有限;知识的进步也依赖于在这些较小区域进行的实地研究。大范围的概述总要冒先入为主而不是通过翔实研究来重构历史的危险。另一方面,如果失去了与其他地区的比较,仅仅做实地研究经常会出现无法辨认出特殊地区的真正特......

德国的环境变迁与环境史研究——访德国环境史学家亚克西姆·纳得考教授
作者:包茂宏
亚克西姆·纳得考教授是德国著名的环境史学家,比勒菲尔德大学历史与哲学学院现代史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技术史、医疗史、精神史和环境史。其涉及环境史的著作主要有:《俾斯麦以来德国的工业和政策》、《动力、能源和工作:时代大变革中的能源技术和社会》、《德国核经济的繁荣与危机:1945~1975》、《木材:技术史中的一种自然原料》、《十八世纪以来的德国技术》、《神经质的时代:从俾斯麦到希特勒的德国》、《自然和权力:环境世界史》、《历史中的人与自然》等。现正应慕尼黑汉萨出版社之邀撰写马克斯·韦伯的传记,着重探讨韦伯与自然的关系问题。2002年底,笔者对纳得考教授进行了采访。现将访谈录整理发表,希望对我国学者了解德国环境史学和推进环境史研究的发展有所帮助。问:环境史研究是怎么在德国兴起的?它的社会、知识和其他基础是什么?答:环境史是以环境运动的派生物的形式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德国兴起的。由于环境运动主要是一场反核技术的运动,所以环境史最初主要是从技术的批评史发展而来。我自己的研究经历也是如此。我的教授资格论文写的是德国核能史。德国1968年的学生运动和新马克思主义......

清代河南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
作者:王洪瑞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在地域分布上,河南书院由宋元时期的点状分布、明代的片状分布到清代的全面普及,明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具有典型的过渡性分布特征,[1](p86~102)而清代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繁荣时期,同样具有典型的繁荣期分布特征,完全呈现出面状的分布状况。除南召县外,全省各个州县无一不设书院。与明代相比,清代河南书院的发展不像明代那样充满波折,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影响也远不如前,但它在逐渐官学化的同时,以牺牲个性为代价,获得了它的继续存在和发展,特别是在数量和分布上有了很大发展。对于清代河南书院分布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这种发展的详细状况和地域差异,而且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明清两代河南书院发展的相承关系。①一 清代河南书院发展的基本情况清代河南书院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徘徊—恢复—兴盛—颓废—废止的过程。顺治初年,鉴于明末书院特别是东南地区的书院在反清复明斗争中的号召、组织和鼓动作用,清统治者对书院采取了严厉的抑制政策。顺治九年(1652),南北尚未完全统一,清政府即谕告麾下①前人对清代河南书院的专论性研究相对较少,专著性成......

从英国史研究到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访钱乘旦教授
作者:邹兆辰
一 走上世界史研究之路问:您是我国新时期以来的第一位世界史专业的博士,您在世界史专业领域内辛勤耕耘,成果令人瞩目。您在世界历史研究和现代化研究方面提出的一些见解,也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我们的访谈是否可以从头谈起,先谈谈您的治学经历,您是如何走上世界史研究之路的。钱:我是1949年出生的,是与共和国同时诞生的。早年的经历与我同时代的人经历过的是一样的。从读小学开始到读中学,中学没有读完就赶上文化大革命,然后就是下乡插队,在乡下呆了好多年。后来刚好有一个机会,就是工农兵上大学。1973年进行了一次工农兵上大学的考试,就是张铁生闹交白卷那一年,我考了一下就进了当时的南京师院即今天的南京师大。我当时是学外语的,毕业后就回到农村去做教师。教了两年书以后,国家恢复高考,因为我已是工农兵大学毕业,就不能再参加高考,这样就逼着我去考研究生。于是就考了南京大学历史系的世界史专业,这样就开始走上学习、研究世界史的道路。问:您这一代人在当时被耽误的很多,不少人连中学都没有读完,而您却读完了大学,又读了硕士、博士,成为我国第一位世界史博士,您是如何走上这条成功之路呢?钱:和大......

英国制度创新及其世界意义——中国英国史研究会第八届年会学术综述
作者:刘成
2004年5月17~19日,中国英国史研究会在江苏省淮安市举行了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围绕大会主题“英国制度的创新及其世界意义”展开了热烈讨论,产生了一批富有新意的观点,展示了中国英国史研究界的最新成果和水平,并将有力促进中国英国史研究的深入发展。一 英国殖民制度与外交英国的强盛与英帝国的扩张是联系在一起的。但是,英国的殖民扩张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扩张有很大的不同,正是因为英国殖民思想和政策的独特性,赋予了英帝国长久的生命力。因此,研究英国制度的创新及其世界意义,不可能绕开英帝国与殖民制度。由于受到传统史学的影响和历史资料的限制,中外史学界对早期英帝国史的研究并不多。姜守明教授认为,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最早提出帝国构想的重要人物。作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产儿,培根从新贵族的立场出发,把前人关于富国强兵的思想发展成为一种带有强烈殖民扩张倾向的政治主张。他的帝国思想具有贵族理想主义色彩,核心就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向外扩张,建立一个英吉利民族的‘海上帝国”。培根把殖民地看成古代诸王国再生过程的组成部分,极力为殖民活动寻找历史根据。培根将处女地作为殖......

司马迁的“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作者:张天定
司马迁的《史记》 ,“凡百三十篇 ,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为《太史公书》。序略 ,以拾遗补艺 ,成一家之言 ,厥协《六经》异传 ,整齐百家杂语 ,藏之名山 ,副在京师 ,俟后世圣人君子”(《史记·太史公自序》) 。《史记》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立的人格精神 ,给后世文人特别是编辑人、出版人多方面的精神滋养。一 崇高的名山追求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观念 ,是以本身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知识来影响社会和政治 ,“太上立德 ,然后立功 ,然后立言”。“三立”之中 ,最现实可行的是“立言” ,或传道授业 ,或著书立说 ,或从事出版活动。武帝时代 ,全国统一 ,政治稳定 ,经济繁荣 ,为顺应时代需要 ,对前代历史进行系统总结 ,为巩固汉朝政治服务。此时 ,很需要一部集大成的历史著作 ,为汉朝的兴盛提供历史的依据。司马迁生逢其时 ,决心以自己的丰厚积淀对中国 30 0 0年历史进行梳理 ,撰写一部历史巨著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其父司马谈临终嘱托他 :“今汉兴 ,海内一统 ,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 ,余为太史而弗论载 ,废天下之史文 ,余甚惧焉 ,汝其念哉 !......

“楚声”在汉乐体制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马俊芳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汉代音乐是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 ,而在汉代音乐发展过程中 ,做为楚国音乐文化代表的“楚声”一直起着重要作用。汉起楚地 ,“楚声”在汉代音乐中的特殊地位 ,是与汉代统治阶级重视与偏爱“楚声”分不开的。从楚汉相争时的《霸王别姬》、《四面楚歌》到刘邦建立汉王朝时的《大风歌》 ;从汉武帝刘彻的《匏子歌》、《秋风辞》到东汉末年少帝刘辩的《弘农王悲歌》 ,都受到楚声歌体、歌风的直接影响。汉高祖刘邦的几个夫人更是通楚声、善楚舞。唐山夫人所作《汉安世房中乐》十六章皆楚声。慎夫人善鼓瑟 ,而瑟正是楚国的乐器 ,戚夫人的《舞歌》和《春歌》 ,也分别是早期四言体楚声和具有五言雏形的楚辞体民歌。高祖曾对戚夫人曰 :“汝且为我作楚舞 ,我为汝作楚歌。”而这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也正是楚风的原始风貌。汉代建立《乐府》 ,设置健全了国家专职音乐机构 ,使我国音乐发展走向正规化 ,对汉代音乐空前繁荣起了重大作用。“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 ,于是有赵代之讴 ,秦楚之风。”(《汉书·艺文志》) 汉乐府中的早期作品《房中乐》十六章、《效祀歌》十九章 ,是汉代......

汉末士人政治品格转向的递进轨迹
作者:高洁
东汉后期 ,士大夫在同宦官、外戚等腐朽势力进行坚决斗争的同时 ,其政治人格也逐渐发生转向。士大夫强烈的王朝意识换来的却是残酷的回报 ,两次党禁 ,尤其是第二次党禁 ,死者百余人 ,受牵连而死、徙、废、禁者多达六七百人。忠而见疑、忠而被弃是对士人心理的极大戕害。党锢之祸对士人最根本的打击就在于粗暴地挤压了士人精神的及现实的生存空间 ,所以对士人造成精神分裂式的影响。由此导致的直接结果是 :士大夫逐渐疏离政治 ,由对外在价值的强烈追求转向自我天地 ;清议也由品鉴人伦、议论政治转向评论容颜及形而上的清谈。罗宗强先生对这种转向的概括甚为准确 ,他说 :“从重道德到重才性容止 ,反映着从经学束缚到自我意识的转化 ,逐步走向重视人、重视人的自然情性 ,重视人格独立 ,逐步导向对人的哲理思考 ,探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逐步转向玄学命题。”(罗宗强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朱熹通过汝、颍大姓荀氏政治取向的转化形象地说明了这个过程 :“荀淑正言于梁氏用事之日 ,而子爽濡迹于董卓 ,孙称臣于曹操。盖则方正之气折于凶虐 ,而至于减图所......

唐代荥阳郑氏的入仕途径
作者:张卫东
荥阳郑氏是我国中古时期最著名的士族之一。这一家族兴起于东汉 ,发展于魏晋 ,先后在南北朝和唐中后期出现了两次鼎盛的局面 ,唐末五代以后逐渐归于沉寂 ,绵延不绝一直维持比较强盛的时间长达七百年之久。(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第 60页 ,上海书店出版社 2 0 0 2年版 ) 笔者依据有关墓志和其他记载对其入仕途径略作探讨 ,敬祈方家批评指正。一 荥阳郡的历史地理沿革历史上“荥阳 (郡 )”与“郑姓”的关系十分密切 ,直到今天民间还有“天下郑姓出荥阳”的说法。翻检史书 ,人们还可以发现 :许多郑姓人物的传记 (主要在宋以前 )在介绍其籍贯时往往称“河南开封人”或“荥阳开封人”。荥阳、开封、郑姓这三者在历史上究竟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荥阳与开封在历史上的联系确实很密切 ,这种密切联系和郡县制的推行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 ,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 ,其中三川郡和砀郡所领诸县中分别有荥阳县(治今郑州市郊古荥镇 )和开封县 (治今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汉承秦制 ,但又稍有不同 ,中央以下的地方行政区划 ,一级为郡和王国 (封国 ) ;二级为县 ,县以下设乡亭。西汉全盛时......

《万国公报》关注教育的原因
作者:高如民
《万国公报》 ,系英美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综合性刊物 ,在近代中国报刊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2 0世纪 70年代后 ,关于《万国公报》的研究出现了一大批优秀成果 ,朱维铮、郑师渠、黄新宪、王立新等均有力作 ,涉及到该报与近代的一些重大事件 ,该报与近代基督教的传播 ,也涉及到该报与晚清的教育 ,而对《万国公报》关注教育的原因分析方面 ,较为集中、详细论述的并不多 ,本文力图对此试做探讨。1 9世纪晚期 ,中国正处于转型的加速时期 ,有关变革的各种言论应运而生 ,作为社会变革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变革也受到广泛关注 ,冯桂芬、李鸿章、丁日昌等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冯桂芬在《校庐抗议》提出采西学主张 ,并对科举制的弊端进行揭露。李鸿章提出在科举考试中加算学。丁日昌主张八科取才 ,增加考试科目 ) 。《万国公报》为适应这种变化 ,加强了对教育问题的报道力度 ,刊发了大量有关教育变革的评论文章 ,仅就 1 895年 2月到 1 0月的《万国公报》约作统计 ,涉及教育的文章主要有《中国亟宜变通新法论》、《救时策》、《变通推原说》、《新语八》《变通推原第二章》等。这些文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