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2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6-01-02 浏览次数:

点击查看详情

探索中国古史的深层底蕴——高敏先生访谈录
作者:刁培俊,韩能跃
几年之前 ,笔者一度曾思考 2 0世纪后半期唯物史观学派与传统实证史学派的嬗递变迁问题 ,包括老一辈学者在这一时期中的人生经历与学术探索过程、时代与学术发展的关系等问题 ,拟以访谈的形式 ,就几位史学名家进行探访研究。这一念头的萌生 ,实端赖于漆侠先师在世时的诸多启发与教诲。于是 ,在访谈先师之后 ,旋以著名历史学家、郑州大学高敏先生为访谈对象 ,以逐渐摸索其间的演进转变脉络。后又蒙《史学月刊》主编李振宏教授不以笔者学力之不逮相嫌 ,垂示访谈高敏先生。两三番书信往还后 ,李先生提示了应该具体访谈的主题内容。而后 ,与高敏先生多次书信商谈 ,高先生仍保持着他一贯的谦逊 ,经笔者再三申述这一访谈对青年学者所能起到的影响和薪传作用 ,方蒙惠允。于是 ,我们踏上了前往郑州的列车。在张旭华教授和高凯副教授的大力协助下 ,我们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访谈 ,后又经进一步整理 ,写成此稿。问 :高先生 ,您是我们极为尊敬的学界前辈 ,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等断代史领域 ,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中国古代经济史、土地制度史、兵制史和简牍学、古籍研究和整理等方面 ,都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

商纣俎醢侯伯新证
作者:王晖
~~商纣俎醢侯伯新证@王晖$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62商代;;商纣;;人牲制;;殷礼习俗战国秦汉时的文献中常言商王纣脯醢俎杀诸侯方伯,并认为这是周武王兴兵讨伐、商纣亡国的一个主要原因。古今不少学者对此多有怀疑。今地下出土的晚商金文及殷墟甲骨文资料可证商纣俎醢酋长侯伯并祭祀先王完全是历史事实。从殷墟卜辞看,商代从武丁起以人为牲的情况呈递减趋势。商纣俎醢酋长侯伯不是个人品质性格问题,而是殷人文化习俗观念使然。~~

论先秦秦汉时期的两重君主观
作者:朱子彦
~~论先秦秦汉时期的两重君主观@朱子彦$上海大学历史系!上海200436两重君主观;;多元化,家臣;;养士;;门生故吏《诗经·小雅·北山》中有一条学者经常引用的资料,即“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似乎一元化的君臣名分在西周就确立了,其实这与事实不符。稽考史籍,先秦社会士的君主观绝非如此,甚至到秦汉时期封建大一统局面已经建立,君主专制政体已相当完善,一部分士大夫还没有把皇帝奉为自己唯一的君主。他们的君主观具有两重性,不仅认为皇帝是君,举主、府主等人亦可作为“君”。君臣名分多元化乃是先秦秦汉社会的普遍现象。~~

阮籍《达庄论》与汉魏之际庄学
作者:王晓毅
《庄子》的学术命运不佳 ,消极悲观的哲学基调 ,使其在积极有为的秦汉大一统帝国中 ,相对沉寂了数百年。汉末儒家思想的衰落 ,给了它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经过汉魏之际士人薪火传递 ,复活在竹林七贤的心中。流传至今的第一篇解释《庄子》理论主旨的文章 ,是阮籍的《达庄论》。一学术界通常认为 ,阮籍的《达庄论》与《大人先生传》均作于高平陵政变后 ,表达了后期阮籍“越名教任自然”的观点。① 其实 ,《达庄论》与《大人先生传》在名教与自然的问题上观点大异 ,属于两个时代的作品 ,不可不详辨。陈伯君在《阮籍集校注》中 ,根据《达庄论》中“单阏之辰 ,执徐之岁”两句考证 ,认为该文著于“卯、辰之岁”。他指出 :“阮籍在生之年 ,凡五遇卯、辰之岁 :一、汉献帝建安十六年 (辛卯 )、十七年(壬辰 ) ,时年二三岁。二、魏文帝黄初四年 (癸卯 )、五年 (甲辰 ) ,时年十四五岁。三、魏明帝青龙三年 (乙卯 )、四年 (丙辰 ) ,时年二十六七岁 ;四、魏齐王芳正始八年 (丁卯 )、九年 (戊辰 ) ,时年三十八九岁。五、魏高贵乡公髦甘露四年 (己卯 )、五年(庚辰 ) ,时......

唐代星变的占卜意义对宰臣政治生涯的影响
作者:赵贞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说 ,“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知识与思想的决定性的支持背景 ,所谓“天人合一” ,其实是说“天”(宇宙 )与“人”(人间 )的所有合理性在根本上建立在同一个基本的依据上。[1 ] (p47) 在这种思想背景下 ,灾异的自然发生都与人事建立了特定的对应关系 ,而自然界的各种天文现象也就成为帝王“参政”的重要依据。① 由此 ,日食、彗星的发生以及五星二十八宿的异常运行都对中央王朝的政治、军事、礼仪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此 ,黄一农、关增建、范家伟等学者曾有研究 ,② 不过 ,诸家较为侧重汉魏时代 ,未曾言及唐代。王宝娟、江晓原、张嘉凤以及美国学者熊存瑞对唐代的天文机构、天文活动以及天文学家均有相关研究 ,③ 但是关于天文对于政治的具体影响 ,比如每当日食、彗星发生时 ,皇帝往往要素服、避正殿、撤乐、减膳 ,从日常行为中规范和约束自己。[2 ] (p1 751 ) 至于政治上的修德活动 ,要么颁布大赦诏书、释放囚徒 ,要么减免赋役、抚恤百姓 ,[3] (p764) 有时甚至诏令百官举行禳星救灾活动 ,如此等等 ,诸位学者基本上没有涉及。事......

宋代枢密院的失势与军事决策权的转移
作者:傅礼白
一 宋代二府关系的相关研究述评枢密院是宋朝的最高军事行政机构 ,“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 ,出纳密命 ,以佐邦治”[1 ] (卷一六二 ,职官志) 。它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2 ] (卷五八 ,职官考十二 ) ,构成了颇具时代特色的二府制度。在过去的一些论著中 ,论者一般都将枢密院视为分割宰相权力的一个建制 ,认为宋代军权由枢密院专掌 ,中书宰相无权过问 ,仅是行政首脑而已 ,因而得出结论 ,认为宋朝的相权比之唐朝时期大为削弱。例如 :《中国法制通史》认为 :“具体说来 ,宋王朝为限制宰相的权力 ,专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以分割其政权、兵权与财权……这样一来 ,宰相的权力便是极其有限的了。”[3] (第五卷 ,p1 7 1 8)《宋代法制研究》认为 :“军事权的移归枢密 ,既分割了相权 ,限制了宰相专权 ,也便于皇帝对军权的控制。”[4] (p77)《两宋史论》认为 :“唐太宗时就有枢密使的官衔 ,唐代的枢密使只是负责管理军事情报、机密情报之类 ,由宦官兼任。一直到五代时还保留这一官衔。宋代的枢密使便大不一样 ,地位高多了 ,与宰相相等。......

鸦片战争后中国海防建设迟滞原因探析
作者:王宏斌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史学工作者在研究中国近代化开端问题时 ,不仅十分重视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的“师夷制夷”主张的内容与意义 ,而且也很重视“师夷制夷”思想的代表作品《海国图志》在中国和日本产生的不同历史影响 ,可以说是成果累累。但是 ,很少有人从认识史的角度深入研究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近代军事工业为何迟迟不能起步问题。准确说来 ,这个问题曾经引起有些人的注意 ,但到目前为止 ,基本停留在笼统的批评上。文章总是从阶级分析出发笼统地批评封建专制政权腐朽没落 ,因循守旧 ,不思变革 ,而对于“师夷制夷”口号为何在当时没有得到社会积极响应 ,特别是当局在学习西方军工技术方面为何采取消极态度缺乏具体考察和深入分析。现在阅读鸦片战争前后各种文献资料 ,我们觉得需要从空间上调整一下分析角度 ,按照撰写人所处的前后方位置加以考察 ,就会比较清晰地看到前线将帅与后方官绅的观点存在明显分歧。由于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 ,对于战争的感受有明显差异 ,关于战争失败的原因自然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对于英军“船坚炮利”在鸦片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人们存在不同认识 ,对于是否应当输入西方船炮......

论晚清“裁厘统捐”与“裁厘认捐”的尝试及夭折
作者:杨华山
厘金是清末因应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运动而抽征的临时性商业税捐。对于清朝统治阶级来说 ,厘金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的作用可谓功侔湘军。但自厘金抽征以来 ,自朝廷至地方 ,从官方到民间 ,不断有人指斥厘金的弊窦。清政府既认同开征厘金乃不得已之为 ,亦承认其危害之大。不仅如此 ,西方列强虽然享有子口半税的特权 ,但厘金的盛行毕竟有碍于他们扩大对华的经济侵略 ,因此外国侵略者对厘金也多有谴责 ,从而使厘金成为“前四十年 (指新商约谈判前 )许多国际磨擦的因素”[1 ] 。但因厘金于清廷国库、于地方财政举足轻重的地位 ,使厘金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中都不可能实行无条件的裁撤。《辛丑条约》后 ,清政府相继与英、美、日、葡等国开展了以裁撤厘金、加增关税为核心内容之一的新商约谈判。“裁厘加税”在清末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但为了给“裁厘加税”作准备 ,必须对厘金制度进行改革 ,即转换厘金征取的手段和方式 ,官方的“裁厘统捐”和商民的“裁厘认捐”正是如此。史学界对清末官方的“裁厘统捐”尚无研究 ,关于商民的“裁厘认捐”虽有几篇论文 ,但都仅局限于江苏一省。① 本文将对清末官方的“裁......

义和拳冠县起事考
作者:崔岷
1898年秋天的一个黎明 ,位于直鲁交界的冠县蒋家庄猝然爆发了针对教会的义和拳起事。①此次起事规模虽然不大 ,影响却颇为深远。历史的记录者和研究者都赋予其不同一般的意义。《拳匪纪事》称 ,起事前 ,义和拳“行藏诡秘 ,犹畏人知” ,而后“其焰始张 ,愚民无知 ,从而附和 ,其势益炽”。[1 ] (p788) 《冠县志》记载 ,“赵三多为头领 ,啸聚数千人 ,蔓延十余县 ,声威大振 ,风鹤频惊”。[2 ] (p1 8) “该组织具有五种名称 :梅花拳、义和拳、红灯照、金钟罩以及通称的大刀会……它起源于屡次拆毁梨园屯教堂的冠县十八魁。近年发展迅速 ,现几乎席卷山东全境 ,其目标是灭洋人 ,除洋教”。② 如今 ,相当多的学者已将冠县起事视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标志。③历史事件的意义历来为史家所重视和强调 ,但我们不应忘记关注意义的前提———微观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这里 ,一些琐细问题不能不令我产生疑惑 :1 .起事究竟爆发于哪一天 ?2 .在起事过程中 ,梅花拳领袖赵三多是领导拳民积极反教、英勇抗官 ,还是始则被迫率众起事 ,继而力图退出并配合官府劝散拳民 ?3.为......

苏俄占领外蒙古及对华外交活动
作者:刘敬忠
1921年6月 ,苏俄在未经中国政府允许的情况下 ,就派军队进入了外蒙古 ,又与外蒙古“政府”签订了《俄蒙条约》 ,使其实际从中国分裂出去。学术界及中国民众一直认为 ,当时北洋及其后的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 ,故延误了外蒙古问题的解决[1 ] (p450 ) 。这固然不无道理 ,但还不全面。笔者认为 ,由于历史的原因 ,使国人对苏联早期对华外交的实质缺乏正确认识 ,也误导了朝野对其侵占外蒙古意图的判断。这其中 ,苏俄对吴佩孚、孙中山等中国实力人物大力开展外交欺骗活动 ,在影响中国的外交决策及民众心理方面 ,起了重大作用。然而 ,学术界对此一直没有论及。近年来 ,俄国公布了一批历史档案 ,清楚地说明了上述历史事实。本文试就其进行探讨 ,并论及苏俄最初的对华外交。一十月革命后 ,俄国基本上执行意识形态化的革命外交战略。在第三国际的旗帜下 ,俄共 (布 )及政府以宣传鼓动、提供支持及指导的方式 ,在外国策动革命。它出兵占领外蒙古 ,进而策划其从中国分裂 ,就是少数输出革命成功的事例。然而 ,苏俄革命政府成立后 ,又面临着同各国建立并保持正常关系的问题 ,故外交战......

蒋介石与黄埔建军
作者:黄道炫
黄埔军校的创立 ,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事件 ,它直接催生了一支新型的军队 ,这支军队“改造得和中国任何一个历史时代的军队都不相同 ,而和世界现代国家的军队却大体相同”[1 ] (p1 89) 。黄埔建军中的军队改造 ,包括武器装备等硬件方面 ,更主要的则是组织结构、思想意识等方面的改造 ,这是使它区别于传统军队的实质性内容。黄埔建军的成果 ,包含着国民党长期革命奋斗的经验总结 ,是国共两党合作致力国民革命的智慧结晶 ,而作为黄埔军校校长 ,蒋介石在其中发挥了独特的个人作用 ①。一1 92 4年黄埔军校创立 ,蒋介石得偿夙愿 ,开始练兵建军 ②。多年在旧军队中摸爬滚打的蒋介石感到旧军队都是自私自利 ,只给让百姓吃苦 ,国家穷困[2 ] (p2 56) ,故对训练一支更具近代精神和战斗力的新式军队抱有厚望。黄埔军校的开办 ,为蒋实现这一宿愿提供了可能 ,为此 ,他投入很多心力 ,也担负起绝对的责任 ,如他自己所说 :我们军官学校 ,上面还要归中央执行委员会和总理的节制 ,论起理来 ,什么事都要经过中央执行委员会和总理的节制批准才可以执行 ,但是我办......

17世纪英国海外贸易的拓展与转型
作者:赵秀荣
在国内工农业发展的基础上 ,16、17世纪的英国不仅国内市场繁荣 ,而且对外贸易也活跃。马克思说 :“在今日 ,工业的霸权带来商业的霸权。在真正的手工制造业时期 ,却是商业的霸权带来工业的优势。当时殖民制度所起的主要作用即由于此。”[1] (p83 1) 确实 ,种种事实表明 ,贸易尤其是对外贸易在英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对整个经济发展与变革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外贸易不仅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而且使英国人冲出欧洲 ,走向世界 ,为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为大不列颠殖民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现代欧洲经济史家齐波拉对整个欧洲这个时期的商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 :“贸易是推动整个社会机器运转的巨大机轮” ,“对外贸易与近代民族国家的繁荣存在一种密切的因果联系。”[2 ] (p3 65) 传统史家认为 ,17世纪英国的对外贸易主要以输出呢绒为主 ,海外扩张的动机也是为呢绒寻找销售地 ,但随着新资料的发掘 ,以布瑞那教授为首的一些史家提出 :17世纪英国与西欧、北欧的呢绒贸易趋于衰落 ,而与利凡特—东印度以及北美殖民地的进口贸易却繁荣起来 ,......

民族、宗教与20世纪爱尔兰问题
作者:郭家宏
爱尔兰问题一直是英国政府的一大忧患。由于其巨大的宗教、文化差异 ,加上英国在爱尔兰问题上的高压政策 ,使得爱尔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北爱尔兰的民族问题是英国殖民时代留下的遗产 ,当今南北爱尔兰民族矛盾的一切根源都可以追溯到殖民时代。爱尔兰问题久拖不决还与复杂的民族矛盾与宗教矛盾密切相关。因此 ,研究2 0世纪爱尔兰民族宗教关系的演变与发展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内有关爱尔兰问题的论述 ,大都集中在某一时段 ,如一战前后、2 0世纪 90年代。本文试图对 2 0世纪爱尔兰民族宗教作一个全面的论述。一  2 0世纪爱尔兰民族问题的历史根源爱尔兰民族冲突问题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5世纪 ,克尔特人就在岛上定居下来 ,他们后来把这个岛分成了 5个彼此竞争的王国。 1 1 71年 1 0月 ,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率军侵入爱尔兰 ,1 1 72年 9月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将统治爱尔兰人民的特权授予了亨利二世。亨利二世被教皇封为“爱尔兰领主” ,[1 ] (p38) 爱尔兰原有的王国逐渐崩溃。公元 5世纪 ,基督教传入爱尔兰 ,从此在这里深深扎根。从 1 6世纪宗教改革之后 ,......

社会史:新的史学范式与新的通史观念——评赵世瑜著《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
作者:江湄
时至今日 ,大多数史学界人士对上个世纪 80年代的“史学危机”仍然会是记忆犹新的。回首而望 ,“危机”声中却是各种理论、思潮的潮涨潮落 ,可见 ,“史学危机”正是史学要求自我变革的强烈呼声与契机。其中 ,史学理论热和“年鉴学派”的引介 ,至今看来 ,是影响最为持久和积极的了 ,因为 ,它已落实为当代中国社会史的复兴和深入发展 ,并由此展开了当代中国史学变革与发展的一条新的道路。在今天 ,无论是否积极投身其中 ,我们都已不能无视社会史日渐壮大的声势了。对社会史之于当代中国史学发展的影响与意义 ,现在尚难以评估论定 ,因为一切还在酝酿、成熟之中。然而 ,可喜的是 ,在 80年代中期进入学界 ,在危机感和变革意识的催迫下 ,为自己、也为当代中国史学另辟蹊径的一代学者 ,在十余年后的今天 ,已步入成熟期 ,并有了阶段性的成果。赵世瑜教授应属其中的“典型”之一。他曾译伊格尔斯著《欧洲史学的新方向》 ,在西方“新史学”理论、方法的吸引之下 ,积极进行中国社会史的研究 ,并自觉经历着从“理论”到“实证”再到“理论”的学术历程 ,这同时也是谋求西方学术思潮与中国历史研究有......

走出传统模式——评王和著《从邦国到帝国的先秦政治》
作者:晁福林
王和先生《从邦国到帝国的先秦政治》一书已于近期出版 ,这部书新意迭出 ,卓见纷呈 ,不仅阐述了先秦政治发展的历史脉络 ,对于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由小见大地深入研究 ,而且给学术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哲理思考之风 ,可以预料它必定会十分强劲地促进先秦史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史研究的进展。一 两个传统模式的超越对于史学研究而言 ,新的资料的发现和理论思维的创新往往是相关研究进入新阶段的契机。这在原则上是大家都能够承认的。但是 ,具体而言 ,大家对于前者 (即新史料 )的重视程度却远甚于理论创新 ,似乎理论永远只能是灰色而苍白的 ,只能被弃置一边而无需理睬。形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过去的许多“理论” ,并非真正的科学的结晶 ,而多为某些公式化、绝对化的神学教条 ,与历史科学研究的实际相距遥遥 ,不仅不能够科学地指导研究的发展 ,而且成为真正的学术研究的“紧箍咒” ,变成了打人的棍子和捆人的绳索。大家对于这种“理论”不理不睬 ,或者阳奉阴违都事属必然 ,情由可原。对于中国古代史研究———特别是先秦史研究而言 ,学者们被无形的绳索所束缚的情况可谓由来已久。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

18世纪英国社会流动分析
作者:舒小昀
168 8 1 783年是从相对稳定的前工业社会向日益扩张的工业社会过渡时期 ,也是社会结构发生分化和整合的时期。① 在这一历史时期 ,英国社会本质上仍然是一个等级社会。人们之间的差别被描绘成等级差别。阶层是根据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拥有资源的差异和所起的作用不同而进行的人群划分 ,同一阶层成员大致具有共同的利益和相同的文化特质。英国社会中不断出现广泛的群体组合并通过社会流动使各种社会关系呈现动态排列 ,使之同经济和社会变化的过程相吻合。与此同时 ,随着社会流动的加剧 ,英国又在朝着阶级社会的方向运动。社会流动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 ,英国社会结构呈现出金字塔形 ,君主居于顶端 ,接下来依次为贵族、乡绅、农场主、工资劳动者和茅舍农 ,最下层是贫民和游民。这基本上还是农村社会的结构 ,大商人、手工业者、小商小贩和工匠开始插入社会基本结构的不同位置 ,其地位上不及贵族 ,下不至工资劳动者和茅舍农。“英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是高度分层”[1 ] (p1 7) 。 1 7世纪晚期人们常常使用“上等人”、“中等人”和“下等人”的说法 ,间或也用“社会上层”和“社会下层”之类的......

美国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和新趋向——“面向21世纪的美国和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李爱慧
2003年4月3日至5日 ,“面向 2 1世纪的美国和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举行 ,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和国内的 10 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此次国际学术会议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 ,得到了美国驻华使馆文化处、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和南开大学国际学术交流处的大力协助。会议收到论文 5 0多篇 ,学术讨论采用大会学术报告和小组会两种形式进行 ,包括主题发言、评论、提问和讨论等环节 ,气氛十分热烈 ,有时还出现激烈的意见交锋。讨论的问题涉及中美关系、美国外交、美国法律和公共政策、美国媒体和文化、美国移民和种族等领域 ,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 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是这次会议的主题之一。与会学者对近代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进行了回顾 ,并展望了 2 1世纪中美关系的前景。这次会议的有关讨论反映了中美关系研究领域的新动向 :中美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仍然受到重视 ,并有新的成果出现 ;同时 ,文化因素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和意义 ,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重点。(一 ) 中美关系的历史回顾中美关系在演变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历史特征 ,......

《史记·叔孙通传》的真实旨趣与论赞脱误补正
作者:周斌
中华书局本《史记》卷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 :“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 ,进退与时变化 ,卒为汉家儒宗。‘大直若诎 ,道固委蛇’ ,盖谓是乎 ?”而笔者在撰写《〈长短经〉校证与研究》一书(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 2 0 0 2年度资助项目 ,近期将由巴蜀书社出版 ) 的过程中 ,发现唐人赵蕤《长短经》(见台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第 849册 ) 所引此论赞与上文有较大区别 ,该书卷二《臣行第十》引 :“司马迁曰 :夫量主而进 ,前哲所韪。叔孙生希世度务制礼 ,进退与时变化 ,卒为汉家儒宗。古之君子 ,直而不挺 ,曲而不挠 ,‘大直若诎’ ,道同蛇 ,盖谓是也。”比较上面两段司马迁论叔孙通的赞语 ,可以发现有如下区别 :(1)《长短经》所引比今本《史记》多出了两句 ,即“夫量主而进 ,前哲所韪”和“古之君子 ,直而不挺 ,曲而不挠” ;(2 )今本《史记》作“叔孙通” ,而《长短经》引作“叔孙生” ;(3)今本《史记》作“道固委蛇” ,而《长短经》引作“道同蛇” ;(4)末一字今本《史记》作“乎” ,而《长短经》所引作“也”。对于以上区别 ,......

关于“以阶级斗争为纲”问题的思考
作者:郭圣福
“以阶级斗争为纲” ,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提出的号召 ,“文化大革命”期间 ,几乎成为妇孺皆知的“最高指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当人们反思共和国历史的时候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种说法 ,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 ,都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笔者认为 ,这是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与实践看成了一个同步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 ,把党开始提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观点 ,看成了党在实际工作中已经“以阶级斗争为纲”了。其实 ,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从某些重要观点的提出到成为形态较为完备的体系 ,在“文化大革命”前即已完成。在这期间 ,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对经济建设的干扰不断升级 ,但并未取代经济建设而居于“纲”的位置。只是在“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后 ,中国社会才进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一、毛泽东提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开始强调阶级斗争 ,并不意味着阶级斗争已经是“纲”。195 6年 9月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

“中西历史比较研究学术论坛”在京举行
作者:孟广林
自上个世纪 80年代“比较研究热”在中国滥觞以来 ,比较史学的学术理路一直受到史学界的关注。 2 0 0 3年 10月下旬在京举行的“中西历史比较研究学术论坛” ,以其浓烈的学术氛围展示 ,我国史学界的历史比较研究 ,正在日益凸显出新的学术广度与深度。这一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清史研究所与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性学术会议 ,汇聚了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的约 70名正式代表 ,收到学术论文及学术综述文章 5 0多篇。不少史学名家以及一批具有学术影响的中青年学者作了主题发言。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纷纷指出 ,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推进和对世界影响力的增大 ,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和中国人都希望了解和理解对方的历史文化。中西历史比较正好满足双方这一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同时 ,通过历史比较去解释中西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封建时代后期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经验教训 ,就更为必要。与会者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 ,就中西历史比较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学术价值、中西经济社会史比较、中西政治史比较、中西思想文化史比较以及军事思想史比较、文明史比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