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2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6-01-01 浏览次数:

点击查看详情

努力开拓民间文书研究的新局面
作者:陈支平
近二十年来,我国学界对于民间文书的搜集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新发现的民间契约文书不下十万件。然而,有关利用民间契约文书进行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却屈指可数,二者不成比例。利用民间契约文书进行史学研究跟不上民间契约文书搜集的步伐,根据我的理解,其中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民间契约文书有着太多的雷同。虽然这些契约文书分布于全国各地,但是其基本格式和内容大致相同,学者们或者认为这种雷同的契约文书,一叶可以知秋,一张较为典型的契约文书的学术研究价值,也许可以等同于若干张甚至成千上万张的同类契约文书,民间契约文书数量的增多并不等于其学术运用价值的同步增长。民间契约文书的研究跟不上搜集整理步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观察视野和研究方法的单一化。我国学界从事民间契约文书的搜集和学术研究工作,起始于上一世纪中期。那个时期学者们所关注的史学研究,除了推进学术进步的自身意义之外,更多地注重于学术研究与现实社会的关系。正因为如此,人们的观察视野自然而然地放到当时社会上矛盾最为突出的农村土地占有等生产关系问题的讨论之上。而存世的民间契约文书,大部分是土地的交易文书。这样一来,运用契约文书进行......

明清契约文书的研究价值
作者:栾成显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遗存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尤其宋代以后的典籍文献,更是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就个人来说,即使皓首,也难以遍览。然而,今日研究古史者,又常常痛感所需史料之不足,搜集史料往往要占用研究工作的大部分时间。何以如此呢?原来中国古代的典籍文献虽然极为丰富,但从现代科学研究的要求来说,仍有很大缺憾。对于许多研究专题,文献记载方面的资料或过于笼统,语焉不详;或只言片语,不成系统;或缺乏数字,难以计量;甚至有些方面的资料竟告阙如。20世纪以来,随着史学理论上的革新,史学研究也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成为一种真正的科学研究,与此同时,在史料方面也出现了划时代性的新变化,即史料的搜集与利用不再囿于典籍文献,开始从典籍文献的圈子里走了出来。举凡甲骨金文、简牍帛书、契约文书、墓志石刻、谱牒家乘,乃至出土文物、田野调查等等,都包括在史料搜集与利用的范围之内。这期间,更有考古发掘和文书档案的几次大发现。20世纪初,即有国学大师王国维所概括的甲骨文、汉晋简牍、敦煌文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等几大发现。该世纪后半期,则有以徽州文书为代表的明清契约文书的一系列发现,可称之为继上述四大发......

土地契约文书与明清社会、经济、文化的研究
作者:陈学文
历史研究本重实证,力戒浮泛空论,尤其是社会史、经济史的研究不宜做过多过阔的推论或演绎,有多少史料说多少话。也就是说,论点(观点)应建立在坚实、丰富的史料基础之上。这就略有不同于政治史、思想史的研究(当然,并没有否定史料对政治史、思想史研究的重要性,只是相对而言)。傅斯年当年倡导“史料即史学”,从重视史实、注重实证的意义上说,也并不是不妥。当然仍应更重视正确的历史观和科学的方法论,优质的研究成果应是观点、方法、资料三者的有机结合。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历史上国家财政是建立在土地和人口之上,即赋役制度。任何一朝一代都非常重视土地与户口,“二十四史”的《食货志》几乎都把土地、户口、赋役列为首要内容。在封建社会里除了官田之外,大部分还是民田(私田),土地的兼并(地权的转移)、集中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民生和国家治乱,多少次的流民暴动、农民起义无不涉及土地,他们都要争得土地权和生存权,因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如何确定地权?据现存史料,自宋代起已有了土地契约法权的书面形式的存在,迨至明清间,土地契约文书更加完备周全,其种类之多,令人眼花缭乱。这正是适应了土地买卖、租佃等......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契约文书研究会的30年
作者:岸本美绪,栾成显
绪语十余年前,日本中国法制史研究的代表学者滋贺秀三编撰《中国法制史———基本资料的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93年版)一书,我获得其中一章“明清契约文书”写作的机会,关于明清时代的契约文书,以日本为中心就其研究动向做了介绍。该稿有幸被译成中文,收于王亚新、梁治平所编撰的书中(滋贺秀三等著、王亚新等编《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而能得到很多中国学者的指正。该文所述关于中国契约文书的认识,当然是我个人的见解,但另一方面,它也是我自研究生时代以来,一直参加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契约文书研究会,在多位先生的指导下和与朋友的讨论之中所培养起来的。该研究会,多者十几人,少者只有五六人参加,规模很小,也没有特别决定什么名称,随便地称之为“契约文书研究会”或“土地文书研究会”,作为东洋文化研究所的研究班(该研究班的正式名称为“17世纪以降东亚公私文书综合研究”,其作为东洋文化研究所正式研究项目的活动至2005年3月告终)之一,持续近30年。以中国为代表的海外研究者访问东京时,亦多在该研究会做过报告。近20余年间,无论在中国国内,还是在国外,明......

收集、整理和研究徽州文书的几点思考
作者:王振忠
徽州遗存有目前所知国内为数最多的民间文书,这应当是没有什么疑问的。迄至今日,尚存民间的徽州文书究竟还有多少,尽管有人做过种种推测或估计,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个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迄今已被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和高校研究机构收藏的徽州文书多达数十万件(册)。此前已出版的《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第一、二辑)、《徽州千年契约文书》(四十卷)和《徽州文书》(十卷)等,这些都为明清以来中国史研究的拓展提供了第一手的丰富史料。不过,就目前公开出版的徽州文书而言,其中的相当多数还主要是土地契约文书。近十数年来,随着“徽(州)学”研究的日趋升温,徽州文书面临着一个“再发现”的过程,参与收集、收藏徽州文书的单位和个人为数众多,但不少人的目光似乎仍然聚焦于土地契约之上。这些土地契约,对于土地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当然极具价值,但由于土地契约文书反映的内容通常比较单一,在格式上有些千篇一律,尤其是许多契约经过辗转买卖,离开了当地的社会环境,有不少是缺乏连贯性的散件,故而尽管目前学界所能读到的徽州文书之数量颇为可观,但能较为完整地反映徽州社会生活的史料仍然并不多见,这与明清以......

中国古典气论对朝鲜徐敬德之影响
作者:曾振宇
黑格尔当年在评述泰勒斯哲学何以未能明确提出“第一原理”范畴时指出:“既然文化上的区别一般地基于思想范畴的区别,则哲学上的区别更是基于思想范畴的区别。”[1](p47)每一种哲学与文化形态都有着其自身独创性的概念与范畴系统,概念与范畴的迥异又彰显出一种哲学与文化形态的“发育”程度。在中国传统学术中,“气”是一个主干范畴。深受中国文化之浸润,“气”在朝鲜哲学中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徐敬德(1489~1546)是朝鲜王朝前期著名的思想家,尤其在朝鲜气论哲学的建树方面成就卓越。徐敬德的哲学不仅在朝鲜学界得到了很高评价,而且在中国也受到好评。《四库全书总目》(1772)收录并介绍了《徐花潭集》,这是其以单行本形式介绍韩国学者著作的唯一版本。本文力图将徐敬德气论置放于中国古典气学史这一话语系统中进行考察,梳理其异同,并进而探究东西方哲学在哲学概念与范畴方面的本质区别。①一徐敬德气论的基本内涵在徐敬德哲学的逻辑结构中,气是哲学第一概念,近似于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世界本原。“气无始、无生也,既无始,何所终?既无生,何所灭?”[2]《太虚说》“气无乎不在,何所疾哉?气无乎不......

从吴简蠡测孙吴初期临湘侯国的疾病人口问题
作者:高凯
本文拟从新出吴简中所涉及社会生活方面的信息入手,对孙吴初期临湘侯国的疾病人口问题做一些粗略的统计与分析,以求教于方家。一吴简中有关疾病人口的信息及其与现代疾病分类之关系研究中国古代某一时段、某一地区的疾病人口问题,需要有大量的诸如家庭成员的数量、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各方面的信息,而这是传统正史材料所无法提供的。虽然,自20世纪以来在西北地区以及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出土了大量的简牍材料,但仍然缺乏像走马楼吴简那样能够提供大量的、具体到某一家庭的疾病情况的详细材料。目前,以新出的走马楼吴简中疾病人口材料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仅有汪小《吴简所见“肿足”解》、于振波《走马楼户籍性别与年龄结构分析》和张荣强《说“罚估”———吴简所见免役资料试释》等三篇文章。汪文认为吴简中所反映的“肿足”病是由血丝虫病引起的“橡皮腿肿”;“肿足”病中的“肿”字可与“踵足”病中的“踵”互通;《三国志·吴书·朱然传》所记“魏攻江陵……时(朱)然城中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的史实是“很令人怀疑”的。这种观点似有进一步商榷的余地。于文则认为,走马楼吴简中的“刑手、刑足”应与“腹心病”、“肿病及......

论北宋“不杀士大夫”
作者:李峰
关于宋太祖有所谓的“不杀士大夫”之誓约一事,自南宋起的许多史著中都有详略不等的叙述。《三朝北盟会编》称,建炎元年(1127),随徽宗北迁的官员曹勋自金燕山南归,传徽宗寄语于高宗曰:“艺祖有约,藏于太庙:誓不诛大臣,言有违者不祥。相袭未尝辄易。”[1](p759)《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称,徽宗要曹勋转告高宗,说“艺祖有誓约,藏之太庙,誓不杀大臣及言事官,违者不祥”。[2](p96)《挥麈后录》则称:“恭闻太祖有约,藏之太庙,誓不杀大臣言官,违者不祥。”[3]相比来说,《避暑漫抄》最为详细,云太祖于太庙立有誓碑,其中一条为“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4](p7~8)另外,《宋史·曹勋传》等对此也有所载。因众史言之凿凿,故后来治宋史者每每对其产生浓厚兴趣,从中阐幽发微,透视宋代治道,如王夫之称宋太祖勒石立誓约训诫嗣君,其中一条即为“不杀士大夫”,并说这种行为“不谓之盛德也不能”。[5](p23)又说“自太祖勒不杀士大夫之誓以诏子孙,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5](p24)。顾炎武也认为,宋代有四条家法为“汉唐之所极”,其中一个即是“不杀大臣及言事官”。[6]......

晚清时期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对外航线与港势地位的变迁
作者:毛立坤
一引言随着晚清时期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对外贸易的兴起,上海、宁波、温州、三都澳、福州、厦门、淡水、打狗、基隆、汕头、香港、澳门、广州、琼州、北海先后发展成为各区域对外交通的出口,有远洋航线、沿海跨区航线及中短程航线往返贯穿其间,在这些港势不同的口岸之间逐渐形成一种层层依赖的等级体系。港势是分析港口地位常用的一个概念,从港口的货物吞吐量、进出港船只的数量和吨位数、对外航线的密集度、对邻近其他港口的影响以及腹地的范围等多个角度,考察港口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在港口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港口对外航线的分布与其港势地位存在密切关联。关于近代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对外航线及其港势地位,前人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个港口的盛衰隆替,以静态层面的描述为主①,对连接各口岸的航线及其运营情况的研究也只涉及局部区域或少数航运企业,且以外资企业为主②,综合论述近代中①较有代表性的著作首推人民交通出版社于上世纪后期出版的“中国水运史丛书”系列,包含除台湾以外沿海主要港口的港史、省别航运史等,恕不一一列举。国轮船航运业发展演变的著作则侧重于从政策层面分析近代中国轮船航运业发展迟滞不前的原因①。近年......

清末片马事件的发生及其影响
作者:朱昭华
近代中缅边界纠纷自1885年英国侵吞上缅甸后开始凸显,通过1897年的边界条约,中英两国划定了滇缅大部分边界,只留下尖高山以北和阿佤山区一段未划定,通常称作滇缅北段未定界和南段未定界。南段未定界地区一直为独立的佤族部落占据,由于各种原因,这一地区多年来基本保持着未定界的现状。而在北段未定界问题上,中英政府双方的态度及举措要强硬得多。清政府提出高良工山—扒拉大山的划界要求,宣称对小江流域的茨竹、片马等地享有主权。而英政府则始终坚持以恩梅开江—萨尔温江分水岭(即高黎贡山)为界。双方互不妥协,终于在1910年底发生了英军入侵片马的事件。一片马事件的发生我们今天所说的片马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境内的一个区,包括片马、古浪、岗房三个乡,位于高黎贡山西坡,恩梅开江支流小江上游偏东。而历史上片马地区的范围则更为广阔,包括了整个小江流域。[1]根据文献记载,中国早在元代就开始设置机构对小江流域地区进行管辖。明代这里属茶山长官司地,明末因土司被当地少数民族杀戮,茶山长官司被废,至清朝时期没有再任命,但原茶山长官司辖境的大部分仍属腾越厅。乾隆十七年清政府按照云贵总督硕......

评清末民初的留学生归国考试
作者:姜新
近代中国处于“迅速缩小的世界之中”,中外交流成为社会演进的重要内容,推陈出新成为中国进步的重要课题。清末民初,中国政府曾连续举行留学生归国考试,这一作法持续了十年。舒新城先生的《近代中国留学史》、谢青先生的《中国考试制度史》对此均有考实性的论述,但是都没有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深入的价值评价。本文试图在补充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对留学生归国考试在文化交流与社会进步中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发表一管之见,以求教于方家。一清政府考验留学生学业的构想与派遣留学生的决定同时酝酿。1871年,中国决定派遣幼童赴美留学,当时便明确规定:对留学生“四月考验一次,年终注明等第”。同时规定留学生学成归国后,“由驻洋委员胪列各人所长听候派用,分别奏赏顶戴、官阶、差事”[1](p89)。以后,清政府在向欧洲派遣留学生时,多次重申考验与奖励相结合的政策[1](p223)。但是,这些考验规定强调的是在国外学习过程中的考查,并没有归国考试的内容。这些奖励规定只限于官职,并不包括授以正途出身的内容。直到1899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才第一次提出留学毕业生归国考试(简称归国考试)的建议,“其由同文馆派出......

北京政府时期文官考试与任用制度评析
作者:姬丽萍
北京政府时期的中国政府体制,在近代化转型中彰显出特有的传统本色。这一时期文官制度的近代化建设,虽然在引入后的发展中遭遇困境,但北京政府还是将南京临时政府时期设计的文官制度草案,经修改后公布并实施,在行政体制上呈现出明显的连续性特征。就这一问题展开的探讨,对考察中国近代政治体制的本质及演进趋势具有重要意义。①“文官”这一概念,是北京政府时期对国家公务员的正式称谓。中国国民党成立国民政府后,“公务员”成为专指国家工作人员群体的名词,并逐渐替代“文官”一词。为方便资料引用和叙述统一起见,本文仍然沿用北京政府时期的文官概念进行表述。一法规与体系民国初年,伴随着共和体制的运作,政党政治如火如荼,中国政治呈现出了迥异于前清帝制的景象。然而,旧有的行政体制尚未被改革,“吏治废驰,品流庞杂,已属于无可讳言。中央鉴于地方之趋势,思有以振起而刷新之,于是特颁条例,分期试验,凡所以慎选贤良、澄清吏治,法至良,意至善也”[1](p946),试图模仿西方国家建立起一整套的近代文官体制,以彻底改良吏治。1913年1月9日,北京政府公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文官任用法草案》等法令,设......

朝野纠葛:北京政府时期的舆论与外交——以关税特别会议为个案的考察
作者:杨红林
舆论与外交作为一组命题,在近年来日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无论是对于国际政治理论还是社会文化的研究而言,都属新兴领域。而以近代中国历史的视角来探讨该问题,对于现实来说同样具有借鉴意义。以往对类似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商会、民众等,或局限于上层政治范畴,对舆论和外交二者之间互动状况的探讨则稍显薄弱。20世纪20年代,无论是北方的军阀政府还是南方的国民党政权,都曾积极投身于修废不平等条约的事业。1925年6月24日,在“五卅”反帝浪潮的直接推动下,北京政府向各国驻华公使递交照会,正式宣布将全面对中外间有关的不平等条约进行修订,从而发起了颇具声势的“修约”运动。由于北京政府时期内政外交间的关系极为错综复杂,所以在具体考察这一时期的外交时,就必须同时关注其它领域内的历史因素,而不能简单地做出结论。①事实上,我们往往会注意到,在这一历史场景中,除却政治家、外交家这些当然的历史主角以外,还有许多角色不断进入我们的视野,这就是不断与政府外交发生纠葛的民众舆论。本文的要旨,即在以关税特别会议为个案,力求深层次考察北京政府的外交与舆论界的互动状况。②并结合当时中国特殊的内部政治格......

日本侵略华中地区的经济根源
作者:李占才
抗日战争时期的华中地区,主要是指以上海、南京、武汉等城市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核心区域是上海、南京两市和苏、浙、皖3省及武汉地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企图占领华中这一相对于中国来说最为富庶的经济重心区域,以控制中国的经济枢纽,夺取重要战略物资,实现其以战养战的目的。同时,它希望占领华中,摧毁国民政府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以逼迫国民政府屈服投降。而且,日本企图在占领华中之后,利用华中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现实经济基础,发展、扩张它们在华中的经济势力,以便在与西方资本势力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直至最终排斥西方势力以独占华中,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就是日本进攻华中的经济根源。一战前华中地区经济抗战爆发前,华中地区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6省及上海、南京两市,土地面积9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9.58%强;而人口达1.72亿人,占全国总人口4.67亿人的36.8%强。[1]上海开埠通商以后,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其辐射区域日渐扩展,从而带动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发展和进步。华中地区水上交通便捷发达。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

论10~11世纪德意志的帝国教会体制
作者:侯树栋
按西欧中世纪的政治理论,加洛林王权是所谓基督教神授王权。自矮子丕平和查理曼时期以来,王权与教会之间就形成了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关系。德意志封建王权从加洛林王权演变而来,因而直接继承了加洛林王权与教会之间的紧密关系,并且把这种关系推进到新阶段。在10世纪的德意志,王权与教会的关系是王权主导下的共生共存关系。教会是德意志王权的精神力量之源,基督教神权政治理论及其具体象征———国君的涂油加冕礼,为王权的神圣不可侵犯性提供了理论上、逻辑上的归宿。不仅如此,自奥托一世以来,教会已经“变成德意志国王政府的支柱”[1](p33)。德意志各级教会机构和高级神职人员作为10世纪德意志萨克森王朝制衡公爵、巩固和强化王权、推行国王的一切大政方针的主要政治机器,执行着国家的各项管理职能。与此同时,德王作为教会利益和特权的主要颁赐者和保护人,全面控制着教会,实为德意志教会之首。因此,史家把10世纪以来的德意志教会体制称做“帝国教会体制”或“政治?教会体制”[2](p23)[3](p44)。萨克森诸王对教会的政策,针对宗教的少,针对世俗的多,涉及教务的少,涉及政治的多,其主旨是强化王......

评冷战的文化遗产:中美教育交流(1949~1990)
作者:顾宁
冷战已经结束很多年了。随着近年来不少国家冷战时期历史档案的不断解密,回顾和评价冷战留给人们的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不少国家研究冷战史学者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冷战为背景,追述自1949年到1990年这四十余年间中美教育交流这一文化遗产的历史概况,并就其对中美两国关系发展所起的历史作用做初步评价。一新中国建国初期中美政府对教育交流的态度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美国驻中国大使司徒雷登没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请他到北平参加燕京大学校庆的邀请,[1](p315)从而失去了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直接对话的机会。尔后,爆发了朝鲜战争。美国的态度是介入战争、支持南朝鲜、打到鸭绿江边和派第7舰队到台湾海峡;中国的态度是派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保家卫国。这一系列的事件导致中国和美国之间建立外交关系的可能成为泡影。由于在这个时期中美两国之间没有外交关系,所以根本就谈不上两国间的官方教育交流。在建国初期,新中国政府的做法是:推翻国民党时期的教育体制,消除美国传教士和美国教育体系的影响,收回由美国传教士建立的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校,建立社会主义的教育体系。195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

晚清国家观变化的时代特色
作者:史文
由于晚清国家观从古代王朝观向近代国家观的变化始终同当时御侮雪耻、救亡图存、变革自强、向西方学习、以探讨和抉择改变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之真理和方略的时代主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非但使这种变化不断注入新的内涵,更使这种变化表现出鲜明浓郁的时代特色。对晚清国家观之时代特色进行深入研究,既有助于从宏观的视角来解析把握晚清国家观变化的深层原因与本质问题,又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对晚清社会“新陈代谢”、“天翻地覆”之沧桑巨变的认识和研究。其时代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强烈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晚清国家观变化中最重要和最鲜明的时代特色。爱国主义是国家的每一分子对自己祖国经过长期陶冶和培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而浓郁的情感。这种情感既溶进了广泛的社会心理,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忠贞不渝的民族情操和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爱国主义不仅表现为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真诚热爱和竭力维护,而且表现为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乃至为保卫国家和民族利益而不惜为之牺牲捐躯的崇高精神和情操。在晚清国家观变化中所反映出的强烈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大致包括了这样几层含义:第一,深沉的忧患......

是谁在主宰社会的治乱兴衰——中国古代政治家、思想家的若干认识
作者:周溯源
如何认识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实现长治久安,国泰民康,是自有国家政权以来,统治者优先考虑的重大问题,也是代复一代诸多政治家、思想家呕心沥血、苦苦思索的重要课题。治乱兴衰的现象,是自有国家政权出现以来就开始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并且在不断地运动转化。那么,是什么力量在主宰人间的治乱兴衰呢?对此,古代政治家、思想家作了大量探讨,但得出的结论并不一样,有的归结为神、天、天命;有的归结为气、数;有的归结为时、世、势;也有的归结为理、数、势;还有的归结为人事、君主、民众等。本文只就神、天、天命和人事两种观点作一梳理、归纳。一神、天、天命中国最早的文献《尚书》中的《洪范》篇就记载了箕子答复武王询问天道的言论。箕子曾为殷朝父师,是商奴隶主贵族中的开明人物。武王问他:上天保佑下民,监视他们行事,它的秩序(规律)如何,我还不大明白。箕子答道:我听说从前鲧用土阻塞洪水,违反五行中水的特性,天帝震怒了,不给他洪范九畴,世界的正常秩序破坏了,鲧也因此被杀死。禹继续鲧的事业,天帝赐给他洪范九畴,才恢复了世界的秩序。[1](《洪范》)从上面的问答可知,《洪范》的作者认为世界万物和社会......

法国的路易十四研究
作者:郭华榕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法兰西是一个人们了解较多的他邦异国。她的文学、艺术、历史、社会生活、中法两国的关系(主要是文化交流)给中国读者和观众留下了色彩鲜明、热情洋溢的深刻印象。我们的先辈们在法国勤工俭学的经历,也还在激发后人追求真理,报效祖国。依笔者之孔见,在中国知名度较高的法国历史人物,首先应该是拿破仑一世与戴高乐将军,而后可能是丹东、雨果、仲马、乔治桑、路易十四等。目前,正值中法文化年,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有了显著的加强。2004年春夏已在法国凡尔赛宫举行“康熙大帝”展览,并且获得了成功。2005年春夏,在故宫博物馆举办了“路易十四———太阳王”的展览。笔者利用不久前在巴黎逗留的机会,努力了解法国对于路易十四的研究概况,阅读有关新著,而后撰写此文,奉献给广大读者。路易十四生于1638年9月5日,1643年5岁时为法国国王,1651年宣布成年。从1661年3月9日起,路易十四亲理朝政,其时他已年满22岁,统治着约二千万法国人。法国此时为“欧洲第一强国”。路易十四于1715年去世,他个人统治法国54年,进行了近33年的战争,在位长达72年之久,为世界上少见的长期掌......

论英国19世纪手工艺运动
作者:于文杰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文艺复兴已超越了理性与神性悖立共存的古希腊和理性受制于神性的中世纪时代,被人们称之为理性超越神性、科学融于艺术的人文主义时代。然而,这一状态并没有维持多久。地理大发现,商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总体性革命,改变了这个世界的状况。工业文明事实上成了现代文明的基本形态,与之相随的则是对于现代社会的反思与省察。这一时代,人类文明的性质与存在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尤其是到了19世纪,科学解构宗教已成为事实,因此从手工艺运动的先驱者科尔等人的著作中,可以充分体会到,神性的衰落、技术与艺术的分离,[1](p351~352)已成为这一时代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崛起,殖民主义与侵略扩张也给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不断带来深重的灾难,因此手工艺运动中的思想家们在反思现代工业文明的同时,强有力地批评现代战争,并以“回归传统”的方式努力为现代人创设一条通往幸福的生活途径。从总体上说,英国手工艺运动是指从19世纪30年代起至20世纪初,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并以批判工业技术给社会的宗教伦理、道德状况、生态环境和人类资源带来严重灾难的语境中,......

中国最早以“文化史”命名的著作
作者:郑先兴
文化史研究被学者赞誉为20世纪学术研究中的显学。但是最早的文化史著作是哪一部?目前学术界的论说存在着分歧。据笔者的考察,至少目前有以下四种说法。1、林传甲说。据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的《中国文化史书目》(《中国文化》第三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载:中国人所写的以文化史命名的著作,始于林传甲的《中国文化史》,上海科学书局1914年出版。嗣后,一些学者沿用了这一说法,并指出这一说法“几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胡逢祥、张文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49页注)。周积明先生也沿用此说:“据笔者目前所见,1914年上海科学书局出版的林传甲著《中国文化史》,为中国学者著述的以‘文化史’命名的第一部著作”(周积明:《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史研究》,载《历史研究》1997年第6期)。2、柳诒徵说。胡适首倡此说。胡适在批评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时说:“此书约有六十余万字,是近年中国出版界的一部大书。中国文化史之试作,虽有几位学者计划过,至今未有成书。坊间所出小册子,更不足论。柳先生的书可算是开山之作”(胡适:《中国文化史》,载《......

《时报》报道的中国西藏
作者:刘永文,陈晓鸣
晚清各类报刊从国家的利益出发,以各种形式追踪报道关于西藏的重大政治事件,讨论国家治藏方略,及时传达国外关于西藏的信息,为我们了解、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本文以《时报》为个案,介绍晚清报纸是如何跟踪报道西藏的。一跟踪重大政治事件由于报刊散存于各地图书馆或民间,报刊上的重要资料被众多的史学专著所忽略,一般的读者就更不了解当时的新闻界是如何关注和报道西藏的。其实,对列强的侵略行为和中国政府及人民对列强的斗争、国外舆论对西藏的关注,《时报》都及时地予以报道,为我们研究西藏,批驳国内外分裂西藏的舆论和企图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1904年9月7日(清光绪二十年七月二十八日),英国侵略军在布达拉宫周围设防,密布军队,并用大炮对准布达拉宫。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西藏代理摄政噶尔丹墀巴在侵略军准备好了的条约上,盖了达赖喇嘛之印,其余噶伦、三大寺代表及僧俗大众代表分别被迫签字。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所谓《拉萨条约》(又名《英藏条约》)。《时报》于1904年10月3日发表一篇题为《英藏新约注》的文章,详细剖析了《拉萨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指出该约:第一、二、三、四之立界、通商、改约......

抗战期间驻南京部分日本军民的反战活动
作者:经盛鸿
日本当局发动的侵略中国的不义战争,日本侵略军对南京等地军民的血腥大屠杀,以及对中国沦陷区长期的残酷的殖民统治,不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仇恨与持久反抗,而且也引起了一些良心未泯的日本军民的痛苦思索与逐步觉醒。就是在日伪统治的核心地区,在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所在地的南京,也有越来越多的日本军民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反对日本侵略战争与支持中国人民抗战的活动,发生了各种形式的抵制、反抗乃至叛逃、决裂的事件。尽管日本当局对日本军民的这些反战活动进行严酷的镇压与严密的封锁,但部分日本军民的反战活动始终没有停止,在南京乃至在整个中国与日本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将南京的“二月兰”变成日本的“紫金花”1937年年底,当十数万日军野兽般地冲进南京,对已放下武器的战俘与手无寸铁的南京市民实施数十天血腥的大屠杀时,日军中一些良心未泯的人就对其部队的暴行感到震惊、羞愧与自责,对苦难的中国人民流露出同情。由于各种原因,这方面的资料保存下来的很少,但我们从当时留驻南京的一些西方侨民的日记、书信中,还是可以找到不少这方面的记载。例如,担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

中美关系解冻的国际政治因素
作者:党庆兰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交。至此,两个对抗了二十多年的大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的这一变化,是两国关系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突破,也是当代世界影响最大的外交突破之一。中美关系能在20世纪70年代实现根本性的转折,除当时两国决策者的因素之外,国际政治力量的变化,国际舞台上的实力较量与利害关系的内在逻辑的运作,乃为基本动力。一美国霸主地位的相对衰落,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是美国调整世界战略、改善对华政策的重要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头号世界强国。其经济和军事实力急剧膨胀。在经济方面,其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对外贸易等经济指标都稳居世界第一位。在军事方面,美国的航空工业在产品数量和技术上都在世界上遥遥领先,拥有世界上惟一能横跨大洋的航空力量。在海外,美国还建立了484个军事基地,世界上的每一片海域几乎都有美国的力量存在。在军事科学技术方面,美国也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它云集了大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垄断了生产原子武器的技术,控制了资本主义世界铀矿的主要产地。(刘绪贻、杨生茂:《战后美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10页)此外,美国还控制......

本刊2005年(总第291~302期)目录索引
作者:
纪念《史学月刊》创刊300期]新史学:历史学者的永恒追求———并以此纪念《史学月刊》创刊300期周祥森(10:5)[学者访谈录]历史学的传承与创新———冯尔康先生访谈录刁培俊张德安(1:107)[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毛泽东的阶级斗争观点研究王也扬(1:5)论荀悦的历史认识论庞天佑(2:81)历史事实:史学家建构过去的图景吴汉全(2:88)清史研究与政治冯尔康(3:5)班固受贿写史辨疑李小树(3:12)《明史·选举志》编纂考述郭培贵(4:101)晚明士人自我意识的张扬与历史评论向燕南(4:108)当代中国历史学的学术转型与创新———试论旧课题的改造和新课题的建立黄敏兰(5:78)由“言今”到“证古”———从徐松看道光朝西北史地研究的一个侧面郭丽萍(6:69)牛肃《纪闻》及其史料价值探讨黄楼(6:77)历史人类学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侯杰(9:83)《中国史学名著评介》新版序仓修良(9:91)试论许衡的历史思想周少川(9:96)晚清学人“世界历史”观念的变迁刘雅军(10:97)建国后毛泽东对中国史学的影响聂好春(10:104)中国古代文明和国家起源研究中......

敬告作者
作者:
一、本刊是河南省历史学会和河南大学主办的大型史学专业刊物,发表高水平的史学研究成果。尤其欢迎史学理论、史学评论、社会史、城市史、乡村史、生态环境史、文化史、学术史、电脑与史学应用、新资料的发掘与研究等方面的优秀稿件。二、来稿一般应在15000字以内,重大选题的稿件,也应控制在20000字以内。囿于经费限制,恕不退稿。稿件一般应为A4纸(36×36字)打印稿,并使用较宽行距,以便于编校。投稿时请附寄磁盘。三、稿件应遵守学术规范。凡研究性论文均应有相关课题的学术史内容,在文中或注释中简要评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目前的研究状况。完全没有此类文字的稿件,本刊不予受理。严格禁止剽窃、抄袭行为,反对一稿两投。几发现有此类行为者,十年之内不受理该作者的任何稿件。四、文稿请务必参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规范)或本刊2004年各期进行文章题名、作者及其工作单位、作者简介、关键词、摘要、注释、参考文献等项目的著录。电子稿件务请在“主题”栏显示文章标题。五、本刊承诺,所有来稿均在两个月之内做出处理,并通过信函将处理结果通知作者。欢迎订阅!欢迎赐稿......

禽鸟也知勤筑室,衔泥带得落花归
作者:丰子恺 ,彭亚
~~禽鸟也知勤筑室,衔泥带得落花归@丰子恺 @彭亚<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