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第1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5-12-23 浏览次数:

点击查看详情

改革开放以来唐史研究若干热点问题述评
作者:张国刚
30年前那场思想解放运动,对于中国当代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怎么估计也不算过高。一般而言,虽说学术研究并不完全是政治气候的晴雨表,但是政治开明、思想解放毫无疑问是学术事业发展的基础条件。由于改革和开放,中外学术交流之渠道畅达,海外学术著作的翻译与介绍也日渐增多,海外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对于国内中古史研究也有很明显的影响。大约十年前,我曾应《历史研究》杂志之约,撰写了20世纪隋唐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的文章,现应《史学月刊》之约撰写的这篇文章,重点评介改革开放30年来隋唐史研究领域的成就,不求面面俱到,不当之处,请同行专家予以批评指正。隋唐历史定位与唐宋变革问题的讨论在中国史研究中,对某一历史时期的定位是关涉到整体历史阶段划分的重大问题,是研究者所秉承史观的直接体现,对于某一断代的研究具有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在唯物史观的主导下,“文革”前的大陆史学界已普遍接受以“五种社会形态”作为中国历史的分期原则;虽然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时期存在不同见解,但学界对隋唐两代同属于封建社会并无异议,且一致认为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与繁荣时期。学界同时也认识到,隋唐时期与之前的魏晋......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美国史研究
作者:李剑鸣
我们常说,中国的美国史研究是一个年轻的学科,而“年轻”则往往意味着不成熟。其实,中国人接触美国史知识的时间并不算晚,只是最初的一些出版物大多属于编译的性质。1949年以后,中国史学界对外国史的重视程度较以前大为提高,关于美国史的文章、教科书和专题小册子在数量上也趋于增多;但这些读物主要不是中国学者独立研究的成果,而是对苏联和美国“进步学者”论著中的材料和论点进行扩充加工的产物,并且带有“紧密配合当时的政治”①的痕迹,至多属于编写范畴。1978年以来,中国步入改革开放的时代,中国(仅指大陆地区)的美国史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出现了过去不曾有过的发展势头。在以往30年里,这个学科逐渐摆脱了政治性意识形态的支配,艰难地突破了编译和编写的樊篱,正在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学术探索的领域。虽然它至今还远远谈不上兴旺发达,但前景确实越来越鼓舞人心。一基本趋势和主要成绩中国美国史研究的转折性发展,始于1978~1979年间。这期间发生了两件大事,为美国史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据几位对中国美国史学科建设有着突出贡献的学者后来回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可以......

永远的挑战:略谈历史研究中的材料与议题
作者:邓小南
历史学是一门启人心智的学问。它对于我们的吸引力,是与它所面临的挑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诱导我们走上这条学术道路的,应该说,正是历史学所仰赖、所辨析的丰富材料,也正是历史学所关注、所回应的特有议题。“材料(史料)”与“议题(问题)”,是历史学家终日涵泳于其间、终生面对且尽心竭力处理的对象。从某种程度上说,研究水平的高下,正是取决于论著者对于“材料”与“议题”的把握方式。在各学科体系重组、知识结构更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希望求得实质性的学术突破,而不是满足于用语、词汇的改变,则必须从议题的了解与选择、从材料的搜讨与解读开始。一就历史学而言,材料(史料)是我们的源头活水。梁启超在其《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他也回应了何谓“史料”的问题,指出:“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四章《说史料》,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54~55页)对于材料的敏感程度和调度能力,无疑是对研究者基本素养的考验。新议题与新研究的出现,有赖于史料范围的不断开拓。当年傅斯年先生“上穷......

材料、问题、假设与历史研究
作者:吴宗国
一历史研究的出发点是什么材料和问题是历史研究中两个重要的问题,下面谈谈我在这些方面的一些体会。我想,要搞清楚这两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是什么?历史研究的出发点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但是人们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却有着不同的答案。有人说理论是研究的出发点。上个世纪50年代末就曾经提出过“以论带史”的口号,现在这个口号虽然受到批判不再有人提起,但是认为理论是研究的出发点这种观念还是有着广泛的影响。一些年轻人在学习现代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以后,往往还没有搞清楚这些理论的来龙去脉,就匆匆地拿来运用。在运用这些理论时,更没有把它们看成是研究历史的一种指导原则,一个观察历史的新的角度,而是把这些理论当做教条,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仿佛历史研究就是用这些理论把历史事实串连起来,或者说用历史事实来说明这些理论。又陷入了上个世纪风行一时却给我们民族和学术界造成巨大灾难的教条主义的深渊。还有人说现实或者现实问题是研究的出发点。上个世纪70年代,曾经有人提出过“立足现实,追溯历史”,那是为了说明他们的政治观点,用历史事实来为他们的观点做注脚。这就是所谓“影......

如何运用史料解决疑难问题
作者:李裕民
著名史学家傅斯年有句名言:史学就是史料学。有人以为他是把史学等同于文献学了,这是误解。傅的本意当指史学是研究史料的学问。试问,假如没有甲骨文、金文和《史记》等文献,我们能知道商朝的历史吗?历史的进程是丰富多彩的,好比汪洋大海,而存留下来的史料不过沧海一粟而已。史学工作者的任务则是认真研究这一粟,并通过它去窥测那汪洋大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微观和宏观的研究。研究什么?研究史料中的一切问题,不论是大的或小的。有些看似小问题,可能是解决大问题的关键,譬如一把钥匙,看起来很小,却是入门的途径。如何从史料中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以后,又如何去解决问题?史料极多,从哪些史料下手?我以为,应当找最重要的。以研究宋朝历史而言,可经常阅读《宋史》、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马端临《文献通考》。它们资料丰富、全面、系统,可信度高。至于发现问题后,要解决问题时,就不能局限于这些书,而是应当广泛搜集材料了。如何研读史料?要用心读,多思考,特别要注意那些有分歧的材料。如读了邵博的《闻见后录》,总想了解其生卒年。我查了《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发现一条材料:即卷一五七......

书中自有问题在
作者:张邦炜
治史难,既难在史料的搜集与解读,又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如何处理问题与体系的关系也难。下面仅就宋史研究的材料与问题谈些浅见,主要意思不外“三个并重”:新、旧材料宜并重,书与问题应并重,问题与体系当并重。一“精于一”过时否?“比上有余,比下不足。”这八个字大致概括了宋史史料的数量特征。由于“比上有余”,治宋史者无“巧妇无米”、“山穷水尽”之感,有待开掘的材料和问题还多。因为“比下不足”,治宋史者无“老虎吃天,无处下手”之叹,“竭泽而渔”的愿望有可能实现。无惊人的新材料的大发现则是宋史史料在质量上的主要特征之一。难怪治宋史者既倍加注意新材料的扩充,正如邓小南在《近年来宋史研究的新进展》一文中所说,“目前宋史界所使用资料的范围,已经自‘精英著述’扩大到文字、图像与其它非文字的‘边缘材料’”(《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9期),同时,治宋史者又格外注重旧材料的利用。陈寅恪《敦煌劫余录序》称:“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36页)此言不应成为轻视旧材料的依据。其实,未经充分利用的旧材料也可视为新材料,......

滚雪球:资料与学术积累的成功之道
作者:龚延明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而数千年的历史,对个体而言,简直是无穷无尽。每个学者,只能在历史的某个领域选取某一场景或某一制度予以关注和追寻,寻找那已为岁月磨损、散落在浩瀚文献或深埋地下遗物中的信息,加以拾掇、修补和复原。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我选取的是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研究。回顾近三十年的中国古代职官研究,深感掌握史料的重要性。没有史料谈何研究?掌握史料是历史研究的起点,也是基础。掌握史料的目的是干什么?不是为掌握史料而掌握史料,目的是为了解读史料所包含的特定历史信息,通过分析、整合,尽量正确地认识特定历史信息所凝结的某个历史场景或制度的本来面貌。下面谈一点我对处理、掌握史料与历史研究两者关系的体会。一定方向,占有第一手资料,跑好历史研究的起点1976年,我进入著名宋史专家陈乐素先生主持的宋史研究室。宋史研究,是由张荫麟、张其昀、陈乐素等著名史家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于浙江大学史地研究室任教时创立的,原杭州大学继承了老浙大的宋史研究传统。研究室同仁在宋史学术研究方向上有适当的分工,宋代经济史、文化史与史学史都有人承担。一进研究室,在征求我确定什么学术方向时,我被难住了。我......

试论《左传》《国语》天象纪事的史料价值
作者:张培瑜
《春秋》又称《春秋经》,是春秋时代鲁国史官撰写的编年史。《春秋》本是其时各国史书的通称。周天子和各大诸侯国都编有这种历史书,但只有鲁国这一部《春秋》留存了下来,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史。《春秋》记述了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这段历史时期的许多事件,涉及到许多诸侯国。同时它又保存了其时丰富的天文历法资料,如年月四时、历日干支、朔晦闰月、彗孛流陨、日食、星名、视朔告朔、郊社祭祀等等。《春秋经》文义隐晦,记事简短,不易看懂。稍后的人对它做了注解。解经的书现存三种,通称三传(公羊、谷梁、左氏传)。其中《左传》增加了大量史实来解说《春秋》,文字简洁生动,在文学史、史学史上都有很高的价值。《左传》中也记有许多历日干支和朔晦闰资料。它们中有一些与经文相同,但有很多是《春秋经》中所没有的。尤其对考查历日制度非常重要的朔晦闰记载,它比经文就多出20条。《左传》记有386个历日干支,内含19个朔晦,另有8个闰月,多为《左传》所新增。《春秋经》37次日食中,27次无传。此外,《左传》中还记有晋献公灭虢天象、两次日南至日期及许多关于日月岁......

美国中央情报局眼中的中国——冷战时期美对华情报评估综合性文件概述
作者:沈志华
2004年10月,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解密了一批中央情报局1948~1976年之间有关中国情报的分析和评估报告,并为此专门召开了一次国际学术会议,听取各国冷战史专家对这批文件的评价。笔者参加了这次会议,深感这些对华情报评估档案对于冷战史研究的重要性。会后,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把收集、整理美国对华情报评估档案作为一项重大课题,很快就收集了6000余件档案,并进行了分类整理①。从形式上看,这些档案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类别。1.各类具体的情报或消息,大多是美国驻外使领馆或有关机构发回的电报或报告。2.定期或常规的情报综合分析,如国家情报评估(NIE)。3.情报机构受命撰写的专题报告,一般是针对一些重大事件或问题专门向白宫和总统提交的文件,如特别国家情报评估(SNIE)。本文介绍和分析的主要是后两类文件中有关中国情报的全面性、综合性评估和预测,共10余件。这些文件反映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中国政策取向及发展趋势的阶段性认识和判断,而这种认识和判断往往是在其他专门评估报告的基础上归纳、提炼或升华而来,因......

史景迁史学探要
作者:朱政惠
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是美国最有声望的中国学家之一,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领军人物,耶鲁大学中国学研究的核心领导人。他的著作在西方世界有很大影响,不少西方人是通过读他的著作开始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对他个人的专门研究在美国尚不多,但关于他的书评和介绍还是不少。现在的美国历史学会网站就有魏斐德(Frederic J.J.Wakeman)撰写的关于史景迁的评论,美国华裔学者卢汉超还在《史林》杂志撰写了《史景迁谈史》的文章①。由于史景迁研究中国,所以海峡两岸都翻译出版了他的中国研究著作,报章杂志有不少关于他情况的介绍和分析。这当中,马敏教授的文章是写得比较早的②,对史景迁中国学研究的特点有相当深入的概括。此后,新闻界对史景迁学术动向的报道也有不少,但比较偏重于对他的历史文学进行介绍。去年有一本《遭遇史景迁》的著作③,是作者的论文结集,比较注意从历史文学、人类学的视角分析史景迁的治学特点。《史学理论研究》也发表过一篇论文,探讨史景迁的著史风格④。所有这些,使史景迁几乎成为知识界“家喻户晓”的人物。作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工作者,2001年......

历史是修辞:怀特后现代主义历史编纂学的叙事理论
作者:徐浩
叙事在西方经历了此消彼长的过程,一方面是各种宏大的“主叙事”的终结;另一方面,新史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否定叙述史的正当性大获全胜之后,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对叙事的性质、认识论权威、文化功能及其一般的社会意义展开争论。这场争论虽然否定了叙事性的客观中立地位,但是没有否定叙事形式本身,反而还推动了叙事理论的兴起和叙事的回归,并为后现代主义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正如怀特所说:“在人文领域中,在后现代主义名义下的整个文化运动的主要特征便是支持一种有计划的(如果是反讽的)向叙事的回归,将此看作是其可行性的前提条件之一。”①鉴于此,本文拟分三个方面对以怀特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叙事理论进行讨论。一叙事理论兴起的原因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中叙事理论的兴起,存在着主客观的原因。客观上讲,如何认识历史及其特点,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后现代主义叙事理论与以往的历史学和分析的历史哲学在此问题上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否认文本可以真实、客观地反映历史实在。在他们看来,历史(history)已经消逝,只有历史编纂学(historiography)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逝去的历史片断。这种看法并不为......

古籍数字资料应用与史学研究
作者:王文涛
司马迁之后,搜集和考辨史料,作为研究历史的基础,为绝大多数史学研究者所继承,并逐渐形成考据之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古籍数字化热潮方兴未艾,从零星制作到规模开发;从初期的图形扫描到字符数码化;从目录、文摘的制作到全文录入;从制作单机版CD发展为网络版的数据库。随着OCR扫描技术的成熟、UNI-CODE编码的统一、全文检索软件的完善以及Web技术的普及,以网络为主要载体,数字图书馆建设迅速发展,古籍数字资料的应用与史学研究的结合日益紧密,信息技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也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相关问题的应用与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比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古代典籍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最为重要的物质载体,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适先生认为传统的经史研究有很多优秀遗产,但也存在范围太狭窄,注重功力而忽略理解,缺乏参考比较的资料等积弊,故以清代三百年间第一流人才的心思精力,都用在经学的范围内,所获成果并不相称,关键是缺少对古籍的系统整理,又不注重学术成果的积累。针对清儒治学方法的缺陷,近代以来学术界编纂了多种引得、通检、索引、汇编等工具书,部分......

“史学现代化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吕庙军
“史学现代化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4月12~13日在天津南开大学隆重举行。会议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国际多元文化综合研究所承办,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及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的3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30余篇,作者既有海外的陈启云、黄宗强、黄贤强、张敬珏等诸君,又有大陆的刘泽华、陈启能、陈其泰、侯建新等时贤。与会学者围绕“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史学现代化”两个中心议题,从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国内外史学界所关心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论问题,内容涉及中外史学研究现状、马克思主义史学、后现代主义、史料分析与认识主体性、近现代史学发展历程回顾、中外史学交流与比较、中国传统史学、中国史学现代化转型等层面,讨论范围十分广泛。在研讨过程中,与会专家学者的观点时有交锋,论辩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这是近年来国内在该专业领域举办的层次较高、规模适中的一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反映了当前国内外史学研究前沿的动态和水准。一唯物史观:坚持与发展随着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交往和交流的日益密切,世界呈现出了经济全球化、政治和文化的多元化趋向,加上西方史学理论思......

1990年以来中国近代海权问题研究述评
作者:史春林
1990年以来,特别是2000年以后,随着海洋世纪的到来,学术界兴起了一股研究中国近代海权问题的热潮,这股热潮到现在仍然是有增无减。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股研究热潮,在这股热潮中都研究了哪些问题,同时还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在以后的研究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很值得总结回顾与前瞻。一关于中国近代海权问题研究兴起的背景“海权”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海军历史学家、海军战略理论家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于1890年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中,强调海权决定着一个濒海国家的国运兴衰。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18000多公里海岸线的濒海大国,在古代海洋事业曾有过辉煌的历史。然而到了近代,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及海洋意识的淡漠,致使“万里海疆,战备废弛”。因此,当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一次次从海上入侵时,昔日的天朝大国完全处于有海无防的境地,中国海洋门户洞开,海权丧失殆尽,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另一方面,中国近代一些有识之士也为收回近代丧失的海权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不断地向国人译介马汉的海权论,并以此为指导来探讨中国近代海权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些历史教训和经验很值得......

敬告作者和读者
作者:
一、本刊是河南大学和河南省历史学会主办的大型史学专业刊物,发表高水平的史学研究成果,尤其欢迎史学理论、史学评论、社会史、城市史、乡村史、生态环境史、文化史、学术史、电脑与史学应用、新资料的发掘与研究等方面的优秀稿件。二、来稿一般应在15000字以内,重大选题的稿件,也应控制在20000字以内。囿于经费,恕不退稿。稿件一般应为A4纸(36行×36字)打印稿,并使用较宽行距,以便于编校。投稿时,请采用打印稿和电子文本同时寄送的办法。打印稿寄至“河南省开封市明伦校区河南大学《史学月刊》编辑部”,邮编:475001;电邮发送,信箱见目录页,发送时请在“主题栏”中显示文章标题。三、稿件应遵守学术规范。凡研究性论文均应有相关课题的学术史内容,在文中或注释中简要评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目前的研究状况。完全没有此类文字的稿件,本刊不予受理。严格禁止剽窃、抄袭行为,反对一稿两投。凡发现有此类行为者,十年之内不受理该作者的任何稿件。四、文稿请务必参照本刊2009年第1期以后栏目格式进行文章题名、作者及工作单位、作者简介、关键词、摘要、英译、注释(页下)等项目的著录。其中,注释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