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第4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5-11-19 浏览次数:

点击查看详情

·专题研究·

试论汉代西南夷地区的人群划分

——以不同场景变换为视角

朱圣明

厦门大学历史系。福建,厦门,361005

[关键词]汉代;西南夷;徼外蛮夷;郡夷;民夷

[摘 要]在汉代西南夷史料中,史家对该地区人群进行了有意识的划分,形成了许多与“夷”有关的人群称谓。其中,在不同的场景与语境下,“夷”之内涵与所指代的人群是各不相同的。在巴蜀徼外,所有非汉部族被泛称为“西南夷”;以西南夷各郡边徼为界,“西南夷”又被划分为“徼外蛮夷”与各郡“郡夷”;在政治场景中,徼内夷被统称为“汉人”,“夷”用来特指徼外人群;在族类、文化对比的场景中,徼内、外非汉族群均被视为“夷”,只有徼内汉族民众才被称为“汉人”;在“夷汉”、“民夷”及“夷民”等称呼中,“夷”均指代塞徼内之“蛮夷”。不同的是,在“夷汉”、“民夷”称呼中,“夷”与“民”是两种相互区别的群体,而在某些“夷民”称谓中,“夷”本身也被视为汉朝之“民”。

三重视角下的王肃反郑:学术史、思想史和知识史

郝 虹

大连大学人文学部历史学院。辽宁,大连,116622

[关键词]王肃;郑玄;《论衡》;谶纬;魏晋经学;汉魏思想史

[摘 要]王肃反郑有其家学渊源,《论衡》由其父王朗传之,《论衡》反谶纬神学的理性精神和类推的认识方法对王肃有明显影响,这是除荆州学派的师学渊源外,王肃反郑的另一学术史背景。从郑玄到王肃,既是社会思潮由东汉的道德理想主义转为魏晋的实用主义的时代,也是学术思潮由东汉僵化的儒学独尊转为魏晋多元的思想解放的时代,这是王肃反郑的思想史背景。王肃反郑还有知识史层面的原因,如郑学的错误以及经文矛盾与经义模糊造成的郑王分歧等。在王肃反郑问题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王学对郑学有继承的一面。此外,王学作为魏晋经学的代表、郑学作为两汉经学的代表,对比两者后可以看出,魏晋经学在学理层面与两汉经学相比没有突破和创新,但对谶纬不遗余力的摈除,有其时代的进步性和学术价值。

由P.3547号敦煌文书看唐中后期的贺正使

李 永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5

[关键词]唐中后期;贺正使;P.3547号敦煌文书;长安;朝集使

[摘 要]唐代贺正使按照性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边疆民族政权派遣至唐朝贺正月元日的外交使节,一种是唐地方政府每年派往京城朝贺正月元日的专使。前者,学界多有研究;后者,囿于资料,学界关注较少。现存P.3547号敦煌文书中记载了唐代沙州贺正使团一行在京城长安的活动情况。根据此件文书,结合相关文献,我们可以探讨唐代中后期地方政府贺正使团的人员组成,在京城长安的活动情况与活动空间,其所具有的中央与地方两种属性及其在中央与地方信息交流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等问题。贺正衍生而来的贺正进奉以及由此带来的多重经济、政治利益,为贺正使的存在获得了来自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支持,避免了安史乱后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北宋上殿札子探研

周 佳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浙江,杭州,310014

[关键词]北宋;上殿札子;覆奏;署名

[摘 要]上殿札子是北宋官员上殿奏事时呈递给君主的文书,具有直达性、保密性、便于君主及时反馈等优势。其中,经合议后以部门名义呈递的上殿札子因直接涉及政务决策,朝廷为此专门出台了“覆奏”、“联合署名”等制度加以规范。上殿札子的制度化,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北宋君主听政时的决策压力,避免了由君主当廷独断带来的决策失误,同时也反映出文书行政在北宋日常政务运行中的增重趋势。

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民众视野里的袁世凯

丁 健

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安阳,455000

[关键词]袁世凯;北洋集团;革命党;民主共和;君主立宪

[摘 要]武昌起义后,袁世凯的态度因时而变,尽管应诏即起,但是在督师前线问题上,却是“不行不止,亦行亦止”,一时在社会上引起诸多猜疑,其实背后却是在运筹帷幄,积极准备;汉口、汉阳战役胜利后,袁世凯及时调整战略,实行妥协辅之以武力,力主南北和谈;但到政体选择的关键节点,又多少有些犹豫,而随着舆论的导向,局势的发展,最终赞同民主共和,顺应了时代潮流。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末新军研究》(批准号:09BZS029)子课题的前期成果之一。

1931年国民会议代表选举述论

刘会军 张 雪

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吉林,长春,130012

[关键词]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国民党;政治制度;选举制度

[摘 要]1931年南京政府通过职业团体进行国民会议代表选举,欲以现代选举制度的方式召开国民会议,制定根本大法,循着法制轨道推进政权建设,但从代表选举到国民会议的召开,在全国,是由国民党主导和控制;在国民党内,是由在国民党中央占居优势的蒋介石集团主导和控制。国民会议是国民党蒋介石按照自身意愿统一国民意志的产物。选举仓促进行,难期公正周密,选举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国民会议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但从现代选举制度的推进上看,还是体现了一定的时代性和进步性,自有其历史的价值。

抗战时期民族扫墓节与民族精神的建构

郭 辉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9

[关键词]抗日战争;民族扫墓节;民族精神;黄帝陵

[摘 要]国难当头,为应对民族危机,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制定民族扫墓节,作为传统清明节的变体,既继承清明节某些传统,也融合中国古代传统其他元素。民族扫墓节的国家典礼包括祭祀黄陵、周陵、茂陵、昭陵等先圣先贤陵墓,此后还加入明太祖孝陵。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扫墓仪式的举行被赋予了深刻内涵,即凝聚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力,为争取抗战的胜利提供精神动力,但实际效果有限。

法国现代预算制度研究

——以拿破仑帝国灭亡前后的预算案为例

周小兰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关键词]拿破仑帝国;预算;路易男爵;复辟王朝

[摘 要]国家预算即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法国的国家预算体制历史悠久,但具有现代意义的预算体制只能追溯到拿破仑帝国前后。帝国时期的预算体制虽然已建立起来,但国家常年动荡、皇帝常以个人意志左右预算收支,使这一制度难以完善。波旁王朝复辟后,面对内忧外困的境地,路易男爵主持下的财政部先重整债务,再确定税种和税入,最后全面制订预算案,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健全和民主的现代预算制度。

略论费边社的社会福利思想

毛 杰 于文杰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关键词]费边社会主义;社会福利;福利国家

[摘 要]19世纪后期英国工业化后产生的贫穷、失业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人们的关注,社会对于贫穷的责任归属和国家干预的合理性问题产生了新的看法。1884年费边社在伦敦成立,大力宣传社会平等和福利思想,并呼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解决社会问题。费边社认为,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应采取民主、渐进的方式,通过国家、议会自上而下实现。在费边社等社会力量的影响下,英国通过社会立法逐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走上具有英国特色的“福利国家”道路。

19世纪英国少年犯罪惩罚观念的变迁

陆伟芳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关键词]英国史;少年犯罪;劳动学校;《1908年儿童法》

[摘 要]19世纪的英国,资本主义获得全面胜利,它们运用一切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因此,在对待少年犯罪问题上,尤其是涉及财产的经济犯罪上,都给予最为严厉的惩罚,甚至处以极刑。到19世纪中下叶,随着人道主义者、慈善家等的努力,人们逐渐改变对少年犯罪的惩罚,从以重刑处罚为主转向以预防培养改造为主,着眼于矫治预防,而非严刑峻法。《1908年儿童法》对成人犯罪与少年犯罪规定了量刑上的区别,放弃了以惩罚性处罚为主的刑事审判。从惩罚观念、审判方式到审判法律的变化,反映了19世纪英国少年犯罪惩罚观念的变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与文明的发展进程。

·社会史研究·

女性与男性的双重解放

——论清末民初婚姻文化的变革

梁景和 廖熹晨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089。

[关键词]婚姻文化;双重解放;自由

[摘 要]清末民初时期婚姻文化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发展成为20世纪婚姻文化变革的第一次高潮。这一变革,是在“习俗救国”口号的感召下进行的。它既是西俗东渐后向西方学习的一个具体事项,也是对戊戌维新时期婚姻文化变革的一个继承,更是男女平权这一女性解放思潮引导下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体现。在清末民初时期,进步知识分子主张的新式婚姻观以及婚姻文化的变革,蕴藏着女性身体和精神解放的意义,亦蕴涵着男女平等、男女两性双重解放的意义,即人的解放的意义。这是中国传统“人伦文化”向“个性主义”文化转变过程中,在婚姻文化变革中的重要体现。

社会变动下的乡村传统

——《退想斋日记》所见清末民国年间太原地区的乡村演剧

韩晓莉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06

[关键词]《退想斋日记》;演剧;乡村社会

[摘 要]清末民国年间,太原地区社会动荡,经济萧条,乡村社会在对演剧为代表的民间传统表现出最大限度坚守的同时,也不得不囿于现实环境做出种种变通。演剧传统的保持与改变既体现了社会变动下乡民试图维持原有生活秩序的努力,也包含着他们对时代变化的无奈应对。刘大鹏《退想斋日记》中关于清末民国年间乡村演剧活动的详尽记载,反映出社会变动对乡村传统和乡村生活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粮食骚动、道德经济与谷物法的废除

舒小昀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江苏,南京,210093

[关键词]英国;粮食骚动;道德经济;谷物法;市场经济;政治经济

[摘 要]18世纪英国民众直接参与由物价暴涨、商人囤集或者饥荒引发的粮食骚动。粮食骚动揭示了市场经济形成时的缺陷。民众将粮食骚动作为恢复传统道德秩序的讨价还价过程,非经济因素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民众从道德经济那里寻求合法性。谷物法的废除是当时英国人生存策略的一种集体选择,为英国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制度环境。人们围绕粮食的集体行动、价值诉求、制度安排展示了道德经济、市场经济、政治经济的差异。

·史学评论·

新清史与“中华帝国”问题

——又一次冲击与反应?

李爱勇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上海,200241

[关键词]新清史;族群理论;满族中心观;汉化;帝国主义;殖民主义

[摘 要]十几年前在美国出现的新清史研究,已经对国内学术界特别是史学界造成了又一次冲击。新清史研究渊源于美国学术界对近代中国研究的学术范式,受到“族群理论”、“帝国主义理论”以及“边缘”和“区域”视角的深刻影响;西方学术范式的转换,国内学术氛围的变化,特别是满文档案的开放和国外学者的努力,充当了新清史的助产婆。逐渐成熟的新清史开辟了一种独特的研究,它以“满族中心观”为指导,在理论、方法和视角的运用上都有很大的创新。新清史学者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对于清王朝的意义,在满族汉化问题、满汉精英关系、清王朝性质和民族关系等方面多有创新性见解,提出了一些与传统学术中的满族汉化论全然不同的观点,并因此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十分激烈的反应。其深层原因,一方面是新清史学者对“中国”的理解不同于国内学者,另一方面是国内学者的争论仍然建立在西方的话语体系之上并因此导致两种难以达到统一的“爱国主义”。以中西差异应对新清史固然是一种有益的举措,但争取对国外汉学进行主动的冲击或为更迫切的需要。

福兰阁的中国史观述论

黄怡容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5

[关键词]福兰阁;德国汉学;中国历史观

[摘 要]德国“汉学之父”福兰阁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著述丰富,见解独特。他坚决反对中国历史停滞论,强调中国历史同西方历史一样也经历了一个从古代经中世纪到近现代的发展演变过程。他也反对把中国文明看作与世界隔绝的观点,强调中国历史的发展其实就是与外界交往、交流的过程。福兰阁还崇法反儒,对于鼓吹“仁治”的儒家思想大加挞伐。福兰阁对中国历史的论述虽然具有浓重的西方理论色彩和较大的片面性,但也足以启发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