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7期部分文章摘要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5-11-18 浏览次数:

点击查看详情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发生的是“过去” 写出来的是“历史”

——关于“历史”是什么

钱乘旦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100871。

[关键词]过去;历史;历史学;写历史

[摘 要]历史是什么?这是历代史学家始终关心的一个问题。“发生的是过去,写出来的是历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已经发生了的过去的事”,或者更简洁地说“过去发生的事”,并不自动地成为“历史”;它通过记录与叙述或实物的遗存,留下许多混杂的“碎片”(即“史料”),这些“碎片”经过鉴别与梳理,被写成了“历史”,而写历史的人正是历史学家。历史学家在写历史时是有选择地去挑选“碎片”的,他们依据某种特定的标准去选取“碎片”,于是,从同一堆“碎片”中,不同历史学家写出了不同的“历史”,呈现出“历史”的多面相。这样,人们所看到的“历史”就不是一个纯客观或纯“真”的“过去”,而是主观和客观的交融,是现在与过去的对话。写历史是一个人类智慧的创造过程,不是单纯的还原,也不是简单的“归真”;写历史是人类对“过去”的梳理与重新认识,是人类对“过去”的挑选与判别,体现着每一代人对“过去”的不断理解与不断思考。

·专题研究·

汉代的秘密处决与政治暗杀

——“隐诛”

宋 杰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089。

[关键词]隐诛;显戮;赐死;下狱诛;忧死;雾露;风旨

[摘 要]汉代朝廷实行的秘密处死可以根据其隐蔽程度分为“半隐”和“全隐”两类,“半隐”之处决同时包括“隐诛”和“显戮”的性质,在形态上不够纯粹,其共同特征是把处决过程隐蔽起来,而犯人的逮捕受审、死刑宣判和“戮尸”或许是公开的,史籍所载“赐死”和“下狱诛”即属于该类刑罚。“全隐”则是将判决和执行过程全部隐瞒起来,对公众严密封锁消息,或是不经审判而直接下令暗杀。史书对此往往采取含混的写法,如称为“雾露”、“忧死”,朝廷有时还通过“风旨”授意来指使下级官员暗害犯人。

“辛酉革命”说与龙朔改革:7~9世纪的纬学思想与东亚政治

孙英刚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上海,200433。

[关键词]辛酉革命;唐代;龙朔;纬学

[摘 要]显庆六年二月,唐高宗下令改元龙朔,之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改易百官诸司的名称等。龙朔三年,高宗又罕见地公告次年改元麟德。关于龙朔改革的政治动机和思想背景,由于史料的缺憾,学界讨论不多,现有的研究多将其与武则天的上台联系在一起。但是这些都无法解释高宗的这些政治举动。其思想和知识背景,实际上植根于纬书的干支革命思想,即“戊午革运、辛酉革命、甲子革政(令)”的观念。虽然相关纬书条目在中国本土散佚,但日本平安时代三善清行的《革命勘文》将其保存了下来,为我们理解高宗的龙朔改革和麟德改元提供了思想线索。

庶民文化与北宋“道”“势”关系的演化

吴增辉

河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80。

[关键词]北宋;儒学;庶民文化;道;势

[摘 要]晚唐五代的长期变乱造成了士族的消亡,并直接促成了庶民文化的兴起。庶民文化注重功利、不受拘束的文化品格培养起此期士人的独立人格及变革意识,在儒学复兴的激发下,进而形成“道尊于势”、“君臣共治天下”的文化理念。王安石入主大政,实现了“道”“势”合一以及“道”向“势”的转化,王氏新学随之上升为文化权力,反噬思想自由,形成文化专制。随着北宋中后期党争的加剧及政治的衰败,“道尊于势”的先秦精神也逐渐迷失于君权独尊的阴影中,士人的独立人格受到专制权力越发严重的挤压,最终形成由尊道到弄权的整体性蜕变,造成发人深省的历史悲剧。

北伐前后国民党对国庆纪念日的整合与运用

郭 辉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关键词]国庆纪念日;国民党;北京政府;北伐前后

[摘 要]北伐战争前,国民党在与北京政府的政权争夺中,不惜“借题发挥”国庆纪念日,不管是抵制抑或举行纪念,皆出于自身政治利益的考量,利用国庆纪念日这一政治节日作为工具和武器,与北京政府进行政权的争夺。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特别是在国民党试图建立全国性政权后,欲图运用国庆纪念日打造统治的正当性基础。国民党在取得全国性政权后,即将国庆日纳入到“革命纪念日”之列,将党与国放到同一框架内,进行党国一体化的制度性处理。国民党通过国庆纪念日强化其执政地位,表达其政治利益诉求,为政权建设提供统治合法性来源。

建党前中国人对《共产党宣言》的接受述论

刘招成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理论部。上海,201199。

[关键词]建党前;中国;《共产党宣言》;接受

[摘 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同盟会员、无政府主义者开始阅读和接受《共产党宣言》;随后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陈望道等人才真正系统阅读与接受。1921年7月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标志着《共产党宣言》被新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性地接受了。这时期中国接受《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集中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唯物史观等,主要又是由青年群体通过翻译渠道来实现的。而当时中国社会的公共期待视野、阅读者和翻译者的个体特性等因素无不影响着此接受过程,致使当时没能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等核心内容置于接受范围,这对后来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

民国时期债券信用担保初探

孙建国 贾 瑞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北京,102206。

[关键词]债券;信用担保;关税;盐税

[摘 要]民国时期债券信用担保主要包括外债债券的担保和国内债券的担保两个部分,担保品主要是关税(关余)、盐税(盐余)以及债券偿付基金的抵押担保。债券信用担保品是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对债券信用具有较强的维护作用,但其中也显示出外国人控制中国财政的影子。国民政府重视债券信用担保问题,利用关余、盐余担保内债争取更多主权利益,并保证债券的顺利发行。民国时期债券信用问题研究以往关注较多的是监管问题,要深入开展债券信用研究,应注意对债券信用担保问题的探讨与分析。

抗战前十年国民政府救灾资金分配问题研究

——以河南为中心

武艳敏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关键词]抗战前十年;国民政府;救灾资金;分配问题

[摘 要]抗战前十年国民政府治下灾荒连年,待赈灾民众多,但救灾资款却杯水车薪,捉襟见肘。灾多款微背景下救灾资金的分配显得非常重要。从条文规章看,无论政府和社会慈善团体,往往以灾情大小、轻重缓急作为赈款分配标准,但实际上,标准既不易操作,又掺杂了许多人为因素,使得赈款分配并非完全公平。救灾资金分配不公大致与人情、地域、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这一阶段救灾资金分配呈现出如下特征:救灾资金总量明显不足;分配基本按照公平优先、力求普及原则;分配过程中宣传和人际关系因素对分配比例影响程度加大;分配实践缺乏具体可操作规程,存在主观随意性。

刘峙主豫时期县长管理制度探

崔跃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部。河南,郑州,450015。

[关键词]民国;刘峙;河南;县长管理

[摘 要]刘峙主政河南期间,为整饬吏治,在县长的选拔、任用、监督和激励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管理机制。其县长选拔有临时考试与甄用、设所训练、劳绩存记、人才登记、特殊县份不拘成法、举办县长检定等六种,在县长委任方面根据不同县份的具体特点,采酌委和轮委的办法,轮委又有四轮和六轮之分,前后有所变化。其县政监督利用官方监督和民众监督相结合,形成了省政长官和视察员巡视制度、行政督察区制度、团体视察制度、工作函报制度、民告官制度等多种体系。在此基础上,刘峙主政下的省政府注重加强对县长的考绩和奖励,并将结果列为金、红、白、黑四榜公示,以激发县长群体的工作潜力。刘峙省政府的县长管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县长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优化了县长人选,在澄清吏治方面起到一定的成效。然而,这套机制在人才选任及监督方面官方色彩浓厚,缺乏民主底蕴,在考绩和奖惩上又过于注重经济因素,其缺陷是明显的。

罗马帝国早期元老院成员的选任模式及其影响

王桂玲

烟台大学法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关键词]罗马帝国;元老院;元首;选任模式

[摘 要]在遵循共和传统的基础上,奥古斯都及其继任者确立了遴选元老的基本模式。一方面,他们监督元老的生活和道德,将达不到最低财产资格、道德败坏和犯有重罪的元老逐出元老院,以此提高元老院的权威和声望;另一方面,通过预选和推荐权干预财务官的选举及挑选元老等方式,影响元老的征召,由此改变了元老院成员的社会组成和地域分布,使得意大利尤其是行省新贵逐渐融入罗马的政治上层,扩大了帝国的统治基础。早期帝国元首对元老院的重构,不仅对罗马国家的政治转型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后世的民主政体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经济社会史研究·

19世纪末20世纪初莫斯科省农民打工的若干问题

张广翔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

[关键词]俄国;农民;打工;工厂村;城市化

[摘 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农民为了维持生计打工。莫斯科省的农民打工问题具有代表性。省内13县农民打工去向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以在当地就职者为主,二是以到外地打工者为主,三是留在当地和前往外地者平分秋色。人数居高不下的就地打工者延缓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进程;农村居民点在经济方面已经超过了城市,但工厂工人却不是城市市民。这正与城市化初期的基本特征,即农村劳动力及其供养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且向城市集中的过程相悖。农民打工问题是理解俄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一个切入点。

·学者访谈录·

史学要关注现实,尊重历史

——李文海教授访谈录

李文海 李光伟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北京,100872。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80。

[关键词]史学研究;史学功能;学科建设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学研究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同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相对薄弱的倾向。历史学研究应继承中国传统史学的优秀遗产,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关注现实,转变文风,尊重历史,追求信史,全面发挥自身的认知、教育与传承功能,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影响。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破坏、自然灾害频发等现实,灾荒史研究愈加凸显出紧迫性与重要性。史学工作者应抓住灾荒史发展的绝佳时机,推进灾荒史学科建设,开创灾荒史研究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