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文章摘要

“国际关系思想史”笔谈

信息来源: 《史学月刊》2020年第9期 发布日期: 2020-09-24 浏览次数:

“国际关系思想史”笔谈

【编者按】国际关系思想史是国际关系学科一个十分年轻的分支。自1919年国际关系学科创立以来,一代代学人坚持不懈地探索何为国际关系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或范式,以描述、解释和预测国际关系;前者是思想史探究,后者为理论创建。国际关系学科仅历百年,但国际关系思想史探究却渊源更加久远。马基雅维利问道李维,霍布斯追溯修昔底德,格劳秀斯诉诸自然法传统,当代学人则孜孜以求地追溯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格劳秀斯、卢梭、康德、黑格尔、克劳塞维茨,形成了一个个理论和方法鲜明、风格和情调迥异的思想流派。20世纪下半叶,新理论、新范式、新方法层出不穷,新学派也精彩纷呈,但在怀特分类法流传且风靡之后,新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纷纷将自身归入其中一个思想传统或学派脉络之中,并期望通过新的诠释和新的创建求得自身学派的赓续不绝。另一方面,为强化和传播“自我”身份,不同学术或政治背景的研究者借助各自偏好的范式或路径,形成关于若干经典思想家和现代理论家及其著述文本的“颠覆”性解释或意象。由此,国际关系思想史不仅得以创生和成长,而且自21世纪肇始以来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在国际关系学科诞生百年之际,在学术史和学科史视角下梳理国际关系思想史的脉络与源流,展现相应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能够从一个侧面展现国际关系学科尤其国际关系理论的百年发展历程,并冀望昭示中国学人加倍努力的前行方向。

国际关系思想史学科的创生和成长

【作者】:周桂银,历史学博士,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座教授、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福建,厦门,361005。

修昔底德与国际关系研究——传承脉络、思想关联及对学科化解读的反思

【作者】:熊文驰,政治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上海,200083。

承上与启下:马基雅维利与霍布斯的历史身位

【作者】:陈玉聃,国际关系学博士,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上海,200433。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格劳秀斯与格劳秀斯传统

【作者】:张云雷,政治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北京,100081。

“德国学派”?——康德、黑格尔和克劳塞维茨

【作者】:崔建树,历史学博士,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教授。江苏,南京,210039。